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论文_马瑞霞

甘肃省临夏州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 临夏州 7311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科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合理用药措施。同时,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医院常规儿科用药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合理用药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分析探讨

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他们对于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普遍较差,本身抵抗力也不高。在治疗儿科患者时,如果滥用药物,很可能导致儿童对药物产生强烈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儿童的健康[1]。因此,儿科合理用药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医院比较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儿科合理用药进行探究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包含67例男患者和4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天到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2.3)岁。患者住院时间在7天到31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2±4.5)天。在相同的时间段选取选取113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包含61例男患者和5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5天到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7)岁。患者住院时间在6天到32天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1±4.2)天。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用药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合理用药措施,首先医院制定出严格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要求每一位医生必须严格按照用药安全管理进行用药。其次,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药品,同时考虑到儿童的耐药性,尽量减少儿童对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此外,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应该尽量减少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为了避免药物选择的失误,在进行药物选择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确诊,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做出正确选择。第三,尽量用口服代替注射。儿童对于注射可能产生恐惧感,从而减少用药的依从性,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如果能避免注射用药的,尽量避免。第四,选用合适的剂量。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对于药物的耐受程度一般来说比较低,医生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同时,密切注意儿童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立刻减少或者停止用药,确保儿童的健康。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

1.4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儿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儿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满足儿童的医药卫生需求,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但是,目前儿科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多数医院当中。儿童的耐药性较差,用药不合理可能导致儿童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儿童身体健康[3]。当前医院儿科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药物选用不合理。医生在进行药物选择的过程中,没有对患儿进行严格确诊,滥用抗菌药物和抗生素的现象尤为严重,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二次感染。其次,药物配备不合理。选用正确的药物,但是药物的剂量、配备也是影响药物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许多医生在进行药物配备过程中,过于随便,导致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第三,给药时间不合理。给药时间是影响药物功效的又一重要因素,合理的给药时间能够进一步促进儿童对药物的吸收,从而更好的发挥药物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医生在给药时间上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出现给药时间不合理的问题,不但影响药物效用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儿童出现不良反应[4]。为了保证儿童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儿科合理用药意义重大。医院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用药管理规范,从而尽可能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选取相同时间段的儿科患者115例和113例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对115例患者单独采取合理用药措施,剩下的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儿科用药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其他不良反应等)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与他人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儿科合理用药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慕燕萍,何国樑,胡建楣,等.儿科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33(25):115-116.

[2] 谢辉霞.儿科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合理用药原则探讨[J].医药前沿, 2015,13(11):364-365.

[3] 商树芹.浅谈儿科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J].医学信息, 2014,22(35):456-456.

[4] 张彩霞.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09(32):102-102.

[5] 戚海燕.儿科患者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0):147-148.

论文作者:马瑞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儿科合理用药的分析探讨论文_马瑞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