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教育论文,美国论文,青少年论文,当代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它的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但是青少年的思想道 德状况却不容乐观,吸毒、卖淫、抢劫、偷窃、未婚先孕、私带枪支等情况在青少年中屡见 不鲜。1999年9月,美国《新闻周刊》就“美国教育十大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 美国人中,26%的人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是美国当前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个比例远远高 于同时被调查的其他九个问题。可见,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已经成为美国社会迫在眉睫 的问题。同时,人们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促使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开辟青少年思想教育 的途径,并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向他们灌输美国主流的思想政治观和道德观。
一、宗教信仰教育
美国一直是一个信奉宗教的国家。从历史上看,美国的道德价值观念源于基督教教义,所 以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这就决定了美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一开始就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家庭和社 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宗教,都是对青少年灌输宗教信仰、传播价值观的好场所。
在美国的各级学校中教育呈现浓厚宗教色彩的状况从建国初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虽然1947年美国最高法院颁布了禁止公立学校讲授宗教课的法令,1961年又明令禁止公立学 校作祈祷,但大部分美国人对宗教所怀有的深厚感情使他们矢志不渝地相信:学校里的祷告 对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出于对当代青少年道德状况的担忧,不 少美国人产生了要把宗教搬回公立学校的强烈愿望。最近,就此问题所进行的盖洛普民意调 查显示:65%的人称这是改善青年人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74%的人认为这样 可以教会青少年忠实地信奉宗教,知道上帝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事实上,美国的学 校也从未间断过对青少年的宗教教育。学校作为美国对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的一个基地,其 影响力一点也没有削弱,近几年反而有增强的趋势。公立学校在遵守最高法院法令的基础上 将过去统一讲授的宗教课变成了学生在自愿的、感兴趣的基础上理解和接受宗教,通过组织 学生参加一些互助活动。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他们对宗教的理解,内化宗教精神; 私立学校由于不受限制,普遍开设有关《圣经》或其他宗教的课程,通常是少则每周2~3节 、多则4~5节课,这些宗教课一般是教育青少年行善积德,积善抑恶,热爱自己的国家,为 社会多作贡献;传统教会学校的活动更多一些,每天还要举行礼拜活动。
与此同时,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宗教教育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美国父母通常把自 己对上帝的虔诚和对美国未来的美好憧憬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们的孩子。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进 教堂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注意从小培养他们的宗教道德观。青少年对于宗教的信仰、热情、 习惯以及“我是宗教徒”的心理定势就是这样从小在家里形成的。在社会生活中,光是大众 传媒就足以对青少年发起强大的宗教宣传攻势。美国有专门的宗教电台,一天24小时播放各 种宗教节目,用上帝的名义向青少年灌输符合当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这其中就包含 着许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许多电视节目和娱乐节目中也有宗教的广阔空间,它们从各 个不同的角度宣扬宗教教义,引导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教义中所谈及的道德准则。
事实上,宗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是美国人借以表达自己对美国所持的坚定信仰的形式上 ,上帝也不过是美国社会的化身,是一种所谓的“美国精神”的化身——这正构成了美国独 特的“公民宗教”现象。这种“公民宗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而是宗教的异化和变 种。它以爱美国为核心,不仅为全体美国人树立了“我们是美国人”的群体意识,而且在增 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强化作为美国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方面发 挥了较大的作用。
美国社会十分重视“公民宗教”这种异化的宗教形式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他们把宗教信 仰与政治信念巧妙地联系起来,并采取多样的方法营造公民宗教的浓厚氛围,使置身于其间 的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情感的熏陶[1](p61)。政府不惜花巨资在全国各地建立纪念馆 、博物馆和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国会 图 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都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基地;各种节日庆典如独立日、阵亡将士纪 念日、感恩节等更是青少年接受传统教育、了解国家的历史、继承美国精神遗产的时机。另 外,一些城市和街道也以美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命名,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却他们的功绩 。比如,旧金山的主要街道大都冠以“华盛顿”“杰斐逊”等名称,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 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公民宗教”使青少年把对宗教的笃信和对美国的忠诚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定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强化了对国家精神和民族意识的认同。2000年美国的《读 者文摘》委托罗博公众意见研究中心对1022名年龄在16至18岁的美国青少年展开了调查,其 中一个问题是“你对美国是否信任”。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非常信任美国。77%的人认为 尽管美国社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很稳定”或“有所改善”。89%的人说美国或者 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居住地”,“当一个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都好 ”。
