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增多了高层建筑数量。从某种角度看高层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城市发展水平,并且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在实际施工期间高层建筑对结构要求比较高,当前所应用的设计理念主要为梁式转换层,并且已经推广使用在高层建筑中。在施工期间大体积砼施工作业会直接影响该种设计方法,因此需要注重梁式转换层的应用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施工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的功能性逐渐增多,沿着高度方向会出现多元化的建筑功能。一般来讲,建筑下层区域为休闲娱乐区域,上部区域为住宅商户区域。由于功能性不断变化,上部区域为了满足住宅需求,需要采用小开间轴线布置以及墙体设计,充分体现出建筑功能需求,对于建筑下部区域来说,关键在于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尽量减少墙体结构,全面满足餐饮和店铺的功能需求。分析建筑结构受力能够看出,采用下部大空间且应用小刚度框架柱和上部小空间且应用大刚度剪力墙方式较符合建筑功能要求。在建筑施工期间为了满足上述结构要求,则需要在转换楼层设置转换构件,该转换层结构包括斜杆桁架式,梁式以及板式等。其中梁式转换层由于受力明确,设计简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转化层结构中。
1、梁式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
在梁式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期间需要全面考虑实际工程特点,有利于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荷载传递法和二次浇筑法。其中荷载传递法。在转换层施工期间若已经完成下楼板浇筑,在浇筑转换层期间由于下楼板已经满足相关设计要求,此时就需要应用荷载传统方式计算比较适宜的支撑层,并且按照工程实际特点在大梁相应位置梁板应用二次支撑施工方法。二次浇筑法主要是分两次浇筑大梁体,在实际施工期间利用首次浇筑所形成的基本梁体形态,并且将其作为二次浇筑砼的重量,并且承载施工荷载力。
2、模板和支撑系统
2.1梁板地支撑系统
为了加强模板支撑系统的抗倾覆能力以及稳定性能,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确保梁板地支撑系统能够按照立杆高沿着纵横方向布设水平杆,在布设期间应当经过计算明确,这样有利于建立完成的系统。应用纵横方式在梁底的所有立柱之间增加剪刀撑。
2.2大梁立柱
在实际施工期间大梁指向立柱需要穿过通长钢管进行设置,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两根竖向连接形式,则需要应用“一”字扣件实施对接。
2.3梁底单立柱
在整个模板支撑系统中,梁底单立柱需要承受较大荷载力,因此在施工期间应当防止其发生集中应力情况,避免支撑层冲切和破坏整个砼板。要求施工人员将(50×100)mm方木垫增到梁底立柱上,全面加强其承载力。
2.4大梁侧模
若大梁侧模的高度超过120cm,就会增加混凝土侧压力实际承受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侧模强度。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将斜撑增设到每一个侧模当中,在此基础之上设置对拉片。在完成支撑模板搭设之后需要确保验收质量,满足相关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后续操作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梁式转化层大体积砼施工浇筑技术
在实际施工期间应用梁式转化层施工技术会出现层高大、自重大,建筑结构受力复杂以及钢筋网密集程度高等特点,再加上砼水化内外温度差异性较高,因此在实施荷载传递施工时需要合理应用以下技术工艺:
3.1柱,墙砼浇筑技术
由于在实际施工期间框支梁当中的钢筋需要深插入到柱子,因此在绑扎框支梁钢筋之后才能够实施浇筑施工,在浇筑施工期间高度确定标准在于框支梁腋角底部为止。在具体施工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情况以及钢筋布设要求等,这样才能够合理选择柱砼下料方式,具体实施操作包括以下模式:第一,边角柱模式,针对该模式来说,在具体施工期间应当在柱侧面实施下料操作,确保整个柱都能够在框支梁腋角底的箍筋中上下移动,要求施工人员在操作期间预留宽度为15cm的缝隙,并且通过滑槽方式将砼送入到柱模具中。第二,中间柱模式。在施工期间需要将柱顶面四角梁筋侧行向下灌砼操作。第三,剪力墙端柱模式。在操作期间利用混凝土直接灌注法将其灌注到剪力墙中,确保灌注效果。第四,梁柱,端柱,边柱的节点位置和范围。在实际施工期间由于纵横框架梁交叉特点以及柱顶钢筋存在弯锚特点,导致振捣棒无法深入到模具内,因此在施工期间可以与35mm振捣棒,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将振捣棒与梁体进行绑扎,埋插在柱内三分之二位置,分离各钢筋预留孔隙,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再将其拔除。
3.2梁板混凝土浇筑技术
(1)梁板砼浇筑准备工作:在进行砼浇筑施工之前应当全面检查和分析浇筑期间所应用的设备机械性能,及时处理和维修潜在故障问题。在浇筑施工期间需要与供电部门和供水部门做好配合工作,确保水电供应。其次还需要密切联系气象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地区天气情况,在浇筑施工期间需要准备好遮盖物,及时覆盖和保养新浇筑砼。
(2)砼浇筑顺序问题: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选取适宜的浇筑角度,在边梁方向实施浇筑,按照先浇筑梁砼后浇筑板砼施工原则。
(3)砼浇筑施工具体措施:第一,同时浇筑梁体和板,对单一边梁角进行浇筑,并且应用赶浆法方式进行施工,之后按照梁体实际分层进行阶梯浇筑。在对板底位置进行浇筑时应当同时进行板砼浇筑,在阶梯延伸期间需要确保梁板砼浇筑的连续性。第二,分层浇筑施工。在浇筑期间应当缓慢进行第一层下料,在充分振捣梁底之后在进行第二层下料。利用赶浆法操作时应当确保水泥砂浆能够在梁底裹着石子情况下施工。在操作期间每层操作都应当进行振捣处理,尤其是梁底和梁侧部位,在振捣操作期间应当避免涉及到钢筋。梁板砼浇筑厚度应当大于实际厚度,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利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处理垂直浇筑,并且采用插入模式处理厚板,通过铁插尺监测砼的实际厚度,在完成振捣之后需要进行抹平处理。在浇筑振捣期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振捣棒进行铺摊操作。第三,若在施工期间遇到梁柱节点中钢筋布设比较密集情况,首先应当使用小粒径石子强度等级一致的砼浇筑模式,并且利用小直径振捣棒实施振捣操作。第四,施工缝位置。在施工期间需要按照次梁方向进行楼板浇筑操作,在施工期间预留施工缝时应当将其位置设计在次梁跨度的三分之一处,并且施工缝隙表面必须垂直于梁轴线,防止后期出现倾斜问题。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缝表面需要使用其他物品进行遮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质量,还能够提升建筑美观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大体积砼施工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注重该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期间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采用科学合理且规范的施工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加强建筑施工质量,全面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萍,陈艳.梁式转换层高低位转换基于ABAQUS抗震性能分析[J].福建建筑,2018,20(08):65-69.
[2]郑梦龙.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7(07):127-128.
[3]韩义凯.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3(24):31.
[4]万昊昱.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7,18(20):163-164.
[5]薛波.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25(04):143.
论文作者:戴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操作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荷载论文; 立柱论文; 体积论文; 大梁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