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师范教育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教育论文,作用论文,农村论文,人口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而制约人的现代化的瓶颈是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低下。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无疑是全社会智力扶贫的共同责任,但其中师范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师范教育服务社会的一种内在的功能。
一、师范教育为培养大批农村中小学合格教师,从而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我国师范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纵观百年历史,可谓经历坎坷,步履艰难。解放前,我国的师范教育规模小、发展慢,能容纳的学生十分有限。到194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仅11所,附设于普通大学的师范学院只4所,总共15所,学生只有14498人。解放后,新中国的成立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文化大革命”又使师范教育沦为重灾区中的重灾户。师范教育的真正发展是“文革”以后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是师范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到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已经发展到232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0.28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3所,在校生88万人;教育学院240所,在校本、专科生达到20.54万人。
师范教育的大发展,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资料显示,从1980年到1996年,高等和中等师范学校共培养599万名毕业生,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教育单位还培训了512万名中小学在职教师,通过培养和培训,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1980年与1995年相比,小学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由50%上升到89%,初中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由13%上升到69%,高中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由36%上升到55%。
师范教育的天职是培养中小学师资。因此,它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培养农村中小学师资上。但是,师范教育的功能远非仅仅如此,它还通过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岗位上为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果说师范教育为农村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学师资,那么通过这些师资又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农业后备军。这后一种作用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培养中小学师资本身。农村中小学究竟为中国农村培养了多少有知识的劳动者,准确数字无从统计,但不容否认的是,现在中国农村50岁以下有文化的农民,大抵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因而都是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受惠者。不久前,国家教委公布了全国第四批实现“两基”的县(市、区),1997年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4个县(市、区)和36个其他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实现了“两基”。至此,全国通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验收的县已达1882个。到1997年底,全国6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二、师范教育通过基础教育对农村人口素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作用
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我国农村中小学除了完成普九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以外,在当地农村还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
首先,中小学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学教师是当地农村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在农村,寻常百姓把教师尊称为“先生”,先生即有文化、有修养、经多识广、通达事理的人。农村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计划生育、法制宣传以及制定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等凡是需要知识的地方,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他们几乎成了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先进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对农村的整个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中小学教师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一般都不高,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大;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有其民风纯朴的一面,但也有思想保守、封闭落后、随波逐流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广大农民往往把教师看成自己的贴心人,请求他们解难释疑、指点迷津,教师由此建立起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紧密联系。第三,中小学教师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农村的文化生活一般比较贫乏,广大农民寄希望于教师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而广大教师则利用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以及各自的特长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乡土文化、邻里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建设,担当起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任务。
其次,农村中小学校的作用。学校是农民心目中的文明之地、圣洁之地,它在农村肩负着独特的使命。第一,学校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在农村,学校是文明礼貌的象征,是守纪律、讲秩序的楷模,它不仅运用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风尚培养教育学生,而而运用学校阵地为教师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宏扬时代精神,鞭挞赌博、迷信、巫术等社会丑恶现象提供舞台。第二,学校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基地。在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中,中小学往往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又是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比较齐全的地方。白天它是中小学生受教育的课堂,晚上则是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中心,节假日、周末又是农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在我国广大农村,许多中小学都承担着既完成普九任务,又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双重任务。第三,对农村人口起着素质整合的作用。所谓素质整合作用,一是就农村人口的个体素质而言,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广大农民思想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素质的健康。而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人们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的向往和追求;二是就农村人口的群体素质而言,我国农村人口中老年人文盲率最高,青壮年中文盲因“扫盲”而减少,青少年中文盲随着普九任务的完成会越来越少。因此,农村人口群体素质中文盲率随年龄的减少而明显减少。这正是基础教育在农村人口素质中的整合作用。
再次,中小学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农村,中小学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教育内容的渗透作用。中小学教育内容虽然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但却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中小学生由于与家长朝夕相处,常常把教育内容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家长又通过子女的朗朗读书声一方面看到子女的成长,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学习文化知识的自信心和紧迫感。第二,校容校貌的影响作用。农民往往把学校看成是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境界和效仿的楷模。因此,一所校容校貌优良的学校,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师生,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群众,起到振奋广大农民精神的作用。第三,校风学风的辐射作用。校风、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如果一所学校的师生积极进取、勤奋向上、纪律严明、人才辈出,就会强有力地辐射到当地的村风、民风中去,从而对广大村民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思想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第四,生产劳动的参与作用。农村中小学一般都有自己的校田,开设劳动技能课程。农忙时还有农忙假,让师生参加生产劳动。这种活动是沟通农民和师生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农民们由此看到了子女的希望,也看到了教育的希望。而师生们则通过这种活动加深对农村社会的了解,培养起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做好成为新一代农民的思想准备。第五,文体活动的带动作用。在农村,中小学的文体活动比较丰富,师生们生龙活虎的文体活动往往会极大地吸引群众的观看和参与。从而带动农村文体活动和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使农村单调沉闷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基础教育通过科技知识的传播大面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农民的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形成了当地巨大的人才库和智力库,完全可以为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一个推广站和辐射源。把农业科技成果首先在学校的学生中讲授和普及,然后要求他们向自己的亲属和邻居推广,这比新建农技推广机构、大量增加农技推广专业人员,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这是其一。
