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西南地区中小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生态视角为切入点,重点对战略规划中的目标构建、产业转型和空间布局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决城市发展问题。首先对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背景与特征进行剖析,发现存在生态脆弱、产业落后、市场化水平低、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问题,并进一步揭示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西南中小城市战略规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高生态约束下的城市转型与突变,是涉及经济产业、城市空间、生态环境、政府管理各个层面的综合性问题。
关键词:西南地区;中小城市战略;生态规划
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在促进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推动了城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上。战略规划编制的热潮也逐步拓展到广大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但时代的背景已发生了变化,城市曾经追逐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强化利用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现在却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与威胁。因而需要理性规划、未雨绸缪,其战略规划研究不能简单套用过往模式。因此树立生态的视角并契合西南地区发展实情制定战略规划,成为西南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
1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研究的重要性
1.1 中小城市发展是实现西南地区城乡统筹的重要保障
西南地区的中小城市相对大城市而言与农村的联系更为紧密。由于中小城市位于整个城市链条的中间部位,自然成为联系大城市与乡镇的“纽带”,这决定了西南地区中小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城乡关系以及商品交换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此外中小城市作为配套与服务基地距离乡村最近,其城市发展水平与辐射能力也直接决定了乡村的发展能力。目前西南中小城市正处于扩张阶段,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城市实力不断增强,可以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劳动力,提供公共服务,带动城乡的统筹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1.2 中小城市发展是推动西南地区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而西南地区的经济与城镇化水平却大为落后。西南中小城市因其人口基数较小,有较大的吸纳农村人口的空间,具有户籍改革、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可以率先起步等优势。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要把加强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因此,未来中小城市可以成为推动西南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 现行编制方法对西南中小城市的应对性弱
2.1 生态问题研究的薄弱
传统的战略规划偏重经济增长、城市产业,将自然环境从属于经济,而忽视了环境价值。由于东部地区环境容量相对较高,高速的经济增长掩盖了部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安全隐患,在第一轮战略规划编制的中,生态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生态研究的表述比较笼统,对城市发展的指导性弱,相应的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但西南地区发展条件明显不同,当战略规划面临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传统研究思路与方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转型期间的西南中小城市的社会经济剧烈变化,生态研究的薄弱必然导致战略规划的目标偏差,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区域合作研究的薄弱
研究一个城市,已经很难剥离出哪些是城市的问题,哪些是区域的问题,更多的是城市与区域整体的“地区问题”,如果人为地割断这些联系,相应的战略规划就失去了依据。竞争力研究是战略规划的重要方法,但问题在与片面强调竞争,而忽视区域合作与协调,区域城市将各自为政。东部地区在21世纪之初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编制的战略规划一般是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并强化核心竞争实力,强调竞争为主,例如杭州与厦门的战略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生态与产业研究的孤立
处于转型与突变期的西南中小城市有很大的产业发展诉求,各个城市都有自身的产业发展特征,若单单以传统的分析思路,而与生态分析的内容脱节,不进行协同考虑,真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山地、平原、水资源保有量等等不同的生态条件都会直接影响产业选择,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可以发展旅游产业,生态脆弱、用地紧张则不适宜发展大量重工业等。二者分析的孤立,不利于综合协调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3 生态导向下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产业战略转型
3.1 产业模式与产业选择生态化
1)生态化模式
必须认识到生态化模式是西南中小城市产业发展一种必然趋势,不能消极认为要等到工业经济发达之后,才可以转型过渡到生态模式,才对此前的环境污染进行修复,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独特的资源,缩短或跨过部分工业化阶段,发展服务性城市。要看到西南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比较优势:生态条件较好,农业比重大,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向生态调整转型的阻力小、负担少,可以较为迅速形成特色的竞争力和发展模式。例如西南地区有诸多农业主导型的县城,城市经济可以围绕农业进行产业发展升级,形成以农产品的深加工、野生资源的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使用等为主体的生态产业模式,带动相关产业综合发展,实现生态、高效的生态产业模式。
2)产业选择生态化
西南中小城市产业选择关键是要抓住自身特色、不盲从,结合自身环境特点,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调整产业战略,而符合生态要求则应是贯穿始末的主线。
3.2 产业空间布局的生态化
1)环境保护。针对地区不同的生态条件相应设置一定的产业门槛,在环境保护区域胡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新建产业项目和规模,布置一些低环境影响的产业,对于已建项目,若对环境干扰较大则应有计划地逐步迁出;在生态环境容量较高区域,通过老旧产业的升级改造、土地置换等手段,不断提高产业的集聚水平,并以此为载体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对环境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城乡协调。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用地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可能会进一步占有城市周边的农村用地,因此应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减少对耕地资源的侵占,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一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城乡剩余劳动力;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产业。
3)经济高效。考虑土地的经济性问题,工业避免松散分布应集群布置形成产业园,提高土地集约程度,生产制造业应当流向城市边缘的产业园区,服务业流向城市的中心区域或称网络化布局;考虑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布局综合协调包括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运输和销售、再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处置各个环节,保障产业园区内部资源消耗的合理、高效。
3.3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产业空间布局
通常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划分生态功能区,功能区的边界应当综合参考水系、山脉等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区域内部的气候特征相似性和地貌的完整性是一级边界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在次一级边界划分时则要保证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具体过程是通过对城市现状或可能存在的生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结合相关的城市发展水平、环境条件、地理地貌等划分生态功能区。最后,针对城市生态格局的环境特征,分析与确定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综上所述,通过探求生态学与城市战略规划的契合,研究西南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在战略规划研究视角与方法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丽媛. 昆明城市(镇)体系与次级城市建设的思考[D]. 昆明理工大学,2002.
[2] 王茉琴.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城市群发展研究[D]. 西北大学,2010.
论文作者:王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中小城市论文; 西南地区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产业论文; 战略规划论文; 区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