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理论思维方式研究的思考_实践论论文

关于实践理论思维方式研究的思考_实践论论文

关于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论论文,思维方式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内学界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有的学者结合整个人类认识史,深刻地揭示了实践论思维方式同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原则区别,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刻批判,并且对作为哲学观的实践论思维方式进行了精辟阐发。这项浩繁的哲学理论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其深远影响已经愈益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但我们觉得,这项研究似乎还可以搞得更实一些,例如,结合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贯穿其中的思维过程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本文试从这一视角出发,提纲挈领地对实践论思维方式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对思维方式的理解与对人的理解是内在相关的。哲学研究,假如说不完全是思维方式的研究的话,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思维方式的研究。因此,可以认为每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都向人们提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哲学家们提出的思维方式是彼此区别甚至相互对立的,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包含着对人的见解。“哲学的秘密在于人”(高清海)。不同哲学对思维方式的理解,关键在于它们对人的不同理解。思维是人的思维,思维方式是人进行思维活动的方式,而人的思维与人的存在是同一的,因此,人的思维及其方式在本质上不能与人的存在相矛盾,相反,它们应当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对思维方式的研究必须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相结合。确切理解和规定思维方式的关键,是把对于人的理解搞正确。传统哲学虽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但它们都站在唯心史论的立场上理解人,用抽象的思维或神秘的“本质”来规定人,它们的思维方式是本体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它认为,人就是人的现实生活,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人得以存在的最终依据,这样,实践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人是主体,思维是主体人的思维,主体人的思维方式与他的存在方式是一致的。既然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那么,人的思维方式也就应当是实践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理解人,其思维方式正是实践论思维方式。

2

应当从人的思维方式与人的实践的耦合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人是什么?人何以成为人?人何以存在?假如人是因自身之外的原因而成为人的,那么人就不是主体。假如人是主体,人成为人、作为人的根据就应当在自身。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人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人的存在的根据在他自身,因此,人是主体。科学已经揭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则进一步阐明,人是自我生成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131页。)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但它是受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它既有外在的、物质的即对象性的一面,又有内在的、观念的即意识性的一面(这种贯穿于人们实践活动之中的意识,区别于其他的意识样式,如自然科学或艺术等,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实践意识)。对于人及其实践活动而言,这两个方面同生共存,相互媒介,彼此过渡,并共处于同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之中,其活动方式在本质上不能不是一致的。关于对象性实践活动与意识活动的活动方式的一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即对象性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的终极依据;意识、认识活动是对象性实践活动的观念预演;对象性实践活动方式与思维方式相互一致。实践过程中的对象性和意识性的活动的结构都是“主体——工具系统——客体”。在起点和终点上,意识活动的观念要素与对象性实践活动的实体性要素的共时性结构相一致;在活动过程中,二者诸要素的历时性演变也是一致的。如果说意识活动的观念要素的共时性关系,在其起点上必须与相应的实践活动的实体要素的共时性关系相一致,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唯物论原则的话,那么,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诸实体要素结构关系的历时性演变,必须适应意识活动的诸观念要素结构关系的历时性变化,则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辩证法。正是在对象性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的诸要素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演变相一致的意义上,我们说思维方式与对象性实践活动的方式是一致的。当然,这种一致是人经过努力实现的,它是一个过程。

3

把握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本质规定,应当遵循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92页。)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用人们的对象性实践活动规范人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并且认为主体人的思维方式应当是实践论的。关于这种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本质,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 )坚持用对象性实践活动来解释人们的意识、认识。人是主体,意识是人的意识,而人要生活,生活的依据则在于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因此,改造世界是意识活动的轴心,而脱离了对象性实践活动,人们的意识就是不可确切规定的。(2)把全部认识活动归结为实践意识形成的过程。 实践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过程贯穿着意识活动,这种意识区别于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和认识活动,也区别于人们对自我的意识和认识活动,它是伴随着实践活动的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是对主客体关系的全面把握。认识外部世界,形成对象意识是把握客体尺度;认识人自身,形成自我意识是把握主体尺度。形成这两种意识,把握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是必要的,但形成实践意识,把握两种尺度的同一才能指导实践。因此,全部意识样式和认识过程只有归结为实践意识的形成,才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实际意义。(3 )把实践意识看作对象性实践活动和内在的意识活动联系的中介。实践意识既伴随着实践活动,又在实践活动之前、之外形成和存在。但是,这两个过程中的实践意识是同一个实践意识。它是全部认识活动的归结点,又是认识深入到实践活动的桥梁,它是中介性存在。正是由于有了这个中介,人们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和意识、认识活动才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本身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4

