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税减让对国内市场物价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税论文,国内市场论文,物价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WTO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WTO,中国“入关”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WTO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 为实现贸易自由化,实行关税对等减让和递减原则。经过八轮会谈,目前发达国家的加权平均关税已降为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加权平均关税约为15%。 根据“乌拉圭回合”协议,缔约方承诺在5年内将关税水平降低1/3,从 而发达国家降到约3.5%,发展中国家降到10%以下。
关税减让,以达到WTO要求的水平,是中国“复关”的条件之一, 也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选择。1992年,中国政府已承诺在今后三至五年内,总体关税减让50%,并已付诸实施。从简单平均关税水平来看,1992年为43.2 %, 1993年为39.9%,1994年为35.9%;1996年4月1日起,国家将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23%。今后中国的关税率还将逐步有所降低,这对一个出口竞争力还不强,国内工业进口替代任务繁重,又需要加快改革与发展的中国而言,进口保护程度的降低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关税减让尤为直接的影响是国内市场的物价。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关税减让对国内市场物价影响的理论考察
一般而言,一国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动。一国关税减让也同样会引起进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动,并且通过前后向连锁效应,进一步影响到进口替代商品和与进口商品相关的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甚至波及整个市场物价。由于出口基本上不征关税,本文主要分析进口关税问题。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起见,首先假定:关税是影响进口商品价格的唯一壁垒。
我们先来分析“小国”类贸易商品的影响:即假定该进口商品的进口量只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对该商品的国内需求量同样有限,因此,对该商品进口量的变动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就好象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一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这样,关税减让以后,该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具体来讲,对该种进口商品进行关税减让后:
1.该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由于进口需求弹性比较小,需求无法调整价格的变动,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则保持不变,该商品在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降幅完全取决于所减让的关税税率幅度;如果该进口品是具有需求刚性的资本品,将降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市场物价下跌。
2.对于与该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国内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而言也会被迫降低价格(当然,这是在质量等方面相同,或较次的情况下),如果完全取消关税,就会促使国内生产者调整产量,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为从根本上说,外国商品之所以能输入,是因为其商品的价格要比国内市场低,或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国外产品质量优于国内产品。由于该产品的国内生产量的削减,会带来对生产该商品提供的投入品的需求的减少,同时也会降低同类产品或可替代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从整个国家看,假如国内市场不存在扭曲的话,还可以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由于降低了关税,一些国内资源从缺乏效率的可进口商品转移到更有效率的可出口商品中来了,从而进一步降低国内市场物价总水平。
3.削减关税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在受到需求弹性小的制约的情况下,进口一般而言都会有所增加,至少可以维持在原来水平上,只是这里其增幅并不能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结果使经营进口商品的公司和个人获得了部分市场,也增加了收入,这部分收入可能增加对其它商品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提高市场物价的因素。
4.关税减让会减少进口国的财政收入,其减幅等于降低的每单位课税额乘以征税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在“小国”类贸易情况下,由于征收关税造成的价格上涨部分是完全由国内消费者支付的,因而,关税减让也就相对增加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由于需求弹性小,关税减让后进口的增加可以补偿一部分政府收入,消化消费者相对提高的部分支付能力,从而在总体上有利于降低市场物价。
5.从收入再分配的价格效应看,关税减让造成收入从国内生产者向国内消费者的再分配。关税减让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增加了支付能力,其中一部分是从生产者被迫降低的商品价格(利润)中转移而来的;关税减让还造成了收入从该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进口竞争产品)向该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可出口产品)的再分配。按照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进行反向推理,由于降低关税而使得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就会减少在该种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或收入(价格),这样该国的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价格)就会上升,而该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价格)就要下降。譬如,当劳动力富裕的中国对进口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进行关税减让时,对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就会下降,从而资本(中国稀缺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价格)就会下降,而劳动力的收入(价格)就会提高。这就形成了增加消费需求,提高市场物价的因素。
如果是“贸易大国”类的商品的关税减让,即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了世界出口量较大份额,那该国的进口量的调整就会影响到世界价格。该商品的进口增加,将引起世界价格上涨。这样该商品进行关税减让后:
1.短期内该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但进口商品价格下跌的幅度并不与前者一样,总是等于关税税率。由于它是属于“贸易大国”类的商品,关税减让而引起的价格下降,必然导致进口量的增加量相当大,进而引起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也就是说,这类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不会等于关税税率,而是小于关税税率。因为该商品的关税减让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下跌时,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价格下跌部分和上涨部分加在一起才等于减让的进口关税税率,关税减让的部分价格下跌被出口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所冲抵。
2.从具体商品的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供给弹性来看,如果该进口商品的需求有较大的弹性,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立即大量增加消费,从而导致进口需求猛增,促成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进口需求弹性愈大,就愈能提高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更多地冲抵关税减让带来的价格下跌。从出口供给看,如果出口国的供给缺乏弹性,即使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无法增加生产,或找到替代品的供给,那出口国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提高得更多,当然一般而言,不会高于关税减让前的价格。它对国内市场相关商品(如替代品)的影响,也呈现同一运动轨迹。它们最终都将引起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
由此可见,关税减让并不象我们所直观地认为的那样,一定会使国内的市场物价下降。它对国内市场物价的影响最终取决于受减让商品本身的性质及其相对比例状况。
二、关税减让对中国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
随着关税大幅度减让,国内市场开放度相应加大,如果已有减免税政策仍保留,必然导致中国进口规模和需求量的增加。而出口能力却不会在关税减让的同时得到迅速提高,进出口的不平衡增长必然会引起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和汇率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国内市场价格总水平。
1.关税减让、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总水平。中国实行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大幅度下跌,今后还将稳中有降。那么,汇率变动、关税减让对国内市场物价是如何影响的呢?一般而言,关税下降,汇率不变、略有下降或上升的话,会降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但如果汇率下跌超过一定的幅度,就有可能不仅抵消关税减让对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影响,而且可能使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
如果假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诸如货币供应量、实际GNP、 通货膨胀预期、实际利率等是固定的,而仅考虑贸易收支这一基本因素,那么关税减让后,至少从短期(即出口能力还没能得到改善)看,由于出口增长的幅度远不如进口增加的幅度,将导致贸易逆差或外汇储备的缩减,使汇率下跌;只有出口能力提高后,才能阻抑这一趋势的发展。
实际上,从1980年以来中国外贸进口商品的需求来看,无论投资品还是消费品均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期间出现过三次进口商品呈跳跃式增长,一是1984—1985年,二是1987—1988,三是1991—1992,前两次的进口浪潮除大量进口国内供应不足的原料(钢铁、化学品、肥料、木材)和带有新技术的资本货物外,还进口了大量耐用消费品,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及汽车,并引发对耐用消费品加工组装生产线的引进热。结果从1984—1989年出现持续6年的贸易逆差, 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其中1985年经常帐户差额高达120亿美元(贸易赤字高达149亿美元),弥补逆差中的六成已靠对外借款。随后继续动用储备和数额越来越大的外债还本付息,累计到1991年底,中国外债余额已达605亿美元。 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物价的稳定。前两次进口的剧增与国内经济两次过热膨胀在时间上的一致,有其内在的相互作用。因为消费是快变量,供给是慢变量,一旦进口条件放松,又与宏观总量扩张(如信贷)政策相配合,进口便能直接刺激消费,使之由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占有约2/3的比重,消费需求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事关重大。所以在关税是影响进口商品的唯一壁垒条件下,关税减让后,总需求的膨胀必将引发国内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但从中国的进口体制来看,虽然目前指定公司经营的进口商品不多,但这些大宗商品所占的比重却较大。同时,中国的进口关税水平还较高,从1996年4月1日起虽然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关税。但进口及所需外汇都还受到政府计划的控制,进口买汇还需要各种批件。总之,各种必须和仍然有待理顺的非关税因素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口的增加。在目前突出表现为,出口结汇大大超过进口买汇,到1995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968亿美元,比1994年4月净增458亿美元。 以至于导致人民币汇率在国内通货膨胀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不断升值的不正常现象。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并非是在进口正常化(相对自由化)的情况下出现的,因而存在一定的水份。在我们看来,一旦如某些同志所言,要待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000亿美元后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就单纯这个指标而言,已为期不远。但如果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并且进口关税相当低,进口的非关税壁垒取消,那么,在中国目前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和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条件下,不仅这点外汇储备很快就会告罄,而且必将引起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和国内市场物价的飚升。只有在进口相对正常化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发展也在正常进展中,这时出现的外汇储备才可能作为是否能支持自由兑换的基础。
