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基于组件的复杂应用系统开发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左岗岗[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预测方法及适应性预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化环境影响下,径流形成过程和演进机理复杂多变,流域稳态假设不再成立。基于历史资料和实际变化调查,评价一致性、可靠性、代表性的传统工作暴露了不少问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响应变化的径流预测既难又关键。由问题驱动,走先进可行的技术路线既是探索也是突破。本论文立足于响应环境变化和支撑水资源管理决策的径流适应性预测,开展了径流预测方法及适应性预测机制研究。在构建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对径流演变规律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径流形成的驱动要素,提取径流预测因子;然后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提出径流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建立径流预测模型;最后以综合集成平台为支撑,设计并开发融合机制、数据、模型、方法和业务的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实现不同应用主题、不同驱动因子、不同时空尺度和不同模型组合的径流适应性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并建立了响应变化和支撑决策的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针对变化环境下流域稳态假设不再成立的问题,分析了变化环境对径流预测的影响和径流预测对水资源管理的支撑作用,明确了径流适应性预测需要响应和支撑的对象及其变化因素。从径流预测活动的数据输入、模型和预测结果应用层面,设计了响应环境变化和支撑决策的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为变化环境下的径流预测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构建了实现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的技术方法;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建立了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的图谱化集成实现技术,为径流适应性预测奠定了技术基础。(2)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径流驱动因子挖掘方法。针对变化环境下径流统计规律和成因规律频繁改变的问题,采用传统方法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径流关键驱动因子挖掘技术方法,去除了对径流变化影响不显着的特征要素,抽取了影响径流变化的隐含特征因子,辨识了水文、气象和植被等特征要素对径流变化的驱动关系,提取了径流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为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适应性预测奠定了数据基础。(3)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针对变化环境下径流驱动因子频繁改变,引起径流预测模型结构和参数不适用的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径流预测,提出了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径流预测模型自学习,有效地响应了变化,为径流适应性预测模型构建奠定了方法基础。针对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的黑箱特征,建立了模型解释流程,实现了对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的解释说明,为径流适应性预测奠定了应用基础。(4)构建了基于径流统计规律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针对气象和下垫面要素缺测区域的径流适应性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径流统计规律,构建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的框架。将信号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使用历史径流,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或空间尺度下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并开展了多模型对比评价,避免未来信息使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信号处理算法边界效应的影响,为开展径流适应性预测奠定了模型基础。(5)构建了基于径流成因规律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针对气候变化和下垫面环境演变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径流成因规律,构建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的框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使用历史径流、气象要素和下垫面特征要素,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或空间尺度下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并开展了多模型对比评价,在有效利用径流变化成因信息的同时,基于历史同期径流变化情况,实现了对模型预测结果的修正,为径流适应性预测奠定了模型基础。(6)设计并开发了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开展了集成应用研究。针对径流适应性预测需要过程化决策支撑的问题,采用“平台+内容+服务”的方式,设计了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基于综合集成平台,构建了径流预测数据库、模型方法组件库和知识图库,实现了对预测数据、预测模型和预测业务的分离管理。通过组件集成数据、模型和方法,知识图集成组件的方式,实现了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的快速搭建。通过系统的持续集成应用,开展了“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库的预测调度业务模拟仿真,实现了径流适应性预测。
