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沉思中自我与他人的先验现象学_现象学论文

笛卡尔沉思中自我与他人的先验现象学_现象学论文

《笛卡儿式的沉思》中的自我与他人先验现象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学论文,沉思论文,自我论文,笛卡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明见性到自我

作为胡塞尔哲学理想的明见性,本身有一个从相应性向绝然性的转变,而这正是在“自我”问题域中发生和展开的(注:参见拙文《明见性:相即感知与自我》,[广州]《现代哲学》2003年第4期。)。实际上,相应明见性与绝然明见性的区分,作为“本我论”中的问题,也是《笛卡儿式的沉思》(以下简称《沉思》)的主题之一。胡塞尔把绝然明见性作为一种“自身最初的明见性”(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它所引向的是一切哲学的基础:先验主体性、先验自我。这是因为,从明见性理想的角度看,一方面,绝然性中真正“相应”的只是一个核心,“这种经验每一次显示出来的都只是那种真正相应的经验活动的一个核心:即活生生的自身当下”,在此之外还有“一个不确定的视域”(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另一方面,相应明见性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虽然最终将达到一种“绝对完满的明见性……最终将按照对象所是的一切来给出对象……一切……都将获得相应的充实”,但是这“并不是要将这种明见性现实地产生出来”,因为“这对于一切客观实在的对象来说将会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目标”(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事实上,正因二者都永远无法达到完全的充实,所以要实现明见性的理想,就须要再奠定一个绝然无疑的基础。因此,在《沉思》中,二者的真实意义都只是要揭示各自领域(自我与对象)中的本质结构(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是一种“本质感知”(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或本质研究方法。而“一切本质研究就无非是对一般先验自我的普遍本质的揭示”(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是至为关键的一步。在这个意义上,即便是那个在充分的具体性中所设定的“单子的”自我,因为在其意向生活的流动着的多种形态中所达到的永远只是不相合的明见性,所以也需要先验的批判。《沉思》的编者施特洛克说,“关于确然明见性和相应明见性的重要区分,更是有利于本我论”(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但不如说正是二者的共同指向保证了本我论的现象学建构。明见性的“自身”“给予”终于落实在了先验自我,这是笔者自“明见性:相应感知与自我”一文开始就一直追踪的胡塞尔思想及其发展中真实含义与潜在进路。下面,让我们从明见性的论题中走出来,看看自我的进程及其在《沉思》中的展现。

在《逻辑研究》时期,自我就是意识经验之流,在“自我”的名义上展现的是“被给予的内意识”。《观念Ⅰ》的观点是:“只是由于目光朝向对象,直观显现一般来说才被构成”(注: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1页。)。“目光朝向”就蕴涵着一种立场,一个位置,一个发出性的自我。于是,自我成为一个极点,并借此得以完成对整个世界(主要是客观世界)的重塑。到了《沉思》,自我被从单子论的角度被还原出来,他人、交互主体的客观世界得以在原真还原后重建。这是一个“主体性”或主体的“先验性”逐步呈现的过程。在这个向度上,可以说,从《逻辑研究》开始奠基的现象学反思,其真正的对象、或真正能够没有“内部矛盾”的、原本地自身给予出的,其实就是此时的纯粹自我(注:参见拙文《明见性:相即感知与自我》,[广州]《现代哲学》2003年第4期。)。“纯粹自我的基本特征在于……是在内在反思(即现象学反思,引者据原文加注)中本原地被给予的。”(注: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4页,第432页,第445页。)不同于“感知”的“直观”(或者说狭窄意义上的直观只是“相应感知”)的“原本给予”意义上的“直接把握”,其源始的含义就是“我给出”;“我给出”不仅意味着意识的主动性,亮出的正是主体性本身。在这个意义上,真正能够“绝对地”被给予的只有“自我”,或者说这就是一种“原本的自身直观”、“内在的被给予”(注: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4页,第432页,第445页。)。在《逻辑研究》时期这种自我只是自身意识,而到《观念Ⅰ》就是先验意识(先验经验),到《沉思》就是单子论意义上的“大全共同体”了。所以,与其如马尔巴赫所说“胡塞尔对自我问题态度的变化是以他对现象学本身之理解的变化为基础的”(注: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4页,第432页,第445页。),不如说这种“变化”是随着胡塞尔对主体性或自我的内容(或意义)的逐步“严格”地加以“清晰化”的结果,这个现象学的主旨和作为其方法论基石的现象学反思并没有改变,若说变化,也仍然是严格清晰化方向上的充实而已。