二、学校的政治社会化教育和德育工作
1.进行政治社会化教育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美国教育专家指出, 青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政治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获得的经验和思想对其 今后甚至一生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对青少年开展政治社会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 学校教育无疑是使年轻一代进入政治社会和形成公民意识的最基本的手段。
具体来说,美国的各级学校是通过分阶段实施公民权教育来开展对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教 育的。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接受公民权教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小学主要教授孩子 们认识代表美国的各种标志,学习有关美国政府和美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不少州还规定学生 应该了解本州的政府机构、历史知识以及州旗、州歌、州花等象征标志;一些学校还通过让 孩子们选举班干部、投票决定班级和学校的重大事情等方式使他们对民主有感性的认识。正 式的公民权教育一般放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进行,各州的教育部门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指定的公 民教育课程,学习关于美国的宪法及政治制度、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民主的基本原则、 民主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这些课程与小学阶段衔接起来,教材的内容取自美国历史、经济学 、政治学、法学以及社会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大学 阶段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主要体现在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方面。法制教育通过讲授美国法律的 形成和演变过程,使大学生们相信美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纪律教 育作为法制教育的补充和具体化,督促大学生们在遵守法律的同时遵守校规校纪,维护学校 秩序。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以及美国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上的不断发展完善,各级学校在 对青少年实施政治社会化教育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他们首先在教育目标上有所改进,除了 普及基本的政治知识外,还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以及参与政治的能力;另外,在教育内 容上,学校突破传统的政治教育内容和时空界限,不仅立足于本国家,而且着眼于全球化和 多元主义,使学生们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包容态度 ,在比较鉴别中增强青少年对美国精神和信仰的认同。
2.开展德育工作
美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大都是围绕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展开的。这项活动旨在改正中 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树立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勤劳的好 公民。学校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团结协作 的精神;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经 济发展现状,学会宽容、互敬、合作等优秀品质。如今,青少年的“品质教育”活动从美国 学校走向了社会,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
美国高校注重通过教学、管理、服务、开展活动以及创造德育环境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教 育。具体的做法是:(1)通过课堂讲授历史课、公民课、道德哲学课、职业道德课以及西方 著名思想家有关伦理道德的专著,使大学生们了解美国的成就史和西方文明史,理解美国文 化和美国精神,树立相应的价值观和世界观[2];(2)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为学生提 供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效果;(3)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 心理治疗活动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生理的、心理的难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和健康的心态;(4)通过校史教育、校园文化景观和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向青年人传递校园 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渗透校园精神,营造德育氛围。
三、克服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进行“媒体素养教育”
在现代社会,青少年对于外部世界的多数信息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的,他们借助媒介增进 了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形成了对客观问题的感性判断。但是,近年来美国大众媒体中的暴力 画面与情节日益增多,它们所渗透的暴力思想对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刺激,甚至诱 使青少年模仿同样的暴力行为。如何消除传媒暴力,发挥媒体对青少年的正面宣传作用已经 成了美国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各种媒体中,电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众所周知,美国的好莱坞是世界电影艺术的中心 。好莱坞电影有五个级别。G级:老少皆宜;PG级:孩子由家长陪同观看;PG—13级:13岁 以上由父母陪同,13岁以下不许观看;R级:17岁以下由家长或监护人指导观看;Nc—17级 :17岁以下一律不许观看。按照美国政府规定,电影业须严格遵守电影分级制度。然而,在 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近年来的好莱坞已经被充满了暴力和色情的电影所占领。电影业更是不 顾分级制度,一味以青少年作为暴力电影的推广对象,给青少年带来暴力倾向和心灵的 迷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2000年9月11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44部R级好莱 坞影片中,有33部是以17岁以下的青少年作为票房对象,其内容均呈现煽情与过度暴力的倾 向。针对这项报告,在任的克林顿总统警告电影业者必须立即停止这一戕害青少年的行径和 不道德的行为,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否则政府将采取必要行动加重电影的审查与限制。当时 正在各州从事总统竞选活动的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戈尔与小布什也不约而同地对电影业者 提出严厉的抨击,并表示一旦当选将会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改善。各界人士的反对使得好莱坞 电影界有所收敛,开始注意拍一些表现美国“主旋律”的电影,强调对青少年进行正面价值 观教育。