章晨曦[3](2021)在《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推动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之间的紧密联系,Web应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对于每个Web应用,其后台管理系统是不可或缺的。这类系统所需求的前端功能大部分比较相似,页面结构相对固定,整体需求数量庞大,UI样式要求不高。系统功能主要为数据的展示和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的管理,本质是针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在传统的前端网页构造流程中,首先由美工设计界面原型图,然后开发者根据设计图编程生成静态网页,再编写逻辑代码生成动态网页,并且在开发的任何阶段可能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修改。因此网页的开发过程当中存在很多制约效率的问题。为了提升开发效率,自动化开发成为前端页面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后台管理系统页面的自动化构建,有利于解决此类网页开发效率低下的弊病,对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后台管理系统网页的功能和结构的固定性,以提升系统前端的开发效率为出发点,深入调研了现有网页构建工具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自动构建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基于React框架开发系统前端,并采用Ant Design Pro脚手架搭建后台管理控制台,构建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其次以组件化的开发方式,分析整理后台管理系统的通用功能,运用ECharts图表库和Ant Design UI组件样式库开发成低耦合、可复用、能交互的前端组件库。设计实现组件的拖拽、缩放、增删功能,基于响应式的流式网格布局,使组件能够在页面上灵活排列,从而生成个性化的页面布局。并且系统还具有导航路由和访问权限的自动配置、组件可视化动态编辑、后端数据接口绑定和交互、数据操作项设置、配置数据自动生成和保存、跨设备响应等功能。本系统能够以可视化的操作方式,结合自动化的开发流程,构建出满足功能需求的后台管理页面。系统屏蔽了 Web网页代码编写的细节,致力于前端开发的简化,提高效率,缩减成本,有利于应对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后台管理页面需求。
奚楠[4](2021)在《基于知识地图的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资料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近代数以千计的科技社团留存了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文集、日记、书信、回忆录等数量可观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收集、整理,进而数字化,建立中国近代科学社团资料数据库,不仅学界、科协界等有关人员有着直接的需要,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社会文化成果。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特征的新的信息技术时代,传统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如何更高效地管理社团资料数据、实现社团资料数字化、可视化、知识化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中国近现代科技社团资料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势在必行,其目的不仅仅是科技社团基本信息、社团相关工作、相关史料文献等数据的简单组织和罗列,更在于揭示中国近现代科技社团研究领域的知识内容和资源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具有知识内容性、层次关联性的知识体系,为中国科协的“智慧科协”建设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来源。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对知识地图构建方法和存储方式进行了研究,二是对构建应用系统的前端和后端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系统采用了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同时系统的前端采用了基于React的组件化开发思想,有效提升了开发效率。论文最终设计并实现基于知识地图构建的近代科技社团资料数据库和基于近现代科技社团资料数据库构建的应用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对近代科技社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彭玉婷[5](2021)在《基于模型的多源异构数据自适应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各应用领域产生了大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统一整合和处理,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引起了学术界的大量关注与研究。数据可视化将数据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可视化元素直观展示,是数据处理与分析流程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多源异构数据可视化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可视化流程中的组件生成技术和基于可视化组件的大屏构建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实现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组件可重构生成技术。根据可视化组件的生成原理,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可视化界面配置快速生成组件的方法。首先,本文分析了传统组件库生成组件的流程与存在的缺点。接着,本文提出一种组件快速生成框架,并构建了基于Echarts的图表模板,以模型化的方式生成组件。最后,引入可重构的概念,实现组件可重构配置。实验结果证明,本框架集成的可重构的组件模板达36例,在集成组件的种类和数量上优于大部分同类工具,且框架具有可扩展的特点。此外,与主流组件库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方法构建的组件在性能上具有更短的初始化时间和更高的动画帧率。(2)实现了一种基于页面自适应的大屏敏捷构建技术。针对可视化大屏构建流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组件动态构建自适应大屏的方法。首先,本文对比了主流的大屏构建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基于商业智能工具构建大屏的灵活性。接着,在研究大屏动态构建的机制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化组件的大屏敏捷构建框架,并设计了三种大屏页面的自适应方案,以实现可视化结果的自适应展现。最后,开发了构建敏捷大屏的通用工具。测试结果显示,基于本工具构建的大屏,在功能上具有较好的易用性与交互性,在性能上也表现良好,满足实际应用的可视化需求。(3)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可视化的案例研究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本文面向多源异构数据可视化的需求,使用开发的工具,快速搭建联合作战电磁态势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实现对复杂多源的电磁态势关键指标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展示与分析。