二、自我与时间性

《沉思》将此惟一的绝对的自我(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分为“自身充分具体化的本我”Ego(或称作单子),和“作为同一极和习性之基底的自我Ich”(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但是,一方面,作为极点式“中心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同一性极(正如任何一个对象也不是空洞的极点一样)”(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而是“持久地一个如此这般做出判定的自我”(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以至于可以“进一步地把自己构造成了‘固定的和持续的’人格自我”(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可另一方面,这种自我(Ich),以至于所有的对象,它们“持续存在和如此存在的每个特征,都是自我执态的那种在自我极中构造自身的习性的相关项”(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因此,通过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最终所达及的只有一个先验自我。但是它本身却无论如何不能被课题化或只能是隐匿的对象,或在作自身把握时因为无限后退而成为真正意义的“原”自我。

实际上,作为“只能从每个cogito的本原被给予性中……本原地并且绝对自身地获取”(注:Husserl,Ideal,vol.2:Studies in Phenomenology of Constitution,trans.by R.Rojecwicz and A.Schuwer,(Dordrecht: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p.118,p.111。)的纯粹自我,它不藏匿任何隐含的内部财富,而是绝对简单,绝对敞明,它所有的财富都包含在cogito的及其功能方式之中(注:Husserl,Ideal,vol.2:Studies in Phenomenology of Constitution,trans.by R.Rojecwicz and A.Schuwer,(Dordrecht: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p.118,p.111。)。胡塞尔在《沉思》中说,“先验的自身经验”并不在于“我在”的空洞同一性,而是“自我的一种普遍确然的经验结构(例如,体验之流的一种内在时间形式)”(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

体验的时间结构就是纯粹自我的功能方式,也就是“绝对的主体性”,是主体“内在先天的”“绝然的”结构(注:Sokolowski,The Formation of Husserl's Concept of Cnstitution(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70),p.186。)。“客体”化行为中最为关涉客体的感知实际就是“内时间统一性”(注: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邓晓芒、张廷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7页。)。

但是,这种时间性不是“持续”意义上的“历史”,“持续的自我本身作为持续的自我规定性的一极决不是体验的连续性”(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胡塞尔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就曾经把这种主体性——可以具有一个“河流”的形象——的绝对特性标识为:“现在-涌现”(注: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对这种时间观,笔者将在《时间与自我: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比较》专门论述。)。可能最为根本的一点是,这种纯粹自我标志着一种精神、一种所承继的精神传统,即德国唯心主义的“自我”传统。至于在现象学中的功能或意义(在此意义上也可称做现象学的对象),从时间性的角度,胡塞尔把纯粹自我的“自身时间化”从三个方面加以展示,即:随意向活动之时间化的一同时间化、自我的滞化和生命统一、习性的自我(注:见《自识与反思》,第438-439页。)。实际上,这是由深到浅或由源到流的三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是最具根源性意义的。对这个层面的自我,胡塞尔在《沉思》中说,它是与人格自我不同的完全具体的本我(ego),它“只是具体地存在于它的意向生活……的流动多样性之中。

对此,我们也把本我说成是具体的单子。”(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而所谓“先验本我”就是对这种具体的本我的“超越”,虽然是“内在的”;因而,也终究是一种“构造”。但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而是所有构造的基础,“(自我对自身而言的构造问题),必须无一例外地包括所有的构造性问题。结果就是这种自我构造的现象学与一般现象学相吻合”(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个“基础”不是操作意义上的“平台”,也不仅仅是视域意义上的“背景因素”,先验自我就是视域本身,是视域的构造功能本身。“这时,‘先验还原’就是一种彻底的转释,即把纯粹意识的‘无基地化了的’内部性理解为先验的主体性……由此而使严格意义上的先验经验得以可能,这种先验经验的展开作为先验主体性的自身认识就是先验(静态的发生的)构造的理论。”(注: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9页,第166页,第370-371页。)“被经验的世界正是由先验主体性构造起来的……之所以迈出反思的步骤,其目的就在于建立自我-存在的绝然明见性,以此来确保先验现象学的最终基地”(注:黑尔德语,见《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第37页。)。

