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牙周组织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超声波牙周洁治术,改变患者原有不良口腔护理习惯,戒烟戒酒,忌酸辣食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8.00%,与对照组76.00%相比明显更高;在牙周袋深度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结论:在治疗牙周组织病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硝唑;牙周组织病;临床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periodontal tissue disease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8.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index, 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Metronidazol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tissue disease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metronidazole; Periodontal tissue disease; Clinical
牙周组织由牙骨质、牙槽骨、牙周韧带、牙龈共同组成,特别是牙骨质是牙体组织,与牙槽骨、牙周韧带、牙龈共同构成完整系统,将牙齿稳固附着于牙槽骨上发挥咬合功能,普遍归于牙周支持组织范畴。有资料表明,牙周炎的发病率高,多发于超过35岁的中老年人,与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等因素存在着密切联系,极易引发牙齿松动破坏患者咀嚼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其中,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45.1±5.4)岁;②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36岁,平均年龄(46.6±5.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有可比意义。两组患者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均超过4毫米,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溢脓、出血、牙龈肿痛症状,X线检查均清晰可见牙槽骨吸收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30日无一人接受牙周治疗,治疗前14日内无一人口服抗生素。排除标准: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实验药物过敏[1]。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超声波牙周洁治术,改变患者原有不良口腔护理习惯,戒烟戒酒,忌酸辣食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生理盐水冲洗牙周,使用镊子将碘甘油药线放入牙周袋,每日更换2次,并且口服甲硝唑片,每日3次,每次200毫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即:生理盐水冲洗牙周,使用镊子将甲硝唑缓释药膜插入牙周袋,每日更换2次,持续治疗8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牙周袋基本消失,牙龈颜色呈淡粉色,X线检查牙槽骨吸收基本停止;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有所变浅,牙龈红肿症状有所好转,X线检查牙槽骨吸收较为缓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无任何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1.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两组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疾病分类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c2进行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指标对比。在牙周袋深度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牙周组织病属于临床常见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多发于超过35岁的中老年人,与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等因素存在着密切联系。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来看,治疗牙组织病的方法较为单一,以手术治疗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周期长。甲硝唑属于抗厌氧菌药物,对于大部分厌氧菌抗菌作用良好,特别是硝基能被敏感厌氧菌还原为细胞毒作用于细菌DNA代谢过程,抑制脱氧核苷酸生成,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直至死亡,并且不易造成口腔内菌群失调及双重感染,不存在耐药性,给药途径丰富起效时间短杀菌作用强,是现阶段治疗牙周病的常用抗菌药物[2]。此外,为了解决局部给药浓度过低及全身给药副作用大的问题,国际学者积极引入药物缓释技术,将药物制作成局部药膜,确保其药物浓度及释放时间[3]。综上所述:在治疗牙周组织病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的98例疗效观察[J].门阔,屈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0)
[2]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临床疗效观察[J].钱俊.甘肃科技纵横.2018(04)
[3]甲硝唑治疗牙周组织病疗效观察[J].向文安.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10)
论文作者:王丽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甲硝唑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组织论文; 牙龈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