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借助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可以完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变革。要完成这项改革,需要多方力量,确保建设工程信息化进程的有效实施。作为建设工程管理企业的相关部门,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其应用于建设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确保建设管理企业的后续发展,从而有序提升实际建设工程相关部门的核心竞争力。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转变以往的施工管理模式
新时期,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在迅速发展,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随着许多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采用以往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施工管理的要求。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通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并利用计算机计算实现施工技术的高效管理。
1.2维持建筑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都有发展中以钱为重的观念,容易导致一些企业之间的非法竞争,使市场经济秩序变得相当混乱。因此,在建筑业发展中,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真正实现对建筑企业的全面管理,同时相关企业可以慢慢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维护了稳定的建筑市场秩序。
2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1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不足
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信息技术的整体管理水平不可能显现出来,许多施工企业管理者也不太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实际的管理系统无法与信息技术完全融合。比如,很多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处于规划阶段,对信息技术的准备还不够深入,不能实现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只能表现为单个单位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管理模式的混乱无法实现信息技术的本质优化,影响了项目管理的秩序。另外,信息技术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保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2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
许多管理者对信息技术认识不深,使得建设项目管理过于混乱,管理模式也呈现单一的特点。在一些管理者看来,信息技术是将电子邮件和访问Internet的方式相结合,不能将所有的调度资源和工作流过程集成在一起。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发展存在许多弊端,如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整体素质偏高,能够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管理者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增加信息量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手段
2.3信息技术基础不足
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系统设计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也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首先,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明显局限性,网络共享和传输机制无法实现相互协作,使得主要工作是单机运行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有限。许多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如网上采购物资、信息发布等,使得主体工作流程更加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管理模式过于粗放,许多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手工进行,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表现出良好的有序性特征,管理体制也不完善,最终影响管理效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步伐
3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完善措施
3.1增强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水平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措施有很多。完善信息技术,可以增强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在现有的建筑信息共享平台中,如何加强建筑企业的实际竞争力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目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优秀员工的帮助,具体操作的信息管理意识就是要加强对员工的信息管理,从而保证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为了完成工程企业的创新,我们需要在工程管理企业内部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员工需要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该发挥特殊的积极作用,而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则需要培养施工人员的信息管理意识,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整体信息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取得稳定的效果,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说,信息化就是要提高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并加以控制。在施工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明确施工计划,估算实际施工成本,合理完成采购计划,合理利用生产要素,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动态管理的实施目标。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只有控制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地完成信息管理。由于施工质量涉及的环节多、涉及面广,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开展,促进工程的整体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3.2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许多建筑企业内部施工管理人员受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制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他们中的一些人仍停留在发送电子邮件的水平。一些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较差。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人员是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人员的帮助下,也实现了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因此,施工管理人员的实际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到施工管理人员及其技术的使用,因此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手段、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它可以定期培训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施工管理人员,有序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自身效益,保证施工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企业可以采用社会招聘的方式,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待遇吸引具有一定专业和管理经验的员工,让他们进入企业进行施工管理,切实加强实际建筑工程企业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同时,作为一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借助网络手段,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自己与社会发展变化的管理要求相适应。
3.3努力开发更多的信息技术软件
由于我国在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必须积极开发信息技术软件,必须结合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的实际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并且需要不断引进优秀人才。比如:利用网络技术呈现约束管理和主要工作特点,然后利用互联网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第一时间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防止施工现场出现许多问题。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和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施工管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要立即落实机制。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日益创新,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实现信息化施工,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以往施工管理模式的缺陷,容易产生工程进度滞后、质量不合格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积极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作为一个施工企业,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施工管理中,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子超.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2):173-174.
[2]石欢吉,龚书贤.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7,5(17):118-117.
[3]刘杰,冯江远.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276-277.
[4]谢超.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08):43-45.
论文作者:戴 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