黑尔德认为胡塞尔最终把这种起终极作用的先验自我(原-自我)的存在方式落实为“活的当下”(注:《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第181-183页。但是,黑尔德认为这种原-自我就是现象学反思者自身、即“不感兴趣的旁观者”,是后者要为自己眼中的现象学世界(视界、视域)奠基。这就混淆了方法和对象两个不同的层次,实际上也是在单子意义上的ego与习性的基地Ich的二位一体的运作之外又叠床架屋地平添了同样须要如此解释的对象。)?

okolowski认为“作为主体性的条件”的此等“活的流动的当下”的时间性才是胡塞尔“构造”概念的“绝对”基础(注:R.Sokolowski,The Formation of Husserl's Concept of Constitution(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70),pp.199-201。也正如Sokolowski在p.211等处所阐明即便是“纯粹感性状态,也已成为发生构造的一个阶段”。)。

在本文看来,将原本直接当下拥有的现象学精髓与其时间性-先验主体性的终极本质充分融合,这正是完成了时间性的先验主体的现象学建构(注: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单单主体性并不能解释被构造的东西的实际性(facticity),它只是从静态的和发生的两个方面为被构造的东西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Sokolowski,p.199)。就是说主体性只是意义与现实呈现的可能的条件,而不是其充足理由;“发生性”也只是对这种意义给予的前谓词阶段的描述。简单地说,绝对主体性毕竟没有创造世界,而只是在遭遇并解释世界这个维度上说明“解释”就是“给予意义”。)。

三、他人与意向性

因为只有在先验交互主体性中,那些使一个客观世界的构造成为可能的条件才会发生,所以,先验现象学也只有作为对交互主体性经验领域从构造上进行分析的研究,才有完整的形态(第41节)。这是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整体思路。下面我们进入文本对这里涉及的他人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在“本己性”中如何有“陌生性”经验,胡塞尔在第44节中的基本观点是认为这等同与本己性中如何出现客观性问题。解决的途径是:首先,从先验态度看,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现象、意义、意向相关项;其次,要达到先验就是要从一切陌生性(为所有客体所具有)中抽象出来,这种先验经验具有最终的奠基性,也是关涉整个世界、世界的统一的,由此获得的是本真的自然界。在此,“为每个人的”、即交互主体意义上的客观世界也被抽象掉。再次,在此本己性中惟一凸显的“客体”就是我的身体,胡塞尔的描述是:一种先验经验降生在人的身体中的所谓世俗化行为,这身体的行为就是“原真行动”。但是与此同时,在我的精神本己性中,我仍然构造着并因此拥有着整个世界。这种精神-身体的两分是明见性的,当然(虽然)是以佯谬的形式。

在第45节中,胡塞尔进一步界定先验自我就存在于现实的体验和习惯之中,而这种世俗化(圣灵降生般)的结果就是有了具有同一性的自我。后者就是人格自我,当然从胡塞尔的思路看,更倾向于自我统觉,因为先验本己性中的东西被作为心理之物了(当然,反过来,这种统觉也是通向先验自我的途径)。此节的结论是:“陌生者”,无论是意识,还是呈现,都属于本质本己性。第46节是在先验经验的基础上对自我的说明或构造(“在本源上,只有通过说明才能构造出自身”(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此时的自我是内在时间性中的存在,是一种不断的构造活动。直到将一切对象性都从属于本己性本质性领域的第47节,胡塞尔都仍然是在先验本己的范围内。

从第48节开始,胡塞尔才真正进入了“陌生性”问题。胡塞尔发现“并非一切我所固有的意识方式都属于我的自身意识样式这样一个领域……在我本己的自身和谐系统中还有其他一些经验”(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是一种“新型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具有一种存在意义,它使得自我能完全超越他的本己性。对这种新型意向性的解释构成本书以后内容的核心,也正是上文所说的作为胡塞尔主要理论的意向性理论的又一大发展。第49节是以后各节的一个概述:从他人到自我共同体,再从单子共同体“通过群体化地构造着的意向性”(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构造出同一个世界;于是,先验的交互主体性本身就又有一个交互主体的本己性领域,而“客观世界”就作为“内在的”超越性寓于其中。实际上,这里有一个从对他人的意向性到更新型的意向性的发展过程。我们先看第50-54节对他人意向性的讨论。

