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犯罪为逻辑起点的监狱侦查模式_激情犯罪论文

论以犯罪为逻辑起点的狱内侦查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起点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犯罪和侦查是一对被给予特殊关注的孪生兄弟,这源于二者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与反破坏、修复与反修复。犯罪与侦查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侦查者是通过犯罪者来认识犯罪,总结规律,目的是实施针对性的侦查。在世界侦查史上有多次利用罪犯来侦查犯罪案件的情况,如中国侦查史上的“以偷治偷”,①外国侦查史上的“维多克”侦破模式,②均取得骄人的成绩。犯罪如同在平稳社会秩序上激起的涟漪,侦查的功能是提前预防和事后平复。犯罪与侦查的这种紧密关系也可以从侦查的名称上看出来,新中国建立初期将侦查学称为犯罪对策学。源于犯罪与侦查的这种关系,研究狱内侦查就必须在研究狱内犯罪的基础上进行。本文拟从狱内犯罪的视角研究狱内侦查工作,为其夯实基础。

一、狱内侦查模式选择的理论前提:犯罪与侦查的博弈论

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和犯罪人都具有明确的战胜对手的目的。双方采取的手段和对策针锋相对,双方每一步计划都会引来抵抗,这种行为具有博弈的特征。[1]狱内侦查活动具有相同的特征,需要我们清楚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狱内侦查活动的逻辑起点:狱内犯罪

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犯罪行为是侦查行为的起点,侦查行为就是因为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因犯罪行为的发展而发展。[2]事实上犯罪与侦查是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犯罪的存在是侦查存在的前提,没有犯罪就无所谓犯罪侦查;而不进行侦查,犯罪事实就无法查明,犯罪性质就无从确定,犯罪人就无法受到惩罚。就狱内侦查活动来讲,做好狱内侦查工作,首先需要研究狱内犯罪活动,应重点研究狱内犯罪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狱内侦查工作的对象是狱内犯罪活动,所以,狱内侦查工作开展既要研究狱内犯罪活动构成各个要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研究不同时期各类在押罪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又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既要研究在押罪犯进行不同犯罪活动的动向和预谋手段、方法上的特点和规律,又要研究在押罪犯实施犯罪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既是狱内侦查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所要了解和掌握的狱情、犯情,也是开展狱内侦查工作的基础,构建狱内侦查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狱内侦查与狱内犯罪关系:对抗博弈

博弈是指决策主体(个人或组织)在相互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3]“博弈”形象地揭示了侦查主体的能动性和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侦查行为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反映了侦查与犯罪之间的对抗关系。这种博弈可以是合作博弈,也可以是非合作博弈。狱内侦查中的博弈现象,表现为监狱侦查人员在与罪犯以及其他人员的对抗活动中,双方出于各自目的而采取的相应策略和行动。狱内侦查人员要想在博弈中取得胜利,必须树立强烈的对抗意识,科学运用博弈理论,包括:了解狱内犯罪活动和犯罪人;善于侦查中的换位思考;在行动策略中施加压力与寻求合作;利用矛盾瓦解犯罪组织等。

(三)狱内侦查模式选择依据:犯罪类型

诉讼法意义的侦查模式是指基于侦查权运行视角下构成的纠问式侦查模式和对抗式侦查模式。本文所指的侦查模式是在侦查过程中,根据侦查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案件自身特点,对侦查机关采用侦查方法的概括和抽象。常见的有“由案到人”、“由人到案”“由情到案”等侦查模式。侦查模式是从大量的实际侦查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侦查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侦查模式的提出,其积极意义是为侦查人员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模式,是一种提示、一种参考、一种思路。[4]不同的侦查模式是基于不同的犯罪类型,适用于不同类型案件的侦查活动。如“由案到人”侦查模式主要适用于杀人、放火等有明显因果关系和现场的案件,“由人到案”适用于流窜犯罪、跨区域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案件。在监狱的安全防范中,侦查机关采用何种侦查模式取决于所面对的犯罪类型。基于对监狱内犯罪现象的总结和便于侦查活动开展的角度,笔者认为,狱内犯罪的类型包括:预谋犯罪、情景犯罪、激情犯罪三种主要类型,随之侦查机关应采取相应的侦查模式。

二、狱内侦查模式选择的逻辑起点:狱内犯罪类型化

狱内犯罪是指在押罪犯在接受刑罚改造期间,在狱内又犯有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传统意义上把狱内犯罪分为:脱逃、杀人、伤害、盗窃、诈骗、破坏监管秩序、强奸、妨碍公务、破坏生产、诬告陷害、纵火、行贿、投毒等。以往的研究者对于狱内侦查对策与措施的研究也是根据此分类展开的,如脱逃案件的预防与侦破。这种狱内犯罪的分类法主要源于刑法中的罪名,对于侦查结案时起诉意见书的书写是必需的。这种分类适应于专项斗争,但对于狱内侦查工作整体、有序展开指导意义不强。

