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大洪水与水土保持论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土保持论文,大洪水论文,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认为森林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绝不可以低估。森林改善了局部的小气候,延缓了雨水径流下泄,消减了干热风对当地农业作物的危害。由于森林的这种蓄水固土作用,从而也减少了江河湖泊的淤积,有利于行洪和延长水利工程的寿命。这对人类生产生活是极为有利的,没有任何争论的。但是森林的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客观地作出符合自然规律的评价,而不能夸大到违反自然规律的程度。比如现在有人说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就是人类滥伐森林,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自1991年后,我们的一些江河8年内先后5年发生了大洪水。而每年大水过后,都有归罪于人类滥伐森林的说法。这些说法很盛、很广。但也有不少人不断地提出疑问,如几千年前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那时的生态环境不是很好吗?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地球上没有大城镇,没有污染。那时,人烟稀少,人类以狩猎果腹,栖木而居,更没有人破坏森林。但大地上却经常是洪荒遍野,沧海横流,洪水和猛兽被人类称为两大天敌,那时的洪水又从何而来的呢?还有一种说法是种一棵树,就是一座小水库。最近还有人说:“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因此修水库的钱,还不如拿去多种树。其理论依据是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涵养水源,因而也常称之为“水源涵养林”。有了水源涵养林,水蒸气的蒸发量就大,雨量也会增多,大概这就是“水源林”这个称谓的由来吧。但一个普通的常识是,谁也不能否认是水养活了树,而树本身只能吸收、消耗和蒸发地下水,并不能制造出一滴水来。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分的土壤和青石板上是种不活树的。现代科学创造了农作物的“无土栽培法”,但永远不可能创造出“无水栽培法”来。森林确可蒸发较多的水蒸气,但蒸发上升的水蒸气,不知要随风飘到哪里去,不会立刻形成降雨,又“一块地对一块天”地还落回到原来的森林里。森林与水利工程是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水能养活森林,但代替不了森林,而森林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但却永远替代不了水利工程的作用。
造成江河泛滥和台风灾害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和季风影响,不是由于森林多少决定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并没有森林,它的暖湿气流也不是森林蒸发所形成的。世界气象学家所称的“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所造成的气象反常,形成了严重的水旱灾害,是太平洋海水变暖或转冷和海流的影响,这和森林并没有什么关系。对这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取得科学的共识,我们不能把现在科学上还没法控制的自然灾害,完全归罪在人类活动行为上。当然,我这绝不是否认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和江湖淤积,从而加重了水旱灾情和生态失衡。只是希望大家能在认识自然规律上达成共识,以便按照中央的既定方针,摆正建设水利工程与大搞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关系,齐心协力地来呵护我们的森林和江河湖泊,保护我们赖以生态的和谐家园。
李伯宁(水利部)《1998长江、嫩江大水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美国受洪水威胁土地面积有65万km[2],但其间居民只有3 000万,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均为100年一遇洪水,因此虽然也频频发生洪水, 但灾害相对较小。例如1993 年密西西比河发生500 年一遇洪水, 造成150~200亿美元损失,迁移人口仅54 000人。
中国人口众多,在受洪水威胁的100万km[2]土地上,居住着近6 亿人口。人口的过度膨胀,极大地增加了治水的难度。
人口过度膨胀的第一个后果是导致江河中下游的过度围垦。在人口稀少的古代,人住在高处,河流行洪面积大,水位低,随着人口的增加,在洪泛区内筑堤开垦,这是发展生产所必需。但后来由于人口过度增加导致过度围垦,形成人与水争地的严重局面, 对湖滩地大量围垦。 40年来,仅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 省围垦湖泊的面积就超过12 000km[2],相当于目前洞庭湖面积的4倍多,围垦的结果,大湖变小,小湖消亡。因围垦而消失的湖泊达1 100多个,如湖北省,50 年代初有湖泊1 066个,水面8 300km[2],由于围垦,到80年代仅余湖泊83 个,水面2 484km[2]。洞庭湖水面由4 350km[2],减少到2 740km[2]。鄱阳湖由5 000km[2],减少到3 600km[2]。湖泊的消失和萎缩,使蓄洪能力大大减少。甚至在行洪河道的滩地上筑堤围垦,形成河道行洪的障碍。
人口过度膨胀的第二个后果是导致江河上游的乱垦滥伐,山区坡地被大量开垦,山区森林被大量砍伐。乱垦滥伐的结果,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使江河湖库淤积日趋严重。