从一开始,胡塞尔就已经意识到:如果他人能够在我的经验中被本源地给予,也就是说,如果他人的本己本质性是可以直接通达的话,那么它只能是我的本己本质的一个要素,而且他本身和我自己最终将会是同一个东西,这与他人被作为“躯体”而隶属于我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即仍然没有“他”“人”。因此,胡塞尔说:“在这里,一定存在着某种意向性的间接性……它向意识呈现为一个共在此”。这种“共在此”涉及到的“共现”不是事物感知意义上的共现,因为在我的原真世界中惟一的躯体(以后能被构造为身体)是我自己的,所以即使要把“在那儿的”立义为躯体,也一定要用类比化的立义(与我的身体相类似)(注:胡塞尔这里是从果到因的推导,然后才有以此为基础的所谓“描述”。承认现实、接受现象是胡塞尔理论的前设,表现为对现象的直观。)。“从一开始就很清楚的是,只有在我的原真领域内的把在那里的那个躯体与我的躯体连接起来的相似性,才能为把那个躯体作为另一个身体的类比化的立义提供动机基础。”(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

胡塞尔认为这种立义是由“某种统觉转换”而来,或是“一种特定的类比化的统觉”。胡塞尔进而由此回溯到一般的意向性问题,指出:实际上,每一个统觉“都往回意向地指明了一个‘原促创’”,而“每一种日常经验都可以把一种本源地促创出来的对象意义类比化地转递为某种新的意义,也就是在对对象意义的预期立义中转递为一种类似的意义”(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就是说,不仅是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类比化统觉,实际上每种统觉都意味着一种“原促创”,胡塞尔以小孩第一眼就可以理解剪刀为例加以说明(由此甚至可以说,每一次本质直观的实现都是一次原促创的完成)。进一步地,经由每一次对对象意义的预期立义,原促创的意义又转为类似的但已经是新的意义,由此就有了愈来愈丰富的预先被给予性的意义。对这种预期立义(相应地还有未来概念,主体性方面的习惯性积淀等)的重视和分析,在胡塞尔后期作品中,与对“被动性”、来自对象方面的刺激、原触发等的重视和分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这些统觉的阶段形态都是与对象意义的阶段形态相对应的。”(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所以,类比化立义或类同化统觉并非立义或统觉的异类,而只是统觉原本就具有的原促创性的一种表现(注:实际上,在《经验与判断》的所谓“被动性”分析中完成的恰恰是在原促创层面上主体-统觉的建构及其发生性分析。),事实上,“一切已知的东西都指向一种本源的认识活动”(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在陌生经验中,这种类比化立义就更是“首要特征”(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具体地说,类比化立义之所以能够实现意义的转递,在陌生经验中就是以“结对”或“结对联想”为依据和途径的。虽然结对并不必定是在陌生经验中(注:《经验与判断》把相似性联想作为意识活动的一个最初级然而最根本的功能,见该书第16节。),但却是以后者为典型体现。实际上,结对“作为联想的被动综合的一种源始形式”,也是先验的(和相应的意向心理学的)领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最普遍的现象学”(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所探讨的发生行为中,主动性的任何构造都是以某种预先给予的被动性为前提的(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而被动发生的普遍原则就是联想(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Hague:Martinus N ijhoff,1960)。),所以联想“是一个对于纯粹自我之具体构造的某种意向本质规律性的称谓,是一个‘天赋的’先天领域”(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简单地说,结对就是在纯粹的被动性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作为不同的显现者在现象学上建立起一个相似的统一体,也就是被作为一个对象;而一旦出现了这种意向的重叠,就会有一种“生动的相互的唤醒”,就是一种按照对象的意义而相互递推着的自身叠合,此种相合的结果就是在已结对的东西身上实现了意义的转递,也就是说一种类比化统觉由此得以实现。在这种结对中所实现的是:他人在空间中的显现唤醒的是“把我本人的身体构造为空间中的躯体”那样的显现系统;进一步的相互唤醒是,进入到结对中的外部躯体就从我本己的东西那里类似地获得了“身体”这一意义;并且,更进一步地获得了“属于类似于我原真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身体”这一意义。这其中具体的“意向情形”是:“每一种经验都指向更进一步的、可对共现的视域加以充实和证实的诸多经验,它们在非直观的预期形式中就包括了那种和谐的进一步的经验可潜在地加以证实的综合。”(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是“一种不可原本通达的而又具有可证实的可通达性”,即“不能原本地自身给予的、但却能前后一致地证实某种已指明的东西”(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样,具体地说,就是“这样一种陌生的共现在不断继续起作用的联想中总是提供着新的共现内容,从而使变化着的另一个自我的内容获得某种确定的认识”。最初可确定的内容是有关身体行为的,进一步的是在更高的心理领域的同感中获得的。

