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本理论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基本理论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5-0022-05
1主题恳谈
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汇聚成《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该书从2002年完稿,经2003年非典事件的延滞,到2004年初正式出版,再到这2007年9月修订与拓展之后实现再版,已超过5个年头,而实际酝酿它,是20多年前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即已开始。20多年来,我的这一研究成果日积月累,现已集腋成裘,但在体育学术界,使用“体育基本理论”这一术语的人相当之少,近5年来也未见增多,偶尔有人动用一下这个术语,但其实际所指,与本书所述基本不同。例如有人在论文报告会上宣讲“体育基本理论的教学方式”,其所讲内容却是生理学、解剖学等生物性学科;当我问及“基本理论”的含意时,那人回答说“基本理论就是指体育学的基础学科理论”,而上百位与会者竟没人觉得这是个问题,当时的会场气氛让人感觉,“体育基本理论”就是“体育学的基础学科理论”嘛,有什么可讨论的呢?
这种流于形式的论文报告会不求甚解、徒有其名,也不稀奇,但体育学府中最高层次的专业方向也不辨“基本”与“基础”,就应属严重问题了。1989年上海体育学院在全国首次招收体育理论博士研究生,“体育基本理论”就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及至1991年我来攻读博士学位时,已有一位博士生正在就学途中。当我满怀“远山有共鸣”的欣喜向导师组成员请教“体育基本理论”的确切含义时,得到的回答竟与那些一般层次的体育学者之理解完全一致,也说“基本理论”就是“基础理论”;当我分辩说“基本”与“基础”并不相同时,个别导师组成员就指责我在做文字游戏。或许,如果我不发问,体育学府的高职称老师们也不至于把“基本理论”说成“基础理论”——他们从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应急抢答时一说就出错。
在体育学府,所谓“基础理论”,原本是指那些医学生物学科理论,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而以“体育基本理论”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点所在学科,先前称作“体育理论”,1998年教育部修订学科目录时将之改作“体育人文社会学”。不过,这两个学科称谓显然都有毛病——“体育理论”是个大概念,所有的关于体育的理论都应当汇聚在其内;尽管业内人士已给“体育理论”一词赋予特定内涵,但那毕竟不合学理逻辑。“体育理论”一词,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体育学者对“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一词所做的“掐头去腰”之处理,1961年我国出版的第一本《体育理论》教科书,就是改编修订《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讲义的产物。那时的中国体育尚处艰难启动阶段,学校体育的理论几乎就是整个国民体育理论的全部,所以使用“体育理论”一词泛泛指谓体育教学理论、运动训练理论、群众体育理论,以及体育行政管理和体育发展概要等为数有限的几种知识集合,并无什么不当,却又十分便捷。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意识到,继续使用“体育理论”一词已不合时宜了。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前期,有人开始尝试用“体育基本理论”一词来取代“体育理论”一词,上海体育学院将“体育基本理论”作为全国第一个体育理论博士点的第一个研究方向的名称,就应当是抱有这样一种改革意图。遗憾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体育学界几乎所有的真正改革举措,全都无法持续下去,倒是另一些肤浅、混乱、时政色彩浓厚、假改革之名的为改而改,反而大行其道,沉默的大多数则是这些非学术行为得以滋生和疯长的肥沃土壤。所以,1998年之后,“体育理论”一词就被“体育人文社会学”这个明显病句取代了,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然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个什么东西?是不是所有的综合性的学科里都要弄出个“人文社会学”来,如“心理人文社会学”、“医学人文社会学”、“生物人文社会学”,甚至“经济人文社会学”、“物理人文社会学”——想想看,岂不滑稽!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一词,并未表达出这类知识在整个体育理论体系中的质重特点,而不能反映学科理论的重心所系,也就无助于确定体育学的主导属性,体育学的归属社会学科一事,就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最终也肯定是事难成。