人口过度膨胀的第三个后果是导致洪水期间分洪区难以启用。如荆江分洪区,50年代只有17万人口,目前已增加到50万人口,居民的大量增加,使得洪水期间难以下决心启用分洪区。
中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资源贫国,这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必须面对的现实。
目前长江上游乱垦滥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必须严格治理,超过25度的坡地严禁开垦,已开垦的25度以下坡地应尽量梯田化,这些措施是绝对必要的。为了遏制滥伐森林,短期内禁止砍伐森林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从长远角度看,是否永远“封山”,似乎值得探讨。
中国的木材资源贫乏,西南地区由于雨水多、气温高,成材速度远高于东北地区,如何合理利用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是值得研究的。森林具有一定的涵蓄雨水的作用,但其作用是有限的。我国汛期长,在前期降水中森林涵蓄水分已经饱和之后,再降暴雨,森林涵蓄雨水的作用就将递减。从选育速生优良树种,建立合理而严格的砍伐更新制度出发,研究出一套合理利用江河上游森林资源的方法和严格制度,似乎更适合于我国持续发展的需要。
朱伯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关于我国防洪问题的一些思考》
湖南“四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平均每年约3 000万t。荆江裁湾后,由三口分流引入洞庭湖的泥沙近年约为9 700万t。“四水”来沙的比重逐渐增加。为了减少入湖泥沙,除应设法减少分流引入的长江泥沙外,也应减少“四水”来沙。为此建议开展“四水”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澧水和沅水含沙量较大,更应得到重视。“四水”不是很长的河流,水土保持可能较快生效。湖南气候和广东相近,在实施水土保持的方法上,似可参考广东省五华和德庆县的经验,以小流域为治理的单元,采用梯田和淤沙坝等建筑物措施,结合植树种草、发展副业等生物措施,一面固土保水,一面发展生产。经过若干年后,逐渐脱贫致富,便可减少政府的支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得当就可以减少溪涧输沙,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径流和增加地表水入渗,因而缩短溪涧断流时间,这在国外早有报道。我国广东五华县的乌陂河为韩江三级支流, 流域面积23.23km[2]。在实施水土保持之前,乌陂河在洪季常漫出河槽,泛滥两岸田地。经对该流域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后,河道输沙减少,在约20年内,河槽刷深1.7m,洪季该河仍为地中河,不再泛滥,所以流域产沙减少,也有利于防洪。另在旱季,乌陂河断流时间缩短,这有利于抗旱。正因水土保持生效较慢,更应抓紧开展,以免临渴掘井。对鄱阳湖来说,水土保持应是减少入湖泥沙的主要途径。
由江西“五水”输入鄱阳湖的泥沙,每年平均约1 920万t,长江倒灌约77万t,淤在湖内843t,数量较少。但进入长江泥沙有1 154万t。 另外近年有人反映江西河流有淤浅现象,如果属实,则开展水土保持可减少进入长江泥沙,同时也有利于改善鄱阳湖水系河道。
从长远看,长江干流防洪能力的提高和河道的进一步整治(包括江湖关系的妥善处理),除了需要在中下游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外,还需要立即认真在上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求在若干年后能逐渐减少干流输沙量。如果干流输沙量能减少,则干流河道将逐渐刷深,有利于防洪。上文已说明:自1950年以来,在干流的寸滩和宜昌站的平均年输沙量和径流量都没有变化的迹象。所以把’98洪水干流水位偏高归因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增加固然是无稽之谈,但也不应认为干流沙量就永远维持现值不变。如果上游水土保持开展好了,则长期以后,长江干流的输沙量终将逐渐减少。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水土保持的艰巨性看, 可能需50至100年或更长才能使干流输沙明显减少。随着三峡和金沙江梯级的陆续建成,三峡以下河道的输沙量在50至100年内都可望减少, 这样便可为上游水土保持赢得措施生效所需要的时间。在水土保持生效以前,防洪靠水利工程。将来,两者可望相辅相成。
长江宜昌站年平均输沙量为5.23亿t。按输移比0.25估计, 流域侵蚀量每年即达21亿t,这是多少土地被毁的结果! 如果撇开地质年代不谈,土地是不能再生的。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应是无价之宝,不应允许土地以这样高速率流失。单从这一点看,人们也应高度重视水土保持事业。
林秉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大洪水后的一些思考》
这些年,“小流量、高水位”几乎成为洪水的规律,“小洪水、大防汛”也成为防汛抗洪的规律。1998年长江的洪峰流量并没有1954年大,但不少江段水位比1954年高。黄河、淮河的情况这些年也是如此。降雨同历史上有的年份差不多,但水位却高得出奇。历史上不受淹的城镇,现在几乎年年受淹,有的一年几淹,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多年来, 一些地方植被遭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以至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这增加了长江某些河段和滞蓄洪水湖泊的泥沙淤积。但水土流失,不能看作是1998年长江大水的根本原因。