这样,“由于在那里的躯体(引注:即前文所述“在空间中的显现、那里”,与我的这里相对而又不可相互进入,只能在联想上得到描述)是与在这里的我的躯体一起进入结对联想的,而且,又因为它是在感知中被给予的,并成为一种共现的核心,所以,这个自我必须按照联想的整个意义给予过程而被必然地共现为处于在那里的样式中的现在共此在着的自我。”(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由此,便得到“陌生者”。虽然胡塞尔认为我自己的过去(或过去的我、既成的、人格的我)也与此陌生者类似,也有一种意向的变式,并且也是在回忆的和谐综合中被经验地证实的(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但毕竟——胡塞尔的宗旨在此彰显——陌生者“只能被设想为本己者的一个类似物……是我自己的变样”,所有被共现的东西,虽然“首先是作为他(引注:即陌生者)的原真世界”,但终究是作为“完全具体的自我”的我的具体的东西,换言之,这毕竟是“在我的单子中共现地构造出的另一个单子”(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

于是,他人并不是因为是由于是非原真感知而成他人的,相反,他人恰恰是原真感知中的。虽然陌生感知是奠基于结对的类比化统觉,是不同于认同的被动综合的联想的被动综合,但是它终究是“通过联想而与那种本真的感知融合在一起的当下化”,并且又是“在共感知的独特作用中与本真的感知融合在一起的”,胡塞尔说:“这两者是如此地融合,以至于它们都处于一种感知的共同作用之中”(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事实上,结对、联想作为共现形式,本就是本真感知的一种原始形式,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现实感知中,只不过在陌生经验中突出表现出来而已。另一方面,在我的原真领域中的我自己的躯体要想获得其自身在那儿的、事实上的存在,也必须根据联想的共现(结对)所决定的意义而定(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综而言之,这种类比的共现作为一种当下化,正是直观的、或本原给予的,我自身的给出和他人的给出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具有绝然明见性的“我在”(即先验自我)中,自身在此的他人,其躯体(陌生经验中的躯体本就不属事物感知领域)是原本被给予的,其心灵也是原本被给予的。因为身体行为和所谓更高的心理活动同样需要的都只是结对性的联想、结对性的同感、与和谐的综合证明。正是由于被动发生对于主动发生的基础地位(通过原促创),在发生现象学中,他人与自我同样有共现性质的给出,而且相应地必然产生出同一个原真自然。胡塞尔认为,人们之所以有“群体化之谜”(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就是因为自我的、与他人的这两个原本领域被区分开了(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对我来说,单子的多数性是不可设想的,除非它是一种清晰地或暗含地被群体化了的多数性”(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同样地,任何一个“世界”,也都“必然是作为从原真的东西出发可通达的并有序地开启的存在视域而被给予的”(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于是,关键之处或结论就是:“作为被我设想的东西……它们事实上都属于一个惟一的、我自身也被包括在内的大全共同体,它包括了可被设想为共存的所有单子和单子群体”(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于是,只有一个世界是现实而必然的。可以说,“意向性地说明”一个最终奠基于并包融于先验自我的大全共同体(或自身群体化的单子大全)及相应的惟一一个客观世界,正是胡塞尔他人现象学的宗旨。确实如耿宁所说,胡塞尔的他人决非源于非本真感知。而黑尔德说的就更到位:陌生经验就是对其他自我的构造,而对诸多自我和世界所发生的实际是一种“共体化”过程;由陌生身体所引发的对本己的原真领域的跨越,最终又被共体化所统摄(注: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9页,第166页,第370-371页。)。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若共同当下的被给予方式永远不能由我进行,那么每个主体最终就只能是他人,于是自我与他人的区别最终消解在这个惟一的世界中。

