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煌[1](2021)在《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粪肠球菌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与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肠球菌血流感染(Enterococc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EBSI)患者的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病情转归模型,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84例肠球菌血流感染者(粪肠球菌57例,屎肠球菌27例)临床资料,分析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EBS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最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得出预测模型。结果:1、84例肠球菌血流感染中,包括57例粪肠球菌,27例屎肠球菌。粪肠球菌BSI年龄为15分钟~91岁(中位年龄59岁),屎肠球菌BSI年龄为20~91岁(中位年龄71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肠球菌常见科室分布为重症医学科(8/57)、肝胆外科(7/57)、产科(6/57);屎肠球菌则为重症医学科(5/27)、消化内科(4/27);2、84例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血流感染者中,对庆大霉素均为耐药株,对青霉素、利奈唑胺及庆大霉素筛选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均为敏感株,屎肠球菌体外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3、84例EBSI者中,常见基础病为高血压、心脏病、中枢系统疾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常见易感因素为肺部感染、留置导尿管、肝胆感染、深静脉置管及留置胃空肠管;有28例(33.3%)入住ICU,21例(25.0%)继发感染性休克,6例(7.1%)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MODS);78例(92.9%)出现发热,体温39.4±0.8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肌酐(Creatinine,CREA)的变化趋势中,屎肠球菌整体呈现高于粪肠球菌趋势,在淋巴细胞(Lymphocyte,LY)、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s,PLT)的变化趋势中,屎肠球菌呈现低于粪肠球菌趋势。4、屎肠球菌BSI组合并肺部感染、出现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比例均高于粪肠球菌BSI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4例EBSI者,治疗主要为糖肽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65例(77.4%)治疗有效,19例(22.6%)治疗无效,无效组中13例(13/19)为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无效组的住院天数要明显长于有效组[10~92天(31天)vs.5~138天(17天)],且更多的发生感染性休克[12例(63.2%)vs.9例(13.8%)]及MODS[6例(31.6%)vs.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中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体外药物耐药率高于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效组中,WBC、NE、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胆红素、BUN高于有效组,而LY、HGB、PLT及白蛋白(Albumin,ALB)均低于有效组。6、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中,肠球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有:培养前住院天数、血液病、实体肿瘤、中枢系统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深静脉置管、胃管/空肠管、气管插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培养前抗菌药物总使用率、培养前抗菌药物1~2种、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入住ICU、血管活性药物、报阳后3天CRP、报阳后7天CRP、出院前CRP、出院前DBIL、屎肠球菌血流感染。保护因素:入院时HGB、感染时HGB、PLT、ALB、报阳时LY、HGB、PLT、报阳后3天LY、HGB、PLT、PLT/LY、ALB、报阳后7天HGB、PLT、PLT/LY、出院前HGB、PLT、PLT/LY。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报阳后7天CRP为独立危险因素,报阳时的PLT为独立保护因素,预测方程为ln(p/1-p)=1.661+8.957×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是:1,否:0)-0.027×报阳时PLT+0.107×报阳后7天CRP,该模型在本研究中预测肠球菌血流感染不良预后的AUC为0.989,标准误(Standard Error,SE)为0.01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971~1.000],Youdens指数为0.932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0.57,敏感度(Sensitivity,SN)为98.5%,特异度(Specificity,SP)为94.7%。屎肠球菌血流感染在本研究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Youdens指数为0.469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0.500,SN为78.5%,SP为68.4%;报阳时PLT在Youdens指数为0.537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176.5×10^9/L,SN为80.0%,SP为73.7%;报阳后7天CRP在Youdens指数为0.322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42.6mg/L,SN为95.4%,SP为36.8%。结论:肠球菌血流感染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且具有更高比例的基础疾病,转归差于粪肠球菌BSI,治疗更棘手;监测白细胞、CRP、PCT、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蛋白可以判断肠球菌血流感染预后趋势;肠球菌血流感染治疗无效率较高,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报阳后7天CRP为独立危险因素,报阳时的PLT为独立保护因素,预测方程为ln(p/1-p)=1.661+8.957×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是:1,否:0)-0.027×报阳时PLT+0.107×报阳后7天CRP,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贾璐博[2](2021)在《NGS在儿童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NGS技术检测开颅术后患儿脑脊液病原体,并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综合评估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开颅术后病原体识别的应用价值。2.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评估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开颅术后感染靶向抗感染治疗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2018-12至2019-12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ICU住院的神经外科术后患儿。2.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排除无菌性脑炎等因素而导致的相关临床体征及症状,比如发热及其他临床表现如意识改变、头痛、呕吐、瞳孔对光反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等;(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浑浊,WBC>100*106L,且多核细胞比例>70%;或多核细胞绝对值>30个;伴有或不伴有糖降低和蛋白升高;(3)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满足三条者即能确诊为颅内感染,假若不能满足,则需要根据患者的检查指标、临床体征及症状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考虑来进行临床诊断;如发现脑脊液检查结果临界,需要术后2-3天连续腰穿确定,如脑脊液细胞数逐渐下降,则判定为术后应激所致。