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研究

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研究

李友东[1]2004年在《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内蒙古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正被逼迫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面前。通过加速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内蒙古自治区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既是内蒙古“十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新经济挑战下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又是新世纪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内蒙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论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模式。本文首先对信息化、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概念及其相关背景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然后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内蒙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并分析了内蒙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支撑体系;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内蒙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可行的。

茶娜[2]2007年在《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内蒙古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一类特征鲜明的群体——33个牧业旗县地区,凭借许多独特的草地、矿产、能源等资源优势,成为21世纪推动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中新的增长亮点。但是在推进干业化过程中,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以发展自身为目的,盲目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实施单一的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忽视民族发展和生态环境多样化的特点。其发展模式仍是基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即在传统的工业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对境内的自然资源无序开采,利用落后的机器设备进行产品的低附加值加工,这些利益的获得都是建立在以资源外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为代价的基础之上的。结果导致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大量水土的流失,资源的浪费、外流,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的恶化。因此,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如何进行协调,是摆在牧业旗县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同时,对于牧业旗县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也是对民族工业化理论的补充。牧业旗县的发展对民族地区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必要对牧业旗县的科学发展问题给与高度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本文针对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是否需要工业化问题和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如何发展工业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从理论分析上,本文在第二章对传统工业化理论、新型工业化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工业化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初步阐述;并在第五章结合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分析了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的互动机理,针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下牧业旗县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工业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及促进二者的互动关系的机制,提出了多种学科交叉下的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概念模型。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牧业旗县地区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平台。在实证分析上,本文从社会发展状况,从基本条件、工业化水平、畜牧业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建立了25个牧业旗县综合发展评价指标;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33个牧业旗县聚类分析。本文基于五类牧业旗县不同的生态条件、资源禀赋和工业结构,阐述了五类旗县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困境,并在些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五类牧业旗县的工业化发展潜力。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在对33个牧业旗县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以叁个不同类型的牧业旗县为例,根据牧业旗县的产业发展特点和区域生态环境设计了叁种不同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循环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并对牧业旗县推进工业化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系统的叁个支撑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牧业旗县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地区的实证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单纯强调生态保护,而忽视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强调人的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则是不可持续的。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协调的、绝对对立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作为经济十分落后的独特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生存发展条件的逐步改善,就是环境的发展。

曹海英[3]2009年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但是,工业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和宝贵经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发展隐患和深刻教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下,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论诉求下,中国既不能从整体上跨过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也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在新形势下,作为对传统工业化的“扬弃”,中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这为我国顺利推进工业化,为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其工业化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也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工业化水平落后的现状,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改变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紧迫性,也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加速工业化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艰巨性。事实上,自2002年中国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差距依旧越来越大。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缺少任何“一元”都难成“一体”。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就没有全国的工业化,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目前,关于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虽然在不断增多,但定性研究成果多,定量研究成果少。此外,关于新型工业化理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应用性研究显得不力。针对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图根据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要求和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需要,从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构建一个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本文在“表象——抽象——具体"的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指导下,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体系和指标要求,构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探究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措施。第一章回顾了工业化的相关理论,考察了世界工业化历史进程并总结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类型和模式;考察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明确了中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之后,本章界定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新型工业化的现有指标体系。第二章考察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特征,并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状,明确了西部民族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比较劣势、后发劣势。第叁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本章回顾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界定了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含义和西部民族地区在“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指导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战略。之后,本章详细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充分就业战略的现状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第四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是创新。本章界定了创新的经济学含义,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本章接下来通过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别详细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第五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本章根据新型工业化内涵和功能目标的多元性,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内容和条件的特殊性,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五种发展模式,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强化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民营经济推动的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五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和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理论框架的创新:根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等本质规定,从价值取向、实现机制和发展模式叁个方面构建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对新型工业化理论在区域层次的系统性运用研究做出了尝试。二、内容的创新:从理论层面强调了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探索了西部民族地区在“以人为本”价值认蛳峦平滦凸ひ祷姆⒄拐铰?通过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出并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机制;根据新型工业化内涵要求和功能目标的多元性,提出了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叁、视角的创新:本文在把握了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以西部民族为主体,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依托,以“表象——抽象——具体”的科学理论思维方法为指导,强化了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证分析,注重研究的精度和深度,丰富了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定量研究。