2002年10月24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警察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中、美、英、白俄罗斯等国的警察科学理论界及实务界百余名资深专家就重大的警察理论和警务实践问题进行了共同研讨。会上白俄罗斯内务部劳改劳教局副局长沙巴诺夫教授认为,狱内侦查具有与一般侦查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强研究。他将狱内犯罪分为预谋犯罪、激情犯罪和情景犯罪三类,认为对不同类型应该采取不同的侦查措施,他还强调在狱侦工作中应注意保护犯人的安全。[5]笔者比较赞同以上分类方式,首先,这三种犯罪基本涵盖了狱内犯罪的各种不同类型;其次,从侦查的视角来看,这三种犯罪的侦查思维、侦查方式、侦查措施有很大的不同(下文有详尽的论述),有利于侦查模式的建构。因此,基于这三种犯罪类型的狱内犯罪而建立起来的侦查模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符合逻辑和经验法则,可以为监狱侦查人员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一)预谋犯罪

预谋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之前,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实施故意犯罪的一种心态,或者行为人决意犯罪后又经过反复策划实施犯罪。由于预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之前长时间对犯罪的具体实施计划进行策划和安排,对犯罪的时间、地点和侵害目标都比较了解,犯罪行为容易得逞。换个角度,也正因为预谋犯罪有长时间的准备过程,容易露出破绽,侦查工作有足够的空间。预谋犯罪的过程如下(见图1)。

图1 预谋犯罪的过程

监狱关押的罪犯预谋实施的犯罪主要是脱逃。预谋脱逃案占侦破预谋犯罪案的80%左右。在当前我国监狱罪犯脱逃成功难度是非常大的,罪犯在制订方案阶段会挖空心思地想,如有的想利用热气球飞出监狱,有的想利用炸药把监狱围墙炸开,有的想挖地道逃出监狱,有的想通过化妆混出监狱。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制定2~4套方案,在方案制定出来后,会想办法踩点,看方案是否可行。如若不可行,就选择其他方案或暂时放下,如若可行就进入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会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员、工具、财物、时机。人员准备方面包括拉拢同伙,联络接应人员,以期安排脱逃后藏匿点,寻找帮助销赃者等;工具准备方面包括挖掘工具、攀爬工具、打击工具等,罪犯可以通过购买和自制两种途径获得,尤其是自制或改制的途径不可忽视;财物准备方面包括现金、食物、衣物、伪装品等;时机可以等待也可以创造,罪犯在预谋犯罪中创造时机往往会给警察带来严重的危害,如为清除障碍或为获得警服而袭警造成警察身体伤害甚至死亡。

(二)情景犯罪

情景,这里是指个体所面临的直接促使其形成犯罪动机和将这种动机转化为侵害行为的外在形势。1975年在英国内政部研究发展部门从事犯罪矫治研究学者Tizard、Scnchlair与Clark发现:在感化机构中少年脱逃事件与脱逃当时的环境及机会密不可分。此后,情境是犯罪与否的决定因素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回响。犯罪学家通过对在何种情景下,面对哪些刺激容易发生哪种犯罪行为,得出许多犯罪是特定情景、特定环境、特定目标刺激的产物,犯罪不仅仅是动机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犯罪机会刺激的结论。[6]在监狱里,情景犯罪特指罪犯在特定环境条件的激发下,产生犯意,进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典型的如:情景性的脱逃;情境性的盗窃;情境性的强奸。这类犯罪的行为人事先没有明确的犯意,犯意是在环境条件促发下形成的。情景对这类狱内犯罪活动的产生具有关键性作用。如在打开的抽屉里有大量现金,周围却没有人,随之产生了盗窃犯意;开门的民警睡着了,门却没有锁,随之产生了脱逃的犯意等。在监狱中最常见也最可怕的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民警不尽责导致的脱逃情景被罪犯利用。这类犯罪的突出特点是监狱方往往有明显的过错(如财务管理不善,监狱管理上的漏洞等)。如要减少此类犯罪需要做好预测、预警工作,做到对监狱建筑、设施中的隐患,监狱管理中的漏洞“早发现、快处理”。