案例实现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的组件快速生成方法和大屏敏捷构建方法可以面向多样的可视化需求,快速构建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不同领域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外,本文提出的大屏敏捷构建工具已在实际项目中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谷艾[6](2021)在《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未来制造模式正朝着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之涌现出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理念正在工业制造领域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其中,建立基于复杂分布式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提升先进装备制造过程的柔性、透明性、资源利用率等,满足产品个性化快速定制和智能化安全生产,正成为新一代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CPS的不断发展,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传统的安全评估分析方法与防护机制已经不再适用于日益复杂的CPS安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CPS存在的安全问题,从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角度进行了分析,之后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的概念评估标准进行了阐述,对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将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相结合形成安全一体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故障树与攻击树相结合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型号的信息物理数控装置进行了硬件的功能安全评估。针对CPS的功能安全保障,本文采用不同的瞬时容错控制技术保障CPS不同层次的功能安全。区块链的数据和交易的内容在传输与存储的过程中被加密,能够保护CPS数据的安全。而不可篡改和可回溯性等特性,可以在保护CPS的数据安全的同时为CPS的故障诊断机制提供可靠的历史数据集。区块链由于有多备份账本,能够增加CPS系统的可用性。这些特性都十分契合CPS安全防护机制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的第五章第六章将区块链技术及智能合约技术应用到CPS安全的防护机制中,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两种技术应用于CPS安全防护中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从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角度对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的概念、安全周期、评估标准等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之后分析了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异同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提出了两种安全一体化的综合分析与评估方法。(2)针对CPS的安全问题,制定了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流程,提出了基于扩展故障树与攻击树相结合的评估模型,介绍了扩展故障树的构造流程及数学模型,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攻击树模型与功能安全评估的故障树模型结合在一起,作为影响功能安全的一个顶事件,增加了CPS物理设备硬件功能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在某特定型号的数控设备上验证了基于上述模型的CPS硬件功能安全评估的完整过程,为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功能安全相关系统在执行安全功能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满足CPS对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要求,本文以信息物理数控系统的安全报警系统为例,对安全功能相互独立与不独立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之后得到了安全报警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3)从CPS的整体结构出发,研究不同层次的瞬时故障发生时,如何通过容错控制技术来保障系统的功能安全。对基础层级,提出了基于Petri网的故障检测算法。针对集成层级,提出了基于性能和功能两方面的瞬时故障容错控制方法。建立了小型智能产线的符号有向图(SDG)模型,并结合后面章节的研究内容,对故障节点进行了故障溯源的分析。(4)结合CPS的分布式分层结构,介绍了CPS的基础层级和集成层级两个层区块的具体构造。针对基础层级的设备之间的通信,设计了通信区块及其详细的通信过程,提出了一种带有时钟的安全阈值传输机制,使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都得到了保障。最后,在第4章介绍的小型智能产线上,验证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CPS安全防护机制的合理性,在保障数据与通信安全的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满足CPS系统的实时性与可扩展性的需求。(5)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安全的信息物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从软件开发阶段开始,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基于功能安全的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针对可配置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文化算法的程序优先级分配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可以有效的保证可配置的组件资源能够满足CPS的安全需求。之后,构建了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组件知识库,并且通过Protégé软件对安全组件的本体进行了描述。(6)设计了基于智能合约的安全组件共享策略,在实现动态和灵活的身份管理的同时,避免了传统的访问控制策略所带来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且降低了经济成本,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姚文姣[7](2021)在《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化数控系统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多功能化需求愈发凸显。传统数控系统产品及其开发理念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依赖于制造商,且难以灵活适应变化的应用需求。具有开放性和可重构性结构的数控系统的出现使数控领域进入了新的研究发展阶段。人机界面是用户与数控系统的通信渠道,界面实现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系统工作成果的优劣。优秀人机界面的研究与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我国研发出更高品质的制造装备。本文在对数控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可重构数控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机界面的功能需求,确定了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实现方案。