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策略

张娜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知识文化素养。然而,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负面的网络信息正在毒害大学生的心理。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当代优秀大学生,现阶段的职业院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对抗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冲击。林林总总的网络资源是把双刃剑,既是蜜糖又是砒霜。如何将网络资源有效的运用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是现阶段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进

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表达三个主要内容。第一,职业院校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具有独特意义。第二,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第三,以互联网环境为基础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做辅助,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一、职业院校通过网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开辟新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不断完善,浩瀚的网络信息在促进我国网络系统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网络是一个虚拟开放的公共平台,缺乏对主体责任的认定,也没有具体完善的网络监管制度。因此不良信息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腐蚀,导致这些学生沉迷网络世界,缺乏人际社会交往能力,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职业院校针对大学生这种普遍的现象,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资源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用专业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沉迷虚拟世界、躲避社交等畸形心理进行矫正,使其向着健康正能量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德智双全的新青年。

(二)奠定职业院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

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日益广泛。互联网不受时空的限制,资源共享性强,能够相互传递各种信息资源,物品市场交换,具有实时性和共享功能。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场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我多人口多基数大,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我国网民数量日益增多,居于世界榜首。据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网民比高达95%。大学生具有与时俱进,开创拓新的特点,网络能够将购物,学习,放松心情一体化,这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职业院校在采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要创立新颖的教育模式,与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相适应,是其能够主动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真正起到作用。

首先,根据仪器的电解池偏压、积分电阻、增益微调等工作参数对标样转化率结果、峰形、基线及重复性的影响,选取最佳工作参数,再结合筛选后的条件对进样量进行优化[3]。确定微库仑综合分析仪的工作参数见表1。

(三)为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生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不断提高,我国也呈现出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在校大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时,没有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将会促使其心理向畸形变态方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虽然注重心理教育但却忽视了心理健康预防,教师与学生的供需缺口大等问题亟需解决。网络心理教育的提出能够有效的改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提高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素质,弥补心理教师缺口。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了解自身状况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全面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有效预防心理疾病,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更高效的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目前《巴黎协定》减排目标与各国自主决定贡献尚存在缺口,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可再生能源具体目标也存在差距,后巴黎时代中欧深入可再生能源合作,继续推动全球气候治理非常重要。基于过去中国和欧盟双方合作的良好基础,继续深入可再生能源能力建设、技术创新、贸易和投资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气候互信,中欧可再生能源合作既有利于双方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也将为全球“南-北”气候合作树立典范。

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当大学生难以正面了解自身的心理缺陷时,就需要通过咨询专业的心理老师来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详细的讲述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正视自身问题,指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缺乏专业的心理老师,由于前期教育对心理的不重视,专业心理老师的心理专业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够准确及时的指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专业心理老师的培训和心理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为存在心理缺陷的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首先应该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确保相关的制度符合市场化经营的需要,强化业务流程和质量控制,明确长远发展目标。其次应该重视国外先进模式的引进,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对市场竞争以及服务标准进行规范。第三必须保证监督检查责任制度的落实,重视道德风险的防范。只有以完善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自身的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网络资源各色各样,虽然它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以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溺在形形色色的网络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从而忘记利用网络最初的目的。职业院校应该制定完善有效的网络信息监管方法,违规者给予严厉处分,告诫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同时,时刻警惕不良信息的侵害,坚决抵制负面信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建立心理教育网络平台

仅靠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所起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往往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心理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热情,建立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平台,采用试卷测试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的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之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并根据问卷显示的问题及时更新、制定合适的心理教育课程。使大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以网络为平台,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促进对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收网络环境的影响。职业院校应当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心理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抵抗网络环境的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周燕.基于网络环境下职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8):87.

[2]张卫彬.浅谈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企业导报,2015(18):135,7.

[3]何雯,王静.基于网络环境的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4):382-383.

标签:;  ;  ;  ;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