总之,正如胡塞尔在第62节中做总结时所强调的那样,“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先验的态度,先验悬搁的态度都不应被放弃,并且我们关于陌生经验、关于‘他人’经验的‘理论’,只是要解释‘他人’的意义,把这种意义看作是从那种经验的构造性的生产性中产生出来的,也把‘真实存在的他人’的意义看作来自于相应的和谐的综合。”(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 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 ,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凡译文有所改 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是一种先验解释,或“自身解释”,“就是对我在我自身中发现的东西的解释”(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胡塞尔是要由此证明一切实证性陈述的先验合法性,即“一切超越性都是被先验地构造出来的”(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这也回应着前四个沉思所达致的总体基调:“在任何一种形式上的超越性都是在自我内部构造出来的一种存在意义。任何一种可设想的意义,如何一个可设想的存在,不管它是被称作内在还是超越的,都处于先验主体性的……领域之中”(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总之,这只是对“这个本己的东西本身”的解释,是由此为基点去理解“在这个本己的东西内部”,非本己的东西如何“同样”获得存在的意义(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胡塞尔正是由于在这里再次回到了原真的本己性,才真正理解了共现、陌生、客观、综合等等的含义,才完成了现象学的先验的观念论。这也是胡塞尔本人在面对“唯我论”的批评进行反省后的结论。

我们可以有两点结论。首先,应该说,只有“自我”(主要是先验自我)的存在方式及其构造机制才是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最根本性的核心问题,这是胡塞尔直到《危机》时的立场:只有“这个总是独一无二的‘我’在它的原初的在自身中发生的进行构成的生活中”才能构成对象、他人、交互主体和客观世界(注: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4-225页。)。他人作为这种自我的一种成就只是一个需要去“解释”(“直观”就是“纯粹意义解释”(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从而跨越的环节。其次,似乎是中性的意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真实含义,也须要在自我的“视域”中才能得以展现。实际上,正是在《沉思》(尤其是所谓他人经验)中我们看到,意向性与先验自我的圆融及其完备才是胡塞尔本人最着力的地方。

四、关于“原真还原”

不同于还原到普遍性意识的先验还原,“原真还原”是还原到个体,或确切地说还原到自我的“自身”经验,这是关键。“源始性”也随着明见性从相应到绝然的转换移植到了“发生”的意义上。这种主题性悬搁要求暂时抹去所有那些与陌生主体性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对所有那些通过陌生主体性得以共同完成的意义构造所作的这种方法上的排除,就把我的先验经验领域还原到了本已性领域或原真领域。借助于这种排除,实际达到的是“一个纯粹自然的世界”(注:Peter Reynaert,intersubjectivity and Naturalism:Husserl's Fifth Cartesian Meditation Revisited,Husserl Studies 17,2001,p.209。),在其中,其他的主体只能作为躯体,即作为空间事物现象而保留下来;同时,我自己也是人类的、心理-物理学的实在。原真领域的关键是要说明“本我的各个意向性的联系”,其“作用在于为同感提供了动机基础”(注: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9页,第166页,第370-371页。)。原真还原的基本精神是要还原到的“直接原本”的被给予之物(甚至有事物感知为基础之义),还原到最实在绝然的层面,即具体自我或个体自我的层次。或者可以形象地说这是一个灵魂附体的过程,是对普遍性自我(先验意识)的个体化诉求。

这里有几个问题须要注意:

