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抑郁症成因与心理干预辅导策略探讨论文_王凌

中学生抑郁症成因与心理干预辅导策略探讨论文_王凌

(广东顺德德胜学校 广东顺德 528300)

【摘要】伴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加,高中生心理疾患明显增多。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患。但由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足,不少抑郁症学生深受抑郁症折磨,却完全不知自己得病了。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若出现抑郁症后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将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生抑郁症的常见成因,并探讨心理干预对策,以期让青少年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抑郁症;成因;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355-02

抑郁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理或情感方面的障碍。目前,该病发病率较高,已居于国内心理问题的首位。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差、家庭不和睦等因素,使得高中生抑郁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抑郁情绪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而且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心理干预策略,以供参考。

1.高中生抑郁症的成因分析

对于抑郁症的具体成因还尚不完全清楚。但据专家研究认为导致中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心理与环境等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有下列几点:

1.1 生理原因

(1)遗传因素:抑郁症这类疾病遗传给下一代的几率较大。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那么,他们的孩子得抑郁症的可能性约为50%~70%。(2)药物因素:身体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者也可能引起药源性抑郁症,比如,抗生素药、抗心脏病药、抗高血脂的药。(3)不良生活习惯:高中阶段学业任务非常繁重,加上高考的重压,让不少高中生压力过大,经常失眠。若长期睡眠不足,将极大提高患抑郁症的风险。其次,在周末或放假期间,不少学生习惯宅在家里上网或玩手机,这些孩子有些网络成瘾,长期活在虚拟世界里,反而会导致抑郁症。

1.2 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高考升学率的重压下,学校教师与家长都只重视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时手段简单粗暴。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极易让孩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敏感多疑、抑郁焦虑、自卑易怒等。一些来自较富裕家庭的孩子,受到家里长辈的过度溺爱,生活独立性差,一旦碰到困难就退缩发愁,存在自卑与怯懦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关系并不和睦。有的父母离婚,有的父母涉及婚外恋,还有的父母虽未离婚,但关系不和睦,让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还有部分学生的家长长期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这部分学生长期缺乏关爱,心理上存在敏感、脆弱、孤僻等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让他们难以融入到新的高中学习生活环境中,极易产生孤独挫败感,消极悲观、自卑等心理障碍。一旦遇到挫折便易出现抑郁症。

1.3 人际关系与情感困惑

新时代的高中生具有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等特点,他们人际交往的需求也非常强烈。但是与其他人群相比,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对某些问题的认知不够科学客观,极易出现知识与行为上的偏差。在考虑问题时过于简单片面,而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不能处理好学业与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便易出现焦虑、无助、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感到抑郁、苦闷,甚至走向极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不良的家庭因素

前面所提到的部分学生的家庭并不和睦,父母已离异,有的还重新组建了家庭,孩子感受不到健全家庭的温暖,甚至会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有的父母关系不融洽,家里没有欢声笑语,有的是无尽的冷漠,孩子的情感无法向父母倾诉,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当中的孩子,性格内向孤独、自卑、胆小、不喜欢说话、不愿和他们交往的方向发展。而家庭父母感情的不稳定、矛盾冲突多,夫妻之间经常吵架,这些不良的影响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抑郁情绪也会由此产生。

2.中学生抑郁症的心理疏导机制

2.1 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快速反应机制

首先,学校应制定心理健康普查与排查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排查,并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及时筛查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并做好对这些个体的危机防范与转化工作。其次,实行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等有关人员,对高中生的心理状况变化要做到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要确保信息通畅,反应迅速,尽量将学生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机制。组织班主任、心理老师等学生管理人员定期学习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高中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心理沟通技巧以及如何预防与干预学生的危机心理。通过他们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潜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尽早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进行早期干预。

2.2 引导中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心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还应教导学生如何自我调节抑郁情绪。首先,要让学生对自我作出客观的评价。对有抑郁症倾向的学生,可指导他们学习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心理调适能力,增强自己抗抑郁情绪的能力,逐渐从不正确的认知中走出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最终接纳自我。其次,要学会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这种方法对抑郁症学生或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体育锻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舒缓紧张情绪,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健康指数。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每次运动后人们都会产生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体会到锻炼的快乐。因此,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孤独感。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平台。它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载体。因此,学校应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知识竞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合唱竞赛、社团活动等。这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还能为高中生展示自我的才艺提供舞台。同时,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才干,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作用,培养高中生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针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或心理有困惑的学生,班主任与心理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工作任务,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认可,在参与中体验快乐,在与同学交流中增强自信,摆脱抑郁阴影。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正是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时期。就高中生抑郁症人数逐渐增多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我们心理教师应加强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以期帮助这些学生尽早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参考文献】

[1]徐艳华,刘丹.青少年抑郁症早期心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27-228.

[2]裴景瑞.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及其调控策略[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1,5(1):78-79.

[3]宋新宇.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18(2):17-17.

[4]吴艳茹,肖泽萍.青少年抑郁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7,16(3):285-286.

论文作者:王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  ;  ;  ;  ;  ;  ;  ;  

中学生抑郁症成因与心理干预辅导策略探讨论文_王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