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建筑设计论文_张奇

试论生态建筑设计论文_张奇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33

摘要:生态节能建筑的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大量的生态设计策略的提出,为建筑业全新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生态建筑在建筑中还属于一个新事物,随着时代的变化,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现在建筑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建筑问题的生态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策略

生态建筑是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会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而且势必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各种生态建材的出现,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定会带动生态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随着生态建筑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筑事业的前景将会更加的理想。

1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其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发展方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具体措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实现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表现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生态建筑可以提供健康绿色的环境,并给予建筑使用者高质量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二是降低能源耗费,有效地保护自然和尊重环境,使建筑和环境实现有机理融合。生态建筑的特点 主要是以大生态的眼光统观全局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共生共存,和谐一体;选用天然无毒无辐射建材,利用好光伏、地热、水循环等自然能源、要素;不破坏或尽可能地少破坏当地的植被,保护当地环境,善加利用土地。在突出艺术性的同时实现设计的生态化理念。

从设计手法来看,生态建筑包括三大类:(1)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采用当地材料以及传统的乡土地方设计方法;(2)注重地方性和“适宜技术”的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3)根据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最新生态理论,尽量运用新的材料及技术解决生态问题。上述设计理念都把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设计工作的前提,但是对技术的应用理念和方法上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2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重视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增强使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环使用意识,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蕴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将建筑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环境的损害,避免环境、资源浪费以及建筑材料的浪费。

3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良好实施,有助于大幅度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形成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运用,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综合应用自然能量与物质,避免因不合理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的紊乱,造成严重的后果。建筑设计生态化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合理利用空间和周围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强调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筑设计生态化能够使建筑设计和生态系统相联结,使之相协调,能够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为人们创造舒适、自然的绿色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减小能耗,提高建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生态建筑设计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

4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4.1能源生态策略

在建筑中可以利用阳光来照明,设计中可以利用中庭、玻璃幕墙和通窗等手段将光线引入屋中,改善屋内光照条件,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设置反光板,以智能控制手段将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引起能耗问题。这种方法是解决热桥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可以在房间安置百叶窗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可以利用气候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保证建筑内空气流通。自然风在智能控制下使建筑内部空气流效果更佳;原有的建筑中常会出现湿热问题,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当地的气候坏境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将智能控制引入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如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百叶窗、水幕挑檐板进行控制,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的室内阳光辐射进行控制,降低消耗,室内达到均温程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

4.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一方面,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4.3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景观

根据建筑构造技术以及先进的电脑操控技术,生态高技建筑内部也可以拥有绿色生态体系,使建筑内部的室内气候条件良好,增强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营造田园般的宜人建筑。坐落在法兰克福的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是诺曼?福斯特事务所的作品,该建筑属于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在其设计中适当引入了自然景观,有全世界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的称号。福斯特的设计中包括9个高度为14.03m的花园,沿9层高的中央通风大厅盘旋而上,花园外侧面是双层玻璃幕墙,都是电控调节的,花园完全面对大厅敞开,花草、植物全部种在规划好的位置,这样就将自然景观“移植”进建筑内部的各个办公室,是建筑物又有了阳光和自然风,营造出舒适、愉悦的办公环境。

4.4交通道路系统的生态设计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大量轿车的使用,使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城市规划和生态策略的不完善,交通拥堵想象严重,加剧了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在这种条件下,生态交通系统产生。所谓的生态交通系统就是在生态的理念下对道路的空间进行设计,设计时要考虑到道路的功能性设施、空间规划组织、自然景观的营造、人文景观及社区可识别性等要素。以人为本为理念,从绿化的构建、空间组织、营造生态道路交通系统出发,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出行的合理化道路空间。当人们有一个合理化道路空间时,还要对交通出行进行有效的管理。要以绿色交通为理念,对场地道路系统进行特别的设计,以改变路面的物理条件和构造为出发点对其进行设计,优先让附近行人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进入。

4.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我国一直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耕地面积正在一步一步地缩小,这使得耕地与建筑用地之间出现了无形的矛盾。考虑到能源的节约,我们就应该首先考虑到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第一,耕地保护,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中,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来实现; 第二,朝着土地资源集约化的道路前进,并且对于周边的配套设施加以利用,合理的规划建筑用地; 第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这也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

5结语

目前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物质资料的使用均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主要代价的。因此,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整体付出与回报比,生态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有在建筑的设计、选材、施工运营中体现出人文、环保、节能的生态文明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建筑业与人类的长期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段国志.试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39.

[2]许壮声,高星.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3]洪杨.浅析生态建筑设计技术与展望[J].中国科技博览,2012(27):261.

论文作者:张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试论生态建筑设计论文_张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