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经济改革问题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萨克斯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哈萨克斯坦是原苏联位于欧亚两洲接合部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前,该共和国版图面积在全苏位居第二(270余万平方公里),经济实力位居第三(列俄联邦和乌克兰之后),人口总和位民第五(1700万),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居民平均文化程度较高、工农牧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潜力可观的共和国。1991年底独立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为这个年轻的主权国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试图通过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改革,强国富民,使哈萨克斯坦迅速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然而,……
欲速不达:经济发展总水平倒退二十五年
同独联体大多数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经济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规模地实行国有财产私有化,实现“产权人格化”,被视为建立市场经济模式的首要任务。为此,1991—1995年间,哈先后实现两个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纲领:在小私有化框架内卖掉1.1万家企业,占应当私有化企业的2/3,占商业、社会供给和服务业企业总数的84%;在大众私有化框架内,1600多家企业被改造成股份公司,其股票在22家股市上市;5000员工以上的大企业实行个案私有化:5家企业被卖掉,44家实行委托管理(12家托给外国公司);农工综合体卖掉1967个,占其总数的93%。
哈萨克斯坦经济改革同俄罗斯等国一样,实际上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发明的“休克疗法”,因此,其势头迅猛异常。在实行私有化的过程中,哈大幅度放开物价,迅速推进“价格自由化”,对土地关系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管理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乃至社会公益事业,进行了十分广泛而又深刻的改造。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令人目不暇接、应措不及的巨大变化。但是,出乎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朝野各派政治家和广大民众预料的是,这种暴风骤雨式的经济改革非但没有带来令人神往的经济腾飞,反而造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衰退。
1995年,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衰退速度开始放慢,其领导人因此称该年为“经济衰退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哈对外贸易有较大幅度增长,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多。到1996年3月,国家银行硬通货储备已近17.4亿美元(包括可兑换货币11.15亿,贵金属6.239亿)。在国民银行和各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不断攀升的刺激下,法人和自然人的储蓄与暂存款也明显增长。到1996年1月,各类银行中的储蓄与暂存款总额已达210.2亿,其中60%,或者说120.7亿为居民个人储蓄。在这部分个人储蓄中,外汇存款的比例将近1/3,折合坚戈总额为35亿。但是,独联体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表明,截止到1995年底,如果同苏联解体前相对较好的一年即危机前的1990年相比,哈萨克斯坦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下降将近一半,跌到了70年代初期水平。这就是说,在短短5年的经济改革中,哈的经济发展总水平倒退了25年。
另据哈萨克斯坦学者分析:如果以1990年为基准进行比较,哈199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8%,1992年为76%,1993年为66%,1994年为49%,1995年为45%。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经济畸形愈发严重,1995年工业产值只占1990年的48%;生产最终产品的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1991年的52.4%下降到1995年的16.2%。哈的原料供应国色彩进一步加重。农牧业领域的传统生产优势遭到严重破坏,1991—1995年的谷物总产量只占1985—1990年的74%,棉花只占68%,蔬菜只占70%(只有马铃薯保住了原有产量),各种水果总产量只占44%。主要牧区的牛存栏数相当于1990年的70%,猪相当于50%,羊相当于54%,家禽仅相当于34%。哈萨克斯坦反对派人士称,哈在发展中国家的位置目前已由第49位降到100位。
