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数学课堂探究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一线教师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也要求教师在课标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努力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探究,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手段、实践性、
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而要有效,就必须新颖多样的教学策略,传统已证明,单一的教法不能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学习需求,不能引发学生全员、主体参与,不能体现以学彰教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倡导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想方设法,创新策略来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真正高效。对于小学生学数学,要想使之与教师有效构成双边互动,从其年龄特征来说,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策觅略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的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陶行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生活即教育”。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五角星,让学生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在教学《连加》内容时,我首先开展了一个拍球的比赛,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两队,每个队派四个代表参赛,请一位记录员把每队每分钟拍球的个数记在表格里,然后再请同学们算出每队拍的总数,找出胜利的一队,以此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为此,我们要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引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例如,在讨论课上应事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促进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从而挖掘出学生主体的学习潜能。
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后,再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举措,也就是所谓的教学载体。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运用,教师单靠传统的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多媒体等),使二者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组。这样能使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不仅降低教学难度,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记忆。
四、多给动手动脑机会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不亲自动手动脑,就不会获得生动的发展。诗人陆游曾说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也是如此,不仅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说法,更有“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的现实意义。因此,数学教学,我们应搭建平台,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我们知道,小学数学由于大多是计算,无论是问题解决还是一般计算题,都离不开要动手计算,这样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单纯在多媒体中看播放的幻灯片,效果可能就不太理想。如果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亲自去思考运算,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及计算过程的理解与动手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们就可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条、图钉做成一个角,拉动一条边,观察后谈看法。“你可以看出什么?”“边拉得越开角就越大”“边收拢,角越小”“角的大小”是否与“角的大小与两条叉开的程度有关”,这样逐步揭示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更明确。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红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1年。
论文作者:杨任东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教学手段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9年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