3.研究方法:收集2ml脑脊液,离体低温保存(-80℃),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计数采用“例数”和“率”表示,比对开颅术后患儿通过NGS技术检测的阳性率与传统脑脊液培养阳性率采用配对样本中的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率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7例开颅术后患儿中,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人葡萄球菌亚种(MScons);27例患儿脑脊液均进行NGS检测,排除背景序列后,其中17例患儿有阳性发现;2.以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数据诊断阳性为诊断标准时,NGS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传统培养阳性率;用Fisher精确率检验对27例开颅术后患儿的脑脊液结果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P=0.535>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不同。结论:1.由于样本量较小,目前尚不能认为NGS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体的阳性率。2.NGS技术可一次性检测出多种病原体,可以为某些病因未明的感染提供诊断思路。
刘亚飞[3](2020)在《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外科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目前普外科手术切口大多数为Ⅱ类。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切口感染占所有外科感染的25%。临床上针对Ⅱ类切口手术常规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切口感染需行病原学及药敏检查,但需一定的时间等待结果,在此期间用药大部分依靠临床医师经验。因而需对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见菌种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分析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病原学调查,并对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Ⅱ类切口且合并切口感染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细菌培养等相关资料数据,对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Ⅱ类手术切口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细菌培养,并做好标本采集工作,随后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 Phoenix M5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其中采用Oxoid纸片进行K-B法药敏试验,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药敏结果严格按照2017年版CLSI M100-S27标准判断结果。搜集到的原始记录保留,将数据转换为电子版统计表,由SPSS22.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感染组27例患者的细菌培养中,共得出39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17株,占比43.6%,鲍曼不动杆菌7株,占比17.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比12.8%,另外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变形杆菌的占比较低。2.通过药敏结果分析,得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 ESBLs-ECO)、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E)对不同药品耐药率不同,均显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整体抗菌作用较好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我院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其病原学及耐药性不同,感染菌株一般为多药耐药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临床中应根据病原学及相关药敏分析指导用药;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耐药率低,可针对存在切口感染的患者早期应用,降低切口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风险。
李友玲[4](2020)在《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目前关于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是未知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CRKP产生、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改善CRKP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患者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分离出24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资料,按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以敏感组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找出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CRKP检出率呈升高趋势;CRKP组菌株分离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内科,对照组菌株分离主要来源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且两组样本均主要来源于痰液;CRKP组在年龄(>65岁)、基础疾病史、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肝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RKP组患者行侵入性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气管镜检、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包括脑室、颌面部、颈部、胸腔、腹腔等)更多一些;CRKP组在联合用药、分离前使用青霉素、分离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是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RK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升高,且前白蛋白、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CRKP组死亡率、住院总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史(OR=15.723)、使用糖皮质激素史(OR=173.185)和住院总时间(OR=1.041)。结论:本研究发现CRKP在重症监护室检出率是最高的,且样本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而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普通外科检出是最高的,且样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若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明显升高,需警惕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可能,及早筛查CRKP。在临床诊疗中应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CRKP的产生和改善CRKP患者预后。碳青霉烯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史、使用糖皮质激素史和住院总时间。
