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_德国论文

论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_德国论文

论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民族主义论文,自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是拿破仑战争后德国民族统一运动的主流,大学生运动是它的先驱。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族经济体系和国内统一市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阐明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政治主张。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在1848年革命中达到了它的顶峰。

【关键词】 自由民族主义 统一德国 尝试

此前我们曾经探讨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和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形成。[①]本文拟就德国近代资产阶级在其民族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统一德国的尝试做进一步的探讨。

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体系建立,德意志既没有作为帝国而被恢复,又没有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而重新统一;而是建立了一个既服务于神圣同盟重建目标,又服务于奥地利、普鲁士重建目标的邦联制度。准确地说:在维也纳体系下建立的德意志邦联,只是一个由德意志各主权邦组成的联合体而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样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继续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邦联成了一个被鄙视的、被憎恨的、受奴役和受压制的象征。

造成战后德意志继续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国际上,俄国的欧洲霸权政策和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造成了德意志政治上继续分裂的局面。特别是俄国,历代沙皇把分裂德意志作为它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它不希望在德意志出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民族国家。1815年以来,沙俄总是支持普奥对立,同时又支持其他中小邦去反对普奥使其互相牵制。建立的所谓德意志邦联就是俄国直接干预的结果。这样俄国便利用德意志的分裂控制了普奥,实现了它在欧洲的霸权。

在国内德国高层统治集团根本不考虑民族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拿民族利益作交易。特别是奥地利王室,为了保持其在德意志的领导权,反对德意志的统一。在它看来,一场民族意义上的统一,无异是一场革命,是对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权的威胁。因此梅特涅施展其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王朝,镇压任何民族运动和自由主义运动,建立起大国之间相互牵制的欧洲均势,保持德意志政治分裂的局面。

然而,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德意志继续分裂局面则是渴望民族统一和政治自由的各个社会阶层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民族的统一仍是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德意志历史发展的主流。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到1848年革命的结束资产阶级不断地进行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

拿破仑虽然对德意志的占领失败了,但它对德意志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消灭了许多封建小邦,把资产阶级的法典移植到德国,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制度,德意志的统治者们再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战前的封建状态。这就为德意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德国则只是从19世纪才有所谓的资产阶级——德国资产阶级的创造者是拿破仑。”[②]20年代以后,德意志的工业开始活跃与繁荣,具有近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工厂不断涌现,3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真正启动,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国内统一的经济体系和民族市场已初具规模。

随着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德意志政治和经济上分裂的弊端日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从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深深地感到建立统一的国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市场以及分享政治权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815年—1849年,德国资产阶级以自由民族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争取民族统一和自由、建立民族民主国家的努力和尝试。

德意志民族主义主要是在反对拿破仑民族掠奇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从反对维也纳体系给德意志造成的政治分裂局面,反对德意志各邦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政治上自由平等的权利以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的。这一时期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首先是以大学生运动为先驱的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宣传和斗争开始的。

维也纳会议确立了德意志继续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的统治者没有履行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已经许下的诺言:建立一个民族的立宪的德意志国家。这就使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积极进行民族主义宣传,强烈要求民族统一,积极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年轻爱国者们感到非常失望。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组成的资产阶级反对派很快发展起来。他们自觉地承担了1815年资产阶级精神先驱的角色。大学生们的政治兴趣比1813年前更加浓厚,返校的志愿军团的成员们仍保持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因此,各大学校院,首先成了德意志自由民族主义活动的中心。

德意志的大学生们举起了自由民族主义统一祖国的大旗。大学生协会便成了自由民族主义运动的有力组织。1815年6月耶拿大学的学生在“荣誉、自由和祖国”的口号之下率先成立了大学生协会,协会只承认一个祖国—德国,其宗旨:“至少在大学里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实现未能在全国达到的统一”,“建立一个以自由和统一为基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③]他们打着红—黑—红、中间饰以金色橡树枝的旗帜,穿着在拿破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吕措夫军团的制服,以表明他们要求民族自由和统一的决心。

