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党委党校 831400)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片区乡镇监察办公室的挂牌成立给乡镇纪检监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有效发挥乡镇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就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乡镇监察办公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纪检监察员本领恐慌,业务不精,能力不强。
具体问题表现:1.对纪检监察工作相关政策理论掌握不深不透;2.对案件查办(审查调查)程序和方法不掌握;3.对案件查办(审查调查)存在畏难情绪;4.主动发现问题、精准发现问题能力不强。
存在问题的原因:1.监察体制改革伊始,各乡镇受人员编制、年龄的限制,诸如45岁以下、公务员身份,大部分都是从现有单位中符合条件人员进行选派,导致部分单位选派的人员仅仅满足了人员的年龄、身份结构特点,人员素质层次不齐。2.原从事过多年纪检工作的人员,由于身份编或者年龄的不符合,不能纳入到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造成了部分纪检干部人才的流失。3.新配备的纪检监察干部没有经过岗前任职培训,考核和筛选,尤其是执纪监督、审查调查等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给当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4.部分单位纪检监察干部,仍存在承担着非纪检监察事务性工作,没有回归主业。
(二)工作职责不清。部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由于不清楚职责,不清楚工作方法,显得无所事事,被动等线索,被动等上级纪委安排工作,甚至安排的工作不会干,应付着干,导致所在党委认为纪检监察干部很清闲,因此更多赋予了纪检监察干部党委中心工作,或者作为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身份等其它方面的职责任务,经常性出现“种了别家地,荒了自己田”,贻误了主责主业。
(三)乡镇党委领导认识偏差。个别乡镇党委把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合二为一,对上级安排的只要是涉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想当然的认为就是纪检监察办的工作,如有乡镇党委将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自查情况交给纪检部门,没有理清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关系到。甚至片面地认为,本地区纪检监察全年“零发案立案零处置”说明当地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好,政治生态优,行使公权力的干部都没有问题,而没有从深层次分析是否是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导致出现了“三零”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做实大培训提质量稳队伍。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体检”。通过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技能培训,按照定单式培训任务组织学习,考核及体检。对于不符合岗位需要的干部进行多次回炉培训,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全面的大培训,对确实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干部,宁缺毋滥进行退出。同时对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人员进行考核体检,不唯身份,不唯年龄,补充人员队伍。
(二)认清角色敢于监督。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纪委原书记王岐山同志曾于2014年5月19日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实现“三转”。其中“转职能”就是要明确定位,突出职责主业,理清监督责任。自治区党委印发了《自治区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试行)》(新党发[2014]14号),明确规定: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党内监督条例》规定:“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执纪审查工作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监察法》规定:“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乡镇纪委接受的是县(市)纪委和乡镇党委的双重领导,同时坚持以县(市)纪委领导为主;乡镇一级的监察办公室是县(市)监委的派出机构,属于被领导关系。所以说,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的监督工作定位和站位,要放在“代表县(市)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职能”,要聚焦监督主责主业,要有“跳出来”监督同级党委的思维,要敢于监督。当前乡镇纪委书记多由同级党委班子成员中产生,个别甚至在所在乡镇长期工作,已经固化了班子成员的定位和不敢监督的思维定式。因此,笔者建议要建立纪委书记轮岗交流机制,在同一地区三至五年为一个任期,对于超出任期的纪委书记及时轮岗交流。同时轮岗的范围可以和县市纪委监委机关科室之前进行,既提高了基层纪委书记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站位,更加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
(三)明确自己工作重点。