近10年来,体育学虽说在国家社科系统谋得一席之地,但由于其学科属性仍旧不甚明了,当然也由于其他多重干扰因素的潜伏明现,所以体育类课题的总体质量相当低劣,仅就我评审到的十多项结题材料来说,有的错别字连篇,根本就不如普通的硕士论文;有的弄虚作假,其所引证的《体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多处文字纯属捏造;有的拖延时日,甚至过期几年还不结题,以至于国家科委几次提出警告,要取消体育学的社科席位资格。鉴于此状,我曾设想,如果能在体育学科主导属性上有所澄清,有所借重,那就至少可以设置几个硬性标杆,对投标项目有所甄别,有所筛选,进而使之逐渐规范,而“体育基本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质重自明性的专业用语。
“基本”,是“主要”的意思;“基本合格”,就是“大体上过得去”;“基本理论”,就是“主要的或主导性的理论”。我们给“体育基本理论”的定义是:将体育活动当作社会现象来认识的知识体系。众所周知,人与其他动物都可以有肢体运动,但唯独人能有体育活动,就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故而,说体育基本理论是整个体育理论中的主要部分,是主导整个体育事业发展走向的那种理论,是不会错的。如果就此达成共识,那就可以说,所有的体育业内人士都应当无条件地研习体育基本理论,体育领域内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体育基本理论的基础知识,他就不是在自觉地从事体育工作,而那些高层次的体育科研与教学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体育基本理论之研习基础,也就不可能实现任何真正的理论创新。
在体育学术界,与“基本”一词易于混淆的“基础”一词,是“前提”的意思,原指楼房的地下部分。所谓基础理论,原本是指,若不先行弄懂它,就无法继续研习下去。但严格说来,在体育领域,基础理论的指谓很难成立,或者准确地说,没有哪个学科的理论可以充当其他学科的研习基础。例如,未学过运动解剖学,即可研习学校体育学;未学过学校体育学,即可胜任体育教师工作;甚至从未进过体育学府的人如马俊仁,也可以成为卓越的金牌教练员。这是因为,体育学科的发展序位较低,远远尚未形成逻辑链环,而这种社会性、人文性的学科理论到底能不能形成严格的逻辑系列,至今仍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大问题。当然啦,说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指谓不明,并不等于说可以不学不要那些理论。作为体育教师,作为教练员,作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体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多学一些货真价实的体育相关理论,包括那些指谓不明的基础理论,还是实有必要的;我们说马俊仁未进过体育学府,是指他幸未受到那些肤浅陈旧的教科书的束缚,但马俊仁并非没有理论,他自创了一套最符合他的专项特点和他的训练条件的实用做法并把它用足。马俊仁后来当官了,其主要精力有所转移,其理论或实践创新就此停步,于是他便开始落伍。这表明,一个体育工作者的成长高度,与其理论积累的厚度,最终是会有正比关联的,只是应时时切忌简单直线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效果相互对应。
