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夏雨晴,张雅蕊

(湖北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摘 要】 物流产业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其技术创新对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选取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物流产业专利数据为样本,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存在高校主体创新力不足、各省市技术创新水平不均衡、技术领域跨度较大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各省市互动机制、优化功能性平台等建议,以促进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整体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对策

0 引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3585.5亿元,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为337181.9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34%,占比近乎达到一半,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将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区域建设作为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的发展要求之一。而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作为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迄今为止,国内外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对策等方面。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方面,Martin(2015)[1]着重研究政府在促进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胡玉霞(2017)[2]认为物流产业技术创新主体间联盟的有效建立是影响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姚升、林琳(2017)[3]研究发现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技术创新影响较大。在技术创新对策方面,Coe(2008)[4]把加强与外部主体的合作、学习及交流作为推动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对策。胡安安、黄丽华、张成洪(2014)[5]以上海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物流技术创新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研发、系统应用等领域取得的项目科研成果数,为高校构建智慧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师范基地提供可行性建议。赵峥、刘涛(2018)[6]提出提升区域发展效率,完善体制机制,以此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创新改革步伐。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大多数学者选取项目科研成果数作为技术创新研究依据,侧重于研究物流产业技术创新主体。而本文选取1998—2017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申请专利数,综合多角度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地理空间、技术领域方面进行分析,以丰富区域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采用1998—2017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申请专利数,以5年为一个发展周期,从创新主体、地理空间、技术领域3个方面论述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出于文字篇幅的考虑,在此仅显示1998—2002年和2013—2017年两个阶段的数据变化情况。

在创新主体方面,选取长江经济带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行政单位为主体研究对象。结合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数据,对比分析创新主体在六大技术创新领域的创新情况(如图1、图2所示)。总的来看,企业在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方面仍占据较大优势,但发展态势正在逐步变缓。值得一提的是,高校作为主要人才输出地,技术创新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技术创新来源。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1998—2002年企业申请专利数为101件,2013—2017年企业申请专利数为1297件,增长12.8倍。而1998—2002年高校申请专利数为86件,2013—2017年高校申请专利数为7629件,增长88倍,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SPU密封胶、MS密封胶、PU密封胶、SR密封胶均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建议国内尽快制定预制装配式建筑密封胶行业标准,该标准需明确具体部位或节点是否应使用密封胶以及使用密封胶的种类,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研发新型密封胶施工质量现场检测工具同样需要得到重点关注[3]。

在技术领域方面,以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物流产业分类的六大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结合1998—2002年及2013—2017年平台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在物流产业各领域的技术创新现状。从各领域所占面积来看,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装卸搬运领域,申请专利数位居第一,两个阶段分别占比54%和42%,但发展趋势相对减缓。而在库存、流通加工领域,申请专利数分别占比2%和3%~4%,物流技术创新薄弱,无法实现技术突破。综上,创新成果分布不均,导致不同领域之间壁垒难以打破。

在地理空间方面,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1998—2002年和2013—2017年的专利数据,以各省市物流产业申请专利数反映其技术创新现状(如图3、图4所示)。从专利数据分布来看,江苏省申请专利数位居前列,且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势头大大优于其他省市。1998—2002年江苏省申请专利数为312件,经由15年发展,专利数增长45倍,2013—2017年申请专利数为13978件,位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在优势资源并不突出的情况下,物流技术创新水平实现大飞跃,申请专利数翻了42倍,仅次于江苏省,发展势头较猛。而与之相反的是,湖南省前期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较为突出,后期申请专利数仍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已弱于其他省市,仅增长8倍左右。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各省市发展不协调。

图1 1998—2002年长江经济带各创新主体不同领域申请专利数

图2 2013—2017年长江经济带各创新主体不同领域申请专利数

图3 1998—2002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产业申请专利数

图4 2013—2017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产业申请专利数

(3)不同主墙梁板交接处浇筑:对于不同强度的主墙梁板交接处浇筑,需要将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2h内,然后再进行浇筑操作。在向楼面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以运用塔吊等设施进行混凝土协助浇筑,并同时选择铁丝网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振捣,以使得梁板与柱墙之间的受力能够均匀。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领域跨度大,资源及技术相互融合困难。在长江经济带众多物流产业当中,实现完全性整合创新的企业占极少数,近似于无。技术领域的难以跨越不仅无法为物流产业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作业系统,实现物流产业“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产业同其他产业的交流合作,减少了物流产业对外拓展进而逐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

