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_科技政策论文

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_科技政策论文

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政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322.0文献标识码:A

何谓科技政策(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STP)?目前未形成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ST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为了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科技活动的任务、目标、投资等进行指导、管理和调控而采取的方针、措施和规则体系。正确的科技政策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期,同时也是“九五”计划最后一年。在这世纪更替之年,全面回顾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发展,思考未来科技政策走向,对于正确制定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政策和“十五”计划,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实现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回顾

1.1 新中国STP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STP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两个时期:(1)建国后至1976年;(2)1976年以后。两个时期又可分成五个阶段。

1.1.1 第一个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6)奠基阶段。

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明与发现,普及科学知识。”标志着新中国STP的开端。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共同纲领》中的规定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工作的总方针。根据这个方针,确立了中国科学院的基本任务。1950年8月政务院公布《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设的决定》和《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这两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关于科学技术发明与专利的首批文件。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并召开大会,确立了中国科学院的十项重点工作。

这一阶段,根据国家建设“需要人‘急’,需要才‘专’”的状况,积极进行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1)与国民党争夺人才。对旧中国知识分子实行留用政策,使绝大部分的科技人才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2)争取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截至1950年底,共有1805名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成为各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领路人。(3)培养科技人才。先后提出了《高等学校暂行规定》、《专科学校暂行规定》等文件,迅速增加科技人员数量,提高其质量。

建国初期,几乎没有现代工业,科技水平也很低。党和政府确定了大力引进科学技术来提高本国科技水平的方针。特别是前苏联的积极帮助和合作,促进了新中国科技工作的开拓与发展。

第二阶段(1956-1966)初步形成阶段。

1956年,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阐明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随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自由争论,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同年,国家技术委员会成立,加强了对全国科技工作的领导。

这一时期,制定了《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是中国STP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的科技事业走上了以STP为指导的有计划的发展阶段。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明确了“迅速壮大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力求某些重要和急需的部门在12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确定了57项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对科研机构的设置、干部的使用和培养以及国际合作方面都作了相应规划。随后,编制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研究年度计划,即一九五七年年度计划。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1958年“大跃进”,导致科技工作遭受严重破坏。为了纠“左”,1961年,拟订了有“科技宪法”之称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科研工作十四条》是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基本政策。随后于1962年召开的广州会议,进一步落实了知识分子的政策。

由于《十二年科学规划》已提前五年基本完成,也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根据“奠定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建设切实地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的要求,于1963年制定了《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目标是赶上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并准备向70年代水平过渡。重点是“抓两头,打基础”。同时,根据当时实际需要,编制了《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二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1960年至1975年,是我国STP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制度建设期。先后颁布了《关于在科研机构中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和保证科学研究时间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关于科学技术交流与保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若干发展科技的政策条例,推动了这一时期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6-1976)严重摧残阶段。

1966年5月,《解放日报》发表《蔑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社论,标志着十年“文革”对我国科技事业严重摧残的开端,中国的科技政策被扭曲。随后,反革命集团攻击《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广州会议,撤销管理部门,瓦解机构,否定基础研究,遣散科研人员,解散高等院校,毁弃仪器设备和情报资料,使中国科技事业遭受巨大损失。

1.1.2 第二个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6-1985)恢复调整阶段。

1977年7月,邓小平提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到战略高度,从而使中国的STP开始了历史性转折。同年8月,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揭开了科技事业拨乱反正的序幕。9月,重建国家科委,年底至第二年年始,制定了《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五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8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包括农业、能源、材料等8个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学习外国,洋为中用”的开放措施。

以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STP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表明党和政府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邓小平在讲话中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技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这些观点成为新时期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国科学大会后,为迅速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确定了38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40项重大新技术推广项目。培养和选拔大批科技人员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为了从宏观战略上领导全国科技工作,成立了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这些措施,使我国科技事业在“文革”后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

这一阶段是我国STP发展史上继六十年代以来第二个重要的制度法规建设期。从1980年开始至1985年,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包括科技组织、人员管理、物资供应、档案工作和成果奖励等方面的科技法规几十项。同时,从1983年初至1985年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同步制定的12个领域的国家技术政策,以《技术政策蓝皮书》的形式出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政策体系。

在这一阶段,我国STP战略方针上实行了调整。1981年4月,国家科委的《汇报提纲》中提出新时期发展科技的新方针,强调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科技发展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1983年,编制了《一九八六至二○○○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这个规划是新时期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1984年制定了“七五”期间科技发展计划,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二阶段(1985-1999)改革完善阶段。

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STP发展进入了一个改革完善阶段。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体制改革的决定,使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实现改革目标,先后实行了“星火计划”“燎原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等,使改革目标逐步完成。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STP方面特别重视创新研究。围绕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运用系统的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211工程(1993)、技术创新工程(1996)、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998)三大工程的实施,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格局。1999年8月的技术创新大会,把创新推向高潮。