假如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去掉非关税壁垒因素,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关税削减对国内市场物价的影响力。但是,即使实现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结售汇,进口仍可以受有关非关税因素的制约,这也是WTO所许可的国际惯例。 而且由于进口体制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关税的升级现象和非关税壁垒的大量存在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加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进口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地削减。从实际情况看,以目前一些单位、地方、部门越权减免税的问题也较突出,一些地方连关税都擅自减免,以致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根据中国进口金额和实收关税的数字,得出中国关税税率只有5.08%的结论(张卓元,1995)。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只要关税减让与减免税清理相结合,并控制住关税执法,目前的关税减让承诺,并不会对国内的物价构成多大的威胁,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仍将是十分有限的。更何况,关税的减让也只能在经济所能承受的限度内逐步进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要求保护一些幼稚产业,使一部分产品维持较高价格水平;何况进口规模在客观上受到外汇的制约,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不能不有所控制。
就与进口相竞争的同类商品来看,关税减让后,一般地由于国产品在“非价格竞争”因素上的劣势,能经得住竞争的商品为夺取价格竞争的优势,会降低价格;能源、原材料价格将有一定幅度上升,生产要素价格也将上升,但其最终产品的价格将受进口竞争品价格的抑制,而呈下降态势;而且进口还可以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这样价格总水平将略有下降。当然,这是就“小国”贸易类的商品而言的。如果是“大国”贸易类的商品,即进口品占领的国内市场很大,以致于其供给弹性跟不上其需求弹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了进口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如前段时间中国化肥进口放开后所导致的价格大幅度上升),那么就会提高这类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从而推动物价总水平的提高。所以总体看来,随着关税减让后国内市场价格逐步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总的市场物价水平不会降低,反而会上升,有时上升幅度还会大一些。
不仅如此,价格水平的波动幅度、周期(频率)还会增加。关税减让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必然使整个经济的外向程度继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当然就会加深,世界经济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自然就会加大。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动从而价格的波动,就会较以前更为直接地传递到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价格出现相应的波动,包括国际通货膨胀对国内的冲击。
总之,关税减让仅仅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可能下降的一个直接因素,在目前条件,考虑到其它因素的作用,进口商品成本和价格总水平不一定会下降,反而可能会不同程度地上升。当然,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关税减让有助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税减让有利于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和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三、关税减让对中国价格结构的影响
关税减让有利于逐步实现中国价格结构的调整,使其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因为国际市场价格结构基本上是在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作用下形成的,是同种或同类商品市场竞争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国际市场价格结构客观上反映了产业结构、价格结构的国际化趋势。关税减让促进国内价格结构进一步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建立与国际市场价格的有机联系。
目前中国价格结构与国际市场价格结构相比:(1)粮食等农林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偏低,近年来逐步得到了提高,目前85%以上农林产品收购价格已经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导致它们的价格大幅度上升,有些农产品国内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植物油、羊毛、砂糖、天然橡胶等产品。1995年以来,中国粮油产品国内市场价格也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吴宝森等,1995)。(2)部分基础产品价格仍然偏低, 近年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改善了原来基础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价格结构。但由于中国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并没能促成足够的资金、劳动力和物资流向基础产业,造成中国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即中国基础产业产品供求不平衡并没有因价格调整而得到大的改善,不合理的价格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理顺。(3)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价格一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如小汽车、彩电、复印机、录像机等。(4)部分原材料、 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从大体上持平并趋向普遍较大幅度地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多数化工产品国内价格还稍高于国外出口价格,汽油、柴油、原油国内价格较大幅度地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内黑色冶金产品中建筑用钢材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工业用钢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吴宝森,同上)。(5)相当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如轻纺、服装、建材等产品。而且,从中国进口关税的阶梯式上升结构看,对农产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资本货物、最终高档耐用消费品征税呈依次递升且落差很大的分布)。它客观上反映了国内价格结构的现状。