(三)激情犯罪

激情犯罪是行为人在强烈的消极激情支配下,理智和意志失去了监督作用,发生的毫无理智、不计后果的突发性犯罪。从激情爆发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表现出盲目性、冲动性、无预谋性和疯狂性等行为特点。当行为人意识恢复后,会认识到行为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7]激情犯罪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通常有一种情绪互动,在这种互动之下,行为人的情绪被激化,这种激愤的情绪越积越强烈,最后冲破行为人的控制极限,导致行为人必须以某种他能想到的方式快速释放“激情”,否则行为人本身就会被破坏(如自伤、自残、自杀)。由于当时行为人的知觉狭窄,意识控制减弱,意志失去监督,行为人的目标通常是情绪互动的对象或其替代者,行为的后果是由激情的强烈程度决定的。

在监狱这种特殊环境中,由于服刑人员的自由受限、活动受限而且生活在单性环境中,服刑人员所承受的压力大。许燕春等学者在对阳江监狱89名服刑人员的调查分析表明服刑人员在SCL-90阳性项目数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其中,精神病性、躯体化、抑郁、焦虑4项因子最为突出”。[8]监狱强制的约束和控制,使罪犯时刻处于冲突和痛苦之中,部分罪犯由于受到情境厌恶刺激,因此产生的消极情感比较多,情绪急躁易怒,易激惹,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特别是暴力型罪犯,在挫折等刺激源的作用下,被冲动性的情绪所支配,通过伤害刺激源或转向攻击的方式,来宣泄或减轻心中的愤怒情绪,导致犯群中时常有辱骂和打架斗殴的现象。激情犯罪行为人对于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侵害对象、犯罪达到的结果都是随机的,事前没有预想。犯罪工具多就地取材,如在水房强力取下水管,在监舍用桌子、板凳、窗户玻璃,在劳动现场用劳动工具,如剪刀、榔头、铁锨等,这也决定了这类犯罪的手段简单、方式直接。行为人的各种暴力行为都是在激情作用下进行的,都是发泄情绪的需要,行为人在行为当时往往无力顾及行为的后果。对于此类犯罪,如果监狱民警发现不及时或者处置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被攻击对象受伤、致残甚至死亡。绝大部分激情犯罪者在犯罪行为停止、情绪平静下来后,面对自己一时冲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痛悔不已。

有些罪犯在监狱实施的犯罪行为既有预谋犯罪的部分又有情景犯罪的部分。这是不同时段的不同体现,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以狱内犯罪类型为基础的狱内侦查模式分析

狱内侦查工作的展开必须以狱内犯罪为基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狱内侦查人员必须在对狱内犯罪熟知的情况下才能游刃有余地规划、设计狱内侦查工作体系,对狱内侦查力量进行合理的分工;也才能把狱内侦查的各种策略、手段、装备用好、用活。狱内侦查与社会侦查不同的是狱内侦查重在预防,社会侦查重在破案。狱侦工作做到位,狱内犯罪大多数是可防、可控的。狱内侦查工作应按照如下线路展开:狱内犯罪情况——狱内侦查特点——狱内犯罪侦查防控对策。

在充分了解本监狱犯罪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沙巴洛夫对狱内犯罪的分类,开展狱内侦查工作,使狱内侦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实现狱内侦查工作“预防为主,防破结合,及时发现,迅速破案”的方针要求。根据以狱内犯罪为基础的狱内侦查工作思路,狱内侦查工作具体应按照如下体系展开(如图2)。

图2 狱内犯罪与狱内侦查工作体系对应图

(一)狱内预谋犯罪:情报主导模式

在狱内犯罪类型中,罪犯预谋犯罪的危害最为严重,少数罪犯狡猾奸诈,时刻都在窥视干警管理上的空当,揣摩民警的心理,这些罪犯人数较少,能量很大,一旦重新犯罪,后果严重。在预谋案件中,预谋脱逃案件占全部预谋案件总数的71.2%,脱逃案件中结伙脱逃又占有相当比重,占预谋脱逃案件总数的27.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9]狱内预谋犯罪呈现出罪犯作案的智能性、诡秘性、团伙性和暴力性。预防和减少狱内案件特别是防止影响全省、全国的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尤为重要,是维护监管安全任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大预谋案件侦破的超前性、科学性、针对性,在依法科学文明管理的同时,大力加强预谋案件的侦破力度。预谋犯罪案件具有很长的准备期,在作案人为“人员、工具、财物、时机”做准备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犯罪信息,表现为具体的犯罪征兆,如预谋脱逃者可能准备便衣、私藏手机、食品、地图、现金、钢锯条;可能拉拢团伙进行密谋;可能在信件或电话中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等。发现这些征兆,是认定预谋案件存在的前提,而发现这些征兆依靠狱情收集与分析工作。因此,狱内预谋犯罪的侦破,要注重情报在“发现犯罪”方面的功能,建构情报主导侦查的模式。科学把握该模式需要做到:

1.科学理解“情报主导”含义,树立情报意识

首先,情报工作是掌握监狱安全工作主动权的关键。在监狱安全工作中,信息的及时发现、迅速传达和情报的准确使用,是保障监狱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的关键。[10]实施“情报主导”侦查模式,是指预谋犯罪侦破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情报来展开,充分体现情报在侦查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灵魂作用。一方面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收集、研判各种信息,做到见事早、反应快,以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另一方面预谋案件中制定侦查决策、开展工作有依据、运用情报,确保决策科学、运行高效,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预谋犯罪的发现依赖侦查情报,其中基层民警信息搜集、情报利用的素质直接影响情报工作。提高预谋犯罪的侦查效益要充分发挥基层民警掌握深层次敌情动态的能动性。基层民警应该做到三点:其一,要有改造的敏锐性和敌情观念,要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对新信息勤观察、勤提问、勤分析,力求掌握深层次信息;其二,要有良好的情报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及时发现犯罪信息及其变化情况,要善于收集和运用从杂乱资料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其三,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指挥才能,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预见能力,要能分析研究各种现象可能带来的后果。

2.加强狱内情报的经营管理

如果想要及时发现、准确判断、迅速侦破预谋案件,监狱侦查工作需要分四步走:第一步,通过监狱信息收集系统、视频侦查发现预谋犯罪线索;第二步,通过视频跟踪监控、狱侦人员化妆侦查等方法监控预谋犯罪嫌疑人,通过查阅档案、观察表现、寻找异常、心理测试等寻找证据;第三步,通过隔离控制、搜查取证、狱内审讯、内线查证等方法,对预谋犯罪案件进行深入查证;第四步,迅速破案,并规范制作案卷,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起诉讼。

3.规范狱内情报的运行,建立预谋犯罪防控的长效机制

以情报主导预谋犯罪防控模式是推进监狱防控一体化的重要战略需要,坚持把情报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依据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利用各种资源和措施,综合运用防、控诸手段,形成预警灵敏、指挥集成、配合密切、运转高效、能及时有效实施监狱安全警务的运行机制。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评判与分析、情报的应用等。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健全监狱情报网络,完善情报运行机制。一方面,努力使基础类信息数据维护及时、线索类信息收集全面。监狱各级机关应当把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按照“公秘结合、上下联动、全面收集、规范运作”[11]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另一方面,情报分析研判的结论要求精与准,精准的分析研判结论是情报主导警务的先决条件。情报分析与研判工作依两条逻辑线索进行:定量分析的线索和定性分析的线索。

(二)狱内情景犯罪:排查防控模式

情景犯罪很容易和寻找时机的预谋犯罪混淆。在区分这两类犯罪时,关键点是事前有没有犯罪的预谋。如某监狱顾某脱逃案件,罪犯有多套预谋脱逃方案但没有成功,偶然发现民警办公室的文件柜后面可以躲藏,就翻身藏在文件柜后,真可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两天后,顾犯偷了民警放在办公室的警服、现金,混出监狱,成功脱逃。这个案件利用了监狱民警办公室家具摆放的死角,但由于事前有预谋属于预谋犯罪案件。情景犯罪的罪犯事先没有预谋,实施犯罪是因为看到了监狱建筑、设施中的隐患或监狱管理中的漏洞或监狱中现存的危险,临时起意。由于情景犯罪事先没有预谋,不能依靠监狱情报系统,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日常的危险、隐患、漏洞的排查上。

犯罪学家罗纳德·克拉克的情境预防体系将其犯罪预防的策略分为五类:增加实施犯罪的困难、增加与犯罪相关联的风险、减少犯罪收益、减少挑衅、消除借口。[12]就监狱而言,为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对监狱各项硬件建设和软件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完善,但罪犯依然会找到各种安全漏洞实施犯罪,因此,监狱防范情景犯罪的主要策略是进行各种安全隐患和漏洞的排查分析,尽量减少罪犯实施犯罪的情景。

1.分析罪犯实施犯罪构成要素,确立清晰的情景要素

每一起犯罪实施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从侦查学意义来看,犯罪实施的构成要素有犯罪主体、作案时间、作案空间、作案行为、作案对象与作案结果六个方面。遏制和减少罪犯在监狱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切断各个构成要素,减少其犯罪的机会。对犯罪时间、空间、人、物等情景要素的排查与控制是重要的策略。如罪犯脱逃的空间要素分析:高墙、空中、地下、管道、会见室、大门等是罪犯脱逃的主要空间途径,结合案件综合分析,找出这些空间中引起脱逃的原因,制定出科学的情景要素构成,便于下一步摸排工作的开展。