借鉴了日本OSEC、欧洲OSACA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数控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保证各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对人机界面模块进行单独开发,通过接口实现模块间通信。探讨分析人机界面的可重构目标,结合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分析界面功能结构及需求,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技术和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行为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创建界面模型,描述界面的结构、功能需求和交互行为,为模块化、组件化提供支持。基于可重构性、可扩展性的目标,结合软件开发的理念,本文采用COM(Common Object Model)技术开发人机界面组件,在COM规范下定义标准化组件接口,实现模块间的互操作,使得人机界面具有功能可扩展性、可重构性等特点,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无需了解内部结构,只需按照系统规范进行简单的程序开发即可实现界面的扩展定制。在μC/GUI界面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完成了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通过测试验证,证明本文开发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具有较好程度的可行性。
桂欢[8](2021)在《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当代企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土壤。而随着企业数字化趋势愈演愈烈,丰富多变的个性化商城应用被企业所需要。因而快速开发出丰富多变、个性化的商城应用,就成为了目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的重要诉求。企业商城应用往往需要支持商品展示、金额计算、付款购买、注册抽奖等功能,实现它则需要进行多种框架和技术的组合,技术难度大、复杂性高且代码庞杂。在面临敏捷快速的开发场景时,可迁移度几乎为零,需要技术人员重复开发,成本骤然增大。适应能力低、开发繁琐、代码量大、技术门槛高成为掣肘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以高效、快速、低代码量、低门槛、强拓展性的方式来设计、生产、部署个性化互联网商城应用成为了核心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可视化、组件化、流水线模式的思想,以微信中的企业购物商城网页应用为切入点,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采用可视化拖拽编辑的操作方式,自动化构建商城应用,以解决以往企业商城上云开发中开发量过高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视化业务组件的研究与实现,二是可视化编辑器的研究与实现,三是自动化编排流水线的研究与实现。本论文基于React组件化理念、Flex浮动布局等思想、方案和技术,先详细介绍了可视化编辑器的组件设计,然后阐述了自定义语法模型。之后详细介绍了可视化编辑器,解释了画布拖拽、组件的属性和事件设置、组件和全局数据的联动、组件间通信交互等功能的具体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自动化编排流水线的设计,解释了如何从中间态的结构化产物中转换成一个可以运行的前端应用产物。本论文最终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微商城可视化生成平台,支持用户可视化编辑页面并生成前端应用,对平台生成应用的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对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樊鼎威[9](2021)在《基于TypeScript的前端MVVM框架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框架是前端开发的重要工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款合适的框架可以降低耦合,提高工作效率。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前端框架,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前端应用。该框架的运行核心以组件机制作为基础,采用MVVM双向绑定模型,用户可使用TypeScript语言进行开发并进行静态类型检查。框架提供了组件视图层的实现、视图模型层以及模型层的实现架构。视图层提供了组件模板开发、编译和渲染功能。开发过程采用标签语法编写组件模板;编译过程将模板首先转换成抽象语法树,进行静态优化后生成渲染函数;渲染过程使用了虚拟节点技术,利用比较算法,减少了传统方式直接操作DOM造成的性能损耗。视图模型层的实现中使用Proxy API实现响应式数据,在模型层更新时触发视图层的更新。在模型层中实现一个组件中数据的结构以及内置的数据埋点与上报功能,并介绍了一种基于Kmeans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的算法。框架还实现了三个辅助模块:路由管理模块监听并管理路由跳转,数据管理模块将应用的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网络请求模块管理前后台之间的网络请求。此外,本框架在运行期间提供了对XSS和CSRF等常见网络漏洞的防护,保证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为了表明框架的实用性,本文基于此框架开发了电子书阅读器应用。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框架的优势,对内部使用的基础组件进行封装,采用双向绑定机制维护视图层和模型层的交互,使用路由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网络请求模块分别管理应用的路由、数据和接口,实现了一套功能完备的应用。最后对电子书阅读器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并以一个简单应用为例对市面上的框架以及本框架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各项测试数据证明使用这套框架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使用体验,基于此框架可以构建低耦合、高可用的应用程序。
李翔[10](2021)在《支持复合条件查询的位置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位置信息检索系统能够对空间中地理实体的空间几何拓扑信息和实体的属性信息等进行特定数据分析、处理和结果反馈。现有的位置信息检索系统普遍缺乏进行多个复合条件查询的能力。现有系统通常采用单一数据源作为空间查询基础,数据丰富度不足以支撑复合条件查询。此外,空间数据复杂的时空特性、多维性和海量数据等特点,增加了系统开发和维护难度,使得复合条件查询往往只应用于特定领域以减少系统复杂度。更主要的,复合条件查询涉及大量复杂的空间计算,当复合条件和空间数据量增多时,现有空间索引无法从全局视角对查询进行优化,导致系统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研究一种性能优异且能够满足广泛查询需求的支持复合条件查询的位置信息检索系统是必要的。本文的主要设计与实现工作如下:(1)本文设计出一种能够满足多种行业需求的复合条件查询规则,使用地理实体自身的属性进行筛选,并利用与空间中其他地理实体的空间拓扑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限制。对于查询性能考虑,针对不同数据特点,灵活设置数据索引和存储方式。其次,将复合条件查询进行步骤分解,并运用动态调整机制,使后续步骤的执行策略能够根据前续结果灵活调整,以减少查询整体执行时间。特别的,空间关系计算阶段根据前续结果有三种不同的计算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空间计算的总次数,弥补了现有空间索引的不足。最后,以30万条POI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阶段的优化工作进行了性能比较,复合条件查询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2)以上述复合条件查询为核心,通过中间件和多种软件框架实现了位置信息检索系统,涵盖组件化前端、数据ETL任务及管理、复合条件查询、用户及权限管理、其他地图相关功能等。其中,针对地理数据爬取,设计并实现了 GeoThreadPool线程池,能够自动对爬取区域进行分解并能根据数据源的请求接口特点,灵活调整数据爬取的线程数量和爬取频率。最后对系统在功能及性能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功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系统设计需求。
