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治诚

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宣威 655400

【摘 要】目的:探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d与治疗14d后的GCS评分分别是(12.0±1.0)分、(13.5±.9)分,对照组分别是(10.5±1.0)分、(11.2±1.9)分,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结果显示:1例死亡,1例植物状态,2例严重残疾,1例中度残疾,24例恢复良好,占80%,对照组患者中,3例死亡,3例植物状态,4例严重残疾,4例中度残疾,16例恢复良好,占53.3%,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7%,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属于外伤临床治疗中病情最重的一种损伤,具备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发生率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占12—21%,致死率却达到25—5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颅脑损伤后,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处于能量代谢障碍、缺氧以及缺血等状态,增加氧自由基反应,导致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加重[2]。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大大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社会负担与家庭负担。依达拉奉[3]属于新型的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保证自由基清除的彻底性,在脑出血、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逐渐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两种用药方案进行治疗,以统计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为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通过颅脑CT确诊,排除肾、肝、肺、心等重要器官衰竭与损伤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20例男患者,1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16岁—56岁之间,平均是(32.3±1.7)岁;观察组中,19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患者年龄最高是60岁,最低是15岁,平均是(36.5±2.5)岁,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中的差异性,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有可比性。60例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以参与此次探究实验。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脱水、止血、抗炎、降压、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再给予依达拉奉(生产企业: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42),剂量是30mg/次,与250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滴注,2次/d,患者需连续用药14d。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7d与14d后的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利用版本是SPSS13.0的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表示分别利用( )、%,并分别完成t、X²检验,P<0.05说明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与治疗14d的GCS评分在本次探究实验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d与治疗14d后的GCS评分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详细情况见表一:

2.3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中,3例皮疹,1例肢体酸痛,1例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7%,实施对症治疗后恢复,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会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导致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出现紊乱,造成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缺血等。颅脑损伤后,患者脑内出现的氧自由基量较大,导致脑水肿的出现。有文献资料[5]指出:外伤1h后,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量显著增加,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属于损伤较为严重的部位,换句话说:上述两个部位是主要产生氧自由基的部位。

氧自由基会损害患者的脑组织细胞,加重患者的颅脑损伤病情,其作用机制如下:(1)对神经细胞造成直接损害: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氧自由基量显著增加,会对脑内的脂肪酸不饱和双键、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等产生攻击,破坏患者的神经细胞膜与脑组织溶酶体,从而增加患者细胞质中的溶酶体含量,损伤细胞功能与结构,造成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2)与神经毒过程有关:颅脑损伤后,患者的胶质细胞、神经元会存在钙超载现象,对患者的线粒体呼吸产生抑制作用,激活患者体内的钙依赖蛋白酶,加快黄嘌呤脱氢酶向氧化酶的转化速度,促使神经组织中的髓鞘蛋白、微管与微丝发生变性;(3)神经元退变:颅脑损伤后,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与脂类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导致神经元发生退变;(4)加重脑水肿病情:氧自由基会对患者脑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中的基底膜、胶原、透明质酸等产生破坏作用,增加血脑屏障具备的通透性,导致血浆渗出进入细胞外间隙中,从而引发血管源性水肿,氧自由基能够同时对周围结缔组织与脑血管平滑肌产生攻击,造成血管平滑肌出现松弛现象,导致血管扩张,加重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与脑水肿病情。

依达拉奉属于氧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种,于患者体内通过阴离子形式将电子转移至自由基,形成依达拉奉基团,中断患者体内的脂质体构建的过氧化反应链,从而对患者的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症状,避免花生四烯酸对患者细胞造成的氧化性损害,缩小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域,预防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大大降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到的损伤,于脑创伤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探究活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d与治疗14d后的GCS评分、GOS评分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与对照组的差异性显著(P<0.05)。与刘西等人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国荣,陈自平,胡友珠等.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32-32.

[2]刘滨,杨涛,王林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0):1020-1021.

[3]种衍军,陈剑,冯雷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0):630-631.

论文作者:王治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治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