总的看来,中国国内市场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比较,基本上是工业制成品价格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劳务收费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随着关税减让,最终消费品价格在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过程中将会逐步降低,同时,随着能源、原材料、运输价格逐步向国际市场靠拢,国内工业制成品的成本反而会居高不下,这会使这些产品的价格不但难以降低,反而会有所提高。
四、几点对策建议
从根本上讲,在加强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同时,要减少来自国外环境的冲击,必须提高中国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速产业技术进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这是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及产品价格的决定性手段。假如中国多数主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走在世界前列,必将起到领导世界价格水平的作用,而非消极地防守了。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还只能采取有关措施,以保持国内市场物价的相对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地发展。
首先,在深化关税制度改革,努力向国际规范靠拢的同时,应该有步骤、有计划、有区别地降低关税总体水平,使中国的税制工作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切实贯彻实施一致的关税政策,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对有关进口货物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并及时清理掉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减免税政策。
其次,在许可范围内尽快制订合理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措施,制定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加强产业和行业规划,走规模经济的道路。争取在尽可能长的期限内,对国家新兴产业和幼稚产业实施有效重点保护。在选定重点保护产业的同时,税率设计上要突出反映这一倾斜,以便在将来平均税率降到较低水平时,仍能得到相对较高的保护。重点产业的选择主要突出二个方面,一是确有发展前景的、能起或起着主导和支柱产业作用的幼稚产业。二是农业。作为有12亿人口的大国,保护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市场,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保持国内市场物价的稳定,宜建立粮、棉、油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设立主要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和粮食风险基金,增强政府调控物价的经济实力,并尽快将此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此,在关税减让上,应该为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服务,通过关税的征免、税率的高低适用等宏观调控措施调节改变进出口货物的结构、数量和流向,来保护国内市场和协助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可运用法律手段,如反倾销法等来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和特殊产品,为此该早日制定有关反倾销条例等法律法规。
再次,应充分利用WTO关于发展特定工业、国际收支和保障条款, 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壁垒减让上的优惠,仔细权衡关税,汇率及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确保关税减让幅度不至于超出国内经济的承受能力;尽快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之成为市场的主体。通过关税手段调节和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的对外经贸活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进出口环境。目前地方政府与企业仍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难以单纯用汇率或关税来影响进口需求。关税减让上要考虑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后,照顾到国内企业的承受力,仔细拟定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减让进程表。
最后,在进口保护手段由以数量限制为主向以关税及汇率为主、更多依靠价格机制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关税结构在有效进口保护方面的作用。即搞好“关税升级”问题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学习多数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使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制成品的关税税率保持适当的递增比率,在最终产品名义税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有效和实际保护效果。
此外,必须处理好进口的方式及与总量政策和结构关系的协调,保持出口和进口的适度均衡增长,以避免形成对总量平衡的冲击从而促成通货膨胀。
五、结论
总之,关税减让的结果,既会产生促使国内市场物价下降的因素,又会产生促成国内市场物价上升的因素。从近期来看,上升因素大于下降因素,假如关税确实成了影响进口商品价格的唯一的因素,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完全有可能导致中国国内市场价格总水平和结构的大变动,国内价格水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其价格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商品,其价格在逐步和国际市场价格靠拢中上升,其程度将主要取决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弹性。而从中国目前实际税率状况和进口体制及人民币汇兑等因素来分析,即使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对国内市场物价的影响仍将是微弱的。
但从长期看,随着关税水平的逐步降低,国际竞争机制在国内进一步得到加强,迫使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有助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抑制国内市场价格水平上涨。但国际市场冲击将增强,市场价格扭曲不改变的话会增加双向扭曲。
要优化关税结构,减轻关税减让后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冲击,在产业间不应该平均地减让关税。对国际市场供给弹性大并且国内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关税减让的幅度应该小一些;国内市场价格受进口商品价格影响较大的商品也然,反之则应该加大关税减让的幅度。总体来看,假如条件许可,关税减让应该与人民币汇率适度下调相结合,以减轻关税减让对国内市场物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