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金塔镇九年制学校 733000
摘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灌输式教学形式,很少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以往的教学形式单一、无趣,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甚至会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情绪,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数形结合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适当的时机中运用数形结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保证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将初中数学课堂进行优化,组织多种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教师要合理有效的运用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主动的开展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真正的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高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教师积极进行引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多角度的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其中,将其进行具体的落实,逐渐的使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完善自己、突破自己,并挑战自己,尝试解决更难的问题,渐渐的端正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要适时的加入数形结合,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数形结合的运用提高数学课堂的成效,达成以学生为本、开展因材施教学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问题进行解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深入的探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学习能力,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各种类型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进而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其数学能力的表达形式[1]。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将数字与图形进行紧密的联系,利用数形结合将数学问题有效解决,这不仅将学生的解题步骤简化,也将学生的解题思路拓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更为方便轻松的解决问题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高效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突破重点难点知识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是较为复杂、抽象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少能够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将会导致学生的解题速度降低,严重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可能会失去主动参与和探究的热情,甚至会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感,这在无形中为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导致数学课堂整体教学质量无法获得明显提高。数形结合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2]。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将其中的疑难问题当做教学的重点,与数形结合思想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问题,突破在学习中的难点,打破学生思维上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还隐含着很多的数学规律,学生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很难发现这些隐性规律。教师要借助于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隐性的规律,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
在学习《整式的乘法》这一课时,教师要积极的运用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可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甲: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由于我们的试验田管理出色,今年学校又把这块地分我们,年底的收入全部捐给希望工程。我已经做过市场调查,今年这块地我们就种土豆。乙:那需要多少土豆种子呀?丙:那就要测量这块地。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能帮帮这位同学吗?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解验证4a×6a=24a2是否正确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几何画板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直观的得到答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数形结合的有效运用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引导学生自主运用
在初中数学知识系统中,概念与公式极多,而且很多的公式与概念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时应用性较强。因此,利用数形结合加强学生对概念与公式的理解极为重要[3]。教师要利用图形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图形中加入公式符号,进而达成学生对公式的有效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在为初中学生进行概念与公式这些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达成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教师要教会学生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己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可以使学生获得喜悦感与成就感,并且促进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并为学生的中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论: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达成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突破重点难点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提高数形结合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数形结合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仲继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67.
[2]俞永珍.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56.
[3]张虎.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43+45.
论文作者:董祖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思想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