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在现代的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起重机械是顺利完成工程的关键机械设备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它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所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和安装单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规定,杜绝违章作业,把建筑起重机械管好、用好、维护好,确保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因素与防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因素;防范措施
建筑起重机械像一把“双刃剑”,得当管理,能够是提升施工生产水平的利器;不当的管理,则会变成诱发安全事故的源头。而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方面一起努力与经验的总结。但经过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一起努力下,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水平定会获得有效的提升,也一定会促进整个建筑市场更好的发展。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1起重机械的设计存在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建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起重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制造企业数量逐渐庞大。但庞大数量并不等同于质量的提升,很多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过关,生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生产设备达不到国家标准。这样的企业在生产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设计图纸来源不正规,机械设计的相关参数不达标,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完善,缺乏生产经验,为建筑过程中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种小型机械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不明,甚至有可能存在劣质品,厂家可能只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却将起重机械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抛之脑后。这样的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缺陷是安全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1.2 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阶段,经常存在调度人员进行违章指挥,或者操作人员进行违章作业,这样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起重机械的使用、安装、拆卸阶段,操作人员、指挥人员、技术人员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不过关的问题。技术人员参与到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的各个环节,包括安装、调试、维修、保养、拆卸等工作,其综合素质决定了施工作业的成败。尽管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随着起重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起重机械设备的相关参数变得复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淘汰,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方面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现在大多起重机械设备的技术人员都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拿到了从业资格证,对起重机械设备的设计原理、使用原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无法进行专业指导。再者,大多数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往往不是本企业的正式编制员工,流动性较大,根本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多数情况下没有从业资格证。主要原因是,企业不愿意出资培养临时操作人员,而是将培训名额留给了本企业的固定员工,造成了在岗人员没有上岗证,有上岗证的人员却不在岗的现象。除此之外,很多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不固定,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在建筑的过程中缺少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人员对起重机械操作过程进行指导,这也为建筑过程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违章操作问题严重
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小型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工期,强迫建筑人员提高建筑速度,缩短建筑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人员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任务,只能将起重机械安全操作的规定抛之脑后,将大型起重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设备拆除,增加起重机械的荷载系数和疲劳破坏强度,导致起重机械设备过度使用,为后续工作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过于关注建筑效率,却忽略了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造成起重机械设备伴随着故障长时间运行。此外,在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顶升作业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上述操作,但操作人员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就继续进行作业,这种做法不仅忽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管理人员进行违章指挥,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有序作业,也是导致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的直接原因。
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把好建筑起重机械准入源头关
首先,引导技术性能强、安全性能高、产品质量好的建筑起重机械进入市场,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更好的服务。其次,鼓励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使用公司联合生产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及经验介绍会,对技术落后、安全性能差的机械设备淘汰出建筑施工现场。最后,强化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对淘汰或禁用的建筑起重机械不予产权备案;对使用期限到期或构件严重受损的及时注销其产权备案;对外地已产权备案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对机械设备和资料进行严格审查。
2.2加强现场管理
在设备安装完成并经检验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产权单位、安装单位四方共同进行设备使用前的现场验收,最终形成由四方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的验收记录资料;强化监理的管理职能。监理人员要加强对起重吊装作业的现场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应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施工单位要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专人专管,定期对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和维护保养,并记录详实,决不能让工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弄虚作假,应付检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严查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严禁施工、安装单位挂靠、假借资质及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等行为。为了实现对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可推广在塔机上安装安全保险电子集成系统,此系统具有风速报警、超载报警、限位报警、防倾翻控制、实时数据显示等功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因违章操作导致的塔机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
2.3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过程控制
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应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以及生产厂家技术说明,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作业前还需进行技术交底,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成后经检测合格以后方可投入使用。对安装拆卸过程还应建立安装拆卸档案。
2.4做到定期维修和场内维修相结合
要保证维修厂的维修资质,确保厂内维修质量。同时,定期进行起重机械的维修保养,要求完成保修机械时间要较短。由于维修工作专业性较强,要求维修工、电工要持证上岗。起重机工作一段时间,要检查钢丝绳、电气设备、安全装置以及重要部件等。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对不具备资质的和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要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单位来进行维修,走专业化合作的道路。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定期维修和场内维修的进一步监管。
总之,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尤其需要重视起重设备的有效管控,这样才能立于项目建设更加安全,并且保障十分良好的质量。特别是对于起重机械设备来说,如果操作不当的话不仅难以保障较为良好的项目质量,应充分避免机械事故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清河.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门窗.2017(08)
[2]潘启委.探讨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全面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 (10).
[3]裴忠义.浅谈施工企业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管理[J].建筑机械化.2013 (10).
论文作者:郑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起重机械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