继耶拿大学之后,德意志许多大学也相继成立了旨在促进德意志民族自由和统一的大学生协会。1817年10月17日来自全德的大学生协会的代表在爱森纳赫的瓦特堡举行了宗教改革300周年暨莱比锡民族大会战4周年纪念大会,他们声明拥护德意志的统一,公开提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统一祖国”的口号。[④]他们还举行了游行并焚烧了一些非德意志性的书籍以示其民族主义的决心。1818年10月全德(奥地利除外)14所大学派代表在耶拿成立了“全德大学生协会”,该协会把追求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把黑—红—黑并带有一枝金色的橡树枝(橡树枝在德意志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旗帜作为自己的标志。他们要求用“一切精神和物质力量为祖国服务,以促进基督德意志的发展;”[⑤]提出了“德意志人,我们是一个整体”的口号。[⑥]在大学生协会的领导下,大学生们展开了自由民族主义的宣传和斗争。

大学生们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反对分裂;要求实现经济统一和经济自由的权利;要求宪法和言论、出版等自由的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和农奴制度;尊重德意志的风俗习惯,纯洁德语等;提出了“一个国家,一个皇帝”的口号。[⑦]更为激进的大学生们甚至主张废除现有的政治结构,按照法国模式统一德国,实行自由选举的人民代表制,维护人权和公民权等。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们提出的这些自由民族主义政治纲领带有一定程度的泛民族主义的理想主义、种族主义、沙文主义的色彩;他们只是幼稚地把大学生协会这一“德意志大学生国家”理解为民族国家的前身,对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民主国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解释,对德意志统一的道路缺乏深刻地认识;他们很少追求具体的政治目标,表现出一种烟雾般模糊的冲动;他们“按照法国的调子,唱着这种使青年怀着剧烈的痛苦,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而牺牲,以求恢复梦想中世纪的帝国庄严”;[⑧]他们的宣传活动仅仅局限于大学校院内,梦想在大学生中间实现民族统一;他们很少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社会各阶级阶层中去进行宣传,甚至有的大学生带着民族的狂热情绪走向恐怖暗杀的道路。因此,它未能被人民群众所了解,反而成为反动政府镇压自由民族主义运动的口实。再加上德意志资本主义刚刚起步,资产阶级比较软弱,他们只是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关心的是经济活动;他们所企望的是求得所在邦政府的扶植和帮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政治上,他们关心的则是在小邦之内的立宪政治和自由的权利,而不是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大学生运动很快就被各邦反动政府所镇压。

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民族经济体系和统一的国内市场,是这一时期德国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2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自由贵族就开始积极地追求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民族市场。他们不象大学生那样脱离德意志社会实际一味地空喊政治口号,他们所企望的是在实现民族经济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德国著名的自由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政治经济发展必须同步,他指出:“不在德意志各邦人民之间实行自由交往,便不可能有统一的德国,不建立共同的重商主义制度,便不可能有独立的德国”。[⑨]基于这样的认识,李斯特坚决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贸易主义的观点,主张保护和发展德意志民族经济,提出了建立全德关税同盟,保护全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同盟内实行贸易自由,促进德意志民族统一的经济体系和统一市场形成的主张。1819年他领导成立了“德意志工商业协会”,其目标是取消各种邦政治经济分裂主义的限制,在整个德意志创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在这个区域里可以同时实行强有力的贸易保护以对付外来的竞争,保护德意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个民族统一的经济体系。协会创办报刊宣传建立全德关税区振兴民族工业的主张,并派出代表团到德意志各邦进行游说。这个协会很快成为德意志资产阶级要求经济统一,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运动的中心组织。继该组织之后,各邦的工商业主亦相继成立了许多经济组织。如1821年普鲁士成立了“普鲁士热心工业协会”1826年萨克森王国成立了“萨克森王国工业协会”和“萨克森工艺协会”,在其他各邦也成了许多“未来祖国工业协会”,这些经济组织尽可能吸收更多的成员,它们举行文件研读和讨论,出版经济资料或举行博览会评估学术成就等活动,力求促进德意志各邦经济的一体化,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资产阶级民族经济统一运动的推动之下,德意志各邦的自由贵族特别是普鲁士的自由贵族认识到了建立统一的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他们力图通过国家政权来领导和建立德意志统一的民族经济体系。约翰·阿尔勃莱希·艾希霍恩主张普鲁士应有计划地与美茵河以北各邦进行商业政策上的合作。1829年普鲁士的财政大臣弗里德里希·冯·莫茨明确指出:“关税林立只是各邦政治分立的后果,如果这是国家学说的真理,那么各邦统一为关税的或商业的同盟,因而也导致各邦政治制度达到统一,就一定也是真理。”[⑩]普鲁士的自由贵族看到了经济统一带来民族政治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因此他们竭力组织德意志统一的民族经济组织,促进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而达到德意志政治的统一。在他们的努力下,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正式成立。