周敏[5](2020)在《孤立性肺空洞的CT特征及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肺空洞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旨在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指导早期治疗,改善孤立性肺空洞疾病的预后。材料与方法: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03月至2019年04月期间所有诊断明确的孤立性肺空洞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并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了185例孤立性肺空洞病例,其中肺结核空洞87例、肺癌空洞41例、肺脓肿空洞27例、坏死性肺炎空洞19例、侵袭性肺真菌空洞6例、肺炎性假瘤空洞4例、肺转移瘤空洞1例。1.一般资料:各组孤立性肺空洞病例间平均发病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性别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B在各病例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脓肿、侵袭性肺真菌病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然而,BMI在各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影像学资料:(1)肺结核空洞主要分布在双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多数空洞不规则,内壁光滑,洞壁钙化常见,支气管播散病灶和卫星病灶是肺结核的特异性CT征象;(2)肺癌空洞以偏心空洞多见,空洞形态不规则,内壁毛糙,常伴淋巴结增大。分叶征、毛刺征、壁结节、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是肺癌的特异性CT征象;(3)肺真菌空洞的CT征象主要包括洞内球征、空气新月征;(4)肺炎性空洞以中心性空洞为主,洞壁周围常见GGO、斑片状浸润影。气-液平面和胸腔积液是肺炎性空洞的特异性CT征象;(5)以3mm界定洞壁厚度的划分标准在各组孤立性肺空洞病例中的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以5mm、15mm界定洞壁厚度的划分标准在良、恶性空洞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65.9%的癌性空洞洞壁厚度>15mm,仅有35.4%的非癌性空洞洞壁厚度>15mm。3.实验室资料:(1)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69.2%;(2)CEA、CYFRA21-1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0.0%、47.4%,特异度分别为89.5%、89.5%。而NSE在肺癌空洞与非肺癌空洞间的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G试验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100.0%。GM试验在肺真菌空洞与非肺真菌空洞间的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WBC、NE%、PCT、ESR及CRP的诊断肺部炎性疾病的灵敏度分别为60.6%、72.7%、57.6%、93.9%、90.9%,特异度分别为89.4%、86.4%、92.4%、24.2%、28.7%。4.联合分析结果:(1)与单项诊断试验相比,肺结核特异性CT征象与T-SPOT.TB串联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升高(96.2%),并联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升高(97.6%);(2)与单项诊断试验相比,肺癌特异性CT征象与肺癌标志物串联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升高(93.0%),并联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升高(81.6%);(3)与单项诊断试验相比,侵袭性肺真菌病特异性CT征象与G试验串联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升高(100.0%),并联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升高(100.0%),特异度也较高(95%);(4)与单项诊断试验相比,肺炎性疾病特异性CT征象与感染标志物串联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升高(100.0%),并联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升高(97.0%)。结论:1.孤立性肺空洞疾病的年龄差异对病变性质具有提示作用,性别差异对孤立性肺空洞疾病性质诊断无临床价值。ALB对孤立性空洞疾病的急、慢性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BMI对孤立性肺空洞疾病的性质判定无临床意义。2.以5mm、15mm为界的洞壁厚度划分标准对孤立性肺空洞疾病性质的初步判定有临床意义,其临床价值优于以3mm为界的洞壁厚度划分标准。3.联合分析孤立性肺空洞疾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可以明显提高肺部空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对孤立性肺空洞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6](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石娜,徐卫,薛利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7](2010)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的临床和病原菌耐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9月2007年10月恶性肿瘤合并医院内败血症的70例病例。结果全部病例均有发热,血液恶性肿瘤组≥40℃有19例,非血液恶性肿瘤组仅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5,P<0.01)。7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6.5%,革兰阳性菌占35.2%,真菌占18.3%。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有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是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7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时间为149 d,平均(29.1±23.6)d。全组病例恶化及病死率为14.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严重影响预后,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饶希,刘焱斌,吕晓菊,俞汝佳[8](2009)在《5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55例患者,收集分析病史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结果55例患者中医院感染24例(43.6%),社区感染31例(56.4%),静脉药瘾者占社区感染9.7%。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显着差异,发生迁徙性病灶者占65.5%,侵犯两个以上脏器占41.8%。医院感染患者多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且具有多种易感因素,主要分布于ICU(37.4%),病死率29.2%;社区感染患者则多为青壮年(80.6%),主要分布于感染科(48.4%),病死率3.2%。医院及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分别为100%和96.8%,医院感染株对苯唑西林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株。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多较严重,重者易合并多脏器损害。所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率均有所升高,因此临床上疑有败血症病例应尽早做血、骨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并合理应用药物治疗。