二、一种基于组件的复杂应用系统开发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组件的复杂应用系统开发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预测方法及适应性预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径流预测 |
1.2.2 机器学习 |
1.3 存在的不足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 响应变化与支撑决策的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研究 |
2.1 响应与支撑对象分析 |
2.1.1 变化环境对径流预测的影响分析 |
2.1.2 径流预测对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撑作用分析 |
2.1.3 对象及因素归类 |
2.2 径流适应性预测机制构建 |
2.2.1 响应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机制构建 |
2.2.2 支撑决策的适应性机制构建 |
2.3 适应性机制实现技术方法构建 |
2.3.1 响应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机制技术实现 |
2.3.2 支撑决策的适应性机制技术实现 |
2.4 适应性机制图谱化集成实现方式 |
2.4.1 适应性机制实现的关键支撑平台及技术 |
2.4.2 基于知识图的径流预测图谱构建 |
2.4.3 基于预测图谱的适应性机制集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径流驱动因子挖掘研究 |
3.1 径流预测特征因子预处理 |
3.1.1 特征因子提取 |
3.1.2 特征因子缺失值处理 |
3.1.3 复杂非线性特征因子分解 |
3.1.4 特征因子清洗 |
3.2 特征因子对径流变化的驱动关系构建 |
3.2.1 特征因子滞后时段选择 |
3.2.2 驱动关系构建方式 |
3.3 基于成因贡献分析的驱动因子提取 |
3.3.1 径流成因贡献分析 |
3.3.2 关键驱动因子提取 |
3.4 径流预测样本集构建 |
3.4.1 基于统计规律的径流预测样本 |
3.4.2 基于成因规律的径流预测样本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
4.1 径流预测样本预处理 |
4.1.1 样本集划分 |
4.1.2 样本集归一化 |
4.2 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构建 |
4.2.1 支持向量回归机 |
4.2.2 梯度增强决策回归树 |
4.2.3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
4.3 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优化 |
4.3.1 模型性能评价 |
4.3.2 模型超参数优化 |
4.4 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解释 |
4.4.1 解释对象确定 |
4.4.2 解释需求分析 |
4.4.3 解释方法梳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统计规律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研究 |
5.1 基于统计规律的径流预测框架 |
5.2 径流预测实例验证与对比评价 |
5.2.1 TSDF模型中边界效应的减少 |
5.2.2 直接法与多分量法效果对比 |
5.2.3 TSDF模型的过拟合程度 |
5.2.4 不同预见期TSDF预测效果 |
5.2.5 不同分解算法及预测框架的效果 |
5.2.6 径流预测与径流回测的差距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成因规律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研究 |
6.1 基于成因规律的径流预测框架 |
6.2 径流预测实例验证与对比评价 |
6.2.1 不同驱动因子筛选阈值对比 |
6.2.2 气象与ERA5L要素的预测效果对比 |
6.2.3 降维与线性相关重构的预测效果对比 |
6.2.4 径流序列降噪对预测效果的提升 |
6.2.5 不同预见期多模型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研究与集成实现 |
7.1 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设计 |
7.2 径流预测主题知识图构建 |
7.2.1 径流预测业务主题划分 |
7.2.2 径流预测主题知识图绘制 |
7.3 径流预测模型方法组件库构建 |
7.3.1 径流预测模型方法组件化 |
7.3.2 径流预测组件定制 |
7.4 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构建 |
7.4.1 预测图谱与组件耦合集成 |
7.4.2 径流预测图谱集成运行 |
7.5 径流适应性预测系统应用 |
7.5.1 径流预测数据集管理 |
7.5.2 径流驱动因子挖掘 |
7.5.3 径流预测模型构建 |
7.5.4 径流预测结果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建模工具、程序及模型性能评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
2.1 Web前端框架React介绍 |
2.1.1 虚拟DOM |
2.1.2 React组件化 |
2.1.3 单向数据流 |
2.2 MVC模式介绍 |
2.2.1 MVC模式的结构 |
2.2.2 MVC模式的优点 |
2.3 UI组件框架介绍 |
2.3.1 Ant Design |
2.3.2 Ant Design Pro脚手架 |
2.3.3 ECharts |
2.4 Spring Boot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架构及功能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3.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1 用户角色划分 |
3.4.2 页面编辑模块设计 |
3.4.3 组件库模块设计 |
3.4.4 组件编辑模块设计 |
3.4.5 配置数据操作模块设计 |
3.4.6 项目打包下载模块设计 |
3.4.7 后端功能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可视化页面构建系统的实现 |
4.1 页面编辑模块实现 |
4.1.1 系统页面整体布局实现 |
4.1.2 导航菜单以及访问权限的可视化配置实现 |
4.1.3 页面组件拖拽增删功能实现 |
4.1.4 响应式布局实现 |
4.2 组件库模块实现 |
4.2.1 ECharts图表组件实现 |
4.2.2 Ant Design UI组件实现 |
4.2.3 封装AJAX请求实现 |
4.3 组件编辑模块实现 |
4.3.1 组件样式配置及接口参数配置实现 |
4.3.2 组件显示数据配置及操作数据配置实现 |
4.3.3 组件编辑模块应用实现示例 |
4.4 配置数据操作模块实现 |