1996年,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进一步趋向稳定。根据官方的统计结果,1—7月份的国内总产值比1995年同期增长0.1%,达5611亿坚戈。工业总产值增长0.2%,其中食品工业增幅为23.2%,石油开采业为14.4%,有色金属业为9.8%,燃料工业为5.6%,轻工业为4.2%,林业、木材加工业和造纸业为0.8%。工业品的实物量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达4183亿坚戈。商品交易总额亦增长了12.95%。消费价格总共上涨了16.8%,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坚戈同美元的比价趋于稳定。
但是,在某些生产部门开始回升的同时,大多数生产领域仍在继续衰退。情况最严重的化学和石化工业生产下降24.1%,黑色冶金业下降17.9%,建材业下降31.6%,磨面碾米及饲料工业下降18.1%。农业总产值为766亿坚戈,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3.1%。各种形式的货物运输总量比去年同期缩减了1.8%。各种渠道的生产性投资继续大幅度缩减,投资额只占上年同期的40.7%。
危机深重:经济大滑坡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在不遗余力地奔赴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哈萨克斯坦政府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造就广泛的中间社会阶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试图以此带动大众消费品生产,活跃城乡市场,提高全国各族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结果是,社会两极分化过程不断加速。极少数先富起来的大款(主要是商人和为政不廉的官员)乘坐进口豪华汽车、大兴土木修建高级别墅、终日消费西方进口高档商品、甚至可以举家出国度假旅游。在此种社会现象开始形成的同时,绝大多数居民却因收入过份低微而且缺乏保障,温饱开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最紧迫问题。
1996年1月,哈萨克斯坦官方宣布的成年人最低生活线为4200坚戈,职工工资全国平均为5634坚戈,但各部门各行业各工种参差不齐。教育工作者平均为3613坚戈,卫生工作者平均为3310坚戈,社会保障工作者平均为2700坚戈,文艺工作者平均为2684坚戈。个别职业的最低工资档仅为1100坚戈。再加上长期拖欠工资和退休金的现象十分普遍,原苏联时期形成的社会保障体制已无法适应经济巨变的严峻现实,普通劳动者和养老金领取者,包括昔日令人尊敬的卫国战争老兵、阿富汗战争参加者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成为生活最窘困的阶层。
由于经济大幅度滑坡,政府对社会发展的财政投入力不从心。国民教育事业危难深重,不少学前机构和学校被迫关门(仅谢米巴拉金斯克州1994年最后4个月就关闭各种学校128个)。全国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总数由10年前的179人降到1995年的156人,预计本世纪末将降至101人。届时,哈萨克斯坦的文盲比例将“赶上和超过非洲的桑给巴尔”。此外,文化建设同样难以为继。1992—1995年全国共关闭图书馆1646家。同独立前最后一年相比,谢米巴拉金斯克州关闭了28.1%,阿拉木图关闭了69%,阿克莫拉关闭了70%。电影院大批关门,惨淡经营的影院每场一般只有几名或十几名观众,整个电影放映业奄奄一息。
在国民教育和群众文化严重衰退的同时,卫生保健事业也遭到严重破坏。居民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孤儿和残疾儿童数量骤增。据哈萨克斯坦有关方面统计,从1989年到1996年2月,哈人口出生率由23‰下降到15.2‰,死亡率则由7.6‰上升到11.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2年的17.2‰减少到1995年底的16.4‰。
哈萨克斯坦各级政府为解决过渡时期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遏制日益蔓延的赤贫现象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在私有化过程中,绝大多数居民凭工龄、年龄和人口实际上无偿获得了现住房;1996年春,总统下令补偿改革以来因通货膨胀而给居民银行存款造成的巨大损失,首先从老战士老英模开始;个别地区,例如巴甫洛达尔州,甚至无偿为残废军人和卫国战争参加者赠送小汽车(乌克兰产,价值6000美元)。