其实,明辨“基本理论”与“基础理论”的差异,并不是什么难题,但时至今日,虽说许多体育学者尤其是硕博研究生都在从事着体育基本理论的课题研究,但将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一个具有主导属性的理论实体来系统研习及改进重构的人,却寥寥无几,2002年至今这五六年间,“体育基本理论”基本上是在寂静中缓缓地推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以往我的一些较有成就的老师,他们都曾从事过体育基本理论的某些环节的研究,有的是学校体育理论专家,有的是运动训练理论权威,但他们几乎都没有体育基本理论整体观;他们往往会相互讥讽理论成果粗浅,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所把持的单学科的那点东西实在微不足谈。我的另一些年轻同行很有开拓性,但他们所致力的新学科研究往往远离体育基本理论的运思主线,或者直白地说,其原属母学科与体育学仍是两张皮,从他们的那些新学科理论中找不到多少体育特点。这类现象见得多了自然就会引发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归纳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谁也不肯在体育的概念理解上有所纠缠。不做概念纠缠固然是省心省力还节省了时间,但概念不清晰也就不会有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没有逻辑起点的理论统统都是模糊一团,“体育”究竟指谓何物则从来没有人管。
记得在我尚未进入体育专业领域之前,“体育”的形象在我头脑中还算清晰了然;后来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的专业工作了,“体育”的本质问题反而越听越看越想就越乱。本科教材上说体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到了研究生阶段这个说法也没有什么改变。可体育究竟有什么目标指向?似乎人们总是把体育与卫生保健混为一谈;体育固然脱离不开人的社会生活圈,可难道没有组织形式的体育就不能正常开展?种种疑问随时间的推移而带上我的讲坛,我再也忍受不了体育概念混乱错讹的局面。1989年我终于有了革故鼎新体育概念之创见,在教育部体育司举办的屯溪会议上一语化作“重磅炸弹”。1990年我这长篇论文得以在《体育科学》上完整发表,《新华文摘》随即予以摘要转载,这在当时成为体育学界相互交流的一条信息,也成为我从事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转折点。从那时起始这近二十年间,我所发表的近百篇论文便有了一条运思主线。我以自己对体育概念及体育本质的独特理解为逻辑起点,于是各种专题研究便自动接洽上内在的逻辑链环;多年的成果慢慢地汇聚,体育基本理论的主体构架便依稀可见。
体育基本理论应当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至少十几个学科的主要内容都包含在那里边;按常理说一个人的能力终归很有限,谁也不可能独自完成这么大一个理论体系的创建。但问题是体育学科的既往积累相当之浅,其任何一个分支学科的实价内容都只有那么一点点,如果盲目模仿现代科学的领先学科,限定一个人只能钻研一两个分支,那就势必会使体育学者的专业视野始终是模糊又零散;在总体水平明显低下之时,任何一个分支学科欲独上高塔都不可能实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只要一个人集中精力进行体育研究,他就完全有可能在五六个甚至十来个分支学科上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而当他自然而然地涉及若干分支学科的研究时,他也必将获得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相得益彰之类的机缘。倒是那些号称始终只“专注”一个体育分支学科的人,在其学识肤浅之外还可以发现其性情相当之慵懒。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是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政治学、语言学、诗学、美学等十几个学科的集大成者,那正是初始的诸多学科之幼芽被最勤奋的一位学者频频栽培之后的历史景观。就在五十年前,全世界的高能核物理资料还不足以把钱学森的一个手提袋装满,可到如今,那方面的信息载体何止几千几万卷。现代体育在技术层面上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但体育基本理论却基本处于科学发展的萌芽阶段。正常的学科幼芽不宜见风就突长,有心人却可以在学科园地中普施营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地劳作自会得到丰厚的报偿。
