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课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的国有企业,加强审计风险防范很有必要。审计是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并未被重视,导致审计风险理念普遍缺失。而如果审计风险一旦出现,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因此审计人员不但要注重审计质量,承担审计责任风险,还必须正确评估和控制审计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 责任风险 工程审计
1工程审计要点
1.1严格审查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
为了节约审计项目成本,笔者首先需要检查合同、协议和投标文件,来决定项目成本如何结算。根据不同的定价方法合同可以分为价格合同,单价合同和购买合同。一开始,确定合同的定价类型,再认真检查调整价格的条件,根据项目审计的成本调整条款。现在许多项目签署后还将签署附加协议。多数补充协议会补充或修改合同的调整事项。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方将给予额外的折扣,但有些施工单位可能增加项目成本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人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判断补充条款的有效性。审计人员要非常谨慎的在审计过程中做出判断,必要时可以咨询相关法律部门,确保判断的合法性。
1.2精通费率运算规则
根据项目管理部门的配额、文件和规定确定费用并按照有关文件(合同,报价和其他方案)来确定费率。审核时应注意提费单的及时性,费用表的实施是否符合项目性质,过程正确计算与否,人工成本和材料价格调整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1.3重视工程量的审核
施工方一般通过增加施工量并重新计算施工量来增加建筑成本。减少工程量是降低项目成本的主要手段。审计人员必须先用图纸熟悉规划,然后按照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与项目的规模相结合选择审计的合理方法以此适应审计复杂的要求。工程量的审核可以通过看图、观察、询问、调查、分析等等。上述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优点和缺点,并应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科学地选择。未清楚地在附图中所定义的某些项目需要审核员现场测量和根据测量的规则进行抽查。隐藏的项目可以根据隐藏验收项目的记录,以核实是否有具体的情况。应特别注意具体施工内容应根据相关制度和信息进行判断,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也就是技术标准在工程审核中的作用。
1.4.重点关注定额子目套用
施工方通常会使用设置固定配额,重复套用配额以及改变固定子目和补充子目来增加项目成本。在审查预算单价的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审计直接应用固定单价时,应当首先注意项目名称和设计图纸的内容、要求是否一致,如部件名称和截面形式以及强度等级(混凝土或砂浆标签)、位置等;其次,要注意重复使用的项目,如铁块预制件,块面下的找平层,沥青防水卷材,属于建筑类项目的给排水设备。综合配额预算项目尤其如此,这些往往容易使项目计算出现重复,特别是当项目与主承包商和分包商联系在一起时。在固定单位价格转换时应注意是否为工作中所指定的允许转换部分,物料、人工、费用是否为全部转换且转换方法是否正确,使用系数是否符合价格规范 。
1.5严格把控材料价格审核
原材料单价是影响项目总成本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水平的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应以合同方式为基础同时结合甲方现场签证来给出材料单价。审计过程中不能擅自调整合同中未标明调整的事项。项目开动以后发生材料价格变化,可以按照具体的工期进度,施工记录载明的原材料使用情况调整变更事宜。如果一些项目期限较长,或出现暂停阶段,可以根据使用各种材料在使用期间的平均使用价格信息,这样比较接近项目实际成本。对于价格信息不全面,或者价格没有公布的材料,需要三方共同调研考察以便确定价格,随着新型装饰材料的普遍应用和创新装修技术的应用,建筑单位普遍申报价格较高,要注意市场调研。
1.6审核签证,保障审计质量
大多数建设单位进入项目成本较低,再通过建设过程中增加签证来实现利润目标。大部分项目的最终结算价格远高于合同价格。有些甚至因为各种原因翻了一番,不过签证是增加建筑单位成本的最常见和最有效的工具。
为了验证签证的有效性,首先要看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签名是否丢失。 另外,请求是否在预定时间提交,文件是否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其次,检查内容是否真实有效,费用由哪一方承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一部分签证程序在表达上是完整的合法的,但是程序内容不合理,违反合同协议的条款,这种签证不应以其结算费用为依据。计算方法的最终评审是否正确,工作量单价是否合理。
2审计风险对策
2.1审计人员风险对策
1)强化对审计人员的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质量,合理安排审计人员,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在分析营运能和财务水平状况后,评估一定的风险值,然后从事务所内部挑选合适的人员开始作业,考虑到工程审计的特殊性,外派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相关的建筑工程知识,经验丰富,能够处理行业内常见的会计问题。最后要求审计人员的精准执业,严谨求真。
2.2审计过程风险对策
1)保证充裕的审计时间。
2)保证审计人员工作不受干扰。审计工作想要做到公正客观,就必须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做到独立作业,排除外界干扰。
3)注重审计调查过程与审计资料的取得。通常会考虑以下内容: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施工建造图纸,取得认可的签证,工程预算、结算金额,工程拨付款项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在审计现场,往往会遇到施工图纸设计不明确,水电线路图不全面,土建工程以大改小,以多改少,装修和后续维护工作没有具体图纸,方案等一些列问题。为了防止工程量被高估冒算,不据实提报,就要求审计人员深入一线走访调查,现场测量取证,收集材料要做到认真仔细,严谨端正。在实地检测时,要与施工方和建设方的委派代表人员共同进行,三方代表把最后的结果都确定完毕后,方可签字。工地上使用的建筑材料,审计人员要亲自到建材市场验证,拿到第一手资料,严格把控建材的质量和价格,杜绝价格欺诈,质量不堪的建材进入施工场地。
4)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其实就是审计客户的本质,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可可靠性应当放在首位,审计报告要从实践过程中得出,而不是照着书本进行理论演算推测。对于被审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资料,要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入册,同时做好整理工作,平时的手稿书写清晰规范,保持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一份出色的审计工作底稿除了方便后期的归纳总结,也可以减少面对诉讼的法律风险,在出具审计报告的时候,审计人员要做到用字斟酌,据实书写,对不确定事项要保持谨慎,无论审计意见公布与否,都要考虑其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容易产生纠纷的事项,必须从源头就把控好,否则很容易造成审计风险上升。
2.3工程建设风险对策
为降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应该首先做到详细研究工程合同,对合同上规定的施工进度要跟进落实;其次对物资采购环节分流分批进行核查,重点防范空进空出现象,坚决抵制套购,以次充好,重点清查采购发票,关注税收缴纳和退回情况,保证物资材料的真实性;最后一点,还要盘查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尤其是水电费、油料费,差旅费等易出现不真实或不合理花销的部分等等。
除此之外,格外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确保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建设资金,不会出现因拖欠工程款项等资金问题而导致停工停产的情况发生。
进行部分风险转移也是降低工程建设风险的对策之一,风险转移的手段常用于工程承包中的分包和转包、技术转让或财产出租。合同、技术或财产的所有人通过分包或转包工程、转让技术或合同、出租设备或房屋等手段将应由其自身全部承担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至他人,从而减轻自身的风险压力。
3结束语
审计风险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构成因素复杂多样,但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传统模式下审计风险因素的构成,暂且缺乏对承担风险的关注。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工程建设来说,资本投入量大,项目运转周期长、社会影响力较大,涉及范围广泛的特征,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发挥其自身特定的功能,以项目管理和其他审计为出发点,保证项目质量,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建筑工程审计方法探讨及造价跟踪审计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7,(8):12-20.
[2]王勇.浅谈招投标审计应把握的关键环节[J].中国商论,2016,(36):23-25.
[3]陈国斌.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5.
[4]曲立群.如何应用审计风险模型.经济经纬,1997(1):22-24.
论文作者:刘建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项目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合同论文; 价格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