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游戏;学前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引言
体育游戏是一种游戏与体育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将其应用到学前教学当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前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强化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全面促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最终提升学前儿童综合素养,所以在针对学前儿童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当结合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特征,制定出最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体育游戏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确保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
1体育游戏的概念
体育游戏是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而设计,以发展基本动作和技能为基础的规则,游戏也称运动性游戏、体育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网小鱼等。体育游戏可分为自由活动(游戏)和体育教学游戏两种组织形式;有接力游戏、游拍游戏、争夺游戏、角力游戏、猜摸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
2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对幼儿进行教学,可以将知识融入到体育游戏中,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拓展教学内容,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学前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中。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幼儿的思维比较简单,对外界认识不够完善,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强化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掌握一些知识技能。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以此推动幼儿综合素质发展。
3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学前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幼儿实际学习情况,对幼儿进行教学,引导幼儿在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很多教师认为体育游戏教学的应用,就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忽略体育游戏对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在学习中提升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认知规律,仍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知识技能渗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3.2主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体育游戏活动。多研究小朋友的生活特征和身体的变化,在他们做完体育游戏和体育运动之后,作为体育老师应该及时观察小朋友们的身体活动情况,因材施教的去制定一些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我们也可以拍摄一些小朋友体育活动的视频,在空闲的时候通过观察录像的方式来了解小朋友做体育运动感的情况,研究体育活动对小朋友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影响,通过这些特征去调整体育运动和体育游戏的强度和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体育游戏中对抗性质游戏应用研究
对抗游戏是体育游戏中特点最为突出的游戏模式,对抗游戏主要指的是不同儿童之间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获得最终游戏胜利的活动,这种对抗游戏模式可以是单人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不同小组、团队之间的竞争。此种体育游戏模式能够很好地强化学前儿童的竞争意识,从各个角度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个人竞争与团队竞争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具体来讲,个人竞争锻炼的是自身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活动的能力,而团队竞争锻炼的则是团体协作的能力,所以为使学前儿童获得多方面锻炼,两种竞争形式应当综合起来应用。
3.4应用体育游戏提升运动能力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其身体各项机能仍处于发育阶段,而神经系统正处于兴奋阶段,导致大部分学前儿童好动,抑制其神经兴奋性难度较大且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有研究提示儿童在运动中就可生长发育身体,因此正确指导学前儿童开展适量运动,可促进其机体发育。通过相应有效措施提升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适当增加运动量可显著增强其身体平衡能力、肌肉控制能力,而培养和增强以上能力均可通过体育游戏实践中获得。
3.5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前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以此获得课堂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中,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促进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为幼儿播放儿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使幼儿在学习中,活跃心情,快速掌握儿歌内容。
3.6重视体育游戏宣传,提高应用质量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应该重视对体育游戏教学的宣传与推广,使教师意识到体育游戏开展的意义,进而主动将此应用在教学中。此外,学校可以创建校本课程,根据幼儿实际学习情况,完善教学内容,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在学前教育中,学校应采取多种不同方式,如讲座活动,家校交流活动等等,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体育游戏宣传,使其对体育游戏产生明确的认识,以此提高教师重视程度,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应用,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3.7应用体育游戏培养情感能力
学前儿童的情感较为丰富,可利用体育游戏培养、稳定和升华其情感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有效方案,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可完全释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生们可通过体育游戏自由分配材料、物体等,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创造,同时在创造中增加自信感、成就感和愉悦感等。在学前教育中引入体育游戏,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接纳和理解等情感,并在恰当的时候将其表达。比如,予以学生跳绳、篮球、木板等材料,将其分成几个小组,指导其发挥创造能力,制造出一些新型游戏,并和其他学生一起体验此游戏。在此过程中可有效培养多种情感能力,此外还可开发其智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前教育中,应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完善教学观念,重视游戏教学,结合幼儿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迎霞,杨志勇.学前教育专业中如何开展以体育游戏为主的体育教学———以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55-57.
[2]王光荣.贵州省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32):73+75.
[3]邓勇.基于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体育游戏》课程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184.
论文作者:赵星烈1,,李梅2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体育游戏论文; 幼儿论文; 学前论文; 游戏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儿童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