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江川农场学校 赫超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有效的课堂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尊重个性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教师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使英语课堂变得有效呢?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
要想搞好教学,备好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说来,备课要分三个环节。首先,备教材。所谓备教材就是备教学内容,包括研究新课标,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学目标和课文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是备学生。为了教学达到有效的目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面貌、个性特点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最后,要备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精心组织备课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学生乐学,愿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好,保持学生的爱好,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教字母,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爱好,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爱好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还可以多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如:历史地理、社会科学、风俗习惯等。在单一、枯燥无味的课文内容中加入这些趣味性的知识,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吸引着学生的爱好,使学生自始至终都那样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课。这就充分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心理,把学生的心思牢牢地抓住,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有效的教学实施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从事一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进行指导与调控。
(一)教学目的必须明确。目的明确要让教师和学生心里都清楚并为之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的是我们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内容准确无误。事实求实地向学生传达准确无误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体现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方法恰当。备课中提到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法要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服务,且必须具体分析和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四)积极性高。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双方都要积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五)组织衔接自然,语言运用好。合理安排各项课堂教学,使之井然有序;注意课堂语言的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同时语言表达及肢体语言穿插运用便于学生理解。
(六)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无论是对学生,对教师还是对教学效果,都有着很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一堂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应当指导和调控好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
四、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后及时搜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教学策略,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教师要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要会合理应对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也就是说教师要对教学的生成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后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教学信息反馈,包括学生掌握吸收情况和教师自己评价等信息。为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了解不同语言的使用环境和适用氛围才能把握好分寸,精心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动地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及知识结构方面取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吸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益,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论文作者:赫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字母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课堂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