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的建设是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基础,其建设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政工程包含的种类很多,比如说给排水工程、燃气工程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地下管线的铺设,一旦地下管线发生破裂,将严重的影响这些工程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针对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从而保证工程实际功效的充分发挥,减少其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以及生产中的需求,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项目,而地下管线的铺设工作则是保证电力、热能、燃气以及水资源的合理运输,提升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对地下管线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提升相关工程的工作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
1、市政建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方法
1.1 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是最基础的技术,这是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项技术,可以使地下管道的保护更加完善,并尽可能地消除管道的使用的安全隐患,使地下管线应用效率增强。采用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地下管线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并针对具体施工项目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采用压顶法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有效防止地下管线破坏,延长使用寿命。首先,在开挖过程中,如果管道直径较大,则需要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加固管道,防止管道位移,否则就会给后续的施工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可以使用混凝土材料将管道固定,得到适当的保护。其次,在沟槽开挖过程中,如果管道直径较小,则可采用沟盖方式保护管道。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直径与实际解决方案的偏差,从而有效保证管道施工安全。
1.2 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在市政建设工程中,地下管线比较复杂,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工作思路。如有必要,可采用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使管道施工更可靠。采用该技术进行工作时,必须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结合管道施工的具体操作,从而对管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保护:①当管道直径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地基,并将地基与管道直径相结合,以保证埋深和地基深度的一致性,避免管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②要充分考虑管道周围土壤的地质条件,使用恰当的浇注方法固定深埋管道。同时,这也可以保护管道周围的土壤,防止土壤松动;③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采用特定的施工方案。例如,可以在地下管道的相关位置布置一定数量的注浆孔,注浆孔应与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浆液影响到管道;④为了更好地完成注浆工作,相关人员应该从外到内依次进行注浆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泥浆沿管道方向流动,从而增加注浆的效率,使管道加固更加完美;⑤注浆加固范围要合理确定。如果管道周围的土壤条件不是很稳定,就必须适当扩大灌浆范围,并加强管道周围的所有土壤;⑥应该必须注意浆液配比,必须以一对一的比例混合水和灰,并充分混合以确保浆液的质量,使地下管道更加稳定。
1.3 管道安装技术
在管道安装的早期阶段,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检查沟槽的土质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确保沟槽质量,保证沟槽底部清洁,沟槽尺寸符合施工要求,土壤无扰动,管道才能正常开展安装工作。在下放管道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检查管道和管道部件的质量。在运输管道时,施工人员需要保护管道以防止管道损坏。当下管时要充分保护起升平衡和稳定性,管道的安装工作应该缓慢谨慎地进行,以保证管道不会破损或变形,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
2、城市管线建设管理对策研究
2.1 摸清管网现状,科学编制规划
规划是城市构建的根本与引导,不但作用到项目当中,更是与城市的迁移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管线规划编制要求和都市的发展联系起来。在规划初期,应该运用处理城市地下管线网络矛盾的手段,譬如,城市雨水绝大多数都是借助雨水管线排入到附近河流的,这就使城市不具备良好的雨水渗透性能。而日本东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成果,可参考其手段,在道路表面使用新型透水材质增添路表面雨水渗入地底的数量,降低雨水管线的排水量[3]。
2.2提高设计水平,加强施工管理,完善施工措施
市政道路和公路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要使地上车辆的顺畅通行得到保障,还应该使地下管线的顺畅通行得到保障。只有地下管线建设完成后可以确保整个项目全部都完成,甚至可以说地下管线网络项目是市政道路项目的重心与重点。在作业过程中要求有关的监理机构将自己的职责落实到位,不能仅仅重视审批工作,忽略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譬如,在进行雨污分流施工时,应该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假分流的问题,雨水和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排入到雨水管线或河道中,并且在污水管线中排入生活污水,之后进入至污水处理体系之内,管理机构要求开展严格的合格准入指标,不符合标准的污水严禁排入到体系当中。要求改善防灾应急体系,未雨绸缪。作业时还要求考虑配置管道,落实实时的检测管理体系。譬如,配置天然气等管线的泄露警报体系,一旦管线中的压力发生转变或检测到有气体泄漏,能借助监控体制马上找到泄漏点的具体位置,利用群众力量,有序地进行紧急疏通,还应该调遣专业技术人员,展开抢修工作,避免出现险情。还要求提升地面渗漏的总面积,以此来降低城市管线的排水压力。因为很多城市的地面硬化比例非常高,包含人行道在内的都是使用花岗石等不渗水的材质,虽然美观,但其自身的渗水比例可以说是为0。因此就需要推广应用透水混凝土材质来进行有关的作业设计规划工作,透水砖应该进行细沙连砂石的铺设施工,进而使人行道渗水比重得到优化。局部区域的基础浇筑应该选择混凝土,这就和“渗水”要求存在矛盾。为了能提升砖稳固性,就可以在铺设细沙层的过程中,加入比例合理的水泥。
2.3 规范验收程序,提升管理效率
验收的内容除了有安全质量外,还包含有竣工量测等管线项目数据信息,验收时要求保障材料信息的准确与稳定。经验符合相关标准后转交给建设、电力企业、通讯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其余的管线管理单位与机构展开控制管理,并将检验的数据等信息放入地下管道体系中进行统筹控制管理。之后的控制工作要求交由政府指派对应的单位负责,负责机构要求确立管线作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责任人;控制管线网络的正常运作;管理管线数据库体系;管理地下管线网络的检测警报体系;一旦出现有问题或有安全隐患,要求及时地指派相关的作业人员前往修理;明确管线的接入计划,没有经过允许、批准的管线禁止接入到已有的管线网络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工作的实施极为重要,该项工作的实施,不仅给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在推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地下管线施工具有极强的复杂性,施工期间常常遇到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极有可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该项工作的实施,做好考察工作,从而确保地下管线施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贺猛.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21):94-95.
[2]许峰.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5):23-24.
[3]刘克会.地下管线的隐患分析与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17(09):25-27.
论文作者:王小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管线论文; 管道论文; 地下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沟槽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