李娟,王晓辉,吕晓菊[9](2008)在《成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53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致病菌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2年10月2007年10月5年中诊断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所有病例,分析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及微生物学特征。结果53例患者中,医院感染26例(49.1%),社区感染27例(50.9%)。社区感染患者常见基础疾病依次是糖尿病(59.3%),肝脓肿(55.6%),肺部感染(37%)。医院感染患者依次是恶性肿瘤(46.1%),肺部感染(26.9%),重症胰腺炎(19.2%),医院感染者更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社区感染主要见于内分泌科与感染科,医院感染见于血液科与ICU。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均不敏感,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98.11%),菌株对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率社区感染菌96.3%、医院感染菌34.6%。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主要见于内分泌科、血液科、感染科与ICU,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较社区感染菌株更加耐药,且为耐药性强的多重耐药,应重视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防治,重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梁新文,谢德荣,陈岱佳,杨靖,李红玉[10](2003)在《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调查了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因患恶性肿瘤在我院住院后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共 12 8例 ,对其中 2 7例败血症的临床及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并发败血症的原发肿瘤中以急性白血病最多见 (70 .4 0 % ) ,其次为肝癌 (11.1% )。其中 2 6例 (96 .3% )败血症发生于化疗后 ,发生感染时的中位白细胞数为 1.0~ 10 9/L。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其次为大肠杆菌。 2 7例败血症的治愈好转率 5 5 .6 % ,病死率 33.3%。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主要发生于化疗后 ,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后 ,白细胞减低是导致败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
二、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相关定义 |
1.4 菌株来源 |
1.5 仪器和试剂 |
2.研究方法 |
2.1 菌株鉴定与药敏实验 |
3.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球菌感染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NGS在儿童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开颅术后感染的诊断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5)孤立性肺空洞的CT特征及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收集 |
2 影像学资料 |
2.1 CT扫描技术 |
2.2 后处理技术 |
2.3 孤立性肺空洞的CT观察内容及判定标准 |
3 实验室检验观察内容及判定标准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孤立性肺空洞的疾病构成 |
2 一般资料 |
3 影像学分析 |
3.1 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结核空洞CT征象的差异性分析 |
3.2 孤立性肺癌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癌空洞CT征象的差异性分析 |
3.3 孤立性肺真菌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真菌空洞CT征象的差异性分析 |
3.4 孤立性肺炎性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炎性空洞CT征象的差异性分析 |
4 临床资料分析 |
4.1 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结核空洞中T-SPOT.TB阳性率的差异性分析 |
4.2 孤立性肺癌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癌空洞中各项肺癌标志物阳性率的差异性分析 |
4.3 孤立性肺真菌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真菌空洞中各项真菌标志物阳性率的差异性分析 |
4.4 孤立性肺炎性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炎性空洞中各项感染标志物阳性率的差异性分析 |
5 联合分析 |
5.1 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结核空洞中特异性CT征象与T-SPOT.TB联合诊断试验的诊断效能分析 |
5.2 孤立性肺癌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癌空洞中特异性CT征象与肺癌标志物联合诊断试验的诊断效能分析 |
5.3 孤立性肺真菌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真菌空洞中特异性CT征象与真菌标志物联合诊断试验的诊断效能分析 |
5.4 孤立性肺炎性空洞与孤立性非肺炎性空洞中特异性CT征象与感染标志物联合诊断试验的诊断效能分析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年龄与性别在孤立性肺空洞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
1.2 BMI与 ALB在孤立性肺空洞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
2 CT征象及T-SPOT.TB在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中的诊断价值 |
3 CT征象及肺癌标志物在孤立性肺癌空洞中的诊断价值 |
4 CT征象及真菌标志物在孤立性肺真菌空洞中的诊断价值 |
5 CT征象及感染标志物在孤立性肺炎性空洞中的诊断价值 |
6 CT征象在肺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
7 CT征象在肺炎性假瘤中的诊断价值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的临床和病原菌耐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易感因素 |
2.3 临床表现 |
2.4 实验室检查 |
2.5 治疗 |
2.6 转归 |
2.7 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 |
3 讨 论 |
(9)成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5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败血症定义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表现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基础疾病和易感因素 |
2.5 科室分布 |
2.6 药敏情况 |
3 讨论 |
四、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D]. 陈文煌.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NGS在儿童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D]. 贾璐博.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D]. 刘亚飞.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4]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向CRKP变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D]. 李友玲. 三峡大学, 2020(06)
- [5]孤立性肺空洞的CT特征及临床资料分析[D]. 周敏.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6]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7]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的临床和病原菌耐药分析[J]. 石娜,徐卫,薛利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03)
- [8]5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 饶希,刘焱斌,吕晓菊,俞汝佳. 西部医学, 2009(04)
- [9]成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53例临床分析[J]. 李娟,王晓辉,吕晓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08)
- [10]恶性肿瘤患者并医院感染性败血症27例特点分析[J]. 梁新文,谢德荣,陈岱佳,杨靖,李红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