其二,基础教育提高了农民接受、采用、传播和改进新技术的能力。教育的发展可以增强劳动者对新技术的接受消化能力,使新技术很快地与劳动者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世界银行1991年发展报告指出,在秘鲁,如果农民多受一年学校教育,就可以使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提高45%,在泰国,受过4年学校教育的农民比受过1-3年学校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的化学制品投入物(注:《199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第57页。)。在我国,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对提高农村人口科技素质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现代农民越来越清楚认识到,通过多受教育而提高自身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水平,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和致富手段。
其三,基础教育提高了农民开发适合当地农业特点的新技术的能力。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采用的新技术大多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创造的。虽然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迥然不同,因此,科技成果在性能上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就难免与当地农业实际存在差距。而那些土生土长,与土地有着天然联系的受过基础教育良好训练的农民往往更能开发适合当地农业特点的新技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中,能更有效地采用、传播和改良科技成果,并且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农业科技的大多是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
四、基础教育对农村人口的优化作用
首先,基础教育对于实施计划生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内外人口发展的事实说明,人口生育数量的多寡与育龄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有关。人口的生育数量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递减,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降低而递增。1987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对全国49岁以下育龄妇女生育率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妇女比文盲平均少生0.39个孩子;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妇女比文盲平均少生1.66个孩子;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妇女比文盲平均少生2.33个孩子;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妇女比文盲平均少生2.8个孩子。显然,受教育程度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最佳途径。
其次,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与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的态度直接相关。一般说来,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越高,其子女接受较高程度教育的可能性越大,家长预期支付给子女的教育投资也越多,这将造成人口优化的良性循环。
第三,基础教育可以将农村人口多的劣势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农村人口多,是一大劣势。它带来的了劳动力相对过剩和就业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人不同于动物,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生创造的财富比他消耗的财富要多得多。从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来看,高素质的人口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众多的人口变成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动力资源,由劣势转化为优势。从现实生产力的组成来看,这包括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其中人是决定因素。但这里的人不是指无劳动能力不参与社会生产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操纵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而要造就这样的人,必须依靠教育。
五、基础教育、人口素质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
人口数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沉重压力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人口质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却长期被忽视。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充分注重后者更且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素质具有提高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人口容量、增强改造环境能力的作用。从表面上看,人口数量是引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一定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的环境随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会明显地提高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扩大环境人口容量,同时还会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但是人又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人改造世界能力的大小与人的素质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素质的人口地区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为例,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等的城乡,近年来不仅经济增长突飞猛进,而且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使这块神奇的土地既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又越来越适合于人们的生存和居住,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珠三角”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固然有其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同时也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素质的快速提高分不开。珠江三角洲已经实现“普九”,目前正朝着“普高”迈进。
而我国内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则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例如,甘肃省定西县1990年总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的人口只占0.76%,高中生占7.07%,初中生占17.86%,小学生占29.60%(注:白建明等:《贫困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西北人口》1994年第1期。)。较高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达不到甘肃省的平均水平。而占全县总人口88.44%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更低,全县80%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都集中在农村。这种人口素质不仅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而且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这个县的经济主体是农业,而农业生产又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过度依赖和局限于耕地资源,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而耕地不断减少的矛盾,便采取了退牧还耕的坡地开荒策略,致使天然植被遭破坏,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另外,由于对土地的过度开发,重用轻养,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说明,人口素质对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师范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在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不过,就我国的农村的现状而言,师范教育发展与农村中小学师资数量不足之间、大量农民素质低下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之间、师范教育的应有作用与广大农民的期望值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加快师范教育发展,进一步强化其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作用,应该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