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化学事故的发生率逐步增加,对武警和其他预备役单位救援装备的应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调查分析我国预备役部队抢险救援装备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预备役救援装备的应用特点,找到了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预备役的救助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达到规范设备管理机制、加强实战训练的目的,预备役部队需要定期开展耐化学品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同时把抗化学救援设备管理、维护和保养技术作为培训范围内的重点;还需要加大对新装备的研发力度,增强预备役部队的专业救援素养能力,提高武警部队专业化防护水平。
关键词:预备役部队;防化救援;装备;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我国化工行业已经逐步进入发展的高峰期,与此同时,我国化学事故发生的概率在逐步上升,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我国预备役单位防治化学事故的能力,有必要加强预备役救助单位的配置,形成机动高效的救援力量。近年来,我国化学事故发生概率逐年上升,面对日益严峻的化学品事故,救援任务也是难度不断上升,所以提高预备役化学事故救援队伍的水平势在必行。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灾难频繁发生,而且规模扩大,这就导致死亡率逐渐上升、危险性增加。所以一旦发生重大化学品事故或地震等自然灾害,预备役部队将用救助力量进行抢险。应对突发性化学灾害应急技术需要专业化的知识,这涉及到毒品专项化学检测、人身防护、毒物和应急救援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必须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救助。本次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预备役部队对付恐怖袭击事件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装备和技术储备和装备等方面开展调查、研讨和访问,了解部队防化和救援装备的现状和需求,为提高预备役部队专业化学防化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对预备役化学事故的救援装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备役单位逐渐开始引进高端设备和技术。他们开始更加重视对现代救援装备的系统研究,逐步提高整体装备应用能力。经过调查,发现我国预备役救护设备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互补性,装备没有齐套的
中国国内救生设备的生产厂家较多,拥有非常多的品牌。各地区预备役单位在抢救设备采购时,存在设备配置不均匀的现象,而这直接影响批量采购。预备役单位没有引进救援装备配置,更加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装备的配套使用效果。使用不同品牌的设备,严重影响了更换设备的速度,在日常维护中容易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化学事故救援的顺利开始。
2.个人的设备配备不齐全
化学救援主要依靠个人作战能力,一些装备不易单独使用,如调整喷枪内的油罐、气瓶的空气压缩机等。[1]这两种装备虽然不是主要的救援装备,但在实战中却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该设备存在体积笨重、重量大的缺点,非常不方便在实际应用。缺乏设备自检能力,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预备役单位大多只能按照指示进行外部观察或简要使用的性能测试,不具备深入的性能检查能力,甚至有长期不使用而导致设备无法使用的后果。在设备维护方面也不到位,对设备的有效起到负面影响。预备役部队的救援需要建立在人员和设备的有效结合上。但是,由于设备价格昂贵,许多单位不敢使用它进行培训。部队引进的高新技术装备尚未投入使用,直接影响到预备役部队人员的装备和应用能力,使其无法在实际救援现场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思考和建议
1.加快替代化学品和救援装备
建议化学和生物救援设备和配件AA制分配和补给,然后形成系统。特别是嘲毒、侦探管、吸烟罐和各类消毒剂等为专业的化学和化学救援近距离战斗提供了强大的装备支持。在配备防化设备的同时,设备供应或容易损坏设备额外增加分配数量。例如刀叉、过滤烟片、滑石粉等。
2.定期化学救援专业培训
在本次调查中,20%的官兵对化学保护的基本知识不够了解,没有对各种化学和化学技术进行实战训练。[2]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定期的化学防治专业培训。定期的专业培训是有效提高官兵救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行技术学科培训的同时,还要把反化学和救援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作为培训的重点。学会场化学品或辐射损伤预防,以及应急药品、设备等的使用方法,提高武警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武警部队的反化学和反抢救装备与外军和解放军的先进装备相比,已经过时。
3.应对突发性化学灾害的能力较弱
有必要加大对研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加强武警部队的防化装备。使其模块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携带能力开展化学救援任务。推进救援装备专业化、高效化,加强化学事故专用设备建设继续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开发高新技术含量的新装备,推广实时监控软件,不断推进救援队伍现场决策能力的正确性,开发便携式工具和安全可靠的仿真方案,不断提升设备制造商自主创新能力。[3]通过对压缩空气泡沫和高压泵系统的积极研究,不断推进化学品事故检测设备的优化,推进车载设备的模块化和推广。研究机载设备,不断提升武警抢险救援力度。救援人员在预备役救援工作中需要高度的人身保护。按照人体工程学的理念,研究轻重、安全、功能型的救援头盔系统,继续深化救援装备的改进,采用快速制冷技术解决救援人员生理压力问题。实施救援人员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继续推广应用新型急救箱,同时为救援人员提供医疗急救包。
三、结束语
本文旨在了解救援人员的现状和使用情况,了解武警部队反抢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武警部队的改进方案。在深入研究预备役单位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并结合军队内化学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四个问题的改进建议,为武警部队建立反化学和救援设备提供了很多的方案。因此,本文不仅对此次调查做了总结报告,而且达到了为武警部队反化学和救援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发菊,范晓.2008~2012年我国化学事故应急医疗救援情况的回顾分析[J].中国应急救援,2014(6):24-26.
[2]武周炜,向宇,赵艳梅等.武警方舱医院核生化医疗救援装备模块化配置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8):32-34.
[3]李成.部队防化救援装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防护装备技术研究,2014(2):10-13.
论文作者:孙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4
标签:预备役论文; 装备论文; 化学论文; 设备论文; 武警部队论文; 能力论文; 部队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