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路径
1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这一战略是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 其对建设历史认可、 人民认同的小康社会以及推动五位一体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历史发展经验得知,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小康社会全面推进进程中最大的短板, 可以说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实现农民富裕、农业进步、农村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是国家与我党近些年工作的重点与焦点。全面深化农业改革、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新农村的建设等利农措施, 在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均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和成果。
2 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路径
2.1 加强乡村政治建设
第一,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党中央号召全党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能力。所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三严三实”等系列教育活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要制度化、常态化。第二,要抓好村班子建设,重点抓严关键少数人。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就是要抓好关键少数一部分人,关键少数就是村班子,村班子主要包括村支书、村长、村会计。村支书、村长、村会计是一个村的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村支书选好了,一个村的大小事务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村长选好了,村里的行政事务才能井然有序,村会计选对了,村里的财务才会清清白白。第三,打造农村基层智慧党建新平台。“互联网+ ”已经流行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新时代下的新农村建设中,党建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潮流,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党建”新型智慧党建新平台。乡村基层智慧党建平台的创立可以有效地指导党员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实施。
2.2正确认识乡村振兴的内涵
一提到乡村振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业的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这种认识是不错的,但是又是不全面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经济的振兴,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和加强版。所以,我们不仅要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源源不断的输入农业科学家和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农民来振兴农业,我们还要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加强大学生村官和下乡帮扶干部队伍建设,把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发挥出来,更要把他们的责任意识发挥出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但农村的乡土文化不能丢,不能衰落,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我们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发展起来,例如,山东章丘的朱家峪村,作为华北地区山村型古村落的典型,也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经过世代朱家裕居民的保护和建设现为国家 AAAA 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既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又保存了我国的乡土文化,应大力推广。乡村振兴战略还包括生态文明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可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一些地区,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荒漠化现象严重,因此,要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保护建设好农村的生态文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正确认识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乡村发展进行的怎么样,关键在于人,而这个人的重点则是农民这个主体。因为尽管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者是党员干部,而实际的建设者和受益人却是农民,农民是最了解本地实际的,所以,在制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时一定要重视农民的作用。在制定乡村发展的具体战略时,一定要清楚农民需要问计于民,要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来发展农业,而不是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要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立足农村绿水青山和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底蕴,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不断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二是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3.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快速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大水、耕地等农业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使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建立完善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二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加强农村道路整治,加大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对农村垃圾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置。三是要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将乡村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村民文明素质。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村民齐行动,党员干部先带头,从一家一户做起,从娃娃小孩抓起。乡村文化建设还要发挥德高望重的乡贤的榜样作用,让乡贤这一群体带动村民共创美好乡村文化。其次,乡村文化建设也要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乡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领导力,积极引导村民的思想价值观,提高村民的道德觉悟和文明素养,帮助他们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不断通过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认同感,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最后,乡村文化建设还要繁荣社会主义乡村文艺创作。社会主义乡村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学艺术创作需要扎根农村、深入生活、贴切群众,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农村巨变,推出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具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气息的经典作品。
结语
总之,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当下,也影响着中国的未来,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55.
[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J].前进,2018(1):4-10.
[3]陈先达.共产党人要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N].人民日报,2018-04-27(07).
论文作者:卞友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乡村论文; 农业论文; 农村论文; 战略论文; 农民论文; 新时代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