2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问题

2.1 长江经济带高校创新主体技术创新力不足

高校作为长江经济带创新主体,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发展迅速,但在某些领域仍弱于企业主体。2013年长江经济带合作创新形势主要以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为主,其中高校与企业合作次数最多的浙江大学共合作143次,仅排第26位[7]。高校与物流产业联系薄弱,合作较少,造成高校学生知识脱节、创新思维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而创新主体的能力缺失,会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与繁荣。

2.2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技术创新水平不均衡

建立“高校—企业”项目合作中心,加强长江经济带各高校与当地物流企业的合作交流,以此实现双赢。一方面,各高校鼓励学生以企业目标为基础,开展物流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来源与满足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资金来源及企业相关信息,以实践促进高校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高校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会为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3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领域跨度大

郭 敏 男,1992年生于浙江东阳,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可充电传感器网络、无线协助中继网络等.

3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3.1 建立“高校—企业”项目合作中心,强化校企合作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省市发展不均,呈现不协调发展态势。据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专利综合实力指数排名前十的省市,长江经济带占60%,分别是江苏、浙江、四川、上海、安徽及湖北。其中,部分创新中心省市与外部地区联系紧密,已形成密切创新合作关系。不可否认,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已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内部省市合作并不紧密,资源不能共享,各省市独自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推动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的发展。

3.2 完善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互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

根据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1985—2017年期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平均申请专利数为76210件,其中低于平均水平的省市占比63.6%。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资源分配不均,无法共享。因此,完善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省市物流产业的紧密联系,让发展快速的省市带动发展缓慢的省市,促进创新资源共享是解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技术创新发展不均的有效途径。

3.3 优化物流产业功能性平台,加快技术领域融合

优化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功能性平台,从企业内部出发促进物流各模块的融合。在技术实施方面,以平台的形式在六大物流技术创新领域之间构建延伸型供应链,将彼此相邻的物流模块的功能进行融合延伸,实现物流产业功能一体化。在平台人员引进方面,引进综合性技术创新人才,尤其注重技术创新薄弱区创新人才的引进,其科研成果明显低于其他技术领域,其技术突破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能否打破技术领域壁垒、实现一体化的关键。

4 结语

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相关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得出如下结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快速,但仍存在较大问题,即高校创新主体创新能力集中化,弱于企业主体;各省市技术创新发展水平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各领域成果分散,创新跨度大。由此,从3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①建立“高校—企业”项目合作中心,强化校企合作。②完善互动机制,促进各省市资源共享。③优化功能性平台,促进各模块的融合。

配电房修建在三交镇原供水工程副厂房旁边,长7.7 m,宽6.5 m,高度4.8 m,外墙厚0.37 m,内墙厚0.24 m,占地面积50 m2。分为两间,一间为副厂房,一间为管理房。屋面为混凝土平屋面,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

参考文献

[1] Sheila Martin,Marko Pahor,Marko Jakli.The structure ofpolicy-induced innovation netw orks in Slovenia[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5,18(4).

[2]胡玉霞.物流产业集群化下的物流技术联盟动力机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7(2):45-49.

[3]姚升,林琳.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5):2959-2970.

[4] Coe N M,Dicken P,Hess M.Global production netbooks:Realizing the potential[J].Journal of E-conomic Gography,2008,8(3):271-295.

[5]胡安安,黄丽华,张成洪.发挥产学研协同优势 创建高校技术创新基地——以构建上海高校智慧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5):92-94.

[6]赵峥,刘涛.创新发展视角下的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J].发展研究,2018(4):88-92.

[7]宓泽锋,曾刚.创新松散型产业的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为例[J].地理研究,2017,36(9):1653-1666.

【中图分类号】 F127;F2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88(2019)09-0018-03

【基金项目】 2019年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8年湖北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及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8Q149);2018年“机电汽车”学科群开放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项目编号:XKQ2018058)。

【作者简介】 夏雨晴,女,湖北荆门人,本科,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张雅蕊(指导教师),女,湖北襄阳人,博士,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标签:;  ;  ;  ;  ;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