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它”的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读吧》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读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朗读材料]

示范材料: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借助朗读手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而用声音传达作品的情感;

2.了解朗读的基本技法;

3.正确运用朗读的基本技法,通过朗读体验,使朗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一、读吧

1.“读吧”诠释(通过两种读音导入)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上课的题目是这样两个字——“读吧”,大家能帮我读一下吗?

教师明确:很好,同学们已经读出这个标题的两种读音,不同的读音也意味着不同的意义。那么,意义有何不同呢?

教师明确:

dúba——这是个祈使句。它在叫我们要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来朗读作品、领悟情怀、感受生活!

dúbā——这是个名词。“吧”即场所、平台,它让我们把课堂当成一个提高朗读能力的平台,叫我们学习运用各种朗读技法,来享受朗读的美妙。

2.提问

(1)大家以前专门上过朗读课吗?

(2)大家对于我们这堂课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教师明确:我们将在这节课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朗读技法并加以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家的朗读水平。朗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反过来,理解和感悟加深了,也能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总之,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

3.原色朗读

师:好的,我这里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余光中的《乡愁》。我想请大家来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教师明确:我听出来了,大家的朗读水平是不一样的。声音倒是很整齐,很响亮。不过,从更高的要求来看,有的同学读得太本色,还不太懂得运用一些基本的朗读技法。所以,为了使大家的朗读更具专业水准,我们先到“听吧”来聆听著名语言艺术家陈铎的朗读,感受一下他的朗读妙在何处。

二、听吧(放录音)

三、评吧

师:(听完后)大家觉得怎么样啊?

(学生普遍会认为陈铎读得好,读得有感情)

教师明确:读得好!读得有感情,有情感[板书]。不过,这种情感可不是随便就能表达出来的。大家注意到没有?他朗读的声音跟我们平常说话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他的声音是有很多变化的。其实这种变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朗读技法[板书]。由此可见,技法对于情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想邀请大家来到“评吧”,谈一谈陈铎在朗读时,是用的什么技法来传达情感的?

(学生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大家说得很好。不过,为了让大家更明白且便于运用,我有必要在这里简洁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朗读技法和相关的朗读符号。主要有这么四种:

1.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末尾出现的语音间歇。具有调节呼吸、调整节奏、使语义鲜明的作用。有这么两种符号:斜杠是表停顿;弧线,又叫连接号,是在有标点的地方缩短停顿用的。(朗读符号/︵)来看两个例子:“她看到儿子有些奇怪”(学生读),到底是谁奇怪?这句话要停得不好,会产生歧义;再看这句“大爷,大嫂,大哥,大姐,都是亲人”(学生读),这有四个逗号,但可以连读,表达的是一种热烈的情感。

2.重音 再看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词语,它能够增加情感的分量。(朗读符号·)比如说“吴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我换一种读法,“吴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重音不同强调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3.语速 语速,指朗读时语流的快慢,可以表达作品的思想情绪,由作品的内容和文体来决定。(语速是无法用朗读符号来标记,但可以用“快、中、慢”等字样来标记)

4.句调 句调是指一个句子里声音的起伏变化,它和语气是紧密结合的,句子尾音的抑扬是句调的主要标志。可分为四种:

①升调 表反问、疑问、惊异等语气,如“难道你不喜欢吴老师吗?”(朗读符号↗)

②降调 表肯定、感叹、请求等语气,如“在座的同学真是太优秀了。”(朗读符号↘)

③平调 表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如“我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朗读符号→)

④曲调 表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如“哎呀呀,吴老师,你长得可真高啊。”(朗读符号↘↗)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朗读技法还有很多讲究,要在一节课里学完,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今天的任务只是了解以上这些基本的技法并加以运用。怎么运用呢?我们再来听一遍陈铎的朗读,并在材料上用朗读符号做标记。

(把学生分成4个组,分别听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提问:在做标记的同时,请大家想同一个问题:陈铎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朗读材料上有符号可参照)准备,看你的耳朵够不够专业。

(再听一遍后)

提问:我想每组各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都在哪里做了标记?为什么?请和其他同学的笔记来比较,看他的标记是否准确、齐全?

