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我国电网的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检系统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我国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讨论,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希望对今后行业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检装置;运行现状;改进措施
现阶段,各地方的省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主要是指省网内部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结算以及供电企业电量考核等等内容,有时候也会进行区域性电网之间的电量结算。随着我国科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电能计算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对现场运行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以及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周期检测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检测的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电能表检测的周期一般是六个月,二次压降检测的周期一般在两个月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用电量在逐年的增加,电网关口的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供电部门以及用电部门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情况都十分重视,由于传统的电能计量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之下,远程校验技术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对其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运行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以及研究,希望对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1]。
一、运行现状
我国多家科研机构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远程校验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现阶段,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对现场运行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检系统进行了多次的改良和升级。
(一)电能的新旧覆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系统整体运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相对大再加上各地方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工作展开的时候,很难保证其计划发展的统一性以及一致性,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电能表的新旧覆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在很多的偏远地区并不容易安装,并且很多偏远地区的机械式电能表设备较为落后,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阶段行业内发展的需要,并且很多设备已经十分破旧,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达不到理想的运行效果,甚至会导致抄漏或者是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出现[2]。
(二)客观因素的影响
除了人为的影响之外,客观因素也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供电线的电压不稳定的时候,用户端经常会出现电压过低的情况,很难满足现阶段的电力系统运行需要。
(三)数据采集存在不准确性
在对电能的数据进行采集的时候,由于一部分地区的采集方式较为落后,相关工作人员在查表的时候容易出现纰漏,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或者不准确。
(四)相关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专业素质不高
现阶段,我国的电能装置系统的相关技术人员较少,主要是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对此项工作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再加上我国的电能计量工作量不断加大,这也就导致现阶段的技术人员很难完成规定的工作量[3]。
二、存在的问题
此项技术在我国还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改进,如果设备自身还存在问题,要对其进行积极地整顿。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量值溯源的不准确
对于现场投运工作来说,要利用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检系统结构的独特性来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量值溯源的时候,需要多种先进设备来进行配合,一般情况下,会用到关口表三相电流、电压采集设备以及转换单元等等,在对其进行应用的时候,要保证校验的通道与现场通道相符合,这样才能使校验的结果更加准确。现场投运设备的实际情况应该是1、2、3块关口表三相电流来进行采集与转换完成的,要在转换单元当中安装固定的现场设备,并且很大一部分现场设备无法拆卸,只有实验室鉴定标准表中的电流采集与转换单元是不够的,还要对被校验的关口表三相电流转信号进行切换,这样就导致其数值的准确性很难进行把控[4]。
(二)量值溯源困难
在进行原厂校验系统量值的时候,要将多通道标准表整体拆掉,送到实验室进行鉴定,在鉴定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精准的带电操作,在进行操作的同时也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相关的改进措施
在对其与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的时候,要注意把握问题所具有的针对性,主要应该从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两个角度来进行改进措施的应用。
(一)模块设计标准化
对模块进行标准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对设计的环节进行精准的把握,现阶段,模块标准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为了量值溯源操作的简单,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第二,可以使数值更加准确。标准的模块设计需要多个环节步骤,其主要优势在于溯源操作相对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要求并不高。
(二)设计开发电流无缝接入装置
对于电流无缝装置来说,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对各个环节进行精准的把握。在技术操作上实现进一步的突破,设计开发无线接入装置非常好的选择,这也是一次很大的技术突破,对于行业内未来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当电流无缝接入装置的时候,要对一些导体的自身结构以及性能进行充分了解,纯机械良导体在接入的时候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接线,而该项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接线的操作,从根本上减少了事故出现的可能[5]。
(三)建立起健全的机构体制以及网络体制
任何一项技术的实际应用都离不开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机构体制的整体规范化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远程教研系统的工作效率,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整个机构体制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建设,可以有效的保证在电能计量管理的过程中有理可依,从而做到规范化管理,整体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电路进行检测与维护,在电路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合一有效的保证电路运行的整体质量,从而减少对供电企业的损害,使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保证。
结束语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来说,我国现阶段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初级阶段,很多技术环节还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此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想要不断的完善系统运行的整体质量,就要坚定不移的一步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只有不断的提升可创新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我国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运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才能够使我国行业内的发展水平有整体的提高。综上所述,本文对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运行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及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包辉,王亚倩.浅谈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运行现状及改进措施[J].智能城市,2018,4(05):18.
[2]管珊莲,赵玉才,刘富荣,赵玉富.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运行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计量,2018,2(02):105-106.
[3]管珊莲,姚帅楠,赵玉才.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运行现状及改进措施[J].河南科技,2017,19(15):57-59.
[4]戴文曦.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贵州电力技术,2017,20(02):58-59.
[5]杨宝琳.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数据应用分析方法[J].电气应用,2016,35(02):81-85.
论文作者:朱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电能论文; 装置论文; 对其论文; 系统论文; 现阶段论文; 我国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