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2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3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染色放大内镜对结值肠息肉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内镜屮心拟作内镜下总肉切除的病例210例,对病例标本分别使用普通电子肠镜检查和放大内镜放大40~100倍观察,预测疾病的病理类型,并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的不同分别采用EMR、ESD切除息肉,然后回收做病理活检,判断病变的性质。结果:在上述210例病例当中,使用普通电子肠镜检查初步判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例有108例,使用放大内镜放大40~100倍观察判断存在恶性病变的病例有124例,疾病恶性率为59.04%。病检活检为恶性肿瘤的病例为124例,检查的结果与放大内镜检查结果一致。结论:染色放大内镜对结直肠息肉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确诊率,与传统的检查方式相比准确率更高,而且还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的优势。
【关键词】染色放大内镜;结直肠息肉;良性;恶性;鉴别;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58-02
结直肠癌是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资料表明,大肠癌大多数是由腺癌发展而来,需要经历正常组织-上皮增生-腺瘤-腺癌这个转化的过程,使用内镜检查,可以及早的对大肠癌的发病早期进行诊断和发现,使用染色放大内镜还可以为疾病的判断提供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提供直接的依据,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打下基础。现就对我院使用染色放大内镜对结直肠息肉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如下的者分析。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内镜屮心拟作内镜下息肉切除的病例210例,上述病例当中,男性有117例,女性患者93例;患者的年龄在45~84岁,平均年龄在68.5±3.5岁。有排便异常改变的患者有168例,便血的患者119例,腹痛的患者有67例;30例患者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在常规体检当中发现异常。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72h~3个月,平均时间为2个月±7天;有胃肠道疾病相关病史的患者182例。
1.2 技术指标
直肠粘膜息肉的临床分型和意义,见表1。
表1类型腺管开口形状特征腺管开口大小
依据上述工藤法基础上,加上混合型,混合性的息肉可以表现为Ⅱ型或者ⅢS、ⅢL以及Ⅳ型可以同时存在。而Ⅱ型可以诊断为非瘤性息肉,ⅢS、ⅢL以及Ⅳ型和混合型诊断为腺瘤,Ⅴ型则直接诊断为癌症[2]。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型采取WHO的诊断分类标准,将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错构瘤等均列为非瘤性改变,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癌等均列为肿瘤性改变[3]。
1.3 技术路线
在电子肠镜下进行观察到的息肉进行标定位置之后,通过活检孔喷洒20~50ml蒸馏水冲洗病变之后,用0.4%靛胭脂行粘膜染色。先对染色的组织使用普通电子肠镜之后,再在放大内镜(40~100倍)全面观察,分别记录息肉表面结构形态,普通电子肠镜下息肉表面结构可以呈现点型、圆型、管型、脑回状、松果体、不规则形态,在放大内镜(40~100倍)呈现kudo分型特征,并根据形态侦测病理类型。根据息肉大小形态的不同,分别做EMR,ESD,并将组织送病理活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数据,用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普通电子肠镜下可以检查发现表面结构呈现点型、圆型等正常形态的结构组织的病例有56例,表现为脑回状、松果体的结构组织的病例有36例,呈现不规则形态初步判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例有108例,疾病恶性率为51.43% 。使用放大内镜(40-100倍)检查,处于Ⅰ型的病例21例,Ⅱ型的病例14例,ⅢS型的病例22例,ⅢL型的病例19例,Ⅳ型的病例10例,Ⅴ型存在恶性病变的病例有124例,疾病恶性率为59.04% 。病检活检为恶性肿瘤的病例为124例,检查的结果与放大内镜检查结果一致,准确率100%。具体数据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数据对比分析
3.讨论
使用染色放大内镜可以直接分析直肠息肉病变粘膜腺管结构形态,有效提高了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为更好的鉴别炎性息肉、腺瘤以及癌变提供了基础,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视觉活检”的作用,直接可以提高临床上对于直肠息肉恶性病变,特别是早期病变的成功率,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消化医师提高给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而且对下一步息肉的处理方法做出指导[4]。而对于检查结果显示为腺瘤的病患,则可以直接对病变的组织进行切除,防止息肉发生病变的可能性。使用染色放大内镜直接分析直肠息肉病变粘膜腺管结构形态,在更好的发现和治疗直肠的微小病变的同时,对于炎性息肉、腺瘤和癌症的区别均有明确的诊断,很大程度上避免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活检,不仅大大减缓了患者检查的痛苦,而且也节约患者就诊和治疗的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患者医疗的经济负担。
从上文的数据结果显示出,在上述210例病例当中,使用普通电子肠镜检查初步判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例有108例,使用放大内镜放大40~100倍观察判断存在恶性病变的病例有124例,疾病恶性率为59.04%。病检活检为恶性肿瘤的病例为124例,检查的结果与放大内镜检查结果一致,及时鉴别结迕肠总肉的良、恶性不仅避免的漏诊、误诊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雪琴,杨松涛.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2):4-5.
[2]沙杰. 醋酸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消化道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17.
[3]刘涛. 共聚焦激光内镜在结直肠息肉和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
[4]沙鹏.消化道早癌诊断的常用内镜及诊断进展[J].医疗装备,2018,31(06):200-201.
论文作者:张利伟,翟婷婷,翟亚娟,杜爱平,郑欣,艾中伟,杨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大内论文; 息肉论文; 病例论文; 直肠论文; 腺瘤论文; 齐齐哈尔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