(2)过度垦殖,围湖围河滩造田, 减少了洪水调蓄容量和河道泄洪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 整个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50 年代是17198km[2],80年代仅剩6 605km[2],在近40多年被围垦侵占1万多km[2],减少了61.5%。同时,江滩和江心洲及一些支流河道被大量围垦, 山区开山填河修路,使河道变窄,减少了泄洪能力,加剧了“小流量、高水位”的现象。
(3)人为设障阻水,抬高了水位,延长了高水位持续时间。 一些单位和个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洪水的报复,任意侵占河道滩地,兴建工厂、码头、仓库和其他建筑,阻水挑流,造成岸滩崩坍等。有的毫无防洪意识,将城镇建在经常受淹的低洼区或河滩地。
上述问题,说明了人类在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上,没有把握好一个度。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在水利建设中,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是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河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搞好退田还湖。湖泊对洪水有调蓄作用,有控制地调蓄可有效削减洪峰,比自然调蓄效果要好得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分析利用。
三是根据“平垸泄洪”的精神,将长江外滩的圩堤分类处理:阻水严重的,能废则废,不能废则退;确需保留的外滩圩,堤顶高程要区分不同情况严格控制在一定标准内;此外,还要依法清除河道行洪障碍物,如阻水严重的码头、仓库、工厂及其他建筑物。
郝朝德(安徽省水利厅)《’98长江大水的思考》
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是一项改善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植树造林并不能解决长江中下游洪水问题。根据历史洪水调查,长江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很大的洪水,如1153、1560、1788、1860、1870 等年, 宜昌洪峰流量都超过80000m[3]/s,最大达105 000m[3]/s,那时上游的森林覆盖当未受到什么破坏。
关于水土流失和长江干流泥沙关系问题,根据几十年来的水沙实测资料分析,干流泥沙并无增加趋势。这种河流泥沙和水土流失加剧不相应的原因,据分析,主要与长江流域的地质、气候等特定条件有关,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另外,据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陡坡耕种,因此严禁陡坡耕种、改坡耕地为梯田是减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洪庆余(长江水利委员会)《对1998年洪水和长江防洪的初步看法》
嫩江流域本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茂密,绿草如茵,人口较少。日本占领东北期间滥伐林木,50年代以后为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自己也大量采伐,至今原始森林已砍尽,到处留下大片迹地,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涵养水源的能力。近几年来,大量地开垦荒地以及修路、淘金,更加剧了自然植被的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50年代走进兴安岭很少见到大冲沟和裸露的表土。现在小沟已冲成大沟,山坡上出现很多小冲沟。一有降雨,很快就汇成洪水。1998年的降雨,内蒙古嫩江的八大支流山洪暴发, 出现超历史洪水, 如霍林河一般年洪水为200m[3]/s左右,大水年为400m[3]/s,1998年出现了大于3 400m [3]/s的洪水。问题十分严重,应引起重视。不能再认为嫩江流域植被好,不产生大水,堤防可以修得很简单。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林业部门对林区再做一个全面规划,确定抚育更新多少林地,开多少荒地,设多少村镇,如何实施,力度如何,对新情况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并有一个统一的安排。按照分工,林区水土保持是林业部门管,林业部门应好好抓,不能再破坏了,要还兴安岭一个青山绿水的本来面目。
在林业部门大力恢复林区的同时,水利部门应对有关村镇的防洪作统一规划,建立防洪体系,解决设防标准问题,堤线位置,重新确定哪些是国堤,哪些是民堤,堤防结构如何等等问题。
蔡震中(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注重生态保护 涵养水源 加强库堤建设 防范洪灾》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要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社会条件,结合农业开发、林业建设,制定综合治理方案。要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开展水土保持,进行小流域治理。从长江看,泥沙主要来源于金沙江和嘉陵江,河流泥沙与水土保持有一定的关系。陡坡开荒、毁林开荒、土壤被冲刷或山坡滑塌后,泥沙土石流失往往随地形而异,自然调整幅度较大,如滞留在支流上游河滩地上,被农民利用造地耕种,大量泥沙并不进入下游河道。据统计,长江上游侵蚀量达20余亿t, 而干流宜昌站输沙量只有5.2亿t,约占总侵蚀量的1/5。洞庭湖的年来沙量近1 亿t,湖底淤积仍较严重。因此,应加快水土保持工作。此外, 有些人认为这次长江大洪水的原因为上游乱伐树木,这是不够全面的。植树造林只能涵养水源,对保持水土有很好的作用,但脱离开水土保持工程,森林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治水需要造林,但造林代表不了治水。
