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术后妊娠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妊娠,分研究组(术后妊娠,40例)、常规组(未发生术后妊娠,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对术后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可知: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促排卵药物治疗、r-AFS临床分期是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与年龄大,r-AFS分期高、不孕年限高、促排卵治疗、继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关键词】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危险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临床常见妇科良性疾病,一般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群体中。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疾病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病高危因素有晚婚、晚育、少孕,且多伴有不孕不育症状[1]。通过临床研究显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30%~35%合并不孕症。近来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中,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如何恢复患者术后生育功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2]。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对其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妊娠,分研究组(术后妊娠,40例)、常规组(未发生术后妊娠,40例)。常规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9.52±7.21)岁;病程时间2~6年,平均(2.34±1.16)年。研究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34±7.18)岁;病程时间1~6年,平均(2.25±1.13)年。上述两组的一般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数据一致。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经手术病理检查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d进行手术,采用截石位,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采用腹腔镜对患者盆腔进行探查,分离盆腔黏连,恢复盆腔解剖结构[3]。对合并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患者给予囊肿切除术,对输卵管黏连患者给予整形术与造口术。然后再进行宫腔镜检查,依次检查子宫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对内膜增生患者给予诊刮术[4]。
1.2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归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次数、术后血浆白蛋白、是否发生脑脊液漏、是否为后颅窝手术、引流时间是否>3d、手术时间是否>4h、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性别、年龄[5]。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n/(%)]、检验},用Logistic对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术后妊娠情况
单因素分析可知,研究组与常规组术后辅助用药相比P>0.05。研究组年龄大于35、不孕年限大于3、不孕类型继发、促排卵药物治疗、腹部手术史、r-AFS临床分期高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术后妊娠危险因素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出率越来越多。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的育龄期女性妇科疾病,是指内膜细胞附着于子宫前异常位置而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病变为恶性肿瘤的可能。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是普通育龄期女性的6-8倍。临有研究显示,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因素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炎症反应等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针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其不正常卵巢环境,会对排卵、卵子及、胚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引发不孕。
本次研究显示: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促排卵药物治疗、r-AFS临床分期是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年龄是影响术后妊娠的传统危险因素 与卵巢储备功能的降低有一定的联系。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是r-AFS临床分期高,由此可以说明,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情越重,对其术后妊娠的影响也明显。此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临床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如若子宫内膜异位位置处于出于特殊处,会导致病灶无法完全清理,从而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在使用宫-腹腔镜治疗的过程中,还需以药物治疗进行辅助,有助于患者术后妊娠。
综上所述,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与年龄大,r-AFS分期高、不孕年限高、促排卵治疗、继发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用药方法,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术后妊娠率。
参考文献:
[1]刘洪雪,李健,罗平.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2):144-147.
[2]李焱,张震宇,刘崇东.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妊娠结局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53-56.
[3]蔡婷,姜锐. 腹腔镜术后辅以散结镇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临床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7,34(1):104-106.
[4]于红岩,李楠,夏宝国.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及婚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66-1468.
[5]龙平,洛若愚. 腹腔镜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6):76-78.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术后论文; 内膜论文; 子宫论文; 患者论文; 异位症论文; 因素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