从1974年我进入体育师范专业起始,经过大约20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准备,在1993年我首先完成了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的革故鼎新,紧接着我又致力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的改革重建。有了这两大基本组块的支撑,续后对体育思辨理论和体育规范理论的研究便势如破竹,成果频出:1997年体育与哲学,1998年体育社会学,1999年体育科研方法学,2000年社区体育学,到2002年底,我初步实现了体育基本理论总体构架的有序组合,并充入了十余门分支学科的内容,2004年初出版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就是这一辛勤耕耘过程的自然出产。那本书出版时的欣喜很快就被新的思虑所取代,5年来体育基本理论在苦心孤诣中得以持续推演。这个修订再版本仍沿袭初版本的5篇之构架,只是在每一大篇里都有所删改有所增添。
2修增要点
2.1关于序篇
对于序篇,我不仅逐字逐句逐个标点符号地进行修订,而且将第3章标题中的“寓解”一词改作“例解”。“寓解”原指对基本理论结构重组所含多重寓意的解释,但别人反映费解,我也觉得那个组词过于个性化,既然可改,立即就改。
序篇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第4章“研习定位坐标”,这是一个导向与定位性质的系统论说,因而不可忽略。在这一章里,我们首先论及大学的本质,但其实那不过是还原大学本质之世界通识。大学是专注培养创新能力的场所,因而特别需要宽松自由的思想氛围;相对而言,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坚持教材相对统一等多项权威性规范。这些年来在为改而改的时尚中,中小学教师被鼓励自编所谓校本教材,大学教授却被要求必须使用由乌合之众胡乱编出来的粗劣无比的通用教科书,完完全全本末倒置了,难怪郎咸平发出“教科书基本上是错的”(引自郎咸平2007年7月15日多伦多讲演稿)这一虽属偏激却又极富哲理的感慨。事实上中小学教师根本不能胜任教材编写工作,而真正的大学教授必定要使用由他自己研究成果汇编而成的讲义,所以目前的教育系统混乱无比。在这乱局中,我们的这些文字就不仅有着鲜明痛切的针砭性,而且还具有万分火急的紧迫性,因为教育是软任务,其不良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易被看清,若任凭他们如此地颠倒黑白,那么我国的教育事业就真的要被全盘葬送。
关于体育专业教育诸多科目的价值梯级,以往并不被当作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但事实上价值梯级无所不在,4大专业不可能并列在一起。真正能够体现出高等教育学科特点和水平高度的专业,其实仅仅是以体育基本理论为内容的体育学;若论运动技术水平,体育大学生不如少体校的年轻选手;若论医学生物学科知识积累,体育大学生比不上卫生学校的中专生;至于武术技艺的传承,实际上只是民间会馆和深山寺庙可予打理的事情,而体育学府基本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产物,基本不适于中华传统武术项目的传承运行。认清这个道理就会懂得,没有体育基本理论的主动研习,所谓体育大学不过是徒有虚名。
关于体育基本理论自身的重心所在,我们认定是体育教学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这就意味着,不懂得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其他各种体育研究终归是头重脚轻且不会有什么成功。
序篇的篇幅并不算小,这说明有太多的相关事项需要预作澄清,学科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都是这样的,这就需要作者和读者都有更多一些的耐性。
2.2关于壹篇
在壹篇“运动训练理论”中,我们只补进“雅典启示”这一章,但对于前9章及其导论,我们都做了相当多的增添删改。概而言之,在导论中,我们坚持理论来自有准备的头脑这一信条,强调理论必得经由人的中介转换方谈得上为实践服务。在“训练思路”一章里,我们继续毫不妥协地批判流行致深甚广的“一般训练当先”这一糊涂思路,继续倡导“专项限定原则”,并将运动负荷分析的内容单列一节,使整章的层次更为清晰,说理更加有力。其实,运动负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并可由之连带出其他若干次一级的概念。“基本概念”一章,在明确阐释了7大概念之后,我们单列一节,罗列出训练理论所由形成的近百个大小概念,这应有助于读者集中俯瞰训练理论的诸多要点,也是在为我们日后编制体育基本理论专用术语大典做一铺垫。
