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马贺彦

关于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马贺彦

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35

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环境,施工期间做好安全管理是一项重点。本文首先指出道路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然后分析了当前安全管理中的不足,最后阐述了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道路工程的工期长、工序复杂,而且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成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项目增多,加强管理工作才能促进施工顺利进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实际调查发现,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以改进。

1.道路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1.1 环境因素

道路工程施工环境比较恶劣,除市政道路以外,大多位于城市周边,受到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的影响明显,例如狂风、暴雨、泥石流等。此外,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层复杂,如果勘察工作不到位,就难以掌握地质、岩土、水文条件,盲目施工会增加安全风险。

1.2 管理因素

一方面是施工人员,道路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对于技术工艺水平的要求高。而目前我国施工人员多是由农民工组成,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施工期间容易出现违章操作、违反指挥等现象,从而诱发安全事故[1]。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现场施工应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安全防护。但在实际作业中,往往将管理重点放在了进度、成本上,忽视了安全防护工作,尤其是机械设备和电力的使用不当,从而诱发安全事故。

1.3 设备因素

材料和设备是道路施工的基础,性能质量不合格也会增加安全风险。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测试验,不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用于施工中就会降低工程质量,甚至诱发塌陷、沉降等事故。设备选型不当或保养不当,就可能带病运行,不仅降低作业效率,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

2.当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不足

2.1 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是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但关注点往往放在成本和进度上,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在这种思想下,管理人员的工作浮于表面,针对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难以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在员工培训上,不仅培训机构不健全,而且培训内容不完善,施工人员不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此外,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在安全生产资金上的投入不足,会影响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措施的执行,形成安全事故风险[2]。

2.2 资金投入不足

安全资金的使用,要遵循专款专用、全程监督的原则,主要用于施工路段、危险地段或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例如深基坑、高边坡、跨线施工等。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活动难以落实,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滞后,如没有在基坑或边坡周围设置安全标识,施工人员缺少防护设施等。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动力,针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处理,施工团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3 管理体系缺失

建筑行业采用项目管理模式之后,管理结构、施工团队、技术方法均有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3]。制度体系是施工管理的指导,体系缺失会导致管理工作盲目开展,施工人员不重视安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混乱,难以落实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制度,甚至擅自更改施工方案,进而引起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机制是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安全生产的评价标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首先要分析道路施工特点,科学组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措施,确保覆盖施工全程,尤其是关键部位、细节工序。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的制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能配合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其次,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职责,针对现场施工进行动态监督,推进安全生产。最后要制定激励机制,采用绩效考核的形式,针对优秀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针对懈怠工作的员工进行惩罚,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3.2 加大安全费用投入

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安全生产费用的重要性,是防范安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人员安全的必要措施,应该合理合规投入资金,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下功夫,保证每一笔支出用在实处,例如购买防护设备、安全生产宣传、制作安全标识和警示牌等,形成完整的记录[4]。对于项目管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心,资金使用遵循专款专用、违者必究的原则,加强监督工作,实现投入、使用、统计、监管的规范化,真正发挥出安全生产资金的功能作用。

3.3 及时更新技术设备

为了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技术设备的更新力度,推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机械设备,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四新技术的应用为例,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接受能力,落实文明施工,严格持证上岗。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上,应该加强采购环节监管,从根源上避免存在质量缺陷。对于采购人员而言,要根据施工需求制定材料设备购备单,选择信誉高、实力强的商家,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材料进场时及时开展试验检测,设备进场时进行性能调试,针对不合格的产品要返厂处理,坚决不能用于施工中。另外,随着施工方案的进行,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不定时检测,注重机械的保养维护,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3.4 落实人员管理培训

人员是道路工程施工的落脚点,要想实现安全管理目标,首先应该从人员入手,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施工企业在准备阶段,要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然后按照规范要求组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责权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追究个人责任[5]。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依据,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方面学习施工规范、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工程事故案例,明确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能积极识别并有效防范,例如高空作业时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特殊作业时要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

3.5 落实岗位责任制

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4.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环境、管理、设备三个方面。分析可知,目前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集中在安全意识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系缺失。对此,应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安全费用投入、及时更新技术设备、落实人员管理培训,推动道路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靖.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的几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1):24-24.

[2]吕涛.论当前时期下标准化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7,(14):112-113.

[3]于东霞.我国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120-120.

[4]杨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32):92-93.

[5]唐志伟.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4):200-200,201.

论文作者:马贺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关于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论文_马贺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