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社会保护措施效果很不如意。社会大多数人陷入贫困的大趋势远未缓解。卡拉干达、巴甫洛达尔等许多工业城市缺水断电司空见惯,煤气供应无保障,人们有时不得不排起长队抢购面包。许多地方不时发生示威、请愿、罢工、绝食之类的抗议活动。8月下旬,哈萨克斯坦教育工会致函政府总理,正式宣布:如果政府不能在短时间内付清拖欠27万教师的45亿坚戈的工资(占全国拖欠工资总和的10%),它将被迫支持大规模抗议活动。
积重难返:摆脱危机之路依然荆棘丛生
1996年被哈萨克斯坦政府确定为实现经济稳定的“转折之年”。在前两个阶段的私有化任务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政府开始实施新的更大规模的经济改变计划,即《1996—1998年私有化和国家财产结构改革纲领》。为此,议会加快了经济立法工作进程。向外国企业转让国有大企业管理权的做法进一步发展为出售整个企业。9月1日,当议会结束休假开始新一轮立法工作时,哈萨克斯坦总统到会发表讲话,要求议会和政府为国内投资积极性的增长、整个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法律条件。这一切表明,哈当局决心激流勇进,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通过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步伐而不是放弃改革来克服当前的经济危机,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独立、振兴和发展。
但是,像几乎所有的独联体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经济生活领域中积累的问题实在太多。首先,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财政的措施,造成了极为普遍的新的更严重的短缺——资金短缺。各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造成的三角债虽经多次清理,但越清越多。到1996年8月中旬,全国拖欠贷款总额已达100亿美元,债务欠款总额达70亿美元。政府和企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缺钱,许多地方过冬成了问题。到7月底时,托尔加、卡拉干达、热兹卡兹干州的越冬煤炭储备仅为需要量的7.6%,燃料油一无所有。国家能源部门负责人提醒各地居民自己想办法,储备煤炭、劈材和牛粪,购买或修造火炉,准备过冬。
其次,哈萨克斯坦的能源供应非常紧张。毗邻俄罗斯的北方各州由俄西伯利亚电网供电,目前欠俄10亿美元供电款,与俄方陷入了激烈的能源战。首都阿拉木图的供电形势同样十分复杂。夏季路灯供电时间仅为1小时(冬季适当延长时间),夜深后街头一片漆黑。长期不能按时领到工资的阿拉木图电业职工,多次发出罢工威胁。为缓和能源危机,哈政府不得不将阿拉木图电站连同整个供电系统拍卖给比利时一家公司经营,随后又把埃基巴斯杜兹1号电站卖给美国一家公司。据悉,埃基巴斯杜兹2号电站和江布尔电站也准备拍卖。
再次,由于流动资金、能源,再加上原苏联时期形成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原材料供应不畅、产品缺乏竞争力找不到销路等原因,到1996年7月初,哈共有495家企业完全停产(职工人数6.35万);另有1174家企业部分停产(职工人数35.8万);还有490家企业处于半开工状态(职工人数12.4万)。因此,哈市场供应状况虽比1991年明显好转,但充斥柜台与货架的商品90%为进口货,本国产品微乎其微。哈领导人惊呼:此种局面“破坏了共和国的经济主权”。
由于企业大批停产,截止1996年7月底,在哈萨克斯坦就业安置机构登记求职的共有22.6万人。但据哈有关方面估计,实际上哈有100万处于就业年龄的人置身于经济活动之外,其中83万是真正的失业者。平均失业时间为5个月,有8%的失业者一年多找不到工作。可以得到失业补助金的仅有66%。失业者中受过高、中等教育的分别占7%和26%。30岁以下的青年人和妇女的失业率不断上升,其比率分别为43%和56%。为解决这一问题,哈政府早在1991年夏就已建立就业局,并在各级行政区设立了庞大的分支机构网,但工作成效不大。
此外,哈萨克斯坦独立前的国民经济领导工作主要掌握在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欧洲人”手中。独立后,哈萨克人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导致大批非哈萨克族经济技术人才流失。仓促选用的干部有不少人属于志大才疏、不谙管理之辈,缺少开拓意识和敬业精神。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则缺少必要的职业训练和起码的劳动习惯。再加上过渡时期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官场腐败,哈萨克斯坦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很难使整个社会发展进入井然有序的良性循环状态。
总之,由于这些极其复杂的客观原因,不管哈萨克斯坦领导人主观意愿如何,哈将像大部分独联体国家一样,不得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低谷中继续徘徊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