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各行各业也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建筑行业中,诸多施工技术兴起,并为推动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做出极大贡献。在工民建工程当中,已经不断向多高层方向发展,而普通的混凝土就难以有效性的满足于实际建设的需求,需要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建设。有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工民建工程中高强钢材有效应用,并促使各构件间的刚度、耐久性以及抗裂性能有效提升,同时还能够相应的减少自重和节省材料。对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工民建施工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不仅阐述了其应用的特点及优势,还对此提出了一些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措施,以期能为全面提高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水平而助力。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
前言:众所周知,工程建设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首要关注的话题,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众多建筑企业逐渐将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建材等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并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建设水平,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被建筑行业广泛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传统混凝土施工难以比拟的优势,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的前提下得到显著提升。为了让建筑企业更好的了解该项技术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下文中将对其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
1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工艺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在保留传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借助混凝土高强度的特点来合理地布置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以及拉张,提升混凝土界面的承载力,有着传统混凝土施工难以比拟的优势。首先,预应力混凝土有着很强的抗剪能力。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了曲线筋,支座周围梁结构承受的剪力相应减小。其次,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具备较高的抗裂度以及刚度。工民建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时,会大于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施加预应力,有效避免了建筑工程在使用荷载影响下出现裂缝,在出现裂缝的情况下,裂缝的宽度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提升工民建结构的抗裂度的同时能够让工民建结构的抗渗能力以及抗腐蚀能力有效提升。最后是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由于高强度钢筋的预应力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荷载的影响而出现应力变化,因此有了良好的耐用性。同时,与高强度混凝土相结合的钢筋,其抗弯能力也有所提升,工民建结构变得更加稳定。
2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
2.1材料配制
在混合料的实际配置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对配合比标准进行严格掌控,从而满足整体建筑在布局和承载力上的要求。同时还要对细骨料、减水剂等物质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对整体建筑结构质量产生影响。混合料属于一种新型混合料形式,由多种新材料构成,在具体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组合形态进行考虑,以此来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制定。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以混合料的结构标准作为参照点,把握好各项施工流程,最终将混合料的结构性能稳定发挥出来。
2.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所谓的先张法就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于预应力钢筋进行提前张拉,在钢模或者台座上进行临时固定,当达到一定的混凝土强度值时会与预应力筋产生一种粘合力。这是放松预应力筋,结构受拉区的混凝土会因为应力筋的反弹承受一定值的预应压力。在一些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经常使用到这种先张法,换而言之,先张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借助混凝土和钢筋的粘黏力来对混凝土进行预应力传递。
在进行先张法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很高的机械设备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要的就是台座,台座需要有良好的承受预应力筋拉张力性能,因此台座的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都要有充足的保障。大多数情况下,以实际构造形式为基础,一般会有槽式台座以及墩式台座两种。墩式台座适用于吨位较小的构件类型,而槽式台座则适用于吨位较大的构件。其次是夹具,用于临时固定预应力筋,在整个先张法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要保证夹具拆卸简便、构造简便并且工作可靠,大多数会分为张拉夹具和锚固夹具。最后是张拉设备,要求张拉设备需要具备精准的控制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以稳定的速率来加大压力。
2.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与先张法恰恰相反,所谓的后张法是先进行混凝土浇筑随后进行预应力筋拉张。在使用后张法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先行制作混凝土构件并留有孔道,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需要在预留的孔部穿入钢筋并用锚具固定,固定完毕之后使用的张拉机对其进行张拉,使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最后再把混凝土浆灌入孔道中。整个过程能够将张拉力借助锚具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中,进而产生预应力。
在使用后张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在混凝土构件中留设孔道,在整个后张法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建议采用预埋管、胶管抽芯以及钢管抽芯这三种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但是需要确保在正确的位置上留设孔道,同时要保证孔道直径能够大于锚具外径以及预应力筋15毫米,还要保证有225毫米的孔道与构件边缘以及其他孔道之间的安全距离。建议采用钢筋进行预应力钢筋穿束与制作,采用穿束机、卷扬机或者人工的方式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在进行混凝土应力筋张拉的过程中应当用严格的设计标准来检验混凝土的强度,并依照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张拉方式和张拉程序。张拉以及锚固完成之后应当尽快对孔道进行灌浆,遵循自上而下、连续均匀慢速的施工要求来进行灌浆。要使用压力水在进行孔道灌浆之前对孔道进行湿润和冲洗。当张拉和孔道灌浆工序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封锚,在进行封锚的过程中需要检查各个构件中是否有裂缝存在,完成封锚需要将外漏部门进行切除。
2.4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养护
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养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工民建工程来说,养护质量的好与坏,也与整体的施工质量存在很大关联。截止到目前,各个工民建施工单位养护工作的开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即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上述两种养护方式均具备不同特点,在应用范围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在自然养护方式实施过程中,整体养护周期在30d左右,由于养护流程十分简洁,促使自然养护在很多工程建筑中得到了应用。而蒸汽养护主要作用于建筑后座,以台座为基础来开展养护流程,但此类养护方式以煤气应用为主,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钢筋构建出现膨胀,这对于预应力来说影响极为严重。
结束语:
总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较,具备了极强的应用优势,能够在工民建施工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有效提高整体建设的质量水平。虽说其能在工民建施工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工艺技术操作起来相对复杂,因此建筑企业更应当积极地对施工中各项细节问题进行严格地把控。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应当不断将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和提升,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以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为工民建施工质量作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陶小寺.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97.
[2]徐更生.工民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173~175.
[3]钟卫龙.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8(10):188-189.
[4]林志清.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201.
论文作者:武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民建论文; 孔道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台座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