4.4.1 浏览器本地实时保存和读取实现 |
4.4.2 数据库持久化储存和读取实现 |
4.5 项目打包下载模块实现 |
4.6 后端功能模块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优化 |
5.1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及分析 |
5.2 系统单元测试及跨设备响应测试 |
5.2.1 单元测试 |
5.2.2 跨设备响应测试 |
5.3 系统性能优化 |
5.3.1 打包文件优化 |
5.3.2 系统代码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知识地图的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资料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知识地图 |
2.1.1 知识地图的概念 |
2.1.2 知识地图的类型 |
2.1.3 知识地图的构建技术 |
2.1.4 知识地图的应用 |
2.2 本体 |
2.2.1 本体的定义 |
2.2.2 本体的构建方法 |
2.2.3 本体的构建工具 |
2.2.4 可视化表达 |
2.3 Web前端组件化思想 |
2.4 React相关技术 |
2.4.1 React生命周期 |
2.4.2 虚拟DOM |
2.4.3 React组件间通讯 |
2.4.4 React-Router |
2.4.5 Antd |
2.5 D3 |
2.6 组件管理工具 |
2.6.1 Git |
2.6.2 Webpack |
2.6.3 NPM |
2.7 SSH框架 |
2.8 REST框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科技社团本体知识地图的构建分析 |
3.1 近代科技社团本体知识地图的构建原则 |
3.1.1 资料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
3.1.2 本体概念集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
3.2 近代科技社团资料的文本因素分析 |
3.3 近代科技社团本体知识地图的构建思路 |
3.4 近代科技社团本体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 |
3.4.1 确定知识地图的目标 |
3.4.2 近代科技社团资料本体的构建方法 |
3.4.3 近代科技社团资料本体的构建工具 |
3.4.4 基于本体技术的近代科技社团知识地图建模 |
3.4.5 本体知识地图的可视化 |
3.4.6 知识地图的存储方式 |
3.4.7 基于知识地图的推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科技社团本体知识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
4.1 近代科技社团的本体设计 |
4.2 近代科技社团本体知识地图的完成 |
4.2.1 本体实例化 |
4.2.2 本体知识地图的简单可视化 |
4.2.3 本体知识地图的存储 |
4.2.4 基于近代科技社团知识地图的推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科技社团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5.1 REST框架需求分析 |
5.2 近代科技社团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5.3 应用系统的概要设计 |
5.3.1 近代科技社团应用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
5.3.2 近代科技社团应用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科技社团应用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1 REST框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2 前端基础组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2.1 页面布局组件 |
6.2.2 网络请求组件 |
6.2.3 路由映射组件 |
6.3 前端业务组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1 社团管理组件 |
6.3.2 人物管理组件 |
6.3.3 用户管理组件 |
6.3.4 资料审核组件 |
6.3.5 搜索组件 |
6.4 后端相关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4.1 通用功能 |
6.4.2 核心业务功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科技社团应用系统的测试及验证 |
7.1 测试目标及环境 |
7.1.1 测试目标 |
7.1.2 测试环境 |
7.2 应用系统功能性测试 |
7.2.1 基础组件相关功能测试 |
7.2.2 官网相关业务组件功能测试 |
7.2.3 后台管理系统业务组件功能测试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模型的多源异构数据自适应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源异构数据可视化及其关键技术概述 |
2.1 多源异构数据可视化相关理论 |
2.2 数据采集技术 |
2.3 数据处理技术 |
2.4 异构数据整合技术 |
2.5 组件生成技术 |
2.6 大屏展现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型的组件可重构生成技术研究 |
3.1 组件生成原理 |
3.2 传统组件库的研究 |
3.2.1 基于矢量绘制的组件库 |
3.2.2 基于像素渲染的组件库 |
3.2.3 不同组件库的对比分析 |
3.3 基于模型的组件可重构生成技术 |
3.3.1 总体流程 |
3.3.2 组件快速生成框架 |
3.3.3 模型构建 |
3.3.4 组件可重构实现 |
3.3.5 扩展组件库方案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扩展组件库实验结果 |
3.4.2 组件库的功能测试 |
3.4.3 组件库的性能测试 |
3.4.4 与同类组件库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页面自适应的大屏敏捷构建技术研究 |
4.1 传统大屏构建方式 |
4.1.1 基于前端技术构建大屏 |
4.1.2 基于BI报表动态构建大屏 |
4.1.3 分析小结 |
4.2 基于页面自适应的大屏敏捷构建技术 |
4.2.1 敏捷构建系统总体设计 |
4.2.2 大屏动态构建 |
4.2.3 自适应策略 |
4.2.4 大屏管理机制 |
4.2.5 大屏交互 |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功能测试 |
4.3.2 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可视化案例展示 |
5.1 案例需求分析 |
5.1.1 电磁设备可视化 |
5.1.2 电磁行动可视化 |
5.1.3 电磁态势四域分布可视化 |
5.2 电磁态势数据处理 |
5.3 电磁态势可视化分析场景实现 |
5.3.1 电磁数据查询集合 |
5.3.2 组件设计与生成 |
5.3.3 可视化分析场景实现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 |
2.1 引言 |
2.2 信息物理系统的功能安全 |
2.2.1 安全生命周期与功能安全管理 |
2.2.2 功能安全评估 |
2.2.3 安全完整性等级与失效概率 |
2.2.4 安全完整性等级确定原理 |
2.2.5 平均失效时间、平均恢复时间、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
2.3 信息物理系统的信息安全 |
2.3.1 信息物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定义 |
2.3.2 信息安全等级 |
2.4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
2.4.1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相同点 |
