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论文_张文静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论文_张文静

邹平县建筑设计院 256200

【摘 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最关键的设计位置之一。所以,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设计人员一定要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放在关键的部位实施考虑。本文介绍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联系,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对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建筑设计融入抗震设计的细节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重要性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建筑抗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1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联系

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要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前提。当建筑设计初步定性时,建筑构造设计很难对建筑设计进行大面积的改动,建筑构造设计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建筑设计要求来进行。当建筑设计方案完全涉及到抗震要求时,建筑构架设计就能科学布置,建筑质量就能得到保障,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能得到提高;当建筑设计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到抗震要求时,会直接导致建筑抗震设计问题的出现,制约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因此建筑设计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基础。

2 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

2.1建筑构件和连接点处的抗震设计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建筑质量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对连接点的科学设置以及对建筑构件的合理搭设,因此使得现在的建筑施工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比如一般都会用到瓷砖以及大理石等新材料对建筑物的外部进行设计,选择人工造影以及吊顶等技术对建筑的室内装饰进行设计。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首先要充分地保证施工技术和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此同时,还要对建筑物的牢固性进行重点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出现由于意外坠落而导致的人员伤亡。

2.2 建筑细部节点抗震设计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上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其使用功能上,对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其他功能上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建筑构件是组成建筑物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承担着建筑荷载,在建筑美观度上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其对于建筑构件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使用大理石或瓷砖进行外部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材料本身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保证施工质量,对建筑细部的重点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的总体抗震性能。

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抗震设计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建筑设计实现进步后,应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抗震设计当中,完成建筑水平的提升和安全性的巩固。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加强建筑的保障,减少外力的破坏,延长服务年限。

3.1 强化建筑抗震设计的水平

屋顶太高或太重,是目前建筑设计最主要的问题。屋顶过高或者过重,会加重地震的作用,导致建筑变形,对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能力有所制约。建筑屋顶的重心和建筑底部的重心不在一条线上,那么就会导致建筑抗侧力不能连续,从而加剧建筑的扭转效应,制约建筑的抗震水平。

建筑设计经过系列的完善和分析,现阶段可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保证建筑的刚性程度和结构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选择实施的结构方案,可与抗震设计进行高度的融合,以前者为基础,以后者为拓展,巩固了刚性程度的指标,本质上提高了结构的质量。第二,加强了抗震受力墙、抗震结构的协调作用。建筑设计应用时,强调在较大的空间当中,将高强度的电梯,安置在建筑的中心位置,以此来有效的避免扭转效应出现,实现了抗震设计的较大进步。

3.2 提升了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而言,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充分提高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确保内部的安全和稳定,在发生地质灾害时,为内部人员提供足够的逃生时间、逃生空间。

在建筑的纵向布局设计当中,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中外沿的高度设计,还有建筑结构的质量以及建筑物整体的刚度布置。无论建筑的使用功能是房屋建筑还是商业建筑,也不论建筑是高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在纵向布局中都会涉及到这些问题。设计师再设计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严格控制建筑物沿与建筑刚度的比值,对于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要遵守两点:第一,剪力墙的分布要十分均匀,第二,对于剪力墙的构建一定要贯穿整个建筑一直延伸到建筑的底部,一定要避免中间发生断裂的情况。

4建筑设计融入抗震设计的细节问题

4.1建筑的整体设计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其抗震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能够使房屋更加稳定,地震对于房屋建筑形状的影响也更小;建筑的细节决定着其抗震性能,平面形状是圆形、矩形、方形等的建筑,其抗震水平较高;避免将建筑外立面设计成凹凸不平或不规则、不光滑表面,此种设计不利于建筑抗震,而表面平滑的建筑物相对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保障房屋空间结构整体性能,使房屋竖向结构刚度能够支撑整个建筑,在地震来临时减少变形甚至损坏。

4.2 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建筑的平面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平面布局是否合理对建筑抗震性能有着一定影响。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建筑刚性程度和建筑结构质量,在布置上使二者对称,避免结构受力产生严重变形状况,对柱子数量与距离需要仔细斟酌,其不对称性、不协调性在建筑物抗震中具有极大隐患。抗震受力墙要与抗震结构相互协调,刚度较大的建筑空间楼板及高强度电梯的安置尽可能在建筑中心位置,避免建筑扭转效应的发生。另外,在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时,不能忽略建筑结构中抗侧移结构布局因素,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抗震性能不不受影响,使建筑抗震设计完美发挥其技术的优良特点。

4.3 建筑物纵向布局设计

纵向布局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中外沿高度的结构质量及建筑物整体刚度布置。建筑楼层使用功能的差异导致建筑物楼层分布质量及刚度不一致,楼层功能导致楼层上下之间刚度差异过大。设计师严格控制建筑外沿与建筑刚度的比值,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尽量保证竖向刚度分布靠近结构刚度转换层。

总之,建筑的抗震设计对建筑物的防震性能具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不可忽视建筑设计中的防震设计,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建筑防震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莹.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价值与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5718-5718

[2]肖茹丹.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295-295

[3]孙作芹.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21-221

[4]李金果,李伟建.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35

论文作者:张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论文_张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