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德国资产阶级和自由贵族进行民族经济统一运动的一大成果,也是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在经济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的成立促进了德国民族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德国政治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如英国人约翰·布伦所说的那样,“关税同盟已经把德意志民族情感从空想和希望的领域带到实在和物质利益的领域,它代表了德意志人民的情感。”[①①]这表明从此以后德意志自由民族主义的发展已经把德意志民族经济和民族政治的统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同样把全德铁路建设看成德意志政治经济统一的重要条件。早在20年代,李斯特就提出了以莱比锡为中心建设全德的民族铁路体系的主张,他认为铁路系统和关税同盟“彼此肢体相连,只有一个思想和一个感官,它们互相支持,追求一个伟大的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族联合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的和不可侵犯的民族。”[①②]普鲁士工业化的先驱哈尔科特也认为铁路是一种为整体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团结精神的开路先锋。在德国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极力推动下,德国民族铁路开始发展起来,从1834年德国修建第一条铁路起到1854年就初步形成了民族铁路的基本网络,加强了各邦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最后实现德意志的政治统一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全德铁路网成了德国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它是德意志资产阶级民族经济统一运动的又一重大成果。

30年代,资产阶级抛弃了20年代立宪运动时期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继承和发展了大学生运动时期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同时也克服了大学生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无法控制的感情冲动和脱离社会实际等缺点,提出了具体的政治目标。其中心内容就是要求政治自由与民主,要求建立全德统一的议会,要求制定全德统一的宪法,要求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民主国家。1831年西本普伊费尔和维尔特提出了德意志统一和民主共和的主张,维尔特在《致德意志人民之友》的呼吁书中明确要求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和人民主权,在立宪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全国政府。威尔克尔要求整个德意志联邦确立宪法制度,建立法兰克福议会领导下的真正民族代表机构即全德议会。自由派代表人物,在20年代“宁要没有统一的自由,而不要没有自由的统一”[①③]的罗特克也改前说,他在南德意志邦议会上主张“把德意志联邦发展成为促进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德意志公民自由的组织”。[①④]1844和1845年历史学家达尔曼先后出版了《英国革命史》和《法国革命史》两本小册子,力主实现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思想,要求自由立宪。普费策尔在《德国自由主义的目标和任务》一书中认为自由经常与民族主义缠绕在一起,每个民族都有一个特殊的使命;主张“民族主义和个人自由必须联合前进,”民族统一需要一个德国人的宪法,而这个宪法仅仅支持代表整个德意志民族的议会体制。[①⑤]

40年代,自由民族主义运动中形成了两个鲜明的派别即温和的立宪派和激进的民主派。尽管他们在实现统一的方法上认识不同,但都主张以自由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统一的德意志国家。

温和的自由民族主义者意识到旧的封建体制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障碍。铲除这些障碍必定会解放德意志民族的政治活力,“只有自由才有可能增加民族的感情,充分消除省的差异,尤其每个对抗的民族忠诚朝向它属于的新祖国。”[①⑥]但他们并不想限制或破坏国家的权力,而是希望净化被滥用的权力,把它转向自由的目标。有人曾写到:“谁不希望国家好些呢?”“我们都想要它是伟大的、强有力的和理性的……除了把我们的愿望并入国家,把我们的力量献于国家以外,我们都没有其它愿望,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变成公民并且如此想,如此做”。[①⑦]温和的自由民族主义者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自由民族主义政治纲领,即要求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有宪法保证的权利和自由,这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应由普鲁士领导来完成。