2.4.2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不同点 |
2.4.3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系统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综合评估与分析 |
3.1 信息物理系统的功能安全评估分析 |
3.1.1 功能安全指标及要素 |
3.1.2 信息物理系统硬件功能安全评估 |
3.2 信息物理系统的信息安全评估分析 |
3.2.1 信息物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需求与目标 |
3.2.2 信息物理系统相关信息安全标准 |
3.2.3 基于攻击树的信息物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
3.3 信息物理系统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综合评估方法 |
3.3.1 基于失效模式、影响及诊断分析的信息物理数控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
3.3.2 信息物理数控系统的硬件安全完整性评估方法 |
3.4 安全功能的SIL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容错控制技术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功能安全保障 |
4.1 引言 |
4.2 基于瞬时容错控制技术的信息物理系统功能安全保障 |
4.2.1 容错控制技术 |
4.2.2 基础层级的瞬时故障容错控制 |
4.2.3 集成层级的瞬时故障容错控制技术 |
4.3 基于符号有向图的信息物理系统故障溯源方法 |
4.3.1 基于SDG的故障溯源原理 |
4.3.2 基于SDG的故障溯源方法 |
4.3.3 测试与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物理系统安全防护机制 |
5.1 区块链技术 |
5.1.1 区块链的概念及结构 |
5.1.2 区块链的工作原理 |
5.2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物理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防护机制 |
5.2.1 基础层级的区块链设计 |
5.2.2 集成层级的区块链设计 |
5.3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产线安全技术 |
5.3.1 智能产线的安全问题描述 |
5.3.2 测试与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信息物理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
6.1 引言 |
6.2 智能合约技术 |
6.3 基于功能安全的信息物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 |
6.3.1 安全组件知识库的构建 |
6.3.2 基于智能合约的安全组件共享策略详细设计 |
6.3.3 基于智能合约的安全组件共享机制主要流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重构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方案 |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及选型 |
2.2 人机界面开发环境 |
2.3 硬件结构 |
2.3.1 ARM概述及其特点 |
2.3.2 S3C2410处理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1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模式 |
3.2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3 μC/OS-II和μC/GUI的移植 |
3.3.1 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 |
3.3.2 μC/GUI移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建模 |
4.1 概述 |
4.2 模块划分及功能需求分析 |
4.3 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对象行为模型相结合的模型 |
4.3.1 静态结构模型 |
4.3.2 动态对象行为模型 |
4.4 界面模型的构建 |
4.4.1 基于功能划分的静态模型 |
4.4.2 静态结构模型 |
4.4.3 动态行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实现 |
5.1 COM组件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5.2 基于COM技术的人机界面组件的设计 |
5.3 组件在系统环境中的运行 |
5.4 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 |
5.4.1 界面外观及框架设计 |
5.4.2 按键消息处理机制 |
5.4.3 界面闪烁问题的解决 |
5.4.4 界面实现 |
5.5 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前端快速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SPA |
2.1.2 Web组件化代码开发 |
2.1.3 Web页面可视化编辑 |
2.2 REACT相关技术 |
2.2.1 React原理及生命周期 |
2.2.2 React-Grid-Layout |
2.2.3 Antd |
2.2.4 React-Router |
2.2.5 Dva |
2.2.6 UmiJs |
2.3 前端构建相关研究和技术 |
2.3.1 NPM |
2.3.2 Webpack |
2.4 语法设计相关研究和技术 |
2.4.1 AST抽象语法树 |
2.4.2 Babel原理及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
3.1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概述 |
3.2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需求分析 |
3.2.1 功能性需求 |
3.2.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概要设计 |
3.3.1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
3.3.2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组件设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1 组件描述规范设计 |
4.1.2 组件翻译器 |
4.2 可视化编辑器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可视化编辑器模块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组件入料 |
4.2.3 画布编辑 |
4.2.4 组件管理 |
4.2.5 页面管理 |
4.2.6 应用管理 |
4.3 自动编排构建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总体设计 |
4.3.2 工程建模 |
4.3.3 配置翻译 |
4.3.4 文件写入 |
4.3.5 工程打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的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目标 |
5.2 基础功能测试 |
5.2.1 组件语法翻译器功能测试 |
5.2.2 可视化编辑器功能测试 |
5.2.3 构建功能测试 |
5.3 业务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4.1 构建速度测试 |