(学生答略,教师指导)

如果说,余光中写乡愁是一种创造,那么陈铎读乡愁就是一种再创造。什么是再创造?就是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准确地运用朗读技法来准确地表达作品情感。有了再创造,才能抑扬顿挫,才能表达无奈、怅惘、悲伤的乡愁。

四、仿吧

从刚才这个环节来看,大家的耳朵是够灵敏的,是个好听众。但,是不是一个好的表演者,还有待证明。俗话说:在欣赏中模仿,在模仿中提高。咱们就先用模仿朗读来证明自己!(点击“仿吧”)可以模仿整首诗,也可以模仿某段甚至是某句。

(学生仿读,学生评价,教师指导)

五、秀吧

也许还有同学意犹未尽,想展示自己。不要紧,后面还有机会。就让我们把朗读技法带到“秀吧”里来尽情地展示!(点击“秀吧”)

我们知道,朗读技法能适用于不同文体的作品。而今天,我们就重点以现代诗歌和散文为材料来训练朗读。我给大家提供了两篇。首先,请大家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材料,然后再根据材料右边情绪或情感的提示,用朗读符号在作品上做标记。开始吧!(提示学生可边读边讨论边标记,甚至还可以先在同学面前演练)

(标记完后)好的,应该差不多了,可以大胆地秀了吧?请大家一定要用理性的方法来读出感性的作品。谁先来,看看你是怎样用自己的声音来再创造的?

(秀完后)请几位同学来做个总评:运用朗读技法来评价,且要以作品情感为核心。

大家的热情很高,水平也很高,弄得我也心痒痒了。我能不能秀一下?我想来秀《一片槐树叶》。

六、总结

请大家记住这三个人说的话:

一位名家说: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另一位名家说:朗读就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一定要充满热情。

而我说:任何作品的情感都来自生活,让我们带着理性的意识去读感性的作品,在朗读中生活,在生活中朗“读吧”!

集体展示:

好的,只有几分钟了,还有很多同学没能站出来“秀”一把,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你不重要。所以,我建议全班齐读《我很重要》,让我们共同来实现大家对这堂课的期待吧!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教学反思]

一、优点

1.课堂内容、形式新颖

A.纵观各种版本的新教材,大多设置了“朗读”板块,但很少有教师会专门上一堂朗读课,这个选题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或挑战。

B.利用“吧”的两种读音导入,并设置了“读吧”“听吧”“评吧”“仿吧”“秀吧”等五个环节,思路清晰,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

C.学生的座位采用了分组环坐的形式,这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探究。

2.教态自然且语言较幽默,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进程。

3.较好地处理了课堂意外。在上课过程中,屏幕上突然漏掉了几个字,我的脑袋也是一片空白,但只停顿了几秒钟,很快就想到了这样几句话:这几个字是我的朋友,今天带他们来参赛,可能是见到了太多的陌生人,都害羞得躲起来了。

二、缺点或不足

1.面对学生的胆怯或冷场现象,调节气氛的办法不多,有时缺乏循循善诱的耐心。

2.对时间的把握还有欠精准。比如进行到“秀吧”环节,突然发现比预计时间多出了五分钟,只好临时增加了一个学生总评的环节来弥补(事先打算就以学生的掌声作评价,不再口头评价);拖堂约二十几秒。

3.关于如何运用朗读技法与符号来表达作品情感的问题,我的分析引导不够到位,这在“秀吧”环节中尤为明显。当学生的朗读没能准确传达作品情感时,却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未能做更深入的分析引导。而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我这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归咎于课前预计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况,且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我想,在这次全国赛课中,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收获很多。一堂好课是需要用心去打造的,没有谁是天生的教学高手。只有不断地磨砺,才能不断地进取。

标签:;  ;  ;  

“读它”的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