2.实施监狱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减少犯罪情景

监狱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是监狱有效预防犯罪,查堵各种安全风险、事故隐患和管理漏洞,及时发现和消除监管安全工作的盲区或死角,确保监管安全防范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层级连锁、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和全天候、全方位、全动员的安全排查运行机制。[13]从侦查的角度来看,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是对造成罪犯犯罪的情景要素进行排查,包括重点空间的排查、重要时段的排查、重点物品的排查、重点人的排查、重点管理制度的排查等。安全隐患排查采用层级排查制度、自查和交叉排查、日常排查和突击排查、现场排查和调查排查的方法结合进行。狱内侦查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对监狱存在的危险、隐患、漏洞进行排查,根据排查出的问题的种类和具体情况,提出防范对策,并指定专人落实,定期检查防范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3.对危险犯实施科学管控,减少犯罪情景的进入可能

监狱内具有脱逃、行凶、破坏、自杀或其他危险因素的罪犯,必须严格管理和重点防范。对这些危险犯,要严格控制形成犯罪的情景要素,在重要时间段监控危险犯的活动,严格控制其进入重点部位,减少他们对危险物品接触的可能等,从根源上切断他们实施犯罪的可能。

(三)狱内激情犯罪:紧急处置模式

服刑人员激情犯罪由于事先无预谋,多是小矛盾引发的流血冲突。事前无法针对性的排查和防范,对于监狱方,若想降低此类事件引发的危害后果,就必须重视对其现场处置。对于此类犯罪狱内侦查部门需做的工作包括控制现场、保护现场、现场处置和现场采证。

1.狱内激情犯罪处置注意方法

狱内激情犯罪的紧急处置分三步走:其一,迅速出警,采取果断措施,将当事罪犯与其他服刑人员分割开;其二,有效制止,使激情犯罪人失去攻击能力;其三,禁闭隔离,让激情犯罪人彻底平静情绪。在对狱内激情犯罪处置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原则,要利用好媒体。

2.狱内激情犯罪处置注意预案制定和演练

针对监狱激情犯罪的实际,各监狱应制订可操作性处置预案,明确监狱对这类犯罪处置应遵循的原则、标准操作程序和具体的方式方法以确保处置工作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预案制定过程中,要针对激情犯罪的特点,将预案分为综合性预案和基层执行预案,要特别重视基层执行预案。基层执行预案直接决定着处置的效果,监狱要在充分讨论,反复演练的基础上完善基层处置预案,并对全体民警进行理论和实战培训。在提升一线民警对突发激情犯罪处置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演练。综合性演练要重视激情犯罪可能引发的后果和其他危险事件展开。在组织综合性演练活动中,监狱领导亲自指挥,精心组织,亲自安排;务求逼真,找出不足;同时,协调联防单位和有关实务部门领导到场观摩,加强指导;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评价总结,修改完善预案,不断巩固提高。

3.狱内激情犯罪处置注意证据保全

由于激情犯罪后果的严重性,使得在处置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后期的起诉需要,所以在处置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现场证据的科学保护和规范提取。需要重点固定的证据有:激情行为实施和处置过程中的录音、录像资料,包括对激情犯罪行为现场、处置现场、后续现场的拍摄;激情行为人使用的工具及其痕迹的提取;现场图,现场勘查笔录,对目击证人的询问笔录等。监狱方将处置的详细过程通过录像设备记录下来,也有利于说明监狱民警处置过程中是文明执法、科学处置的。

值得注意的是狱内侦查这几种侦查模式各具独特的功能,不可偏废,不可取代,但彼此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有些狱内犯罪的侦破和防范需要通过其中一种模式或通过几种模式结合来实现,狱内侦查部门不可盲目依靠单一模式开展工作。

注释:

①和凝和和蒙编著的《疑狱集》中写到,汉代长安京兆尹(郡太守)张敝在审案时采取了“以偷治偷”的方法,就是争取贼头把所有的盗贼一网打尽。参见徐为霞,赵向兵.侦查学总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45.

②如“维多克”侦破模式在法国巴黎取得巨大成功,使得维多克以后的巴黎警察厅一直沿袭这一模式多年,西方各国也纷纷效仿,视其为对付犯罪的灵丹妙药。参见徐为霞,赵向兵.侦查学总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55.

标签:;  ;  ;  ;  

论以犯罪为逻辑起点的监狱侦查模式_激情犯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