“项群思想”一词,是从“项群训练理论”一词改造过来的。其实,项群训练理论真正进展的第一步,就应是彻底击破所谓一般运动训练学那个泼顽泡沫。若固守初始阶段的那点可怜成果,并将之汇入传统陈旧的一般训练学教本,就只会自陷被动,并最终自行走进淘汰之列。所谓项群训练理论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项群思想,我们在“项群思想”一章中,首次明确强调,项群思想的价值,就是要根据体能、技能、战能这三大项群的主要特点来分别确认其训练活动的致力点。如果就此达成共识,那么所有的训练工作都可以避免指东道西、南辕北辙、在无关的训练活动中浪费太多的时间。
在“训练原理”一章中,我们将第3条通项原理改为“四环共振原理”,保留“先行一步原则”。所谓四环共振,是材学、力学、化学、哲学四大环节有序运作的理想状态,可在现实中,四环共振,谈何容易!有多少教练员真正懂得这4大环节有序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般说来,选材往往不够充分,信念常常流于空泛,但最大的问题每每发生在从粗框训练向精细挖潜的过渡环节之间,其种种表现可归纳为犹疑、盲动、畏缩三步曲。我们提出先行一步原则,正是对这4大环节有序运作的导向性规范。有人说“先行一步”又有什么可多谈,这种人还会觉得哥德巴赫猜想1+1也实在太简单。可教练员都知道这一步在现实中会有多宽,他们更知道先行一步会是多么艰难,若没有一个导向性规范去进行学理融贯,所谓训练水平的整体提升便无从企盼。
“运动素质”一章的改动不大,只是在“应用链接”一节中,对专项素质究应包括哪些练习内容进行了分辨。专项限定原则要求从专项需要出发去选择训练内容,说明一切有效的训练都是专项训练,但所谓专项素质,应当是指那些与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正比关联的练习内容。如此说来,真正的专项素质练习内容是很少的,而且仅在体能类项目中才能把它找见。
“竞争方略”一章本来已经很成熟,但四点一线的体能竞争方略始终很敏感。一些训练领域的门外汉总喜欢唱高调,好像他们是运动员健康的保护伞。其实普通民众的体育活动自然会以健康为重,但运动选手必然要把锦标的位置摆在最前面。问题的关键是不论做何取舍都应当允许自由讨论,设置不可讨论的禁区之做法才最危险。就在不足20年前,股市股票还是洪水猛兽,可到如今,投机倒把的行为业已相当之普遍。西方发达国家连赌博、吸毒、娼妓业的利弊争议都可以提上台面,我国这些“道德高人”凭什么给自由的思想加上羁绊!知否连“一党制条件下能否发展民主”(《文摘报》2007年7月22日第6版)这样的核心敏感问题都可以公开论辩?知否中国的社会进步已达到一个新阶段?知否那种别人一说话就给乱扣帽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知否把你自己不懂的事物一概判定为错的是学阀学霸的恶劣习惯?高压围堵的结果就是迫使合理的事情也转入地下,而全世界都畅行的四点一线方略在中国却永远得不到发展。为此我们在本章最后增加了一节,对那些无聊的插话进行了简洁的批判。
“技能形成”和“战能培养”这两章各增补了近一倍的文字,但其总量仍不过三千字左右。其他教科书相关内容的文字量稍大一些,但其有效价值可以说近乎为零。这说明技能类和战能类项目的训练理论尚在艰涩起步,其距较为成型的体能训练理论还差得很远。
奥运信念不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而是“参与竞争重于获取优胜”。所谓“重在参与”,只是尚未入流之低水平状态下的自我慰藉,真正可取的奥林匹克精神只在于“参与竞争”。这么明显的道理十多年来却很难普及,原因首先是某些行政及学术权威抱定既有观念而不肯放松。我们对由错误观念导致的实践败点进行了一系列点评,这便是“奥运信念”一章的主要内容。
雅典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有着诸多启示,但国人习惯于忽略启示而只是一味地称颂,特别对于刘翔夺标一事更是赞誉有加而毫无批评,惟独我们在“雅典启示”一章中指出刘翔成功之后仍存在着的不利隐情。多方位思考是为了在兴奋中保持清醒,有所预料有所防范才能避免重大失利的一朝发生。
2.3关于贰篇
贰篇依然是体育教学理论,但修订版不仅增加了3章,增加了一倍以上的文字量,而且章节的结构也有较大的调整。第1章是讲体质论与技能论之争始终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矛盾,第2章是讲化解这个基本矛盾的有效方法不是“体质技能结合论”,而是“体质技能互补论”,即技术健身教学论,其理论基础是互补原理。这一哲学思想提示我们,相互排斥的成对事物之间会有超时空的互补性,而在任何教学领域都应力戒实用化的不良倾向。
第3章则针对由于不理解技术健身教学论而产生的各种疑虑进行了分析辩驳,如普通中小学生要不要大幅度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回答是肯定的。再如体育课及体育教师能不能对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负得起责任?回答是否定的。第4章就体育教学究应以哪些内容为主体进行了深入分辨,强调运动技术这种操作性知识的传习,就是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真恰致力点。
