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十三个不可回避的难题_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如何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十三个不可回避的难题_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完成市场化——十三个难题不可回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题论文,中国资本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奠基阶段,现已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市场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创新扫除传统的历史惯性与市场化内在需求的剧烈冲突。

这些需要创新的课题包括:

一、证券发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以计划的手段建立起来的,现在要用市场化的理念彻底改革,包括推行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再向注册制演进;发行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与权利;加强对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等。

二、切实改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上市未有实质性改制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权利制衡机制的缺位,表现在股东大会作用弱化、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监事会的作用有限,因此首当其冲要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者之间的权利制衡关系。

三、改善股权结构的流动性。国有股的流通要在5~10年内解决,否则,势必严重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会影响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功能的实现。

四、完善资本市场收购、兼并制度。未来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将有赖于通过新兴产业兼并收购传统产业以实现存量调整,以及通过改变上市公司产业政策以实现增量调整来实现。因此应鼓励收购兼并但杜绝黑箱操作及效率低下等现象。

五、市场结构的提出和改善。从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功能角度分析,资本市场应当是包括风险投资制度、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在内的一个完整体系,这三种金融制度分工明确、功能互补。

六、投资者的结构要逐步改善。散户占主导的市场容易出现非理性投机,并导致市场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市场价格容易失真,投资者结构从中小散户时代到机构投资者时代的转变是资本市场成熟和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我国尤为需要引进社会保障资金、商业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国外资本。

七、投资银行业要有根本性调整。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但经纪业务是一项特许业务,并不能体现投资银行的竞争实力,而自营式证券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做庄”行为所带来的利润更不应成为荣耀。从发展方向看,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功能应定位于资本供求的媒介者;金融工具的创造者;资产增值的服务者;高效资本市场的构造者;资源配置的优化者以及产业机构升级的推动者。

八、工具创新问题摆到面前。随着入世的临近及资本市场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建立与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已是大势所趋。比如目前证券市场只有单一的做多交易品种,开设指数期货可以提供一个规避风险、锁定风险的金融工具;提高市场双向投资功能;并推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等。

九、退出机制的完善。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退出均有规定,但是由于没有可操作性的细则,所以实际上并未按法律要求严格执行。ST、PT交易制度的存在也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这一情况。但只有通过吐故纳新地动态调整进程,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高效率的证券市场必须是双向开放、有进有出的市场。

十、建立公正、客观、独立的中介机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中介机构是保证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和保持各类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主要力量,证券市场的秩序应主要由中介机构而不是主要由政府部门或监管机关来维持。公正才能使中介机构平衡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两方面的利益;客观是中介机构开展业务的行为准则;保持独立是中介机构达到公正、客观的外部条件。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将很难完成。

十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如何与中国货币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发展相协调。货币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滞后的,中国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创造新业务,从而获得新生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十二、建立现代投资理念。当务之急是要摒弃纯粹炒作的时代,建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即与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假的信息披露加疯狂炒作。

十三、可持续发展应是资本市场追求的目标。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对资源合理的、有节制的使用,这是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第二,对市场有序化运转的维护。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必须考虑相关措施的配合、投资者利益保护、市场秩序的维护、市场承受能力等因素;对市场风险的正确理解,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宏观经济成长与指数的增速相差甚远,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必须予以关注。

标签:;  

如何完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十三个不可回避的难题_中国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