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岭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谢家中心卫生院 四川 眉山 62086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哮喘雾化治疗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缓和雾化吸入治疗时患儿的抵触心理,提升疗效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理干预;小儿哮喘;雾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285-02
哮喘属于儿科的多发疾病,是气道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特征是反复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临床症状有胸闷、咳嗽、气促以及喘息等,近几年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雾化吸入疗法以其方便、易操作、快捷、不适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哮喘雾化治疗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效果差异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组资料共计74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哮喘雾化治疗的患儿,其中,男34例,女40例,年龄2~12岁,平均4.48±5.20岁,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喷雾剂联用可必特,一天两次,持续治疗5~7天。对照组展开抗感染、对症治疗护理、平喘等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含:(1)心理护理,患者年龄偏小导致依从性不高,护理人员需态度和蔼、平易近人的与患儿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患儿参与治疗的自觉性。另外,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亲属、朋友多交谈、对话,了解患者病情转化的其他可能性因素,减轻亲属的心理负担,协助工作顺利开展。(2)雾化前护理:确保药品现场调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1],保证用药量精准无误以及雾化吸入完全;患儿雾化吸入之前应禁食,以免因啼哭而引发窒息,针对有情绪、抵触雾化的患儿可采取引导方式,转移注意力。(3)雾化中护理:辅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叮嘱患儿用嘴巴慢慢吸气,用鼻孔呼气,促使药物能抵达支气管进而发挥药效;雾化过程中,确保患儿呼吸正常,告知患儿每一次呼吸都要深且慢,以防增加心脏负荷;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五官表情、呼吸、心率等,保证呼吸顺畅,若患儿在雾化进行时出现咳嗽不止、气促、咯痰、焦躁难耐等症状需马上停止雾化,同时告知医生前来检查治疗。(4)雾化后护理:雾化完毕后,如果患儿支气管内有粘稠的分泌物则有可能会造成痰液无法咳出来,导致气道堵塞,这时护士需改变患儿体位或者叩打其背部,若仍无效则可吸痰。(5)出院时护理:患儿出院之后,要对患儿的亲属做健康教育辅导,嘱咐服药方式,保留门诊病历、化验单等,定期复查;记载联系方式方便后期随访。
1.3 效果评判
治愈:患儿无气促、咳嗽、喘气、胸闷以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好转:患儿气促、咳嗽、喘气、胸闷以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有所缓和;无效:患儿气促、咳嗽、喘气、胸闷以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没有显著变化。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7d 后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59%(35/37),护理满意度94.59%(35/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35/37),护理满意度为78.38%(35/37);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见表。
表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由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被称之为支气管哮喘,会引致气道反应性升高,堵塞气道和可逆性气流受阻,频繁出现胸闷、气促、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且早晨、晚间为多发时段。雾化吸入法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害,呼吸道内药品浓度高,部分患儿通过医治可自愈。针对有哮喘的患者,在对症护理、抗感染、平喘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高效的、综合的护理干预手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为患儿讲解雾化的使用细则时,护士需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和蔼,并经常与患儿亲属联系,安抚患儿亲属的心情,调动亲属一起配合医护工作顺利进行。在雾化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要求患儿禁食,确保一切按照要求有序进行,包括药物调配、操作环境、药物的用法用量等。雾化中患儿的体位可取半坐卧位或坐位,保证呼吸顺畅,若患儿雾化进行时出现气促、咳嗽、咯痰或心情烦躁等症状需暂停雾化。如果患儿支气管内有粘稠的分泌物,护士需叩打患儿后背或转变体位,或做吸痰处理。为患儿亲属讲解哮喘有关注意事项,按时服药并定期就医。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缓和雾化吸入治疗时患儿的抵触心理,提升疗效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英,陈青寿.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29.
论文作者:陈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患儿论文; 气促论文; 哮喘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亲属论文; 胸闷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