一是这个原真领域仿佛是一个自然主义的世界,一切成为时空中的物体,他人、自我皆然。这里的关键是自我的身体化,身体的客体化、肉体化;并由此使自我的“这儿”成为世界的中心。胡塞尔在这样做时,并非已经有了交互主体的预设,而是还原到世俗世界、自然世界,或准确地说“生活世界”。而交互主体的世界却毕竟是在一个“先验”领域中,虽然有“众多的”先验主体。直到其最后著作《危机》,胡塞尔依然观点明确:主体性确是“只存在于交互主体性中”,但后者毕竟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注:转引自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94页,着重号为该书原有。这是该书作者在对梅洛-庞蒂把胡塞尔的主体性归结为交互主体性产生怀疑后,遍查了《危机》一书,所摘引的、与梅洛-庞蒂正相反的、被“法国现象学改变了观点”的一段原义,中译本(第208页)原文是:“主观性只有在主观间共同性之中才是它所是的那个东西——即才是以构成方式起作用的自我”。)

二是在将我的身体(Leib)肉体(Koerper)化的时候,这实际已经超出了原真领域的界限,不是交互主体性得以共生,而是由此还原或回溯到了事物感知层次的自然世界。可以说,后来的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所论述的建立在“意识是有身体的”基础上的他人现象学与胡塞尔在此把他人现象学建立在感知的意向性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二人的基点不同,一个是作为知觉场的场的世界,一个是最终的主体性(注:参见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43页。)。

三、这却正是由此回到了“意向性”这一现象学真正的源始领域。实际上,正是“意向分析”才是这本书的最大成果,不仅在意向对象的反思方向上,对“被给予方式”、“视域”等做了深入的探究,在意向行为的反思中,更是明确揭示了意向的构造性,而且,正如编者所论:“最具决定性的结论之一就是揭示出了这种意向性是一种能起发生作用的意向性,它在‘促创意义的作用’中构造起各种对象性”(注:胡塞尔:《笛卡儿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第30页,第85页,第20页,第85页,第96页,第98页,第19页,第94页,第92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第39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138页,第144页,第147页,第151-152页,第152页,第152页,第109页,第154页,第105页,第107页,第109页,第110页,第156页,第157页,第163页,第158页,第157-158页,第166页,第167页,第165页,第166页,第190页,第183页,第191-192页,第202页,第203页,第203页,第11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10页。

凡译文有所改动处皆依据Dorion Cairns的英译本:Cartesian Medit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1960)。)。正是在这个进路上,奠基于感知中最基本的同质性联想的“同感”得以发生,成为他人经验(陌生感知)的基础。这里的问题是同感知和共现所建立的还仍然是肉体,而从肉体到身体再到另一个先验的主体,实际上仍然没有解决。胡塞尔在《观念Ⅱ》的第三部分中用“人格主义态度”解释本来就是“社会的”精神世界的构造时,倒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注:参见Peter Reynaert,“Intersubjectivity and Naturalism:Husserl's Fifith Cartesian Meditation Revisited”,Husserl Studies 17:207-216,2001。)。

四,所以说《沉思》的问题和主题与其说是他人问题,倒不如说是如何更完善地建立自我论。这实际上是一个从重塑自身开始的建构(或意义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这里真正的逻辑漏洞倒不在对“他人心灵”的感知问题,而是在于把自我肉体化的同时就已经预设了他人的目光(注:这还只是是舍勒所批评的那种循环论证——“类比推理必须以它应解释的东西为前提”(参见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第443页)——的一个表现。)。当然,“预设”不等于“真实存在”,胡塞尔在这个意义上甚至说:就“他”人的含义“预设”了我的身体而言,也不能说我就“真实存在”(注:HuaXV,S.616,转引自Nam-in Lee:Static-Phenomenological and Genetic-Phenomenological Concept of Primordiality in Husserl's Fifth Cartesian Meditation,Husserl Studies18,2002,p.181。)。但是,这毕竟要么是同感“预设”了更源始的原真意向性,就是说同感源于原真的意向性,因此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存在,这就又回到了上文所述的意向性问题;要么是只有在发生性的原真领域中才有“真实存在”,就是说只有在发生现象学中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静态现象学中,原真领域只能是我自己的;只有在发生现象学中才能真正“发生”其他先验主体的真实的同感经验(注:Nam-in Lee认为胡塞尔在《第五沉思》中对原真性的分析实际上是有静态现象学和发生现象学两个角度。)。实际上,发生现象学也确实成为胡塞尔后期思想的主题。但是胡塞尔并没有系统地完成这种发生现象学意义上的交互主体的现象学。

标签:;  ;  ;  ;  

笛卡尔沉思中自我与他人的先验现象学_现象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