5.4.2 加载速度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TypeScript的前端MVVM框架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键概念与技术原理 |
2.1 现代浏览器基础技术 |
2.1.1 HTML |
2.1.2 CSS |
2.1.3 JavaScript |
2.2 TypeScript |
2.3 AST抽象语法树 |
2.4 MVC架构与MVVM架构 |
2.5 现代浏览器的工作原理 |
2.5.1 渲染引擎 |
2.5.2 JavaScript解释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框架核心机制 |
3.1 系统设计 |
3.2 组件机制 |
3.3 视图层的实现 |
3.3.1 模板开发 |
3.3.2 模板编译 |
3.3.3 模板的渲染 |
3.3.4 事件委托机制 |
3.4 视图模型层的实现 |
3.4.1 Proxy API简介 |
3.4.2 响应式对象的实现 |
3.4.3 双向绑定的实现 |
3.5 模型层的实现 |
3.5.1 模型层内容 |
3.5.2 用户行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框架辅助模块设计 |
4.1 路由管理模块 |
4.1.1 单页应用 |
4.1.2 单页应用路由的实现原理 |
4.1.3 单页应用路由的使用方法 |
4.2 数据管理模块 |
4.2.1 组件之间的通信机制 |
4.2.2 集中式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 |
4.2.3 应用数据状态持久化 |
4.3 网络管理模块 |
4.3.1 框架封装的Request请求函数 |
4.3.2 基于TypeScript静态类型能力定义的接口定义管理方案 |
4.4 安全优化 |
4.4.1 XSS漏洞防护策略 |
4.4.2 CSRF漏洞防护策略 |
4.4.3 强制使用HTTPS的安全策略 |
4.5 应用打包 |
4.5.1 Webpack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4.5.2 具体打包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书阅读器的实现 |
5.1 需求背景 |
5.2 电子书阅读器管理后台 |
5.2.1 系统架构设计 |
5.2.2 数据层实现 |
5.2.3 中间层实现 |
5.2.4 应用层实现 |
5.3 电子书阅读器用户端 |
5.3.1 系统架构设计 |
5.3.2 数据层实现 |
5.3.3 中间层实现 |
5.3.4 应用层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功能测试 |
6.1 电子书阅读器管理后台测试 |
6.1.1 功能点测试 |
6.1.2 性能测试 |
6.2 电子书阅读器用户端应用测试 |
6.2.1 功能点测试 |
6.2.2 性能测试 |
6.3 同其它框架的性能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支持复合条件查询的位置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技术 |
2.1 地理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 |
2.1.1 位置信息检索方向相关行业应用现状 |
2.1.2 GIS查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 中间件及软件框架技术 |
2.2.1 Kafka消息中间件 |
2.2.2 SpringBoot |
2.2.3 React |
2.3 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 |
2.3.1 PostGIS |
2.3.2 PostgreSQL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位置信息检索系统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 |
3.1 需求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数据管理功能 |
3.2.2 复合条件查询功能 |
3.2.3 用户及权限管理功能 |
3.2.4 地图相关功能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可扩展性 |
3.3.2 低响应时间 |
3.3.3 性能检测 |
3.4 系统概要设计 |
3.4.1 复合条件查询规则设计 |
3.4.2 系统总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位置信息检索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可视化层的组件化设计与实现 |
4.1.1 用户及权限模块组件实现 |
4.1.2 复合条件查询模块组件实现 |
4.1.3 其他地图相关模块组件实现 |
4.2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整体设计 |
4.2.2 数据爬取中算法设计与实现 |
4.2.3 数据调度及中间件实现 |
4.3 复合条件查询模块的实现与优化 |
4.3.1 数据库设计 |
4.3.2 模块整体设计与实现 |
4.3.3 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查询的模式选择 |
4.4 其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1 其他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目标及环境 |
5.1.1 测试目标 |
5.1.2 测试环境与测试准备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前端的组件化实现展示 |
5.2.2 用户及权限功能测试 |
5.2.3 复杂条件查询功能测试 |
5.2.4 地图相关模块测试 |
5.2.5 数据管理模块测试 |
5.3 非功能性测试 |
5.3.1 性能检测与访问统计 |
5.3.2 非功能性模块测试 |
5.3.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种基于组件的复杂应用系统开发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预测方法及适应性预测机制研究[D]. 左岗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组件化的后台管理页面可视化构建系统设计与实现[D]. 章晨曦.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知识地图的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资料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奚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基于模型的多源异构数据自适应可视化技术研究[D]. 彭玉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D]. 谷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
- [7]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D]. 姚文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
- [8]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桂欢.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基于TypeScript的前端MVVM框架的设计与研究[D]. 樊鼎威.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支持复合条件查询的位置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翔.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