第5章对运动技术的知识涵义做了详尽解说,并阐明传习运动技术的适宜方式应是大体育课,其关键点就是在缩小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分组单练。虽说大体育课的做法尚未广泛推行,但相关的理论设计仍应该精益求精。第6章从4大方面对21世纪“体育课改”的理念、方案及其现行做法提出批评,实践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那种毫无章法的“体育课标”根本就行不通。第7章是就快乐体育这个特例展开学术思想批评,那些一再误读兴趣的人用愚蠢的“快乐体育园”等做法,将好好的“快乐体育”经验引向泛化体育课的死胡同。
现实中应当被批判的错误观念及做法几乎随处都可听与可见,关键是由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已被全盘搞乱。
2004年版的贰篇比较单薄,那是因为《技术健身教学论》一书之后的新成果还不够多。这个修订再版本已有了大幅度的充实,续后还会有更多的革故鼎新之力作。
2.4关于叁篇
2004年版的叁篇已经相当丰满,几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又使其总量翻了一番。17章的内容必须再做聚类,5个论集的划分便使杂乱一变而为井然。这5个论集都有很大的扩展余地,体育思辨理论是体育基本理论的开拓重点。
体育概念论集收录了4篇文章,首章就阐明体育的本质是永无止境地强化体能。读者对我这个说法尽可以表示不赞成,但也应问问自己:体育的本质究应如何判定?不知道体育是谓何物或者对体育概念含糊其词,你说你那些体育研究是不是有名无实?人们往往想当然地或习惯性地将体育当作保健活动,不懂得体育是为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保健必须退守机能平衡。“追求退守论”一章指明体育与保健的根本区别,那些对体育寄望过多的人应当有所警醒。我们在“成说自立论”一章里详尽地阐明了体育的概念、术语和定义这些最为本原性的问题,一个完整简洁、逻辑自恰的体育概念体系就端立在这里。“娱乐体育论”一文是15年前全国第一次体育科学大会(历史排序为第4届)上的获大奖成果,想不到近15年来全国体育学风在持续滑坡,如今已很少有人愿意再做娱乐体育与体育娱乐之类的概念思辨,可思辨功夫却是理论晋升的阶梯而谁人也不能越过。
第2个论集收录了3个体育新兴学科的主讲内容,这都是经得住严格究诘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体育与哲学”一章中,我们论及体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不应局限于教育学而应延伸到哲学领域,并尽我所能地论及体育学者应如何进行哲学理论的学习,最后就哲学原理的转化运用列举了我深有体会的4个实例,由之可见,我确实是将体育与哲学相互融贯而不是任凭体育与哲学始终是两张皮。在“体育社会学”一章中,我对以往此类研究的实际状况加以点评,对该学科所应涵括的5大专题进行了精心提炼,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量化倾向做出批驳,又单列一节,对5大专题的课业内容做了简介。在“研究方法学”一章中,我将目前习常为用的诸多科研方法,归纳为三维方法体系的取材维;将通常所说的科研步骤,转换为三维方法体系的程序维,并以课题维为即时合成之鲜活方法的第三维。这一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是我学习爱因斯坦相对论哲学理念的丰硕成果。我们还将对十余门体育新兴学科进行首创或改建工作,那个研究领域确实是无限广阔。
在“百谬批评论集”里,我们仅收录了4个专题的研究成果,但可以作为批评对象的荒谬理论显然还有很多。“科研认识论”一章仅仅述及7个方面的常见偏误,“科技兴体论”一章则明确指出那种时政游戏给体育学术造成的导向偏颇,“体育法规论”一章痛切地揭示了1995年颁体育法的理论基础之陈旧腐朽,“养生偏倚论”一章意在告诫人们千万别把体育当作养生之秘诀。
如果说发现了谬误就等于找到了投射的靶圈,那么没有明确标靶的理论创建工作又另有一番艰难。“点滴推演论集”就是这样一种产物,“点滴推演”就是说行进比较和缓。好在理论创新本来就应体现为多种式样,既需要大刀阔斧去开拓,也需要和风细雨式的积攒。“体育关联论”述及体育与7大社会领域的相互作用,体育社会学的这一个专题就应从这种独立思考的边界向外拓展。我国体质测量工作已经搞了二三十年,至今仍旧存在着一些严重败点。例如若不对测量项目做出“主动配合”与“被动接受”的明确区分,那么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在实质上是一种欺骗。我国体育事业三分结构有其合理性,但三分结构的理论划分却不是使用同一条分类线。这种认识水平的提升本来并不算难,可在我国仍须几十年以上的艰苦磨合时间。
