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态势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收支论文,顺差论文,态势论文,路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结构应当是经常账户逆差与资本账户顺差的逆顺差组合。然而,我国国际收支过去十几年(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出现双顺差,尤其是近年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如何从本质上深刻认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独特模式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这里从当代经济全球化环境与国际分工深化角度,探讨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与根源,揭示现阶段双顺差和外汇储备激增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启示。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内分工的特点与影响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卢锋,2006)。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那么产品内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形式从产品间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发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全球资源使用成本的降低和远距离多时空经营交易的便捷可行,以及要素流动障碍的降低,使得迂回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了国际迂回生产。价值链上的各项生产活动,由于市场规模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国际间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国际分工越来越表现为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的多层次分工。这种分工的边界是产品生产的各个工序、流程及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产品的价值链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技术密集环节三种,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在不同环节的生产上表现出比较优势,进而占据产品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
跨国公司是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力量。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经营的企业内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分工、地区经贸集团所组织的分工以及协议性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1]。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倾向于专业化,倾向于更加集中在知识密集、非有形的功能如产品设计、研发、管理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增值环节,而将更多的产品内部的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跨国公司是实施产品内分工的微观基础和组织保证。产品内分工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的要素比较优势,将生产活动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跨国公司体系内产品、技术及人员在遍布全球的分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程度更强,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经由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有机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世界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导致在特定产业和产品中,跨国公司对全球该产业或产品的控制加强,令国际分工超越了产业和国家的边界,而转向企业内部、产品内部。
国际贸易格局更多地表现为跨国公司内产业内产品内贸易。传统的国际贸易是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国际交换的对象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伴随着产品内分工。国际贸易格局进一步发生了变化:虽然产业内贸易继续发展,但其贸易的对象、贸易的主体已与以前大不相同,跨国公司内贸易迅速增加,一些原来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也将有一部分转为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并且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更多地表现为产品内贸易。跨国公司在垂直一体化国际投资战略中,往往直接掌控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对于普通、标准零部件交由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生产,以降低成本[2]。产品内分工战略使得贸易形式和投资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分享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利益,大量资本以加工贸易型FDI形式流入发展中国家,进而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二、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与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
国际收支账户主要由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外汇储备等项目组成。如图一所示,近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发生了转变,1982~1993年大体表现为经常和资本项目逆顺差不同方向平衡方式组合,而1994~2006年间,除了1998年外,始终保持了双顺差的态势。这显示了我国国际收支从“逆顺差匹配”到“双顺差组合”的趋势转变。伴随着持续的双顺差,外汇储备激增,2006年11月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图一:1982~2006年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平衡
数据来源:1982~2005年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BOP),2006年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与报告。
传统的“两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外资,资本项目顺差的同时经常项目应当是逆差。我国的持续双顺差是与传统的“两缺口”模型相悖的,呈现出国际收支结构的独特模式。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实质上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资金相对过剩的现状。经常项目是记录一国与外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单方面受益转移等分项目交易和经济往来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货物贸易项目,它与经常项目高度相关,如图二所示(见下页)。货物贸易主要可分为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前文提到,从国际分工演变视角来看。当代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产品内分工的兴起并在国际分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品内分工使得贸易形式发生变化,表现为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Hummels[3]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其公式表述为:
VS=(进口中间品金额/产出)×出口额
图二 1992~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盈余与经常项目持续顺差
数据来源:经常项目差额与货物贸易差额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BOP)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与报告,加工贸易差额来自历年《海关统计年鉴》。
VS体现了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可以表示一国产品内分工的规模。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如表1所示,用VS/出口总额来衡量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从表1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处于上升趋势,由1983年的0.103上升到2006年的0.332,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表1 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测算
注:1983~2004年数据来源于历年《海关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6年数据来自商务部,表中EXP表示出口总额。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如图二所示,从1994年开始,除个别年份外,加工贸易盈余都超过货物贸易盈余和经常项目盈余,这说明,我国非加工贸易绝大多数年份为逆差,加工贸易盈余成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决定因素。加工贸易本质属性在于不是独立生产某个产品,而是承担某个或若干个特定工序活动,然后通过产品供应链与国外上下游企业实现交换联系。我国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然后出口最终产品。这种分工地位与我国的比较优势相一致。我国劳动力相对丰裕,按比较优势原理,应专业化生产产品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因此,加工贸易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产物。