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对对象性实践活动的观念把握。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全部研究、全部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形成对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观念把握。对实践活动的观念把握首先是对实践活动的现实基础的自觉。它包括对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即主体需要及与之相关的欲望、动机、意志,以及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基本构成的工具系统和人驾驭工具的能力)、客体依据(即实践活动所要改造的对象、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其运动的客观规律)和“主—客”关系(即“主体—工具系统—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种改造关系的否定性本质)的自觉。观念地把握实践活动还要形成对未来现实的自觉,即在把握满足需要的可能性空间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观念地建构未来的应然状态。满足需要的可能性空间将人的需要同满足需要的对象、手段等都兼容在同一集合之内,它们处于有机的联系之中,主体只能在其界限之内进行选择,但主体人必须创造性地建构起未来的应然状态才能自觉地实践。观念地把握实践活动最终要形成对马克思所说的“作为规律的目的”的自觉。(参见《资本论》,第1卷,202页。)目的是实践活动诸要素的有机整合,是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之成为同一的观念表现,又是实践活动的支配力量。在观念中,由主客体的现实情况出发,经由合理手段的运用直到活动目标实现的途径,就是作为规律的目的。

5

人们的对象性实践活动是历史地进行的。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之前,人们总是要从以往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对它们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就是评价。评价是实践活动的逆过程,是对实践活动的再认识,它同样是实践论思维方式所要求的。有了它,人们对实践过程的把握才会更牢靠,才会使实践活动更具合理性和历史性。对象性实践活动创造价值是要付出代价的,它在带来正效应的同时还会带来负效应,它会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对于这些方面,主体人必须作出全面的比较和评估。评价首先就是对实践结果的这种双重效应的评估。实践中代价的付出具有必然性,价值的创造则具有相对性,而对它们进行评价具有必要性。人是评价活动的主体,而主体可以分作个人、群体和社会三层次。不同个人、不同群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利益不同,见解不同,对同一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其评价也不同,这就不能不涉及评价标准问题。评价具有主体性,从而评价的标准具有多样性。但评价也要接受实践检验,而“实践评价”具有客观性。值得注意的是,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并不单纯是在实践活动取得结果之后才进行的,相反,它贯穿于实践活动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包括对实践活动的目标选择、实践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实践活动本身的评价。这种关于实践活动的价值思考和关于实践活动本身的思考是同时进行的。

6

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思维方式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在现时代,作为世界性的哲学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尚有人本主义(或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或逻辑实证主义、现代经验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抓住康德哲学的伦理、宗教、艺术思想,弘扬康德哲学的非理性方面而反对其理性方面,专注于“维护人性”,它提出的思维方式是解释论的;分析哲学则抓住康德哲学的理性方面,但反对康德的“物自体”,拒斥一切形而上学,专注于知识理论的研究,它提出的思维方式是实证论的。这两股思潮分别抓住康德哲学的两极,并且各自有其专注的主题,但它们所关注的实质上都是人或属人世界的问题。由于它们各自抓住人和属人世界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所以这种研究是片面的,难免陷于困境。不过,两极相通,这个通道就是语言。经过“语言学转向”之后,一切哲学问题都被移到符号象征的层面,世界变成了文本的或象征的世界,而真实世界却被推到一个极远的背景上,于是,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两大思潮的“解构”。解构主义怀疑一切,同认识论唱反调,否认思想的确定性,它的出现,说到底是当代西方哲学认识论危机的表现。“语言学转向”所造成的认识论危机表明,两大思潮均已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分析哲学处在同一时代。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盖尔耐尔作了一个比较。他认为,现代哲学的主题一方面是对知识过程的系统归纳和知识标准的界定,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社会状态的锲而不舍的探究;分析哲学和人本主义各自抓住其中的一个主题,二者应当趋同才有出路,而“马克思是双管齐下”,“试图达成两方面的统一”。(麦基:《思想家》,458页,三联书店,1987。)这种见解是有道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以实践的观点理解人和人的世界,全面把握当代哲学的两大主题,并且从人及其实践活动的对象性与意识性、必然性与自由性、理性与非理性抑或“实证”与“解释”的统一中作出自己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先开拓了并一直代表着现代哲学的发展途径。现代西方哲学分化而又趋同、解构复又建构的窘境和变化,更加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巨大历史魅力。

标签:;  ;  ;  

关于实践理论思维方式研究的思考_实践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