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评论学建构的儿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教育负载着沉重的使命,教育研究也任重而道远。反思与建构、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借鉴成为跨世纪教育研究的主题,正如文艺的发展离不开文艺批评一样,教育的发展同样与教育评论须臾不可分离,评论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就此而言,教育评论确曾在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审视当前的教育现状,面对众多的缺憾,教育评论又似乎难逃其咎。教育评论的发展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规范,缘此,研究教育评论现象,揭示其规律的教育评论学将应运而生(注:李如密、高伟:教育评论学刍议,《现代教育研究》,1998年第3 期。)。
一门学科的诞生,除了其赖以产生的客观背景之外,理论上的探讨与论证亦不可缺少。目前,虽有识之士极力提倡并多方论证,但教育评论学仍只是呼之欲出而未出。原因在于,教育评论学自身的理论建设尚不够充分。对于教育评论学的建构,我们拟提出以下几点以供思考。
第一,注重借鉴与继承。
一门学科不可能横空出世,其理论建设必须经历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固然有学科自身的独具特色的理论建设,但借鉴相关学科的经验也至关重要。与教育评论学的学科性质最为相近的是文艺批评学。文艺批评学经过了许多年的发展,其理论建设已渐趋成熟。其成功的经验可资我们借鉴,而其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适当地借鉴不仅无损于学科的自身形象,相反,正是由于注重借鉴,才使得一门学科的发展可以少走弯路,甚至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较高的理论姿态。但是,教育评论学毕竟不同于文艺批评学。原因在于,作为二者研究对象的教育评论现象和文艺批评现象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有差异就必须区别对待。因此,在理论借鉴的同时,切忌移植和抄袭,倘把文艺批评学的理论体系移植过来加以改造甚至不加改造,以此来建构教育评论学的理论体系,则无益于教育评论学自身的健康发展,更难以达到指导教育评论的目的。
“教育评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评论教育这一活动却历史悠久。教育评论学的建构不可能不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史上的教育评论实践。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思想的促生,都是在评论已往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实现的。当然,这种评论有肯定性的,也有否定性的。杜威基于对传统教育的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对传统教育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肯綮。在此基础上,杜威建构了自己的现代教育观,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这正是教育评论的巨大魅力所在。当“应试教育”逐渐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羁绊时,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在对“应试教育”进行深入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教育评论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它以揭示教育评论的规律为指归,意在规范教育评论活动,使其逐渐走向科学化。同时,教育评论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研究者一方面要追根溯源,探寻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评论现象,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评论思想;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参与当下的教育评论实践,从实践中寻找规律、把握规律,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育评论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评论教育的实践却是伴随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就此而言,教育评论学不能割断历史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性。同时,教育评论学又着眼于当下的教育评论活动,力图对其进行规范以成其体系,进而促进教育评论的健康发展,以服从于教育的发展,就此而言,教育评论学又有着显著的当代性。唯其如此,教育评论学的建构既要注重纵向的继承,又要注重横向借鉴。
第二,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现象的审视,是评论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理论及其实践进行鉴别、衡量并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教育评论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以说,与教育相关涉的一切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家、教育著作……甚至教育评论本身,皆可列入教育评论的对象之列。这无疑为教育评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对教育评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的“言说”。这里的评论主体既可以是专职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又可以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也可以是一般民众,这就决定了教育评论主体的广泛性。而“言说”的方式既可以是评论主体见诸文字的评论,也可以是评论主体有感而发的口头评论。这决定了教育评论方式的随意性。由于评论主体的广泛性和评论方式的随意性,使得教育评论的话语体系很难建立,由此而导致了教育评论中的一系列混乱现象,我们仅以见诸文字的教育书文评论为例。