1.乡镇纪委监察办重点是监督提醒和督促乡镇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紧盯“安排部署、责任分解、监督考核、总结报告”四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提醒。通过监督督促推动乡镇党委定期研究和安排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动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采取经常性约谈、廉政谈话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并向县(市)纪委监委报告涉及县(市)党委管理干部的重要问题线索情况。
2.发挥好监察信息员作用,延伸工作触角。组织监察信息员每月参加工作例会,及时了解掌握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和方向,每季度集中培训测试,掌握监察方法和技能,每周一次组织监察信息员参与片区乡镇纪检监察业务实践,以此提升监察信息员履职能力,同时,建立监察信息员激励机制,对不胜任监察信息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监察信息员队伍素质的可靠性,从而为实现监察全覆盖,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打下基础。
充分运用监察体制改革机制,加强片区乡镇派出监察办公室作用的发挥,通过“学制度明要求、提素质严管理、重考核严监督”等三项措施加强村社区监察信息员队伍建设,连通最末梢监察“探头”,切实助力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走深走实,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一是规范运行管理。通过以干代训、以会代训、跟班调训、集中学习等形式,提高派出监察员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常态化监督。摸清辖区监察对象底数,建立信息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对监察对象每年开展不少于10次党风廉政主题教育,运用好“走读式”谈话场所,对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实施提醒谈话、警示谈话、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通过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专项督查等渠道广泛搜集问题线索,及时分析研判,对经初核认定属实、符合立案条件的,按相关程序开展调查、处置。
二是学制度,明要求。为进一步发挥监察信息员的监督“前哨”作用,三道坝镇西路片区反复组织片区60名监察信息员全覆盖培训学习《县(市、区)监察委员会派出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聘任监察信息员管理制度》,先后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培的方式进行专门学习,对于个别培训出缺人员由基层组织书记或纪检干部采取一对一补学等方式,确保了培训学习全覆盖,同时组织安排了4个村社区监察信息员列席社区班子会方,掌握了解社区工作情况,从而使监察信息员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向,为进一步履职尽责打下基础。
三是提素质、严管理。针对监察信息员对纪检监察知识及监察相关业务不熟悉的问题,组织监察信息员每月参加工作例会,及时了解掌握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和方向,每季度一次的集中培训测试,围绕纪检监察工作进行测试,每周一次组织监察信息员参与片区乡镇纪检监察业务实践,以此提升监察信息员履职能力。截止目前,共组织召开例会4次,同时组织了6名监察信息员参与乡镇片区党风廉政建设巡访及信访调查初核工作,为基层监察信息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达到以干代学,提升素质的作用,组织培训测试1次,并对测试不合格4名监察信息员进行了通报,对所在村社区党组织进行了工作提醒,使大家清醒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改变了以往学习培训及参加会议人在心不在,培训测试一答了之,不问结果的形式主义现象。
四是重实效,勤提醒。结合片区乡镇当前监察信息员队伍建设及履职情况,针对村社区存在的监察信息员不会管不会用不能用的现象,片区乡镇纪检监察每周工作清单中明确信息员工作任务,教村社区如何管理使用监察信息员,不断加强监察信息员规范履职。将监察信息员队伍管理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的考核内容,采取监察信息员队伍动态管理,对不在状态,不能履职的监察信息员及时调整,对1个村社区党组织因监察信息员管理不到位进行了通报及工作提醒,对不胜任监察信息员的10人进行了调整,确保监察信息员队伍素质的可靠性,从而为实现监察全覆盖,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打下基础。
(四)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访工作。我们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完善四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通过组织集中宣传,印制宣传单,进一步向社会广泛宣传举报电话、纪检监察系统检举举报网络平台等投诉渠道,组织成立巡访组织机构,经常性对片区党政班子成员、各中心干部、村党支部、社区书记主任、在职干部、访惠聚第一书记、村社区党员及各警务站负责人,采取入户走访、个别谈话、现场督查、调阅资料等方式,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及时发现人员在作风效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线索。今年1至5月已组织巡访60人,发现问题2件,并形成了巡访工作报告。
论文作者:郭智岭
论文发表刊物:《论证与研究》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信息员论文; 纪检监察论文; 乡镇论文; 工作论文; 纪委论文; 干部论文; 片区论文; 《论证与研究》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