民主派则主张公民解放,要求享有旨在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的人民主权。他们同样树立了自由民族主义的大旗,“他们力图造成一种政治上有觉悟的、有批判力的,成熟的德意志舆论,他们尊崇个人以及个人的政治和社会权利,他们号召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有德意志人的法制国家”。[①⑧]他们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热情支持者,他们充满了民主共和的精神,他们对“王权的批判和旧制度的批判是巨大的、尖刻的和不宽容的。”[①⑨]他们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等级制度,实现这一目的。民主派尽管提出了革命的主张,但他们“从来没有能够对他们后来所大声疾呼的要求德国统一有任何明确的观念。”[②⑩]

德意志资产阶级在行动上克服了大学生运动所表现出的自由民族主义宣传斗争的局限性,狭隘性和恐怖暗杀的倾向。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政治斗争。

资产阶级积极创办报刊进行广泛的自由民族主义的宣传。1831年西本普伊费尔创办了《西部信使报》,维尔特创办了《德意志报》,他们还成立了“新闻和祖国协会”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这个组织成为30年代德意志自由和统一运动的组织基础。1841年《莱茵报》的创刊使资产阶级自由派更加懂得了政治日报是联系群众、影响群众,反对封建势力,进行自由民族主义宣传的重要手段。激进的自由民族主义者也创办了《曼海姆日报》和《德意志观察家》等刊物来宣传其政治纲领。报刊成为资产阶级宣传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政治纲领的有力武器。

资产阶级还举行各种形式的大型节日集会,组织全德性质的讨论会宣传自由民族主义的思想。1832年自由民族主义者在普法尔茨哈尔特朗的汉巴宫举行了以“德意志人的民族节日”命名的集会。在集会上西本伊费尔在象征自由的三色旗下预言:“一个共同的德意志祖国站起来的日子终将到来,”[②①]“自由和统一的德国永存。”[②②]菲力浦·黑皮号召所有的德意志人“团结在一起!”“在祖国的范围内……共和的观点被真正地表达出来。只有在这个道路上,亲爱的祖国才能被帮助,才能被拯救。”[②③]继此大会之后,在德意志的其它地区也举行了类似的集会。40年代漾溢着全德民族激情的歌咏节、射击节、体育节和民族节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由和民族统一的渴望。这些集会成了德意志民族交流和一体化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工具,因为它“唤醒在所有参加者中间民族兄弟般的感情。”[②④]

德意志资产阶级学者和议员也不断地举行集会讨论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这样使德意志资产阶级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运动完全超越了分立的邦国边界,具有全德性质。40年代德国学者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德性质的会议讨论德意志的统一。如1846和1847年分别在法兰克福和卢卑克举行的日耳曼学者大会堪称“思想界的邦议会”。各邦的自由派议员们也开始在一起集会讨论自由和民族统一问题,试图用德意志民族议会来代替联邦议会。1847年10月在赫彭海姆,南德议会的议员代表同西部自由派议员的聚会就是如此。

1848年革命是德国自由民族主义者在自由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试图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建立一个民主自由民族国家的尝试,这是德国自由民族主义发展的顶备峰。