牛运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采取切实措施尽快修复水毁工程》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工业的命脉。从生态学的观点上看,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大家知道,迄今为止,只有地球上有一个生物圈,存在具有生命的生物,这就是因为有水的关系。所以许多科学家对外星生命探索时,首先要注意是否有水的存在,有水则有生物存在的希望。地球上的许多争端都是因水而发,比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水资源问题。因而必须提高全民对水的认识。这次抗洪救灾是一次机遇,水利部不仅要从水的数量(多则发生洪灾,少则发生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还要注意水的质量,注意在水利用过程中引起的污染问题;要注意水的地区分配问题,水的流域管理问题,大到长江、黄河,小到地区小流域管理。这方面水利部在过去有过成功的经验,所以注意把水从水多的地方引到水少的地方,来共同发展。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就拿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来说,也是水、生物、土壤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问题,这也是水利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阳含熙(中国科学院)《要大力宣传水利的重要性》
有人提出由于泥沙淤积、河道堵塞、人工围垦、湖泊萎缩才出现现在洪涝灾害严重的局面。事实上长江河流泥沙相对稳定。以1954年长江中下游各控制水文站所测水位流量与1998年实测相比较,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由于宜昌以上100万km[2]流域范围内,多为山地与丘陵,绝大部分地区岩石裸露,土层覆盖很薄,一般仅有数十厘米,有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常常出现毁林开荒、陡坡耕种,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但长江上游完全不同于黄河,三门峡以上黄土高原面积有43万km[2],土层厚度达200~300m,冲刷极为严重。因而黄河三门峡含沙量大于长江三峡30余倍。两者有极大的不同,因而长江不会变成黄河。自1950年开始,长江宜昌站即开始泥沙观测。据宜昌站50年以来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输沙量约5.0亿t,输沙量最大为1954年7.54亿t, 最少为1994年2.10亿t,年际之间的变化在这两者之间, 看不出有增长或减少的趋势。产沙地区主要在金沙江下游楚雄至毕节地区,以及嘉陵江地区。长江上游暴雨集中在这些地区,就会出现来沙较大的年份。长江口入海的年水量约9 600亿m[3],输沙量约4.4亿t,含沙量不大, 为少沙河流。约有1亿多t泥沙淤积在通江湖泊及河道之中。目前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区河湖之中。千百年来通江湖泊不断淤高,随着人口增长,筑堤围垦进行开发,逐渐出现荆江南北两岸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就是指这一地区。目前这一地区中约有153万hm[2]耕地,1 500 万人口。 这些地区通江口穴大都堵塞, 仅南岸保留太平口以及1870年冲开的淞滋口、1860年冲开的藕池口分泄长江洪水,流向洞庭湖区。1949年全国解放时,江汉平原荆北地区约有53.3万hm[ 2] 耕地, 400万人口,洞庭湖区约有33.3万hm[2]耕地,300万人口,近50 年来人口约增长1倍,耕地约增长70%。解放后, 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兴修水利,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地区广大人民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现在这些地区仍然受洪涝灾害威胁,但除1954年较为严重外,从未发生过大堤决口的毁灭性灾害,更非解放前,洪涝频仍,堤防经常溃决,大片土地淹没,出现十年九不收的局面。天然湖泊调蓄长江洪水的功效是很有限的,决不能将空湖到满蓄都作为有效调蓄洪水的容积,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就是说天然湖泊不同于调洪水库,也不同于分蓄洪区。在最高洪水位以下1m左右库容可能是有效的调蓄库容。每1 000km[2]的湖面可能获得10亿m[3]的有效调洪库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天然湖泊调蓄功能,湖泊蓄水的容积决不等于能蓄洪的容积,除非能有效对湖泊加以人工控制。
魏廷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再谈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湖泊论文; 长江洪水论文; 湖北洪水论文; 洪水论文; 林业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长江论文; 湖南洪水论文; 长江水利委员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