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翁牛特旗德日苏嘎查蒙古族秧歌为例
云 小 达古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雅布根呼格吉木”,是流行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德日苏嘎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被当地人称之为“蒙古族秧歌”。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地域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探索民族历史文化、族群生活提供着宝贵的信息。如今,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雅布根呼格吉木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最首要的。
关键词:蒙古族秧歌;雅布根呼格吉木;传承;发展
一、蒙古族秧歌概述
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德日苏嘎查流行着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蒙古族秧歌”的民间表演艺术。蒙语叫做“雅布根呼格吉木”汉语译为“步调音乐”亦即合着音乐的节拍跳舞的意思[1],有时候也译为“行进中的舞蹈”[2]。据当地的老艺人回忆,蒙古族秧歌的形成于清末光绪年间,至于它的起因有很多说法,但普遍认为是因为当时村里的牧民常年没有过多的娱乐活动便养成了酗酒赌博的习惯,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后来由牧民鲍礼、关其格编创了这种具有蒙古族特点的蒙古秧歌。
这一艺术形式形成至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蒙古族秧歌是蒙汉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它在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借鉴了传统汉族秧歌的某些元素。但在内容上与汉族秧歌是迥然不同。在蒙古族秧歌表演之前,会有请神、敬神、送神的仪式活动,这些仪式象征着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在具体表演中,表演者全都穿着翁牛特蒙古族传统服饰。道具有象征蓝天、草原、太阳、大地的五彩绸布,寓意蒙古族狩猎、驯马用的弓箭、套马杆或寓意萨满教祭祀的神器牛肩胛骨(蒙语叫套力棒子)和面罩,以及牧民日常用品古布日(蝇甩子)、哗啦棒、蔓菁嘎等等。蒙古族秧歌的音乐伴奏只限锣和鼓;在舞姿上,均用“擦踏步”,在队形上,有向汉族借鉴的“盘肠”、“卷菜心”,也有体现蒙古族特点的“跑八宝”、“野马分鬃”、“跑车轱辘阵”等队形;从演唱形式上看,汉族秧歌打圆场时主要用汉语演唱东北小调,而蒙古族秧歌圆场时会有乌力格尔表演,有向长者敬献哈达的仪式,有长调短调并存的昭乌达民歌演唱等蒙古族特色表演。 蒙古族秧歌“雅布根呼格吉木”作为一种蒙古族民间艺术,仍然保留着载歌载舞的传统艺术特征。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不是独立存在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它与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国家体制、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力量、族群关系等均有密切的关系[3]。艺术是重构传统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手段[4],蒙古族秧歌客观的反映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以及传统的审美意识,对探索蒙古族民族传统文化有着补史、证史的作用。
蒙古族秧歌与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及具有的文化价值,分别在2013、2016年被认定为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蒙古族秧歌传承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翁牛特旗是一个蒙汉杂居地区,与汉族交流的过程中,蒙古族秧歌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从形成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他优秀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成为了德日苏嘎查的村落文化符号。近年来,在翁牛特旗政府、文化馆及众多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蒙古族秧歌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社会效益,屡次在翁牛特旗民族民间舞蹈大赛中斩获优秀成绩,鼓励了秧歌队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和表演风格,蒙古族秧歌走出了翁牛特,走出了内蒙古,被全国的观众所认知,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德日苏嘎查蒙古族秧歌的表演情况。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流意识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蒙古族秧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承人数日渐减少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变得越来越高,审美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群众对蒙古族秧歌的兴趣开始变淡,无论是参与蒙古族秧歌表演的民间艺人还是观看蒙古族秧歌的群众也都变得越来越少。据实地调查发现,现在热衷于蒙古族秧歌表演的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年轻人不喜欢这种传统的民间舞,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看电视、玩手机等娱乐上。与此同时,蒙古族秧歌是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在艺人亲自动作示范下传承的。但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很多动作、技巧无法做示范。这种后继无人导致了传承主体的规模不断缩小。蒙古族秧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文化内涵逐渐被削弱
过度的商业化影响着蒙古族秧歌的传承。每年正月十五,翁牛特旗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民间舞蹈大赛。为了赢得比赛、赢得观众的青睐,“经营者”都会对蒙古族秧歌进行一番包装和改造。由此导致了信仰性减弱、观赏性增强的对立矛盾。不可否认,对蒙古族秧歌的改造和创新对蒙古族秧歌的继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仪式象征性淡化、随意性扩大的现象。蒙古族秧歌本身是一种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但艺术形态在不同时代有一以贯之的面貌、样态,以及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精神,艺术受到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技术和学术的影响,在形式和内容上必然有时代的印记[5]。随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审美价值的变化,人们给予蒙古族秧歌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使“原生态”的蒙古族秧歌失去了原汁原味。
3.蒙古族秧歌“整体”的碎片化
"碎片化是现代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它主要是指某种文化现象脱离了原有的、整体的文化结构,成为缺乏深层意义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文化碎片的现象[6]。蒙古族秧歌本身就包含了音乐、舞蹈、信仰等多种表现形式,缺一部分都会使蒙古族秧歌失去它独特的文化底蕴。在蒙古族秧歌的传承过程中人们只认识到了秧歌整体,却忽略了各个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仪式活动的淡化、服装道具的不整齐、舞蹈动作的简化、民族特色表演的省略等等。
促进蒙古族秧歌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1.保护蒙古族秧歌文化生境、提供发展空间
活着的民俗活动是民间文化传承的根本,保护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也就是“文化生境”[7]。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相适应的文化生境也发生了变化。比如:生产方式的改变、节庆活动的减少、年青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等使蒙古族秧歌的功能和价值逐渐的缺位,蒙古族秧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收到了严峻挑战。急需对其文化生境进行保护。
保护文化生境就是要“不离本土”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觉、自重,才能更好地避免“自生自灭”[8]。
坚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原则”[9] 。 蒙古族秧歌的结构是一个整体,不光包括舞蹈本身,还包括服装、道具、音乐伴奏等等。要做到整体保护,除了要保护蒙古族秧歌的原生态动律以外,还要对音乐、道具、服饰、赞助词等都要进行保护。在合理发展的情况下,要做到衣不变样、曲不变调、词不变味。保护好蒙古族秧歌的整体形态。
3.培养民间艺人、保护民间艺人
费孝通先生在《中国文化的重建》一书中提到有位鄂伦春的女同志在面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打击的时候向费老提出“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的问题。费老出于“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10]。这样一个观念,给出先保持人而不是文化的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真实而重要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它是当下人们正在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是活的文化事实。而其“活”离不开文化主体——传承人,活态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人[11]。蒙古族秧歌是蒙古族群众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维持和发展下来的民族艺术,而其艺术精华,往往在它传承艺人身上保留着,并且得到继承和发展。它的“活”同样离不开文化主体——传承人。因此,不断地培养民间艺人,同时对民间艺人进行保护是蒙古族秧歌得以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景志.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网络资源,【蒙古族民俗】行进中的舞蹈—蒙古秧歌,赤峰文化网,2017.7.02,
〔3〕〔5〕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2
〔4〕〔8〕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江南大学编.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9.
〔6〕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碎片化及其对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7〕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11.20
〔9〕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条例,
〔10〕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11〕普文芳,魏美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J]. 学术探索,2014.04.15
作者简介:云小,内蒙古赤峰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
达古拉,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论文作者:云小,达古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蒙古族论文; 秧歌论文; 文化论文; 翁牛特旗论文; 文化遗产论文; 艺术论文; 内蒙古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