资产阶级自由派满足于“他们认为切实可行的东西,即要求在普鲁士立宪政府的领导下建立除奥地利之外的全德联盟”[②⑤]他们并不想革命,他们认为“不论结局多么好,革命也是一场严重的危机,它泯灭良知,破坏国内安定并严重威胁所有的国家条约。”[②⑥]他们的梦想是政治联盟、集会、出版的自由,陪审法院的建立和一个德意志民族议会的召开。他们希望进行民族的自由主义改良,利用一切可能同诸候和政府达成妥协。革命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他们被卷入了革命。因此他们在革命中竭力通过与君主妥协,走温和而合法的道路展开一场政治自由和宪法运动,要求宪法改革,保证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3月革命后,当德意志的国王们被迫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梦想,特别是普鲁士国王宣布他宣誓忠于黑—红—黄三色旗,实行出版自由和陪审制,取消领主法庭,承担起德意志统一的事业,把普鲁士合并于德意志时;当自由派被指定的部长进入独立国家的内阁时,资产阶级自由派感到他们的目标实现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就在王权面前停止了。他们在3月31日召开了预备国会,通过了不带革命性的初步决议,“体面的、有秩序的政治革命战胜了社会革命动乱的思想。”[②⑦]5月18日法兰克福议会的召开,资产阶级自由派便成功地把资产阶级民主派在内的资产阶级各派的大多数领袖人物吸引到议会的争论之中,试图通过合法的议会道路达到与君主们的妥协,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统一的民族国家,实现其梦寐以求的统一和自由,从而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1848年革命的失败标志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遭到彻底的失败,它表明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独立地领导德意志的民族统一。

这一时期德国自由民族主义思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也进行了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努力和尝试。但在德意志民族主义中固有的种族主义和强权主义的色彩也有所强化。

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先驱大学生运动吸收了种族主义的东西,对非德意志的东西是一概反对。兰克主张“德国人的任务是创一个符合民族精神的纯血统的德意志人国家。”[②⑧]李斯特也高唱德意志民族优越论,大谈德国对亚非拉的劣等民族的掠夺是德意志民族应负的义务。萨维尼和普赫塔等则把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凌驾于其它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之上。这种种族优越论的宣扬在当时强调德意志民族精神,对激发德意志民族的自觉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消除民族自卑心理,促进德意志民族团结,民族统一思想的不断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同样为德意志民族主义向它反面的转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强权民族主义思想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兰克认为广泛发展的自由制度在德国是不适应的,他认为在德国“富有意义的统治方式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君主制。”[②⑨]赫韦格在《德意志的舰队》诗中宣扬强权和扩张的民族主义思想,他写到:德意志人“你们将获得全世界,你们是由众多国家组成的大羊群的牧羊人。”[③⑩]在1848年革命中德意志资产阶级面对被德国压迫的民族的独立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同样执行着民族压迫的政策,宣扬“我们的权利是强者的权利,是征服者的利益,”“德意志在波兰征服的土地是自然的需要。”[③①]强权民族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仍然表明了德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无力,表明他们没有能力和力量来独立完成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建立资产阶级独立掌握政权的民主自由的民族国家。因此,只有依靠一个强权国家来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它也表明了德国资产阶级依靠强权梦想扩强的侵略心理。

1815年—1849年德意志资产阶级在自由民族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统一德国的尝试,极大地促进了德意志历史的发展有其很大的进步性,尽管1848年革命的失败,标志着德意志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尝试的失败,但是民族统一,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已深入人心。同时1848年革命的失败也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折,即由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逐步转向与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贵族相结合走强权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这样德国的民族主义逐步由自由民族主义向强权民族主义发展。

注释:

①见《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1996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2—53页。

③、④、①④、②①、②⑥[德]迪特尔·拉夫著《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慕尼黑Max Hue btr出版社,1987中文版,第69、70、144、75、81页。

⑤、①⑧、②⑦、③⑩、③①[美]科佩尔·S·平森著范德一等译《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97 100 138 102 145页。

⑥、①①姜德昌等译《德国史文献资料译丛》,东北师大历史系资料室编第24、25页。

⑦、⑨、⑩、①②、②②丁建弘陆世澄主编《德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275、277—278、276、28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67页。

①③[德]卡尔·艾利希·博恩等著张载扬等译《德意志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4页。

①⑤、②⑧、②⑨Geor·G·Beggers,'The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from Herder to present',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83,p99,73,74"

①⑥、①⑦Tams·J·sheehan,'German Liber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Chiago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2,42.

①⑨、②③、②④'Nation-BuiIding in CentraL Europe'Edited by HagenSchuze 1987,New york p40,19,25.

②⑩、②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8,28页。

标签:;  ;  ;  ;  ;  ;  ;  ;  ;  ;  ;  

论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_德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