总之,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关键原因是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对于当代我国经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加工贸易作为典型的产品内贸易与产品内分工互为表里,所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品内分工是我国近年来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根源。
三、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型FDI与我国资本项目持续盈余
资本账户是记录一国与外国资产交易。其平衡主要取决于一国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数量的比较。总的看来,我国过去20多年的资本账户主要是由外资流入的规模决定的。图三显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项目盈余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二者在1996年前相关性较强,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外部金融危机和内部通货紧缩的共同影响,虽然两者形态出现了异常波动,但是资本项目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FDI的大量流入决定了我国资本账户的持续盈余。
图三 1982~2006年我国FDI流入与资本项目盈余
数据来源:1982~2005年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BOP),2006年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与报告。
我国的FDI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技术导向型、加工贸易型和市场寻求型,不同形式的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技术导向型的FDI主要着眼于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这种FDI首先产生资本项目顺差,然后通过购买外国先进技术产生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水平较小变动。加工贸易型FDI强调外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由于“两头在外”,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是加工生产带来的增加值,加上FDI的进入和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使得经常项目保持顺差的同时,资本项目也保持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市场寻求型的FDI是外资企业以进军我国消费市场为目标。这种FDI首先带来外资流入,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外资用于购买外国技术、资本品等,形成经常项目逆差,在形成生产能力以后,由于中间投入的进口、外汇投资收益汇出,进一步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减少。
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结果是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加工贸易盈余已经成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决定因素,与此相对应的是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型FDI在整个FDI中的支配地位。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具有禀赋优势的要素,降低成本,实现全球化经营[4]。如图四所示,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当中约80%由外资企业完成,且独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与我国加工贸易型FDI优惠政策是相关的。为了积累外汇储备,在加入WTO前,我国政府对大多数外资企业实施“外汇自我平衡”政策,要求外资企业通过出口创汇满足企业进口外汇需求,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FDI的进入。当然,由于我国劳动力的巨大比较优势,进入劳动密集出口导向型行业对跨国公司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就形成了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型FDI的支配地位。因此,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型FDI的大量流入是资本项目持续盈余的决定因素。
图四 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比重
数据来源:历年《海关统计年鉴》。
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内分工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我国现阶段比较优势较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内分工内部装配、加工、制造等环节,因而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一个重要形态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自身比较优势,同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主要以加工贸易型FDI形式进入我国,进而形成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因此,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成长和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激增的根源。
四、结论与启示
我国持续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发展的结果。它是我国经济开放成长的阶段性现象。是国际分工深化和比较优势原理发生作用的结果,具有经济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现阶段应当更为关注的是持续双顺差可能给我国带来的福利损失。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以及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实质上反映了我国未能真正利用外国储蓄为国内投资提供融资支持,反而通过经常项目盈余成为了资本输出国,进而为外国人的投资提供融资[5]。由于外汇储备通常以美国国库券的形式持有,因此我国实质上是以高收益的股权资产交换低收益的资产,这种国际收支格局会导致国民福利的巨大损失。另外,我国由双顺差所积累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其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不断增加。随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增加,美元已经开始了“战略性贬值”,今后几年美元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大。美元的大幅贬值必然会造成我国外汇资产的缩水。因此,必须对我国双顺差的格局有清醒的认识,积极探寻双顺差背景下政策选择与调整。
具体来看,首先在外贸政策上,应当由过去的一味的鼓励出口创汇转向鼓励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或逐步取消资源密集、土地密集、能源密集和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改善我国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6];在外资政策上。应当转向吸引国内所没有的高新技术和对我国落后地区投资为主要目的。取消对内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鼓励具有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来我国和到有待发展的地区投资,鼓励市场寻求型FDI流入,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激增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外资的质量。
其次,双顺差反映了我国储蓄相对过剩,并通过经常项目盈余成为了资本输出国,为外国的投资提供融资,进而产生福利损失。因此,从国内政策来看,应当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增加政府对基础设施和研发的支出,以降低政府储蓄。另外,增加公共支出,如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等,以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私人储蓄。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体系的改革,使国内储蓄能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提高国内企业投资水平。
最后,不断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在管理好、利用好外汇储备,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前提下,为过剩的外汇储备寻找“新出路”,这样既可以降低我国国民福利的损失,又可以降低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具体来说,可以借鉴新加坡、韩国的做法。在满足外汇储备必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将其余储备交由专门的政府投资机构管理经营,进行海外股权投资、战略投资者投资等。成立专门的外汇投资公司负责部分外汇储备的运作,是构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系、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缓解目前我国持续双顺差所导致外汇储备激增问题的有效途径。
标签:国际收支论文; 双顺差论文; 经常项目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 加工贸易论文; 资本项目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际分工论文; 外汇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