在第5个论集中我有所认同有所称赞,那几位学者的治学精神在当今体育界已不多见。学风随世风而江河日下且一泻千里,这个论集以后恐怕很难再有什么增添。
2.5关于肆篇
肆篇是社区体育理论,这部分内容改动不大。删掉了初版中的第6章“要点设问精解”,是设想本书不再面向初学者。添加了“体育群域互动”一章,是2004年之后的新成果。整个篇幅基本未变,只是其内在的学理途程有所进展。社区体育是后进的体育群域,其总量大且水平低,却没有国家财政予以支撑,所以其进化的速度必然是缓慢的,但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任何急于求成的做法,均不过是时政游戏。在这个时期,真正有价值的做法就是夯实理论根基。目前已出版的各种此类教材,其实不过是传统陈旧的体育理论教本之翻版,既不能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也没有理论建设的意义。
我们的这一大篇社区体育理论,则完全是筚路蓝缕式的思想创新。我们明确阐释社区体育具有个人余暇性特点,社区体育也具有其他体育群域的8种功能。我们对社区体育的运行做出有序规划,并对体育人口的判别标准及所占比重进行了严格重审。最后我们还指出,社区体育的实质性进展,必定来自其与学校体育的关联互动。我们比较详尽地论及这两大体育群域的优势与弱点,并立足国情去探索两大体育群域在关联互动中互惠互利的可能性。
3既存信念
以上这个全书梗概,是不是有助于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此论说力度,如此内涵浓度,此书是不是值得一看?
《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从初版到修订再版,始终保持着纯学术论著的本色。纯学术成果的推广,无须行政助力,不靠人际关系,默默等待浸润,单凭学理逻辑。2004年版印刷三千册,除少数用于我的课堂教学,主要由市场机制运营发行。全国各大书店均有销售,但体育界人士很少去书店光顾,只是偶尔有人在书店发现此书,消息一经传开,那个书店的此书很快便全部售出。这说明想要翻阅本书的人还是确有一些的,但那不是本作者应该关注的事情。学者要有耐性,一本书真有价值,迟早都会得以认定,而且时日拖得越久,其价值就越是会有所提升。
我所关注的只是理论成果的质量,始终追求文章不写半句空。好书好文字一定来自于静心思考,理论思辨必得有其纯粹性。体育界人人都总是忙于实践活动,很少有人主动地离开实践再对实践有所反省。许多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差不多每天都在实践第一线,试问他们谁能把实践的规律真正看清?实践固然是理论的源泉,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种理论一定要与某部分实践做直线对应。西方哲人讥讽我们中国人没有纯粹的思想体系,我们中国人至今仍然只是注重经验与实证。人类经过几千年才进化出思维的纯粹性,我们中国人却总是把思辨当作无聊无用而且还很危险的事情。
自知有缺陷就要致力去弥补,我愿意说我的理论都是思辨的产物。在我们体育界唯思辨的成果才有认识深度,《体育基本理论研究》这本书任何人都不可能拿来速读。当年康德思考了十年才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众人思考不够因而几年内谁都说看不懂。有了这个先例我便觉得心境坦然,我宁愿听不到评论也不愿有肤浅的称赞;某些抨击与谩骂的文章更影响不了我,真正有品质的学术批评才是我的企盼。
《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再版本是50余万字的专业研究成果,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能有耐心把它通读一遍,但肯定会有几千乃至上万的业内人士饶有兴致极欲了解该书的核心思想及内容梗概,这篇万把字的文章,就是为所有的可能摸到并翻阅一下本书的人撰写的。所谓为读者着想,所谓为读者服务,就应于此间有所体现吧。当然啦,理想说来,写此一文,还是希望每一位读者在细读之后,即被吸引来通读全书,而对于那些肯定会通读全书的年轻读者来说,先读读这些文字,也会有助于他们续后的艰苦阅读。
一粒笃实的体育文化鲜果,十年执着的体育真知求索。概念清晰,逻辑严谨,语句简约;见解独到,观点明澈,自圆己说。矫既往认知之偏错,筑鼎新理论之位格——本书初版封底的编辑评语至今仍然有效,而且那些特点均有进一步的正向发展。在这里我愿提示这样一个信息,体育基本理论已持续稳定地推进到了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