与电影一样,电视中的暴力和色情镜头污染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1996年3月,克林顿总统 把国会通过的旨在对美国电话和有线电视市场加强管理的电信法案签署成了法律,其中的一 项规定:“今后在美国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必须安装一种用来阻止接受色情或暴力内容的V 芯片。”V芯片又称为“视觉滤毒器”,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芯片,它被装入电视机后能够 接收关于每个节目的编码信息,家长们可以通过给电视机编程序,滤掉编码所指出的那些包 含暴力、性和污秽语言等不利于青少年的节目[3]。
无论对于电影界还是电视界来说,主要是用“堵”的方式克服媒体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 键在于怎样进行“疏”的工作。90年代以来,一种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媒体素养教育”在美 国盛行开来。这是一种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和建设性地享用媒体资源的教育,着眼于帮助他 们获得对于媒体信息独立自主的批评能力和辨别能力,充分认识传媒的商业功能。在学校和 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已经初见成效。据统计,美国青少年谋杀案的 犯罪率已在六年内持续下降,1999年比最高时的1993年下降68%,创下了自1966年来的最低 点 。
四、组织青少年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
美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最初起源于宗教慈善服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的广泛行动。80 年代中期,有121所院校联合制定协议,使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199 0年,美国通过了《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把国民服务正式定为国家政策,接着又成立 了“国家和社区服务委员会”,专门负责志愿活动的全国性协调工作[1](p78)。如今,开展 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美国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青少年通过参加志愿者 服务工作,以自己的行动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获得对自我价值的检验和升华,学会关心 他人,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目前,美国青年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宗教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志愿服务秉承了最初的形式,主要进行宗教慈善服务。比 如,在波士顿市内的一座天主教堂,每星期六都会举行发放食品的慈善救济活动,工作人员 大都是热心教会工作的青年信徒。他们每发放一份食品,都会向接受施舍的人送上真挚的祝 福,使整个教堂洋溢着温情和慈爱的气氛。
2.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志愿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 目或目标展开,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期间,有众多的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奥运会的服务 工作,他们在机场接待各国奥运选手,开车送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在餐厅进行招待服务、在 赛场内外维持秩序,此外,他们还为各国的观光客人充当导游、提供语言翻译等。类似这样 的专项性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青年人的能力,也赢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3.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类活动由具有特定专业知识技能的青年志愿者负责,一些著 名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参与使得此类志愿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服务目标 。在乔治亚大学,几乎所有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在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当过志愿工作人员 ,不少人在妇女避难所里工作,向受过暴力摧残的妇女进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康复辅导,帮 助她们树立自尊和自信,掌握对付家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4.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以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为代表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今的 热点。青年志愿者不但走上街头对人们进行环保宣传,而且新招儿、怪招儿层出不穷。为了 抗议砍伐红杉树,美国环境保护者朱莉亚·希尔女士曾经有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美国 俄勒冈州一棵巨大的红杉树上,直到与木材公司达成协议,她的双脚才重新落在了坚实的土 地 上。
5.社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一向被美国人视为一个小社会,人们普遍有着较强的社区 归属感。在这个基础上,青年志愿者开展的社区服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通过在社区的残疾 人协会、单身父母俱乐部、老年人活动站等部门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不但为移民子女提 供外语培训,为老年人和伤残人提供帮助,为失足青少年提供心理和学业上的指导,而且积
极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募集资金和竞选宣传等活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