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数字化时代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出版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各出版企业全面进入市场,通过市场竞争谋取生存和发展。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出版社仍有别于单纯的物质生产企业,是精神传播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其产品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同时还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因此,出版社除了承担一般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外,还须承担一定的特殊责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特征
中国自古即有“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史家办报”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代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作为历史学和出版学的交叉学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备受学界的关注,涌现了一批学者,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近现代中国出版史上出版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1.1近代出版
近代中国出版业经历了从印刷技术、出版形制到出版内容、类型,以及出版机构乃至出版的社会作用的重大变革。从最初的教会出版到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资本主义出版企业的兴起,出版业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各政治党派,各种关心国家前途的爱国人士,都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主张、争取群众的手段,从而极大促进了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各阶层、阶级、党派都通过出版书刊来宣传他们的政治思想,西方各种先进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也通过图书这一载体有得以传播。可以说,近代几次大规模的运动以及西方文明的引进都是与编辑出版活动分下开的,图书的社会作用得到了明显的发挥。
1.教会出版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传教士纷纷涌人中国传教,在客观上对中国出版事业的近代化历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了宗教用书之外,这一时期出版了许多西方科技书籍,还出现了近代的报纸和新式工具书。受时局和教会译书的影响,当时国内也出现了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改革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以求“师夷长技以制夷”。
2.政府出版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之前,这一时期兴起的洋务运动,使得洋务派期望在振兴传统文化的同时,大量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寻求中华自强。此间的出版机构主要是官书局和译书馆,出版了一批工艺制造以及自然科学理论的书籍,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也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民间出版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时期,此时期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学说的图书增多,文艺书籍的翻译出版也受到了重视。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就是在这一时期创办的,同一时期成立的文明书局、中华书局等民营出版企业,主要以出版新式教科书、新式工具书和西方学术著作为主,其出版范围之大、类型多样化都是前所未有的。
1.2现代出版
由于时代的动荡,现代民营出版企业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经历了从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各派政治势力充分利用出版业进行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进步力量充分发挥出版阵地的作用,进行宣传并同时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图书、报纸、期刊,最终赢得了革命胜利。
1.现代民营出版业。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之际,各种改革思潮和文化运动此起彼伏,民众对各种出版物的需求大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民营出版企业,在我国的编辑出版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各出版社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出版物更加多样化,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教育、辞书、古籍、文艺等各类图书的出版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图书出版活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图书出版活动主要是发行革命书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尽管处于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进步文化团体始终坚守阵地,秘密或公开地出版各种革命和进步书刊,这对中国共产党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相比目前的出版业,近现代历史上的出版业,更多地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已有研究的特征
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1各个学科相互融合,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
各个学科相互学习、互相融合的现象日益显现,使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近年来关于近代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报刊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白润生的《中国回族报刊研究刍议》,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的发展阶段以及代表性刊物,对于研究回族民族风情、文化特性、生活习俗,研究伊斯兰教教义教理的发展变化,校译伊斯兰经文、经典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2]张巨龄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和丁宝臣等五大报人》从宏观上对清末民初回族先进知识分子丁宝臣等及其创办的回族报刊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白贵、金强的《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分析了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主要表现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近年来出版史研究中,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现象日益显现,或作为其他学科的一个研究视角或背景,或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开展研究,成为今年来的一个研究亮点。如步平《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5期),将出版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视角,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行一个大的总结。这一时期,还有不少的成果,在研究文学期刊的同时兼顾出版史的研究,例如对《新青年》、《小说月报》以及延安时期一些革命刊物的研究。
2.2以思想文化史的视角研究近现代出版史角度新颖
这是研究近现代出版史的一个全新视角,在这一领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王建辉先生。王建辉先生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五年,他在近代出版史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其著《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是作者的近代出版史论专著,也是他研究有关出版与近代文明的一本论文集。该书既有学术大视野下的宏观研究,如《出版与近代文明》、《思想文化史上的近代出版》等,也有近代出版史的微观研究,如《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出版》、《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出版》等。因此,《出版与近代文明》更多地结合了近代思想文化,探讨了近代出版的宏观方面:将出版放在国民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而不是单单从微观出发,研究个别人物和现象;回顾中国出版的近代化历程及早期的出版观;探讨出版与教育的关联;追寻“五四”对于出版的影响、近代出版史的主辅线。
2.3近现代出版史具体时段的研究成果丰富
关于近现代出版史具体时段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晚清出版史的研究、民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出版史的研究。
晚清出版史研究:如张雪峰的《晚清时期传教士在福建的出版活动》(《出版史料》2005年第1期)论述了晚清时期传教士在福建的图书与报刊出版活动及其性质流变与社会影响。肖东发、杨虎、刘宝生的《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第6卷第2期)主要从10个方面论述了晚清时期我国出版事业的变革与转型,认为“变革与转型”实为晚清编辑出版事业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但这一变革并非彻底的以新代旧,传统的出版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民国时期的研究如汪耀华选编《民国书业经营规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收集了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百新书店、三联书店、东北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的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
结语:
着史料整理的相对完成、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以及域外理论的引进,近年的出版文化研究借鉴现代性理论,对近现代出版物的内容及其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包含的现代性特征进行考察。这种研究视角深化了近现代出版文化研究的视野与深度,但也存在简单挪用西方学术话语、泛化、先入为主、夸大、定量化研究不足等缺点。
参考文献:
[1]陈建云。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办报动机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
[2]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季宵瑶。近代上海小报的话语策略与自我定位——以1920年代上海《晶报》为个案[J].新闻大学,2006(1)。
论文作者:博岚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近代论文; 回族论文; 这一论文; 时期论文; 近现代论文; 中国论文; 出版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