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正处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过渡阶段,任何行业发展离不开电力行业的支持,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的工业发展能力,需要从电力方面入手。我国的传统发电模式是煤炭发电。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供电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人们对环境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在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今天,能源转型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化技术改造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改造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常规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改造
引言:我国从2011年开始全面智能化电网建设工程,智能电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三场股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近些年,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现象。2011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至此,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有了标准的文件做指导。
在该技术规范中,确定了智能化改造的首要目标以及智能化改造后的基本特征。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不仅仅是进行设备和技术上的革新,同时还需要确定工程改造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分析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能够顺利施工。总的来说,常规变电站实现智能化转变是现代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我国时代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在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向发达国家靠近。就目前来说,我国在智能化技术上的改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1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化变电站的对比
1.1 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化变电站结构方面的比较
在常规的变电站中,一次二次设备之间是通过电缆回路来进行网络连接,传统的变电设备在信号采集上表现缺乏,功能比较单一。一次二次设备之间彼此独立,导致一次设备采集到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二次设备,因此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会出现信息和精确度的延迟。传统的变电站无法实现智能化功能和要求。这就是为什么一次二次设备之间虽然实现网络的连接,二者技术灵活性仍然缺乏。
智能化变电站在结构配置上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来说更加清晰。智能化变电站结构组成是由站控层、过程层、间隔层。智能化变电站的建立使得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人机之间的沟通更加智能化,人机之间的交互更加突出。同时也方便相关人员对变电站实现全程化监控,使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之间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方便操作。
1.2 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化变电站性能方面的比较
1.2.1常规变电站设备功能单一,技术落后
智能变电站在一次二次设备连接上明显优于常规变电站,同时其优越性也表现在技术水平和设备功能上,总的来说,智能化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不仅在设备技术上有所革新,设备分支也相应的提高。
1.2.2 常规变电站网络连接复杂且效率不高
(1)常规的变电设备是通过电缆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造成的弊端是铺设费用的攀高,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2)同时在二次线路改造时也会相当复杂。
(3)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概率会异常高,后期的维修费用较高。而智能化变电站则是使用光纤线替代原先的电缆线。使用数字化来完成信息的采集,使得数字的精确和时效性得到有效提高。
1.2.3 常规变电站缺少一体化平台
常规变电站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体化监督平台不完善,因此不能及时对设备运作进行监控,导致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错误的几率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智能化变电站将信息化监督机制纳入到其中,提高设备的一体化程度,完善相应的功能,实现对设备运作实现及时监控的目的。
2 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改造原则与方案
2.1 改造原则
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低碳环保的改造理念。
另外,还需要秉承因地制宜的理念进行改造,根据不通过的变电站特点选择不同的改造方式。最后,要始终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改造原则,不应该为改造而改造,更不应该盲目改造。
2.2 具体改造方案
2.2.1 以对二次系统智能化改造为主
二次系统是整个变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位,因此传统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首先需要对二次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二次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需要基于一次系统基础上进行,在一次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先进的仪器设备,构建一体化平头,完善监控机制、故障处理系统等。经过改造后的变电站,在整体结构框架上会更加明朗,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
2.2.2 对原始通信网络进行改造
智能变电站机组有效运行需要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撑,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同时对变电站中通信网络的准确度和安全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对传统变电站进行智能改造需要符合数据流的相应要求,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应的安装要求。改造后的智能化变电站需要满足“故障弱化”的通信标准。在新旧网络以及设备的更替过程中,需要做好系统的构建工作。
2.2.3 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
智能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的主要区别是信息的完善与否,以及信息的传输的有效性。因此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只有建立好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才能有效完成各层之间的数据传递任务。同时也能提高数据信息反馈的精确度,加大对设备的监控力度,将设备的故障率降低到最低,达到有效提高变电站效率的目的。
2.2.4 新技术的应用
对常规的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首先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特别是GOOSE报文技术的应用。应用该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的发生率。促进人机之间的交流性,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及时给与处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在改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复杂的问题,但是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应始终坚持改造的初衷。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对传统变电站进行改造还是智能变电站的优化,首先需要保证是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显得十分必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相关人员共同努力,共同摸索,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并确定好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提高变电站的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勇.浅谈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2):298-298.
[2]高娟.220KV智能变电站保护二次回路调试工作浅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20):134-134.
[3]舒信.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4]闫阳.探讨220kV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以及管理要点[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224-00224.
[5]张勇.浅谈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2):298-298.
论文作者:万荣华,袁琳,龚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变电站论文; 常规论文; 设备论文; 传统论文; 技术改造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