教育书文评论是一种独特形式的学术研究。评论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敏锐的发现、鉴别能力,才能对一部著作、一篇论文的成败得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论。而恰当的评论之前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了解其话语,宏观地把握其观点,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出独到的见解,并真正实现学术上的对话与交流。遗憾的是,当前的教育评论存在着诸多混乱的话语,教育评论尚无严密的话语体系,这常常导致教育评论中的尴尬。有的教育评论者不注重解读文本,不了解原作者的话语体系,甚至于不读作者原著,便草率评论。尤其是当前的争鸣、商榷性文章,表面看来刀光剑影,结果争鸣双方却“擦肩而过”,根本没有正面的交锋,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各自的论述。这样的评论非但对教育评论的发展无益,反而会给教育评论造成极大的混乱。这恐怕是违背教育评论之原则与初衷的。“话语体系”是一个学科得以诞生的理论前提,否则,话语上的混乱必然导致评论活动中的混乱。因此,教育评论学必须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对教育评论的科学规范功能。
第三,注重批判。
在这里,我们倾向于把批判作为中性词。批判并不意味着谴责或抱怨某种现象或方法,也不意味着单纯的否定和驳斥,它是一种“以社会本身为对象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视“人类活动的合理组织”为己任,因而倡导一种以反思和质疑为本质特征的批判意识,其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合理状态”和“所有个人的幸福”(注:潘艺林:批判——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在这个意义上讲,批判是一种反思性的审视。从批判主体所持基本立场上看,我们可以将批判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否定性批判,它着眼于对批判客体的批驳与反对。也即是说,批判主体不同意原创者的观点。二是怀疑性批判,它着眼于对批判客体提出质疑。也即是说,批判主体并不明确反对原创者的观点,而只是对其提出疑问,意在抛砖引玉,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与探求。三是建设性批判,它着眼于深化发展原有观点。也即是说,批判主体在对批判客体进行反思性审视的前提下建构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以上所述三种批判类型对于教育评论的发展都有促进推动意义,关键在于批判主体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学术上的批判决不是意气之争,而是批判主体基于一种学术宽容的心态,冷静地审视批判的客体而作出的恰如其分的评论。倘若偏离了这一基本立场,就有可能在教育评论的过程中从评论教育滑向批判个人,导致否定一切、怀疑一切,使学术沦为人身攻击。
过去,我们往往将批判错误地理解为争鸣甚至驳斥,结果是谈批判而色变,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批判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发思考,激发创新意识。教育评论,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应当是一次新的创造过程,它本身是一次更高水平的研究与创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此而言,必须在教育评论领域内倡导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于是这也就成为建构教育评论学的一项前提。
第四,锻造教育评论主体的人格。
教育评论既然是教育评论主体在言说,那么,言说的方式、质量,必然地受评论主体个人的水平、人品等因素的影响,“好作品,好论文,背后站着一个人”。由于教育评论本身是一次创作,其中必然地融入了作者(即评论主体)的思想感情,也必然体现了创作者个人的理论水平和知识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教育评论的档次与水平,促进教育评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推动教育评论学的建构,关键的一点就是锻造教育评论主体的人格。这就要求教育评论主体端正思想,深刻认识教育评论的目的与价值,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宽容平和的心态来从事教育评论。同时教育评论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理论建设,以提高教育评论的水平。
就目前的教育评论而言,尤其是教育图书评论,“打棍式”的教育评论已不多见,但是教育图书评论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捧”。综观当前的教育图书评论,流光溢彩的词句充斥其中,更有甚者,有的著作尚未出版,便有“又一部力作行将问世”之类字句跃然而出,仿佛商业广告中的炒作艺术已侵入了教育评论的领域。还有的学者相互为对方撰写书评、相互吹捧,致使教育图书评论成为图书广告,极大地扰乱了作为学术研究的教育评论的正常秩序,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评论中的不良风气。“捧杀与棒杀同样可怕”,过度的赞美之词必将导致原作者飘飘然而难以正视自己著作中的弱点,丧失了自我反思与提升的机会。更为可怕的是,不恰当的教育图书评论对于读者来讲无疑是一种误导。
与教育图书评论中的“捧”相映成趣的是教育评论中的商榷性文章。观点的商榷实质上是一种理论上的争鸣。在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学术上的争鸣,自古便存在着学术之争、学人之争、学派之争等不同类型。学术之争是争论双方基于学术观点上的分歧,相互评说,相互争鸣,是一种纯学术问题上的争鸣。而学人之争则是由学术问题而导引出来的争论双方本身的争执,或者是争论双方将个人的好恶憎爱带到了学术问题上而导致的争鸣。表面看来,这种争鸣表现为学术观点的商榷,其实已滑向了为争论而争论的误区。学派之争是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这种争鸣往往是以团体方式参与的,声势、影响都较前两者为大,其中不乏纯学术观点的争鸣,但有时也确有滑向意气之争的可能,我们倾向于在教育评论中倡导学术之争。但遗憾的是,目前许多的学术争鸣却沦为学人之争,歪曲了教育评论的目的。
由于以上种种,教育评论的健康发展进而教育评论学的建构,不能不着眼于教育评论主体的人格塑造。
世纪之交,反思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教育的现状,我们曾对教育指责颇多,但是展望教育的明天,我们又无法不对教育寄予厚望。厚望是一种鞭策,教育必须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评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们不满足于教育评论的现状,更由于教育评论自身的发展,必须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因而我们才呼唤教育评论学的诞生,并坚信教育评论学必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