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论文_赖培芬,陈素锦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4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共90例患者,按照传统数字法将其分配为两组,对照组共45例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预后护理,研究组共45例患者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复乳率和SAS、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复乳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均有所下降,且两组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复乳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急性乳腺炎复乳率负面情绪

急性乳腺炎指患者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初产妇对于该病病发率较高,尤其在哺乳期更为严重,患者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发红、肿胀及乳水不畅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预后护理在该病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本文针对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展开分析调查,从我院中90例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对照,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中接受治疗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90例,按照数字统计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的复乳率和SAS、SDS评分。研究组中,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为(26.4±1.7)岁,对照组中,年龄为25~36岁,平均年龄为(26.8±1.9)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试验资料对照均不太明显(P>0.05),可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形式,其中院内护理人员需按照医院相关规范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定时叮嘱患者卧床休息,按时用药,关注患者生活中日常饮食以及生命体征的检查措施等[2]。

研究组45例患者需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总结为如下:

①密切观察 院内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时多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和住院后病情变化,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在病发其有病症较为隐匿,炎症出现时间不定,护理人员时刻注意患者身体变化,检测生命体征,每3小时对患者进行脉搏、体温等检测工作,患者高烧时立即采用急求措施。

②心理护理 该病患者多为初产妇,在初次进行生产的妈妈们必定有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出现,在几种角色转换过程中心理负担增加,会严重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和治疗控制,医护人员也应多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并采取积极鼓励安慰患者等措施,让患者打开心扉诉说压力,积极面对生产,减轻负面情绪。

③疼痛护理 该病病发时乳房疼痛剧烈,患者哺乳期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护理人员应时刻做好疼痛护理的准备,通过按摩减轻患者痛苦,忍受极限是可采用止痛药处理,时刻纠正患者哺乳姿势,指导其采用正确合适的姿势[3]。

④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措施,指定个性化食谱,鼓励患者进食清淡、高蛋白、高纤维、低脂的食物,坚持少吃多餐,多喝水,忌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必要时可询问营养师的意见。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哺乳、未哺乳例数,进行统计分析,哺乳率=(哺乳例数/总例数)×100%。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判定采用国际通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SAS、SDS)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将在护理期间参与本次试验量表调查,其中所得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同时负面情绪也就越严重[4]。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X²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复乳率对比

研究组45例患者的复乳率是91.11%,对照组是71.11%,两组患者临床试验对比较为显著(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乳率对比表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52.16±11.32)分,SDS评分为(53.58±12.46)分,护理后SAS评分为(38.12±6.74)分,SDS评分为(39.14±6.0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53.17±11.46)分,SDS评分为(53.08±12.57)分,护理后SAS评分为(43.01±6.23)分,SDS评分为(44.13±6.23)分;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情况,且两组进项组间比较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试验对比较为显著(t=7.149、6.985、5.225、4.280,P<0.05)。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因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乳房炎症,病情较为复杂,在短期内患者有乳房红肿、压痛、变硬、发热、患者高烧不退,后期化脓、乳水严重不顺畅等症状,初产妇为高发人群。在哺乳期引发该病使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食欲不振,乳头有皲裂情况发生,使患者既不能正常喂养婴儿,也不能够正常自主生活,损害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5]。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循证护理中研发出来,护理理念突出现代化医学护理观念,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身体、心理需求,加强患者心理建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其心理、疼通、饮食和时刻关注患者身体健康等护理模式来看,患者在初为妈妈的角色中难以承受较大压力,心灵较为敏感脆弱,需要有人给予大量的鼓励安慰和指导,使其逐渐摆脱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心理护理方面倾向于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环境及心理需求采取不用的护理措施,将个体化差异体现出来,充分照顾每一位患者的内心诉求,护理人员要做到的不仅是安慰鼓励,更有陪伴、倾听,使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疼痛护理对于患者来说同样不能忽视,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止痛措施,保证患者心情舒畅,减轻痛苦也是护理关键。针对本次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及负面情绪的应用影响情况对比,从本院中抽取的9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资料对照中得出,研究组患者复乳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均有所下降,且两组进行组间对比后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试验对比较为显著(P<0.05)。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有效降低了复乳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医学广泛传播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穆玉霞,葛军,贺秀芳.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73-176.

[2]翟旭杰,刘丽秀,李茁,等. 品管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复乳率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34-835.

[3]阎梅玲.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6,29(24):174-175.

[4]黄海燕,谭蓉.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17,7(5):290-291.

[5]张晓盟,白亚欣.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187-187.

论文作者:赖培芬,陈素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论文_赖培芬,陈素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