这一阶段,政策体系不断完善。1986年,颁布《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布科技白皮书,集中记录和阐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主要科技政策的要义、依据和执行情况。科技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1993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此为蓝本,先后制定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到1999年,我国已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科技法律体系,使科技事业走上了法治的道路。

1.2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科技发展战略,是指一国政府对科技实行管理、调控的总的方针政策。新中国科技发展的50年,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其科技发展战略重心经过了几次大的转移。

1.2.1 以国防建设为中心

我国自建国初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心在于发展军事工业,加强国防建设。建国初期,由于中国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础很不稳固,国际资本主义阵营极力想扼制甚至摧残中国的发展,国家安全还没有保障,特别是苏美军备竞赛,核威胁与核讹诈以及中苏关系破裂,客观上促使我国迅速发展军事工业,加强国防建设,以抵御来自外部的可能的侵略。因此,在《十二年科学规划》中,把发展国防建设事业所需的尖端科技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十年科学规划》明确“抓两头”,一头即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我国成功取得了原子弹氢弹爆炸、人造卫星上天等军事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即使是“文革”期间,其它科技事业遭受了毁灭性破坏,但是,国防科技事业一直没有停止。从1966年至1976年,共进行了15次核试验,3次氢弹试验,7次卫星发射试验。这种发展战略使我国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许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提高了国防实力,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1.2.2 面向经济建设

1978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为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1988年,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战略的理论基础。

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竞争已从军备竞赛转为经济的竞争。现代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科技对经济的作用凸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些,成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重心转移的客观基础。

1981年,国家科委的《汇报提纲》中提出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同期,国务院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1982年,十二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同年十月,国务院负责人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是一个基本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标志着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重心的完全转移。

在新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加上随后围绕这一方针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措施,使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日趋紧密,互动关系作用明显,中国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1.2.3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包括科技力、经济力和国防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这一阶段,环境生态问题尤为突出,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把目光转到“可持续发展”上,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手段在于依靠科学技术。而我国教育不发达,劳动者素质低,科技知识普及程度不高,社会对科技投入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国务院在1995年第三次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我国STP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一战略的重心在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注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根本途径是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随着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定将实现。

1.3 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

我国STP中体制的发展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分水岭,经历了两个阶段。

1.3.1 在《决定》之前,我国的科技体制同经济体制一样,实行计划体制,基本模式照搬苏联。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第一,这一体制建立的基点是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科技事业,因此,它是一个横跨所有科技领域,纵贯科技活动全过程的庞大体系,体现了一个“大而全”。第二,科技体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政府是R&D活动的主体,R&D机构多为公有。第三,由于国家直接组织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人力、物力和财力由国家统一计划,其科技成果也是公有的。

这种科技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当时我国科技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国际封锁,因此,只有采取这一体制,将有限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某些重大科技问题。“十二年规划”的提前完成和“十年规划”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体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成功而有效的。但是,当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要求。其主要弊病是:第一,科研与生产脱节,不利于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技成果迅速推广;第二,政府管得过多过死,不利于调动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科技成果被视为公有,加上人员结构僵化,抑制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3.2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从1978年开始探索,1985年正式开始。改革的目标是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运行机制方面,改变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在组织结构方面,改变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教育与生产脱节,军民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强化企业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加强科技与生产的中间环节,促进产学研的协作。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提倡人才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随后,于1987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1988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199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6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些决定,使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在“九五”期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和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把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使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未来我国STP发展的思考

2.1 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21世纪世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创新在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目前“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只有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养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才能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2 知识经济在科技政策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知识经济是指知识的生产、传播、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经济产业和价值。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尽管我国还处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阶段,但是,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一刻也离不开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在STP方面,要有超前性。目前,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STP中已引起足够重视,而我国在这方面仅停留在介绍阶段。知识经济的出现,引起了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这就要求科技体制、战略等方面作相应的改革调整。因此,今后我国的STP中,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2.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成了各国STP中的战略重点,成为一个国家实力和文明的代表。我国在十五大中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心。我国的资源、人口、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研究,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应引起足够重视。要确立一批对全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减灾防灾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以推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4 把发展高科技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部署

高技术是国际上最活跃、最前沿的应用科学技术,而且影响到全局的战略部署问题和整个国民经济与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八十年代就已引起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今后,我国应当进一步把发展高科技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在市场化问题上,发展高科技既要引进市场与竞争机制,但是一些关系到国家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高科技项目,又不能以市场经济作为唯一的推动手段。

标签:;  ;  ;  ;  ;  ;  ;  

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_科技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