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层建筑工程也迅速发展,各个区域随处可见建筑施工的现场,近年来,建筑群不断增多,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高层的建筑,一般具有工程期限长、施工现场比较分散、建筑结构比较复杂、且施工程序繁多等特征,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更大,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份支持的力度。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人员、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环节的安全性。因此,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完工,提升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1 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为了避免安全风险带来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是有相应的标准的。建筑安全管理从建筑安全业绩、安全投入率、安全保障、安全培训等方面着手。对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人员伤亡、降低投入成本,同时提升其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2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比较混乱,尤其最近些年建筑行业效益可观,很多企业都转型到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存在一定转包现象,使得建筑行业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法规文件很少,并且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这都是阻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因素。需要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明确的标准,注重安全施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生产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2.2 安全施工方案和现场管理脱节
施工方案是工人施工的主要依据,但有的施工方设计人员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形成的施工方案不符合施工实际,这给施工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一些施工企业未制定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也没有安全专项方案,存在着先施工后补施工方案的现象。一些安全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不符,其作用只是应付检查,无实际意义。施工方案设计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施工方案必须科学合理,这是对施工的进度,施工质量都起到重要作用。
2.3 施工人员素质低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半都是农民工出身,这些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容易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3 加强高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大型机械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中虽然大型机械设备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也容易引发安全风险,对此,施工企业首先要加强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安排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大型机械设备的状态,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并做好记录。同时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要求,必须要持证上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大型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要谨慎对待,不能仓促处理,要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维修。最后,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对老旧的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引入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出现设备故障的几率,从而确保大型机械设备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强化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基于高层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的中重要性,施工企业首先要针对临时用电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明确用电责任,将责任换分到具体的部门和负责人员,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体系落到实处。同时,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人员加强用电安全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方面的考核,在施工现场进行演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在施工人员通过安全用电考核之后才能够上岗。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用电奖惩制度,对于违反规定不规范的用电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使施工人员都能够严格的安全相关的规定进行临时用电,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临时用电的安全性。
3.3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对任何一个项目工程而言,都具有约束性、指导性的规定,既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为统一的管理,也是根据项目工程自身的特点定立的制度。高层建筑的管理制度尤其要针对相应的重要部位及薄弱环节,对整个建筑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进行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彻底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加强三级安全教育,从根本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危险源较多。施工方在施工前要制定严密完善的专项方案,按程序报批及论证,并严格依据方案指导具体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开工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建筑工地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培训,预防重大事故发生。
3.4 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1)我国建筑行业基层施工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基层建筑员工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基于这种现状,相关的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及安全知识培训,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环节的安全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2)由于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因而各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安全监督与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规程有所了解,监管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相应的架构体系。各地主管部门也要根据当地建筑项目的特点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能颁发从业资格证。此外,还要注重从业人员的法纪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进而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工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不过由于超高层建筑工程结构复杂,工程量巨大,施工工期较长,施工环境也较为复杂,因此增加了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施工企业要认识到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9):149-150.
[2]耿振.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居舍,2016(18):124.
[3]林振典.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06):185.
[4]李磊.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
[5]武胜起.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5(10):125.
论文作者:袁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