郭俊华[4]2005年在《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迈向后工业化时代,即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引领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工业化总体处于中期水平,不但面临着工业化任务,而且也面临着信息化的冲击,在这“双峰夹击”中,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工业化水平高低不同,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且具有多层次性。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的新时代,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应根据资源禀赋、工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其产业竞争力,这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成功发展模式,分析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西部传统工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出西部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叁元工业化模式,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论文分为九个部分,重点研究了四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的工业化理论的回顾和评析,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和评价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理论的研究、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并分析国内工业化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特别是揭示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融合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专业分工的加深,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形成产业融合的趋势;二是对西部工业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历史回顾,根据工业化程度的判断方法及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附加的一些信息化的指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西部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道路的优劣势及其特殊性;叁是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选择及内容设计。从探讨国外工业化模式开始,比较分析了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前苏联模式及东亚新兴工业化模式,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区域工业

吴丽华[5]2012年在《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直在寻求通过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信息化革命的形势下,中国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锡林郭勒盟在2003年提出了“工业强盟”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但实际上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化进程基本沿袭了传统工业化的模式,一系列发展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作为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传统牧业区,锡林郭勒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对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工业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快推进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既符合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锡林郭勒盟发展的战略规划,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锡林郭勒盟工业化发展现状为背景,以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理论为基础,从经济总量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就业结构水平、工业化内部结构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了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并根据各项指标的综合测度,得出了锡林郭勒盟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的结论。依据对锡林郭勒盟工业化现状的分析,得出锡林郭勒盟工业化过程中存在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偏高;工业化对牧区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局部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程度较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以“新”的理念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使经济增长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立足区情、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盟内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四个推进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强人才培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六项建议措施,力求为锡林郭勒盟寻找有利于新型工业化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

谢春[6]2011年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其次,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左右;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属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结合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叁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叁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论文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叁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于飞[7]2006年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文中提出本专题研究从工业化理论、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学术跟踪入手,运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为理论支撑,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实践进行反思,分析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弊端,阐明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主要区别,指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历史必然。 对于内蒙古工业的发展,本文从总量、结构、优势产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总结“十五”以来工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我区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以及建设新农村牧区等宏观背景下内蒙古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困惑,系统剖析面临困惑的成因,并对内蒙古工业发展中的重化问题与新型工业化进行理性思辩,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蒙古工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内蒙古工业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充分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必须做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必须做到工业化与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民族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邓琼[8]2012年在《两化融合及其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作为处于转轨期的新兴发展中大国,仍面临着工业化中后期进程中的诸多挑战;同时信息化浪潮逐步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提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将是破解当前工业化困局的关键。那么究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内涵是什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者分别对两化融合有怎样的影响?如何度量我国区域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水平如何影响经济发展?融合水平与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以这些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随着科技的革新、产业的升级、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出现的,以工业化、信息化为基础,是二者相互作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产物。其内涵从狭义上说就是工业信息化,是传统工业行业与信息产业互相作用、彼此促进发展的过程;而广义上则是工业化的社会进程与信息化的社会进程相结合的过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实现两化融合的两条重要路径,也是切入点。(2)结合综合指标法和协调发展系数法来测算两化融合水平,不仅可以评价两化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情况,还可以描述工业化与信息化彼此的协调发展程度。本文采用该方法测算出我国28个省市在2001—2010年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系数、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系数,发现二者变化趋势迥异,一个呈现上升趋势,另一个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测算两化融合协调发展系数,发现我国整体两化融合水平在此期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两化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通过对两化融合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子—技术进步指数进行回归分析,显示两化融合对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就证实了两化融合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

李飒[9]2014年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文中提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当代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给自身和全球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灾难,导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的几十年乃至近百年中一直在奋力弥补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表现就是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以此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完成现代工业化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进入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人类迈进绿色、智能、创新发展的新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背景,结合中国特色,做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当前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幅提高信息化水平。报告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做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中后期,积极推进工业由大变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走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主线,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发展道路。“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经阶段。如何实现“两化”融合,怎样更好地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研究方向和重点,也是本文的立意根本。“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第二章梳理和归纳了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国外研究从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信息化及其演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叁个方面进行总结评述;国内研究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及其演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叁个方面进行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论文第叁章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为“两化”融合基本分析、叁元经济模型和“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基本分析包括“两化”基本关系,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叁个层面进行分析;还包括“两化”融合内涵分析,在充分把握“两化”融合本质、特征、必要性、发展模式、途径等内容的基础上,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智慧企业、智慧城市六个角度对“两化”融合的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第二部分通过传统二元经济局限性和简单叁元经济模型分析两个层面对“两化”融合的模型进行理论探讨,试图探寻“两化”融合的理论基础,构筑其理论体系。通过追本溯源两化融合被提出的由来和依据,是源于美国20世纪末新经济政策的全球扩散作用,于是从叁元经济结构视角对“两化”融合的内涵和本质进行分析,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框架并进行假设证明。第叁部分介绍了“两化”融合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在理论模型的支撑下,第四章对“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分析,涵盖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两化”融合的推进过程,分别经历了2002年—2007年的提出阶段、2008年—2011年的开展试点阶段和2012年以来的迅速发展阶段。第二部分就是实证分析,通过区域融合评价和产业融合评价,对“两化”融合发展攻坚期的全国31个地区和13个代表性产业进行实证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分别从总体分析、水平分析和指标分析叁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对中国省域和产业“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分别从第四章划分的发展水平四个梯队和四个级别的层面具体对各个地区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主要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做法的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中主要选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型市场经济国家中主要选取老牌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和以计算机和软件业为特色的“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通过对这些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做法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两化”融合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叁个层面的应用现状比较,得出对于我国发展“两化”融合做法的借鉴。在总结全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第七章从智慧企业建设、区域融合推进、产业融合推进和政府优势发挥四个角度得出推进企业、区域、产业、全国“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首先,在对“两化”融合基本内涵的把握和诠释上,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智慧企业和智慧城市六个方面进行具体涵义阐述,这六个方面涵盖了微观、中观和宏观意义上的“两化”融合内涵,涉及到企业研发、制造、管理、销售、服务所有环节的方方面面,而且具有递进特点,企业“两化”融合的实现是区域“两化”融合实现的基础,区域融合又造就了整个社会的“两化”融合实现,相辅相成、环环紧扣。而六方面中的最后两个方面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最高阶段和延伸。其次,论文在梳理归纳国内外关于工业化、信息化和“两化”关系、“两化”融合的文献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两化”融合模型的理论框架,可以说只是理论框架的探索,目前没有官方或较统一、主流的关于“两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模型,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稍微填充这一领域,也期待后来的研究者们继续探索。再次,对具体区域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依据和有效抓手。论文对全国31个省域和13个代表性产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通过横纵向比较,总体、梯队和指标多维分析,摸清各省域“两化”融合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对于下一步指导“两化”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付·吉力根[10]2007年在《内蒙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构想》文中研究指明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阶段提出的新战略方针,是更好地实现工业化问题上的重大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解决我国资源替代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也为高起点地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但对不同省区,因各地区的工业基础条件和信息化程度不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不可能采取同样的发展模式,齐头并进。如何把握政策机遇,根据具体情况,研究探索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研究[D]. 李友东. 内蒙古大学. 2004

[2]. 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长模式研究[D]. 茶娜. 内蒙古大学. 2007

[3]. 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D]. 曹海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4].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 郭俊华. 西北大学. 2005

[5]. 锡林郭勒盟新型工业化研究[D]. 吴丽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 谢春. 中南大学. 2011

[7]. 新型工业化道路[D]. 于飞. 内蒙古大学. 2006

[8]. 两化融合及其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邓琼. 湖南大学. 2012

[9].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D]. 李飒. 辽宁大学. 2014

[10]. 内蒙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构想[J]. 付·吉力根. 北方经济.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内蒙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